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少女有「透視眼」 能看清人體內臟器官(圖)

2021-01-10 搜狐網

  美19歲少女有雙「透視眼」

  能看清人體內臟器官,還能發現疾病

  據美國媒體19日報導,美國加州19歲少女海澤具有非同尋常的特異功能:她能看見每個人身體周圍有不同顏色的光環,並可以據此判斷對方是否有病,甚至可以「透視」人體的內臟器官,猶如一臺「人肉X光機」。

  據報導,現年19歲的海澤是加州庫卡莫恩加牧場市一名少女,她的母親麗扎開辦有一家寵物商店,應海澤母親的要求,媒體沒有透露其全名。

據悉,海澤天生就具有非同凡響的特異功能:她那雙貌似平常的眼睛竟然是一雙與眾不同的「透視眼」——她的一生都能看見其他人無法看到的光線和顏色。

  早在童年時代,每當海澤繪畫的時候,她總是會在所畫的人物、花草樹木的周圍畫上五顏六色的光圈,而其他孩子都不會這麼做。海澤稱,長大一些之後,她開始注意到這些光圈有著不同含義,比出現當她看到某人周圍出現綠色或金色的光圈表示對方身體一切正常,而褐色和棕色的光圈則表示對方出現了疾病。

  海澤表示,除了能看到人體周圍光圈之外,她甚至可以「透視」人體的內臟器官,猶如一臺「人肉X光機」把人體內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海澤稱:「我的視力能從一種能力切換到另一種能力,從而層層深入地觀察人體內的情況。有時候,這種能力讓我十分煩惱,我非常害怕自己所發現的一切。」

  醫學專家對海澤的特異功能充滿了好奇,卻無法做出合理的解釋。一種說法認為,海澤可能擁有某種「牽連感覺」(synesthesia),通常出現這類症狀的人能通過一種刺激激發起另一種感覺的狀態,如聞到某種氣味、或者聽到某種聲音便好像看到某種顏色。

  據悉,海澤並不是世界上惟一據稱擁有「透視眼」的人。此前俄羅斯媒體曾有報導稱,現年21歲的俄羅斯女孩娜塔莎·丹基娜的眼睛具有超凡的「雙重視覺」,能像X光或超聲波一樣「透視」人體的內臟器官,甚至能夠看清那些X光和超聲波都無法探測的「死角」,識別出人體內最細微的症狀。 旺社

相關焦點

  • 印度發現全球首例「鏡像人」 內臟器官全部逆位
    印度發現全球首例「鏡像人」  內臟器官全部左右逆位  深圳特區報訊 據英國媒體2月9日報導,印度一名男子日前被診斷為「內臟逆位」,他的全部內臟器官幾乎都是左右倒置的。這種現象在醫學上被稱作「鏡像人」,儘管此前曾有患者被確診,但醫生稱這名內臟全部錯位的「鏡像人」很可能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活病例」。  現年64歲的希夫納尼原本要在孟買一家醫院接受外科手術以切除腎臟腫瘤,可主治醫生在給他做術前檢查時卻發現,他胸部和腹部的大部分器官和很多血管都長在了與正常人相反的位置上,這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 人體有多少器官?每顆牙齒都算一個器官嗎?
    如果將每顆牙齒也計算在內,那麼這個名單就有315個器官,許多器官只作為一個器官,儘管它們遍布全身。如果將它們單獨計算的話,韌帶和肌腱的數量都可以擴大人體器官總數。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人體有多少器官?主要取決於你是否將牙齒視為一組身體組織,還是一個。自古以來,人類就試圖了解人體內臟結構,古埃及人將死者器官取出進行防腐處理,考古學家在中國古墓中發現的古代醫學手稿可能是迄今最早的人體解剖文字,幾千年後,我們知道人體有多少器官嗎?
  • 易學與人體健康:關於地支對應人體器官的論述
    自古至今,很多書籍和理論,都有對天幹地支對應人體器官的論述,《窮通寶鑑》、《三命通會》、《滴天髓》、《淵海子平》等,此類命理書籍,更是各說不一,但大體差距不大。為什麼要準確的研究天幹、地支所對應的人體各器官呢,因為這是易學與人體健康學術研究的首要
  • 西班牙老師上熱搜,竟是因為穿「人體器官圖」上課
    西班牙老師上熱搜,竟是因為穿「人體器官圖」上課這是一位來自西班牙的小學生生物老師,她的名字叫做維羅妮卡。最近她在上課時。穿了一身3D的「人體器官服」給學生們上課,相關圖片被人們在社交媒體上瘋狂傳播,甚至在中國也上了微博熱搜。
  • 《周易》數理之——後天八卦對應人體部位與器官
    《周易》象數之 後天八卦後對應人體部位與器官一、河圖洛書與後天八卦和人體部位及五行屬性《易傳·繫辭》中的「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第一次給這兩幅圖命名的是北宋易學家劉牧,他精研陳摶所傳《龍圖易》,著書《易數鉤隱圖》,於是,河圖洛書才為世人所知。河圖本是星圖,是體;洛書就是脈絡圖,是用。「在天為象,在地成形也」。
  • 西安又有16人組團登記捐獻人體器官
    5.王瑜 54歲 西安 藝術從業者  「沒啥特別的感受,就覺得是應該的。傳統觀念是入土為安,實際上,有器官需求的人很多,很多人沒有得到救治,帶著遺憾離開。人總是要死,火化了沒什麼意義,能貢獻就貢獻。」
  • 人體五行相生相剋圖
    五行本來是按肝→心→脾→肺→腎這個方向相生的,肝過勞虛弱,心、脾、肺、腎都進入波及範圍,而且過勞積累的怒氣也會傷肝。所以加班時的零食不妨準備一些酸味的,比如話梅。如果木系某個器官感覺不舒服,可以多吃一些屬木的青色食物。它們對應人體的肝臟及膽,含有大量的葉綠素、維生素及纖維素,能協助器官加速排出體內的毒素。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十年累計志願登記251萬人
    中新網杭州11月7日電 (記者 蘇丹)中國紅十字會7日在浙江杭州舉辦「生命接力·救在身邊」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志願者以環繞西湖行走10公裡的「毅行」方式紀念十周年,向民眾宣傳器官捐獻工作。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惠玲在活動中表示,參與推動人體器官捐獻是中國紅十字會的法定職責。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全文4274字,閱讀約需8.5分鐘 ▲器官獲取手術。受訪者供圖新京報見習記者 彭衝 編輯 左燕燕 校對 吳興發多年以後,劉源仍能清晰地記起,自己協調一名15歲男孩捐獻器官的場景。因為腦膠質瘤,男孩做了幾次手術,效果都不理想,已經出現腦死亡。
  • 「臺灣文藝女神「張鈞甯38歲如少女
    張鈞甯,38歲的她,素顏亮相皮膚狀態超級好,說是20歲都毫不過分,滿滿的少女感,活成了多少女生想成為的樣子!NMN對皮膚改善作用顯著!一個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偏靠才華的女生!學歷過硬,演技過人,NMN能帶來青春的樣貌。
  • 上海已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
    今天(9月19日),由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聯合黨支部組成的「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與該院黨員代表百餘人共同開展「志願公益,黨員先行」主題黨日活動2020年器官移植管理培訓班開班儀式。開班現場傳來消息:上海市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已超38000人,共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
  • 人體衰老從哪個器官開始
    人體衰老從哪個器官開始(華蓋供圖) 因此我們平時養生在注意飲食方面的保健之外還要注意腿腳的養生,多做一些腳趾操就能有效的幫助緩解。 所謂腳趾操,就是活動腳趾與按摩腳趾相結合。活動腳趾有幾種方法:一是雙腿直立,腳尖併攏,腳後跟一抬一落。二是坐在凳上,用腳趾從地板上夾起小球,反覆練習。三是在坐、臥時有意識地隨意前後活動腳趾,持之以恆。多活動腳趾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效消除足部疲勞。 按摩腳趾就更簡單了,每天洗澡或洗腳時,讓雙腳在40℃熱水中浸泡5分鐘左右,然後先用手按摩腳心,直到局部發紅髮熱為止。在按摩腳心的同時,動動腳趾,用手將腳趾來回按摩。
  • 首都航空再次搭建空中通道,成功保障人體器官運輸
    隨著我國民航業的發展壯大,每年人體器官航空運輸案例均呈上升趨勢,承運的次數、承運航司、以及涉及的機場也是越來越多。首都航空曾多次圓滿完成人體活體器官運輸工作,首都航空始終秉承「為社會做點事,為他人做點事」的初心,在每一次與時間賽跑的比賽中都取得了勝利。
  • 被「人體排毒時間表」支配的恐懼?!器官:您duck不必!
    你親愛的麻麻有沒有給你發過這樣一張圖《人體排毒時間表》這個行程安排表好厲害啊各個器官連續作業無縫銜接>滿滿當當恨不得每隔一個小時定個鬧鐘不然有種分分鐘「中毒身亡」的感覺但是注意了人體器官並沒有所謂的「排毒時間」!
  • 雲南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
    雲南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2020年志願登記數佔7年總數的57.25%1月5日,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僅2020年就有25556人志願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佔2014年至2020年7年間志願登記總人數44638人的57.25%。
  • 2020年雲南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回顧
    全省紅十字會系統在助力脫貧攻堅、強力推動疫情防控的同時,以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10周年為契機,紮實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動員、志願登記、捐獻見證、人道救助、緬懷紀念等工作。12月初,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支持下,分別在昭通學院舉辦有400多人參加的人體器官捐獻進高校宣傳講座和有3000多名師生參加的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毅行活動。
  • 科學家發現新器官 可能是人體內最大的數個器官之一
    3月29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個研究團隊已識別出一個以前未被發現的器官,它可能是人體內最大的數個器官之一。他們發現,曾被認為遍布全身的密集結締組織實際上是充滿流體的間質(interstitium)網絡,並發揮著「減震器」的作用。
  • 讓生命以愛之名延續——雲南舉行活動緬懷人體器官捐獻者
    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新華社昆明4月3日電 題:讓生命以愛之名延續——雲南舉行活動緬懷人體器官捐獻者  新華社記者王研  「是你,讓我再次看到心臟跳舞」「是他,讓我聽到花朵盛開的聲音」……清明節即將來臨,瀝瀝細雨中,人們在石碑前肅穆地獻上一枝枝菊花。
  • 新聞1+1 | 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
  • 新聞1+1|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2020年11月7日,「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辦。11月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1+1》播出專題節目《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