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22人相約加入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隊伍

2021-01-10 人民政協網

2020年12月31日,22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好心人」相約來到省紅十字會。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他們擁有了一個共同的身份——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當日『組團』來登記的志願者共有22人,這也是近年來省紅十字會接待來訪登記志願者最多的一次,」甘肅省紅十字會志願者劉江介紹說,「公民捐獻的遺體將用於醫學教學和科學研究,捐獻的遺體器官,在經過醫學評估確保健康、適配後,將用於癌症中晚期患者的疾病治療。」

此次集體器官捐獻登記活動的組織者是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的職工張建欣,除她之外的21人,多是她的親人、同事、朋友,另外還有警察、公務員、退休職工等。

張建欣說:「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讓我深刻體會到,只有醫學進步才能守護好生命健康。既然我們終會離開這個世界,不如以遺體器官捐獻的形式,讓生命得以延續,助他人重獲新生。」

據了解,近年來全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截至2020年底,全省登記人數達到3.1萬餘人。(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 蘇家英)

相關焦點

  • 集體填寫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 22名志願者用這種方式迎接新年
    集體填寫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22名志願者用這種方式迎接新年每日甘肅網1月4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22個人,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職業,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做了一件相同的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2020年12月31日下午,22名志願者相約來到省紅十字會,填寫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成為了光榮的人體器官捐獻登記志願者。志願者張建欣看到自己的電子登記卡後,激動地說:「今年我們經歷了新冠疫情,讓我深刻體會到只有醫學的進步才能更好地保護生命和健康。每個人都會離開這個世界,我們願在生命最後一刻將生命延續,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獲得新生」。
  • 讓生命延續 2020年雲南超25000人登記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2020年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僅2020年就有25556人志願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佔過去7年(2014年至2020年)志願登記總人數(44638人)的57.25%。
  • 雲南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
    雲南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2020年志願登記數佔7年總數的57.25%1月5日,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僅2020年就有25556人志願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佔2014年至2020年7年間志願登記總人數44638人的57.25%。
  • 吉林伊通:人體器官集體捐獻志願者籤約儀式圓滿成功
    中國公益在線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訊:2021年1月9日,這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在伊通滿族自治縣紅十字會的指導下,由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馬良召號發起的人體器官集體捐獻志願者籤約儀式在天馨宴會廳二層杜鵑廳舉行。
  • 2020年雲南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回顧
    全省紅十字會系統在助力脫貧攻堅、強力推動疫情防控的同時,以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10周年為契機,紮實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動員、志願登記、捐獻見證、人道救助、緬懷紀念等工作。12月初,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支持下,分別在昭通學院舉辦有400多人參加的人體器官捐獻進高校宣傳講座和有3000多名師生參加的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毅行活動。
  • 蘭州市22位市民用愛的行動迎接新年
    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性別,不同的職業,他們中有警察、鐵路職工、公務員、退休工人……他們做了一件同樣的事,用愛的善舉,擁有了一個共同的身份標籤——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2020年的最後一天,22名志願者相約來到甘肅省紅十字會,他們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上鄭重籤名,登記成為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 西安又有16人組團登記捐獻人體器官
    在11月24日的志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現場,洋溢著濃濃的愛。  第一次捐獻後央視跟進 網友點讚  在11月16日組織了第一批13人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後,11月24日上午,邱華帶著16人再次前往該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十年累計志願登記251萬人
    中新網杭州11月7日電 (記者 蘇丹)中國紅十字會7日在浙江杭州舉辦「生命接力·救在身邊」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志願者以環繞西湖行走10公裡的「毅行」方式紀念十周年,向民眾宣傳器官捐獻工作。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惠玲在活動中表示,參與推動人體器官捐獻是中國紅十字會的法定職責。
  • 新聞1+1|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2020年11月7日,「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辦。11月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1+1》播出專題節目《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
  • 新聞1+1 | 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
  • 「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活動在吉林長春開展
    2020年11月5日,為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傳播人體器官捐獻理念,營造全社會參與公益事業的良好氛圍,推動紅十字志願服務工作,吉林省紅十字會聯合軌道交通集團運營事業總部客運二中心在長春市地鐵2號線、3號線,開展「生命接力·救在身邊」人體器官捐獻宣傳主題活動,30餘名紅十字志願者積極參與其中
  • 上海已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
    今天(9月19日),由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聯合黨支部組成的「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與該院黨員代表百餘人共同開展「志願公益,黨員先行」主題黨日活動2020年器官移植管理培訓班開班儀式。開班現場傳來消息:上海市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已超38000人,共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
  • 讓生命以愛之名延續——雲南舉行活動緬懷人體器官捐獻者
    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新華社昆明4月3日電 題:讓生命以愛之名延續——雲南舉行活動緬懷人體器官捐獻者  新華社記者王研  「是你,讓我再次看到心臟跳舞」「是他,讓我聽到花朵盛開的聲音」……清明節即將來臨,瀝瀝細雨中,人們在石碑前肅穆地獻上一枝枝菊花。
  • 上海醫生一年運輸人體捐獻器官60餘次,最近一次他遲到了
    最終,攜帶人體捐獻器官的兩名醫生在航班起飛前10分鐘順利登上飛機。「東航人在整個過程中奔跑的背影、揮灑的汗水以及細緻耐心的態度深深感動了我們,特此向全體東航工作人員致以最衷心的感謝!」在感謝信的末尾,朱建軍說,這次順利帶回上海的肝臟移植給了一個4歲的終末期肝病小患者,手術順利,目前患者順利恢復中。
  • 寧願火化都不願捐獻器官的原因,這3點受很多人認同,你認同嗎?
    近期,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介紹:目前我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為160萬,實現器官捐獻2.6萬餘例,捐獻器官7.4萬餘個,7萬多人的生命得到挽救。因為人體器官捐獻涉及人的生命健康和人格尊嚴,所以依然會面臨很多問題和更大的挑戰。 了解一下器官捐獻的流程 關於器官捐獻的傳說使人心惶惶,什麼體無完膚,什麼開膛破肚,這讓一些傳統的中國人無法接受,因為對器官捐獻懷有抗拒心理。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器官捐獻的詳細流程。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工作六年來,他已成功協調310餘例器官捐獻,自己也已籤署了器官捐獻志願書。今年是我國器官捐獻工作開展十周年。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達251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萬餘人。但據統計,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等待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缺口依然很大。這讓劉源對這份工作的信念更加堅定。「挽救了需要器官的病人,雖然我不認識,但是有意義。」
  • 28和33,這對有關生命的數字感動無數人
    ,集體籤署了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協議書,這是瑞安市啟動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工作以來,集體登記人數最多的一次。28名志願者,一次性籤下33例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書,其中年紀最小的是20歲,年紀最大的是62歲。28和33,這2個看似普通的數字,沒有音樂,沒有掌聲,沒有隆重儀式的捐獻現場,卻令人感動流淚。放下簽字筆,一位女志願者躲過眾人的目光,偷偷拭去眼角的淚花。「這不是害怕或後悔,而是大家踴躍捐獻器官的舉動太感人了。」
  • 回首2020,感恩攜手走過的每一個人
    」5-6月,發起「助力疫情防控·紅十字救在身邊—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月活動」,號召全國各地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隊伍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活動,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進醫院、進企業、進社區、進公共場所活動,並結合馬拉松、登山、毅行、騎行等體育活動開展宣傳,讓更多的人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
  • 6年時間 這對夫妻帶動164人捐獻遺體
    每當被問及為什麼要投身遺體捐獻公益事業,62歲龔光榮總是這樣回答。從兒子捐獻遺體到夫婦二人籤署遺體捐獻志願書,再到帶動周邊164名群眾加入遺體捐獻志願者的行列,他們用愛為生命續航的故事,讓無數人為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