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新華網2010年04月23日20:49
新華網北京4月23日電 通訊:雪域高原上的空中大救援——我國民航系統全力投入抗震救災紀實
記者林紅梅
房塌屋陷,路阻電斷,通信失靈,寧靜美麗的青海玉樹,地震襲來的瞬息之間,成為一座與世隔絕的「孤島」。究竟有多少生命在廢墟下呻吟?有多少群眾受凍挨餓?災區群眾急盼救援。
危難關頭,中國民航局迅速做出決策:「調集全系統力量,打通空中大通道,把救災人員、救災物資爭分奪秒運到災區!」
打通空中生命線
西寧通往玉樹的唯一公路被地震阻斷,而且,800多公裡的距離,開汽車要走20多個小時;鐵路則距離玉樹200多公裡。儘快進入玉樹災區的所有目光,聚焦到了中國民航身上:距離玉樹震中結固鎮20多公裡的玉樹機場,是西寧進入災區的唯一機場。
地震後的一瞬間,這條空中通道,同樣也陷入了死寂中。手機、座機打不通,空中呼叫也沒有回應。
14日8點40分,民航空管短波呼叫中,傳來了玉樹機場管制員微弱的回應:「機場斷電,塔臺、跑道沒有受損,目前用備用的柴油機發電,可起降飛機。」
中國民航局馬上發出指令:「一定要保持玉樹機場與外界的聯繫。」中國民航局抗震救災指揮部14日上午在西寧成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要求全行業全力以赴,保證救災物資運得上去,重傷病員能轉運出來,同時確保飛行安全。民航局副局長夏興華率工作組趕至玉樹,指導抗震救災工作。
14日10時30分,民航抗震救災指揮部發出指令:西部機場集團要及時恢復玉樹機場電力供應;西北空管局要確保與玉樹機場的通訊暢通;東航西北分公司馬上調派2架抗震專機飛赴西寧隨時待命;中航油西北公司要確保航油供應。
20多分鐘後,10點55分,東航一架適合高原飛行的飛機,從上海飛往西寧機場,第一架救災飛機奉調來了!總部位於上海的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迅速成立了以總經理劉紹勇和書記李軍為組長的「東航玉樹抗震救災領導小組」。
15時23分,這架專機在玉樹機場平安落地。青海省長來了!98名救援人員攜2隻搜救犬來了!2145公斤救援物資來了!專機的降落,向國內外宣告了玉樹救災空中生命線的安全暢通。 接著,3架空軍運輸機在玉樹降落,部隊官兵們走下飛機,迅速撲向地震廢墟。
與此同時,在中國南方的廣州市,中國南方航空公司14點50分接到執行救援任務的通知,迅速安排飛機到位。17時45分,南航CZ8885航班滿載著157名公安消防部隊官兵和3.39噸生命探測儀等物品,從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起飛,飛向青海西寧曹家堡國際機場。飛機行李架上、旅客座椅下方、廚房的空餐車位都擺滿了救災物資。
國航14日也急調3架飛機,將救災人員和物資空運到高原。
託起生命希望的機場
玉樹機場去年8月才投入運營,僅有4個停機位。大災面前,成為一座 託起生命希望的機場。
地震後,依靠短波的空中交通指揮,信號時斷時續,無法滿足大規模救災飛機飛行空管指揮的需要。
4月14日17時10分,西北空管局的李政華與青海分局的沙東亮、楊文科一起,搭上西寧飛往玉樹的救災飛機。他們必須以最快速度調通玉樹機場的KU衛星電話,拓寬空中信息通道。到達玉樹後,他們愣住了:玉樹KU衛星站裝機後從未使用,衛星站處於關機狀態,並且不在通信網內!
李政華忘記了頭痛欲裂的高原反應,忘記了吃飯,和沙東亮、楊文科一起忙碌著。夜裡,溫度降到零度以下,大風把樓頂上的衛星天線圓形大鍋颳得微微亂顫。在樓頂上調試天線的李政華幾乎站立不穩,渾身似乎凍僵了。但他咬牙堅持著。15日凌晨3時,終於把衛星天線裝好。
15日10時30分,經過16個小時的奮力搶戰,KU衛星電話終於通了。在地面電信光纜中斷、手機不通的情況下,這部電話成為玉樹機場完成大量管制協調工作、確保玉樹抗震救災順利進行的寶貴通信手段。
銀燕在高原上飛翔
西寧至玉樹上空,東航的救援飛機如同擺渡「巴士」,往來不停地穿梭飛行。飛機上的「銀燕」標徽,閃耀在雪域高原上。
空氣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0%到50%,天空時雨時雪,特殊的氣候和地理條件還會導致飛機性能的衰減。2009年6月22日,東航西北分公司順利通過高原試飛驗證。直至目前,東航西北分公司仍是國內唯一一家具有執飛玉樹巴塘機場資質的航空公司。
大災面前,重任責無旁貸地落到東航身上。西北分公司現有5架適合高原飛行的A319機型飛機,其中四架具備玉樹巴塘機場RNP飛行條件。
14日13點47分,西北分公司緊急調派第二架救援飛機A319/B-6172馳赴西寧待命;16點02分,馬衛東機組駕駛這架救援飛機從西寧起飛,飛往玉樹。
到4月14日晚19時停止飛行,東航的兩套機組,當天沒有間歇地執行了6個架次的飛行任務,從西寧向玉樹運送救援人員273人,運送救援物資23噸,將生的希望,送到災區人民面前。
15日早8點,馬衛東機組駕駛B-6172飛機載著救援人員和物資從西寧飛往玉樹;8點30分和9點,其他兩架飛機相繼起飛。
在此後的救援日子裡,3架飛機錯開時間,在高原上空穿梭運行。餘震不斷,強風、揚沙、亂流時時襲來,他們在飛行中精神高度緊張。高強度的勞動和每天不到4小時的睡眠,已經達到甚至超過飛行員的極限。但他們咬牙堅持著!
60%的傷員搭乘東航的3架飛機,空運出玉樹。僅15日一天,就空運了422名地震傷員。不少傷員上飛機後用藏語喊著:「感謝國家,感謝共產黨。沒有國家,我們的生命就沒有了。」
全線集結千裡馳援
面對災區人民的呼喚,南航、國航、深航等在內的中國民航15家航空公司,都調集了大批經驗豐富的飛行機組,將全國人民支援抗震救災的物資和人員,從四面八方空運到西寧。這是一場「全線集結,千裡馳援」的大兵團作戰。
15日清晨,玉樹受災群眾已經接近10萬,急需大量血漿和食品維持生命。15日6點10分,南航公司接到新任務:「從北京運送1000袋血漿前往災區」。
血漿的保存時長受到溫度和時間的限制,這是一項特殊的任務。公司提前與衛生部專家取得聯繫,明確了客艙的特殊布置要求。11點51分,CZ6994承載著衛生部專家和1000袋血漿從北京起飛飛赴災區。
這架飛機剛起飛,新的任務來臨:有一批廣東地區籌集的30噸食品,急需運至西寧支援災區。21點56分,滿載著20.8噸急救物資的B757騰空而起。
航油,是維繫救災生命線的血液。中國航油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孫立承諾:「救災飛機飛到哪裡,中國航油就加油加到哪裡!」地震當天,中國航油馬上調配14臺運油車,運輸280噸航油,由蘭州石化公司星夜兼程一千多公裡,途中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巴顏喀拉山,運往西寧機場、玉樹機場。在整個抗震救災過程中,西寧、玉樹機場的航油庫存一直充足。
在空管、航空公司、機場、航油等的共同努力下,到4月23日11時,民航累計投入救災飛行504架次,運送物資1185噸,運送救災人員8817人。
上網從搜狗開始
瀋陽男子曾令軍在這不足20平方米的廁所小家生活了五年,還娶了媳婦,生了大胖兒子……
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詳細]
汪成榮面臨的獎金被收回再分配難題,並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