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2021-01-10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

2020年11月7日,「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辦。

11月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1+1》播出專題節目《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

今年,「一個人的樂隊」五位完全不懂音樂的移植受者站在了舞臺上,為澳大利亞捐獻者菲利普圓夢,去年「一個人的球隊」站在全明星籃球賽場上,為葉沙圓夢。如今,「一個人的球隊」和「一個人的樂隊」的成員們都登記成為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生命接力,愛在延續。十年來,從開始的零,到越來越多的人被這樣的故事激勵和影響著,愛在提速。

在與主持人白巖松視頻連線中,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講到十年來,不僅僅是數量上的變化,更完成了很多轉折,首先器官捐獻與移植不斷向法制化管理軌道邁進,其次建立並不斷完善器官移植五大體系,包括以紅十字會為第三方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器官捐獻體系,同時實現了器官來源的根本轉折,器官都來源於公民逝世後的自願無償捐獻。

郭燕紅介紹,2016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安部、交通運輸管理局、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聯合印發了《關於建立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的通知》,建立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綠色通道建立後,2016年全國器官共享率12.4%,2019年全國的器官共享率提高到了20.2%,提高了7.8個百分點,器官轉運時間也降低了1-1.5個小時。達到了快速通關、優先承運的目標。

11月7日下午,中國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新聞發布會在浙江省杭州舉行。

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平在回答關於如何推進器官捐獻事業相關問題時講到,器官捐獻目前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這一事業需要各個相關部門協同推進。

目前,我國的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數量居於亞洲首位,世界第二,但基於人口基數大,中國的捐獻率還處於較低水平。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談到還需要進一步轉變人們的社會觀念,加大宣傳力度,讓人們進一步理解認識器官捐獻的意義。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

謹為生命,傳遞美意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誠摯邀請您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方式如下:

微信登記:

關注公眾號「中國人體器官捐獻」,點擊「志願登記」進行登記。

網站登記:

登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官方網站(www.codac.org.cn)進行登記。

現場登記:

前往當地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管理機構或登記站書面登記。

相關焦點

  • 新聞1+1 | 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新聞1+1 | 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2020-11-14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吉林伊通:人體器官集體捐獻志願者籤約儀式圓滿成功
    中國公益在線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訊:2021年1月9日,這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在伊通滿族自治縣紅十字會的指導下,由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馬良召號發起的人體器官集體捐獻志願者籤約儀式在天馨宴會廳二層杜鵑廳舉行。
  • 大愛無聲!上海已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
    我國已成為世界器官移植第二大國,大量患者因器官捐獻者的「大愛」獲得生命的延續。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在為與會黨員、培訓班學員講授專題黨課《中華傳統文化與中國器官移植事業》時談到,2015年1月1日起,中國公民自願器官捐獻成為我國器官移植唯一器官合法來源,該規定實施的第一年,我國就實現了2775例公民身後器官捐獻,此後每年平均增長速度為20%左右,到2019年達到5800多例。
  • 2020年雲南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回顧
    全省紅十字會系統在助力脫貧攻堅、強力推動疫情防控的同時,以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10周年為契機,紮實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動員、志願登記、捐獻見證、人道救助、緬懷紀念等工作。4月,雲南省紅十字會聯合省衛生健康委開展了線上線下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十年累計志願登記251萬人
    中新網杭州11月7日電 (記者 蘇丹)中國紅十字會7日在浙江杭州舉辦「生命接力·救在身邊」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志願者以環繞西湖行走10公裡的「毅行」方式紀念十周年,向民眾宣傳器官捐獻工作。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惠玲在活動中表示,參與推動人體器官捐獻是中國紅十字會的法定職責。
  • 雲南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
    雲南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2020年志願登記數佔7年總數的57.25%1月5日,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僅2020年就有25556人志願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佔2014年至2020年7年間志願登記總人數44638人的57.25%。
  • 西安又有16人組團登記捐獻人體器官
    在11月24日的志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現場,洋溢著濃濃的愛。  第一次捐獻後央視跟進 網友點讚  在11月16日組織了第一批13人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後,11月24日上午,邱華帶著16人再次前往該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工作六年來,他已成功協調310餘例器官捐獻,自己也已籤署了器官捐獻志願書。今年是我國器官捐獻工作開展十周年。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達251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萬餘人。但據統計,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等待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缺口依然很大。這讓劉源對這份工作的信念更加堅定。「挽救了需要器官的病人,雖然我不認識,但是有意義。」
  • 讓生命延續 2020年雲南超25000人登記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2020年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僅2020年就有25556人志願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佔過去7年(2014年至2020年)志願登記總人數(44638人)的57.25%。
  • 甘肅省22人相約加入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隊伍
    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他們擁有了一個共同的身份——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當日『組團』來登記的志願者共有22人,這也是近年來省紅十字會接待來訪登記志願者最多的一次,」甘肅省紅十字會志願者劉江介紹說,「公民捐獻的遺體將用於醫學教學和科學研究,捐獻的遺體器官,在經過醫學評估確保健康、適配後,將用於癌症中晚期患者的疾病治療。」
  • 海南日報數字報-家屬捐獻其器官傳遞大愛
    他的家人在悲痛之餘,決定將他的器官捐贈出來,用生命傳遞大愛……  梅雄,湖南常德臨澧人,海軍某部四級軍士長,1980年12月出生,1999年12月入伍,2004年9月入黨。2012年榮立三等功,並在各項專業比武中屢次獲得優異成績。
  • 上海醫生一年運輸人體捐獻器官60餘次,最近一次他遲到了
    朱建軍於1月5日攜帶一例人體器官(肝臟)從鄭州乘坐MU5394航班趕往上海,由於手術難度超出預期、手術時間延長,趕往機場的時候已經臨近登機時間,而該班次是當天最後一班趕往上海的航班。據朱建軍醫生回憶,他們一行兩人提前電話報備並及時與鄭州機場溝通,東航地面工作人員了解全部情況後,暖心安慰他們不要著急,會盡全力幫助解決問題。
  • 集體填寫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 22名志願者用這種方式迎接新年
    集體填寫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22名志願者用這種方式迎接新年每日甘肅網1月4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22個人,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職業,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做了一件相同的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2020年12月31日下午,22名志願者相約來到省紅十字會,填寫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成為了光榮的人體器官捐獻登記志願者。志願者張建欣看到自己的電子登記卡後,激動地說:「今年我們經歷了新冠疫情,讓我深刻體會到只有醫學的進步才能更好地保護生命和健康。每個人都會離開這個世界,我們願在生命最後一刻將生命延續,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獲得新生」。
  • 「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活動在吉林長春開展
    2020年11月5日,為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傳播人體器官捐獻理念,營造全社會參與公益事業的良好氛圍,推動紅十字志願服務工作,吉林省紅十字會聯合軌道交通集團運營事業總部客運二中心在長春市地鐵2號線、3號線,開展「生命接力·救在身邊」人體器官捐獻宣傳主題活動,30餘名紅十字志願者積極參與其中
  • 無言大愛成為大學「無語體師」 深大總醫院61歲難治白血病患者捐獻...
    鍾麗娜生前在家屬的陪同下親自到深圳市紅十字會籤署文書,希望能將遺體捐獻給深圳大學,作為學生進入醫學殿堂第一門課的「無語體師」。18日凌晨,在市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協調員的主持下,深圳大學總醫院醫護團隊、醫務部門、深圳大學代表、患者家屬及朋友為鍾麗娜舉行了一個簡短的告別儀式。經過完善醫療文書,鍾麗娜的遺體由家屬轉交給市紅十字會,並與深圳大學協調作為無言的「大體老師」,協助深圳大學醫學部開展教學工作。
  • 大愛|廣醫三院狗年第一例器官捐獻讓三個久病患者獲新生
    她想起以前在報紙上看到的器官捐獻的故事,於是找到醫生了解情況。醫院主治醫生和廣醫三院器官捐獻協調員遂向李女士詳細介紹了國家關於器官捐獻的政策、手續和流程。「生命,不因死亡而終結,有愛就能得到延續」關於器官捐獻的一句話讓李女士留下淚水,或許這樣便可以讓先生的生命再延續,對他的愛與思念也就能留在人間了。
  • 寧願火化都不願捐獻器官的原因,這3點受很多人認同,你認同嗎?
    近期,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介紹:目前我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為160萬,實現器官捐獻2.6萬餘例,捐獻器官7.4萬餘個,7萬多人的生命得到挽救。只要是居住在中國的公民,願意在死後無償進行器官捐獻的,都可以找到戶籍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人體器官捐獻中心,辦理器官捐獻登記手續。 填寫好之後,工作人員會頒發一張「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卡」,然後將器官捐獻自願者的資料錄入系統,保存原始資料。
  • 權威研究戳破邪教謠言 「四大組織」盛讚器官移植中國路
    我會告訴他,中國深刻地理解器官販賣這一『現代奴隸制』的惡劣,而且為全球建立了根除這一危害人類罪行的最佳實踐模式。」這是梵蒂岡教皇科學院院長馬塞洛·索龍多8月5日出席昆明全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大會後,給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發來的感謝信。創建於1936年的教皇科學院是梵蒂岡重要的科研機構,普朗克、波耳等諾貝爾獎得主都是其會員。
  • 中元節以不同的方式緬懷遺體器官捐獻者
    三湘都市報9月1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曾妍 潘愛華)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人們會祭祀先祖、放河燈、祀亡魂、追緬親人,以寄託心中那份對於逝去的沉重哀思。今天,來自湖南3所高校的學生,以不同的方式,來緬懷遺體器官捐獻者。
  • 6年時間 這對夫妻帶動164人捐獻遺體
    為了給兒子治病,龔光榮不僅賣掉了江津城區的2套住房,還欠下了巨額債務。輾轉醫治一年多的龔莜植自知治癒無望,向父母提出了一個特殊的要求:「爸爸,我生病一年多,得到了很多社會各界的捐助,我無以為報,就把器官和遺體捐了吧。」聽到兒子的話,龔光榮沉默了。老伴李洪玉嚎啕大哭,死活都不同意兒子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