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1+1 | 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新聞1+1 | 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2020-11-14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聞1+1|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2020年11月7日,「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辦。11月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1+1》播出專題節目《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
-
大愛|廣醫三院狗年第一例器官捐獻讓三個久病患者獲新生
她想起以前在報紙上看到的器官捐獻的故事,於是找到醫生了解情況。醫院主治醫生和廣醫三院器官捐獻協調員遂向李女士詳細介紹了國家關於器官捐獻的政策、手續和流程。「生命,不因死亡而終結,有愛就能得到延續」關於器官捐獻的一句話讓李女士留下淚水,或許這樣便可以讓先生的生命再延續,對他的愛與思念也就能留在人間了。
-
用生命傳遞愛!西安又有16人組團登記捐獻人體器官
在11月24日的志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現場,洋溢著濃濃的愛。 第一次捐獻後央視跟進 網友點讚 在11月16日組織了第一批13人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後,11月24日上午,邱華帶著16人再次前往該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
無言大愛成為大學「無語體師」 深大總醫院61歲難治白血病患者捐獻...
記者從深大總醫院獲悉,深大總醫院61歲難治白血病患者鍾麗娜在走完人生最後一段旅程後,捐獻遺體作為無言的「大體老師」將協助深圳大學醫學部開展教學工作。作為一所2018年剛開業的新醫院,這也是深圳大學總醫院首位患者捐獻遺體。
-
大愛無聲!上海已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
我國已成為世界器官移植第二大國,大量患者因器官捐獻者的「大愛」獲得生命的延續。黃潔夫呼籲,傳承弘揚這份大愛精神,推動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中發揚光大。 據悉,自2012年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在我國啟動以來,按國家衛生健康委和中國紅十字總會的統一要求,上海市結合實際,著力規範管理,穩步、有序地推進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在體系搭建、機制建立、流程標準制定、培訓宣傳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法規對器官捐獻者的要求是:達到腦死亡狀態或者臨終狀態,但器官功能還相對完好。這種病人往往在各個醫院的重症監護室裡。成為器官捐獻協調員的第一天,劉源就跑了多個醫院,通過同學和朋友介紹,認識了重症監護室的醫生和主任。他這樣告訴醫護人員,和家屬提器官捐獻時不要不好意思或難為情,而是站在家屬的角度,抱著來幫助家屬的心理。重症監護室裡,有的病人已病情危重難以治癒。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十年累計志願登記251萬人
中新網杭州11月7日電 (記者 蘇丹)中國紅十字會7日在浙江杭州舉辦「生命接力·救在身邊」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志願者以環繞西湖行走10公裡的「毅行」方式紀念十周年,向民眾宣傳器官捐獻工作。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惠玲在活動中表示,參與推動人體器官捐獻是中國紅十字會的法定職責。
-
2020年雲南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回顧
全省紅十字會系統在助力脫貧攻堅、強力推動疫情防控的同時,以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10周年為契機,紮實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動員、志願登記、捐獻見證、人道救助、緬懷紀念等工作。12月初,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支持下,分別在昭通學院舉辦有400多人參加的人體器官捐獻進高校宣傳講座和有3000多名師生參加的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毅行活動。
-
吉林伊通:人體器官集體捐獻志願者籤約儀式圓滿成功
中國公益在線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訊:2021年1月9日,這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在伊通滿族自治縣紅十字會的指導下,由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馬良召號發起的人體器官集體捐獻志願者籤約儀式在天馨宴會廳二層杜鵑廳舉行。
-
寧願火化都不願捐獻器官的原因,這3點受很多人認同,你認同嗎?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的統計數據,2018年,我國器官捐獻數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器官捐獻數量大幅提升。從2015年的2766例,到2018年的6302例,不僅是數字上的改變,更是人們對器官捐獻的接受程度加深的表現。
-
上海醫生一年運輸人體捐獻器官60餘次,最近一次他遲到了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李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1月6日,中國東方航空收到一封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肝臟外科醫生朱建軍的感謝信。據悉,東航參與本次航班服務保障的鄭州營業部2020年全年共計保障了16次涉及肝臟、腎臟、造血幹細胞等的人體捐獻器官運輸任務。朱建軍本人在2020年期間,乘坐東航航班趕往外地完成人體捐獻肝臟器官手術60餘次,攜帶60餘個肝臟器官成功挽救了60多名患者的生命。記者注意到,東航是全國航空公司中率先開放綠色通道並暢通人體捐獻器官運輸申請渠道的企業。
-
中元節以不同的方式緬懷遺體器官捐獻者
今天,來自湖南3所高校的學生,以不同的方式,來緬懷遺體器官捐獻者。親人離世,她也要留一份大愛溫暖世人剛23歲的湖南師範大學2019屆學前教育本科畢業生謝志英同學近日表達自己志願遺體捐獻的想法。近半年內,她那未滿十八歲的患有21-三體症候群(唐氏症候群)的表妹身體已經達到極限,腎臟衰竭引發尿毒症,終不治離去。身邊如此年輕的生命逝去對她產生巨大的影響。
-
甘肅省22人相約加入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隊伍
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他們擁有了一個共同的身份——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當日『組團』來登記的志願者共有22人,這也是近年來省紅十字會接待來訪登記志願者最多的一次,」甘肅省紅十字會志願者劉江介紹說,「公民捐獻的遺體將用於醫學教學和科學研究,捐獻的遺體器官,在經過醫學評估確保健康、適配後,將用於癌症中晚期患者的疾病治療。」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大愛天使 自責母親
因為護師考試近在眉睫,即將赴考的她心裡十分焦慮,工作上出現懈怠,巡視工作被其忽略。這一切,讓胡愛霞發現了。 「護士長很生氣,一直告誡我,和生命打交道,容不得開玩笑……」嚴厲的批評,讓胡琴眼圈泛紅。可是,讓胡琴沒有想到的是,在後來的日子裡,胡愛霞不僅細心地為她提供備考建議、緩解心理壓力,甚至在臨考前的一周還給其放假,由她來頂班。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讀書讓我看到了大世界
■ 海南日報記者 楊道 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儘管已經在2月7日結束賽事,但餘韻未了、影響持續發酵。
-
「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活動在吉林長春開展
2020年11月5日,為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傳播人體器官捐獻理念,營造全社會參與公益事業的良好氛圍,推動紅十字志願服務工作,吉林省紅十字會聯合軌道交通集團運營事業總部客運二中心在長春市地鐵2號線、3號線,開展「生命接力·救在身邊」人體器官捐獻宣傳主題活動,30餘名紅十字志願者積極參與其中
-
海南日報數字報-深愛海南,姑母稱我「副島長」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杜穎 冰心是中國現當代文壇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文學大師,在她70多年的文學創作生活中,撰寫了數以千計的文學作品,她也是新中國兒童文學的開拓者,《寄小讀者》、《小桔燈》、《再寄小讀者》等作品,影響了幾代人。
-
汕頭一38歲男子搶救治療無望,家屬毅然做出這個決定
當生命之旅抵達終點時,選擇將器官無償捐獻,用自己即將熄滅的生命之火,去點亮其他瀕臨絕望的生命,送上最珍貴的「禮物」,也讓自己以另一種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上,是人世間最美的愛。
-
讓生命延續 2020年雲南超25000人登記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2020年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僅2020年就有25556人志願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佔過去7年(2014年至2020年)志願登記總人數(44638人)的5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