趾鳳村位於宿松縣西北角,位於大山深處,耕地面積僅有718畝,山場面積4888畝。這個剛剛在2017年出列的貧困村,僅2014—2017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40戶,428人。如今,135戶411人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由原來的23%降至0.9%,村民年人均收入8000以上,村集體收入由1.2萬元,上升到18萬元。
鄭軍,原安徽建工集團所屬安徽省第一建築工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派駐趾鳳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村第一書記。2017年起,按照省委統一部署,將趾鳳村列為安徽建工集團新增對口幫扶點。集團黨委高度重視,派出以鄭軍為隊長、佘建輝為副隊長、宮驚立為扶貧專幹的扶貧工作隊,赴趾鳳村開展扶貧工作。派駐之時,鄭軍離退休僅有不到一年的時間。但他憑著對組織的忠誠、對工作的熱愛、對農村的感情,毅然挑起了對口扶貧的重擔。他說:「我是從農村成長起來的幹部,現在退休時再回到農村去,正好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在他的帶領下,扶貧工作隊以村為故土、視鄉親為己親,晴空兩腿灰、雨天兩腳泥,一心幹事,用情、用力投入到趾鳳村各項工作中去,和村裡的幹部群眾一起,奮力跳出「貧困」。
安徽建工集團對趾鳳村農產品直接採購
自進村以來,鄭軍帶領工作隊與群眾想在一起、苦在一起、幹在一起,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貧困群眾親切的稱呼鄭軍是「老大哥」「好書記」。這位「老大哥」,可以隨時隨地說出村裡每一戶貧困戶的家庭住址、基本情況、思想動態以及扶貧措施落實。
貧困戶吳成國擅長養豬,鄭軍積極與村兩委協商,爭取政策支持,幫助吳成國養豬規模由5頭增加為20頭,還為吳成國孩子上學落實「兩免一補」教育扶貧政策,解決他的後顧之憂。2017年,吳成國養豬收入達4萬元以上。
像這樣的生動鮮活的幫扶事例,還有很多。
「到村任職後,我們把基層黨建工作作為第一要務,以集中學習、分組交流、思想匯報等形式,強化幹部思想認識、提高政治覺悟,將村黨組織打造成為堅強的戰鬥堡壘。」鄭軍介紹。
以黨的「三會一課」制度為抓手,全面加強基層黨的建設。一年來,趾鳳村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講重作」專題教育、「講嚴立」專題警示教育,黨員教育管理等一系列加強基層黨建的規章制度逐步完善、落到實處,村兩委幹部思想同心了、目標同向了、工作同步了,打造出一支「愛學習、講政治、懂思考、善作為」的基層黨組織隊伍。
趾鳳村「幸福之家」一期工程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安徽建工集團扶貧工作隊將紮實的工作作風、豐富的工作經驗、優秀的工作理念、先進的管理方法帶到基層農村。通過一年的努力,把村班子建好了、把黨員幹部帶強了、把制度規範起來了,推動了趾鳳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進步。」宿松縣趾鳳鄉黨委書記張小平介紹。
「黨的政策好!我今年80歲了,還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大家在一起還能有個伴,生活可好了,我可滿意、滿意了!」賀接福老人在搬入新家時激動的說。他滿懷深情地書寫一副「安徽建工扶真貧,幸福之家暖人心」對聯,親手送給前來看望他的安徽建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時運。去年,耗資40萬元,佔地2000平米的「幸福之家」已建成使用,解決像賀接福老人這樣的無房貧苦戶住房問題。幸福之家共8間平房,每間均按單身公寓房設計,內有廚房衛生間,生活十分方便。2018年4月,在趾鳳鄉黨委政府的積極引導與安徽建工集團的支持下,趾鳳村的「幸福之家」二期工程正式動工。二期項目擴建建築面積360平方米,兩層十二間住房,預計今年9月底全部完工。
白崖寨風景名勝區坐落在趾鳳村,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確立休閒農業作為主導產業,承接景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安徽建工集團出資10萬元,幫助建起了20畝油桃採摘園和垂釣中心,栽種了800棵成品樹苗。為了解決銷量,今年5月中旬,安徽建工集團與宿松縣扶貧辦籤訂了對宿松縣趾鳳村農產品採購協議,當年所產油桃4000斤蜜桃2000斤茶葉集中交付,一次性完成銷售額20餘萬元。今年,40畝的醜橘項目已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
幫扶望江縣黃河村道路及橋梁改造工程
近年來,安徽建工集團積極落實中央及省委決策部署,不斷加大扶貧攻堅工作力度。在對口扶貧方面,先後選派省建科院規劃所所長徐從廣掛職宿松縣副縣長,建立完善縣級規劃編制體系,完成縣城總體規劃、鄉鎮建設規劃等工作。先後選派駐九姑村第六批、第七批駐村幹部,積極投身當地脫貧攻堅工作,因地制宜發展黑芝麻種植產業,集團援建九姑村基礎設施道路建設39萬元,與九姑中學發起設立「安徽建工獎助學基金」,每年提供獎助學資金10萬元。
目前,九姑村、趾鳳村已分別於2016年、2017年出列,正在積極鞏固扶貧工作成果。安徽建工集團還積極響應省委、省國資委黨委部署,投資4000餘萬元與其他省屬企業共同發起設立「中央企業貧困地區安徽產業投資基金」,專項用於支持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同時按照省國資委統一安排,負責望江縣黃河村道路及橋梁改造工程設計施工,勘察設計及施工總投入530餘萬元,改善了當地基礎設施建設。 此外,安徽建工集團集團還積極發揮內部人才資源優勢,依託下屬安徽建工技師學院,積極為宿松縣做好勞務人員培訓、專業技術人才考試取證等工作。
安徽建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時運表示,安徽建工集團秉持國有企業的責任和擔當,堅決貫徹省委和省國資委黨委的部署,堅定不移落實對口扶貧任務,切實做到「真扶貧」、「扶真貧」,為安徽脫貧攻堅工作作出應有的貢獻。立足當地資源稟賦發展特色產業,投入資金引入技術,有效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實現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進一步加強調查研究,樹立「授人以魚」、「授人以漁」相結合的幫扶理念,堅持問題導向,積極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使扶貧項目真正惠及百姓,成為脫貧致富的助推器。
(責編:範曉琳、常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