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諸葛瑾和諸葛亮兩兄弟都是大名鼎鼎的歷史人物,雖然後世由於《三國演義》的渲染所以對諸葛亮的才智推崇備至,但是諸葛瑾的才德也不容小覷。
《吳書》評價諸葛瑾時說:謹才略雖不及弟,而德行尤純。妻死不改娶,有所愛妾,生子不舉,其篤慎皆如此。
《世說新語》評價諸葛兄弟時是這麼說的: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
但是造化弄人,諸葛兄弟由於效忠不同的政治集團,所以歷史上沒有記載兩人太多私底下的往來。
只有在舌戰群儒,拜祭周瑜,討要荊州等事件中,諸葛兄弟有簡單的交流,對此後人也頗有遺憾。
站在三國風雲突變的大舞臺上,分屬不同陣營的諸葛兄弟,讓他們親情和理智兩全本就困難。這一點也可以從易經歸妹卦中可見一斑。
雷澤歸妹卦,上為雷動下為喜悅,悅而動。歸妹卦本來是女子出嫁,古代女子出嫁便是找到了「歸宿」,所以取名「歸妹」。
而初爻的「歸妹以娣,以恆也」,暗示姐妹共侍一夫的狀態。這是過去的一種風俗,或是出於時代的需要。脫離特殊歷史背景,來對這種現象評頭論足顯然是沒有必要的。
古代醫療條件較差,又處於農業時代,因此人丁興旺,多子多福是比較重要的生存需要,由此而衍生出了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
《羋月傳》中,羋月就是作為姐姐羋姝的媵(yìng)侍嫁到了秦國
以姐陪嫁一是順應了時代需要,二是姐妹抱團也可以在夫家有所照應,三則由於血緣親情的關係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弱爭寵的殘酷。
雖然歸妹卦淺層意思是姊妹出嫁,但是兄弟共事一主也適用歸妹卦的卦意。《象》曰:「澤上有雷,歸妹。君子以永終知敝。」
這一爻辭中,最後的四個字「永終知敝」是關鍵,意思是為了有始有終則必須事先接受一些弊端和不利。
姊妹共侍一夫就要事先接受今後姊妹之間可能會出現矛盾和分歧,那麼兄弟共事一主也要接受工作上必然會出現的尷尬和兩難。
兄弟在家庭中有血緣親情,在單位裡工作共事。所以兄弟共侍一主雖然能夠互有照應,但是也難免公私兩難全的局面存在。
歸妹卦六爻中只有初爻和上爻是當位的,中間二三四五爻都是不當位的,因此歸妹卦也意味著初衷是好的,若能堅持到底也必然吉祥,但是過程是坎坷曲折的。
歸妹卦的「永終知敝」便是事先的一種提醒,是各奔前程,各嫁夫婿,還是共事一主,共侍一夫?沒有對錯只有選擇。
諸葛兄弟明顯選擇了各奔前程,既然各奔前程且分別投向了有競爭關係的陣營,那麼公私可以分明但親情難免淡薄,雙方見面可能也只能公事公辦,不夾雜私情。
相信諸葛兄弟最後的結局都是情感疏離的,兄弟親情是不完美的,但是至少終其一生沒有兄弟相殘,也算是各得其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