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醫生一年運輸人體捐獻器官60餘次,最近一次他遲到了

2021-01-15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李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1月6日,中國東方航空收到一封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肝臟外科醫生朱建軍的感謝信。

朱建軍於1月5日攜帶一例人體器官(肝臟)從鄭州乘坐MU5394航班趕往上海,由於手術難度超出預期、手術時間延長,趕往機場的時候已經臨近登機時間,而該班次是當天最後一班趕往上海的航班。

據朱建軍醫生回憶,他們一行兩人提前電話報備並及時與鄭州機場溝通,東航地面工作人員了解全部情況後,暖心安慰他們不要著急,會盡全力幫助解決問題。這一過程中,東航工作人員跑前跑後,與機場安檢、登機口、機組人員聯繫協調,在兩名醫生旅客到達機場之前打通好所有環節。在醫生到達機場後,東航地服人員帶領他們以最快的速度通過安檢並安排電瓶車將兩名醫生旅客送到登機口。最終,攜帶人體捐獻器官的兩名醫生在航班起飛前10分鐘順利登上飛機。

「東航人在整個過程中奔跑的背影、揮灑的汗水以及細緻耐心的態度深深感動了我們,特此向全體東航工作人員致以最衷心的感謝!」在感謝信的末尾,朱建軍說,這次順利帶回上海的肝臟移植給了一個4歲的終末期肝病小患者,手術順利,目前患者順利恢復中。據悉,東航參與本次航班服務保障的鄭州營業部2020年全年共計保障了16次涉及肝臟、腎臟、造血幹細胞等的人體捐獻器官運輸任務。

朱建軍本人在2020年期間,乘坐東航航班趕往外地完成人體捐獻肝臟器官手術60餘次,攜帶60餘個肝臟器官成功挽救了60多名患者的生命。

記者注意到,東航是全國航空公司中率先開放綠色通道並暢通人體捐獻器官運輸申請渠道的企業。由於其主基地所在的上海及周邊長三角城市,醫療資源集中,器官捐獻的出港和到港運輸需求都數量可觀,很多時候,在器官運輸要求的路線上,只有東航的獨飛航班,或者只剩下東航航班還有時刻。

此前,東航首創95530人體捐獻器官運輸綠色快捷功能,特別在95530的語音菜單中設立了人體器官運輸專線,接通客服後表示需要人體器官運輸服務,客服就可以直接轉接到器官運輸專線,有專人指導手續辦理流程。與此同時,東航客服中心設立全部由業務骨幹組成的特殊服務專業團隊,負責對接專線收到的運輸申請。隨著這套流程逐步打磨優化,如今,有人體捐獻器官運輸需求的旅客,都可以通過東航的客服中心95530熱線、各地東航直屬售票處、機場東航櫃檯等途徑,申請東航啟動器官轉運綠色通道。

早在2016年3月,東航就在全國率先制定了《移植用人體器官運輸程序》。2016年當年,東航全年運輸人體捐獻器官64次;到了2019年這一數字增長到了985次。2020年受疫情出行影響,數據小幅下降至870次,其中,通過95530申報的人體捐獻器官運輸業務已達到638次。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十年累計志願登記251萬人
    十年來,中國紅十字會大力開展宣傳動員、報名登記、捐獻見證、救助激勵、緬懷紀念等工作,打造生命接力就在身邊的紅十字工作平臺,逐步探索和建立了符合中國國情和中國文化的人體器官捐獻的中國模式。十年來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達251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萬餘人,捐獻器官挽救了9萬多人的生命,目前中國人體器官捐獻數量位居世界第2位。
  • 2020年雲南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回顧
    全省紅十字會系統在助力脫貧攻堅、強力推動疫情防控的同時,以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10周年為契機,紮實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動員、志願登記、捐獻見證、人道救助、緬懷紀念等工作。12月初,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支持下,分別在昭通學院舉辦有400多人參加的人體器官捐獻進高校宣傳講座和有3000多名師生參加的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毅行活動。
  • 上海已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
    今天(9月19日),由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聯合黨支部組成的「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與該院黨員代表百餘人共同開展「志願公益,黨員先行」主題黨日活動2020年器官移植管理培訓班開班儀式。開班現場傳來消息:上海市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已超38000人,共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
  • 西安又有16人組團登記捐獻人體器官
    在11月24日的志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現場,洋溢著濃濃的愛。  第一次捐獻後央視跟進 網友點讚  在11月16日組織了第一批13人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後,11月24日上午,邱華帶著16人再次前往該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 吉林伊通:人體器官集體捐獻志願者籤約儀式圓滿成功
    中國公益在線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訊:2021年1月9日,這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在伊通滿族自治縣紅十字會的指導下,由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馬良召號發起的人體器官集體捐獻志願者籤約儀式在天馨宴會廳二層杜鵑廳舉行。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作為北京佑安醫院的一名器官捐獻協調員,死亡,是劉源繞不過去的話題。他每日奔走各地,尋找發現潛在的器官捐獻者、向家屬宣講器官捐獻政策。在即將失去親人、陷於悲痛中的家庭面前,他一開口,迎來的可能是質疑、冷眼和咒罵。但人們的觀念在不斷變化。以前,劉源的成功率不高,現在,10次協調能成功5次。
  • 甘肅省22人相約加入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隊伍
    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他們擁有了一個共同的身份——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當日『組團』來登記的志願者共有22人,這也是近年來省紅十字會接待來訪登記志願者最多的一次,」甘肅省紅十字會志願者劉江介紹說,「公民捐獻的遺體將用於醫學教學和科學研究,捐獻的遺體器官,在經過醫學評估確保健康、適配後,將用於癌症中晚期患者的疾病治療。」
  • 新聞1+1|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2020年11月7日,「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辦。11月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1+1》播出專題節目《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
  • 新聞1+1 | 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
  • 雲南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
    雲南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2020年志願登記數佔7年總數的57.25%1月5日,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僅2020年就有25556人志願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佔2014年至2020年7年間志願登記總人數44638人的57.25%。
  • 「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活動在吉林長春開展
    2020年11月5日,為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傳播人體器官捐獻理念,營造全社會參與公益事業的良好氛圍,推動紅十字志願服務工作,吉林省紅十字會聯合軌道交通集團運營事業總部客運二中心在長春市地鐵2號線、3號線,開展「生命接力·救在身邊」人體器官捐獻宣傳主題活動,30餘名紅十字志願者積極參與其中
  • 寧願火化都不願捐獻器官的原因,這3點受很多人認同,你認同嗎?
    她的父親也是一名醫生,經考慮決定讓陳懌做器官捐獻。 近期,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介紹:目前我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為160萬,實現器官捐獻2.6萬餘例,捐獻器官7.4萬餘個,7萬多人的生命得到挽救。
  • 讓生命延續 2020年雲南超25000人登記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2020年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僅2020年就有25556人志願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佔過去7年(2014年至2020年)志願登記總人數(44638人)的57.25%。
  • 集體填寫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 22名志願者用這種方式迎接新年
    集體填寫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22名志願者用這種方式迎接新年每日甘肅網1月4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22個人,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職業,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做了一件相同的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2020年12月31日下午,22名志願者相約來到省紅十字會,填寫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成為了光榮的人體器官捐獻登記志願者。志願者張建欣看到自己的電子登記卡後,激動地說:「今年我們經歷了新冠疫情,讓我深刻體會到只有醫學的進步才能更好地保護生命和健康。每個人都會離開這個世界,我們願在生命最後一刻將生命延續,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獲得新生」。
  • 讓生命以愛之名延續——雲南舉行活動緬懷人體器官捐獻者
    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新華社昆明4月3日電 題:讓生命以愛之名延續——雲南舉行活動緬懷人體器官捐獻者  新華社記者王研  「是你,讓我再次看到心臟跳舞」「是他,讓我聽到花朵盛開的聲音」……清明節即將來臨,瀝瀝細雨中,人們在石碑前肅穆地獻上一枝枝菊花。
  • 致敬深圳人體器官捐贈15年:走近因愛重生的受助人
    很快,醫院為老張進行檢查,並將相關資料放至中國人體器官分配平臺。對於接受器官移植者而言,最難熬的莫過於漫長的供體輪候期。目前我國等待肝移植的患者約有上百萬,但由於供體緊缺,每年真正能做肝移植手術的只有幾千例。在肝臟移植中,甚至出現100個人等候一個肝臟的情況,很多中晚期病人最終因肝衰離世。    幸運的是,僅過去20天,老張就等來了救命肝源。
  • 首都航空再次搭建空中通道,成功保障人體器官運輸
    隨著我國民航業的發展壯大,每年人體器官航空運輸案例均呈上升趨勢,承運的次數、承運航司、以及涉及的機場也是越來越多。首都航空曾多次圓滿完成人體活體器官運輸工作,首都航空始終秉承「為社會做點事,為他人做點事」的初心,在每一次與時間賽跑的比賽中都取得了勝利。
  • 大愛|廣醫三院狗年第一例器官捐獻讓三個久病患者獲新生
    她想起以前在報紙上看到的器官捐獻的故事,於是找到醫生了解情況。醫院主治醫生和廣醫三院器官捐獻協調員遂向李女士詳細介紹了國家關於器官捐獻的政策、手續和流程。「生命,不因死亡而終結,有愛就能得到延續」關於器官捐獻的一句話讓李女士留下淚水,或許這樣便可以讓先生的生命再延續,對他的愛與思念也就能留在人間了。
  • 新年第一天的「生命接力」:28歲退伍軍人離世,捐器官救5人
    1月1日下午4時15分許,廣東省中山市交警支隊接緊急警情,中山市人民醫院有一批人體捐獻器官急需搭乘飛往上海的航班,現正值元旦首日,通往珠海金灣機場的公路晚高峰擁堵,請求交警提供幫助!「他作為退伍軍人,生為報效祖國,獻身社會,現在人要不在了,希望能讓他的生命延續在這個世界上,能為社會做出最後的貢獻!」直系親屬媽媽及姐姐提出器官捐獻的意願。2020年12月29日下午,她們籤下人體器官捐獻同意書,同意他逝世後捐獻所有有用的器官給需要的病人。而在同時,在中山、廣州、上海的五名受體已經做好了準備。
  • 權威研究戳破邪教謠言 「四大組織」盛讚器官移植中國路
    我會告訴他,中國深刻地理解器官販賣這一『現代奴隸制』的惡劣,而且為全球建立了根除這一危害人類罪行的最佳實踐模式。」這是梵蒂岡教皇科學院院長馬塞洛·索龍多8月5日出席昆明全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大會後,給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發來的感謝信。創建於1936年的教皇科學院是梵蒂岡重要的科研機構,普朗克、波耳等諾貝爾獎得主都是其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