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林夏
2016-04-28 18:51 來源:澎湃新聞
4月27日,當當網基於噹噹讀書APP的大數據,發布了《2011-2015噹噹數字閱讀報告》。
通過圖表,我們簡單而直觀地看下數字閱讀的大數據分析:
1.從地域分布來看,北上廣人民最愛數字閱讀,江蘇、山東等文化大省閱讀是剛需,尤其是廣東人民接受新鮮事物度最高,載體不是問題,好內容才是硬道理。
2.廣東省、北京市持續五年成為數學閱讀發展最快的省市,而廣東穩居首位。
3.擁有超過20萬+深度閱讀用戶城市中,北京持續五年TOP1,熱愛文學的上海人一直是文化緊隨者,漫漫長夜無心睡眠的廣東人民更愛讀書,濃厚文化底蘊、簡稱「禪」的佛山市緊隨廣州、深圳之後;愛吃海鮮、水果以及昂貴大蔥的青島、濟南、煙臺三地的人也很愛用電子書閱讀,位列山東省前三;現有最多211大學、六朝古都的南京人民文化氛圍足足的,江南水鄉蘇州、無錫緊隨其後;211、985大學扎推的城市武漢、重慶、成都也是數字閱讀用戶密集之地,西安、瀋陽、鄭州等古都,文化底蘊深厚,愛隨時隨地讀……
4.在消費類型上,電子書和紙書差異明顯,最受歡迎的電子書類型前三為:成功/勵志、小說、管理,佔到電子書整體消費34%;紙書的類型前三為:童書、中小學教輔、小說,佔到整體消費的42.7%。從數據看,電子書的閱讀類型比紙書更分散。
5.從性別比例看,數字閱讀裡女性用戶依舊佔領份額高地:85%,用戶數是男性用戶的5.8倍;男性不徐不緩穩步增勢,而女性大步向前,閱讀正版電子書的需求遠遠大於男性讀者。
6.從兩性閱讀喜好排名來看,男人愛邏輯關注個人成就感,愛讀心理學、傳記;女人愛故事關注宏觀精神系,喜歡青春文學、文化類內容。
7.代際人群分析:「80後」為數字閱讀中堅力量強不可摧,是「90後」用戶佔比的21倍;「90後」雖不敵「80後」,但2015年115:100迅猛反超沉穩「70後」,破竹之勢不可擋,尤其「95後」逐漸從繁重的學業壓力中解脫出來,可以看更多喜歡的書啦;「60後」用戶平穩中穩步增長。
8.從受歡迎品類來看,一個共同點:中國人都在乎社會價值實現,所以從「60後」到「90後」,高頻關鍵詞裡都有「成功/勵志」;此外,小說也遙遙領先,管理類奮起直追,青春文學逐步崛起,投資理財的受歡迎度超過了保健養生,哲學宗教類超過了文化類書籍。
而從不同年齡段的閱讀關鍵詞看,「60後」愛惜生命、關注自然——關鍵詞:健康養生、醫學、農業林業;「70後」愛好純文學、操心子女教育——關鍵詞:文學、小說、中小學教輔;「80後」更在乎成不成功——關鍵詞:成功勵志、管理;「90後」明明在青春裡卻更愛回憶青春——關鍵詞:青春文學。
9.哪些數字閱讀用戶最講究?三十幾歲的「80後」更愛護雙眼,更注重視覺效果、版式美感,8%的用戶最愛買字體。因此,追求閱讀體驗感的現在看還並不是「90後」,畢竟「80後」錢包更鼓,追求更大限度的愉悅體驗。
據噹噹數字業務事業部總經理左力介紹,噹噹讀書的用戶增長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當當網本身的用戶增長速度。2015年下半年,噹噹讀書的用戶量是1000萬左右,而至2016年4月,這個數字就已經翻倍,達到了2000萬。
在這五年裡,人們對於數字閱讀的需求也慢慢從追逐免費、低成本向高品質內容需求轉變。噹噹數字閱讀複合增長率達到了354%,去年電子書的下載量過億冊,借閱量過千萬。在紙書購買者中,60%的人有意願獲得免費電子書,20%選擇了下載獲得免費贈送的電子書,另外10%的人選擇了加價購,加兩三元下載電子書,還有限時借閱後1-3天續費的高達28%。據統計,噹噹讀書APP現在每天人均打開使用近10次,一天1個小時。而2015年,這個數據分別為:8次/日,平均時長50分鐘。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思想
我是復旦國學班學生,關於如何閱讀國學經典,問我吧!
關鍵詞 >> 數字閱讀,噹噹,報告
相關推薦
評論(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