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網推《90後單身女性調研報告》,「網際網路+」顛覆女性婚戀觀

2021-01-09 網易新聞

近日,民政局公布數據,截止至2015年,中國單身的人數已經達到了2億,有專家稱,中國第四次單身潮正在來襲。在這波單身人潮中,逐步步入適婚年齡的90後正在成為主力軍。更有數據顯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30歲及以上未婚女性比例高達2.47%,比10年前增加近兩倍,主動選擇單身的「單女」顯著增多。

恰逢「11.11」檔期餘熱未消,第四次單身潮的論調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90後的婚戀難題也再一次被推上社會熱點。有緣網作為時下更懂90後的移動網際網路婚戀交友平臺,深諳90後男女在婚戀交友上的困擾。今年5月4日,有緣網曾發布《90後婚戀觀白皮書》,對90後的婚戀觀進行了深刻剖析。有緣網認為,所謂主動選擇單身的女性,並不是絕對的主動,而是她們婚戀觀的變化,使得她們不願意將就,因此在沒有遇到合適的人時,她們更願意選擇單身。

90後女性較傳統女性而言有了空前覺醒,其擇偶觀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而90後男性仍然弱於聊天搭訕、不了解異性思維,因此在未有外力驅動下的陌生男女的溝通效率極低,這成了單身潮形成的有力推手。故有緣網此次推出《90後單身女性調研報告》,旨在揭秘90後單身女性的生活現狀和她們的擇偶標準,幫助男性更好地了解女性的真正所需,促進兩性有效交互,找到彼此心儀的對象。

目前活躍的男女用戶接近1:1的有緣網,通過對其線上單身女性進行抽樣調查訪問、線下渠道集中調研發現,90後單身女性較傳統女性而言存在一些較差異明顯的特質。

二三四線城市早抱娃,北上廣深女性晚脫單

有緣網站內數據顯示,18—26歲的活躍女用戶廣東省最多,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及其他經濟發達省份緊跟其後,且活躍女性年齡集中於24歲。而一些內陸省份,如甘肅、河南等,18—26歲活躍的單身女性人數少,且女性年齡結構於22歲後迅速衰減。有緣網調研發現,在二三四線城市,22歲以後便結婚生娃是比較普遍的現象。但值得一提的是,四川作為一個內地省份,其90後活躍單身女性的人數竟然超過了男性,且有緣網此前調研顯示四川省的男性用戶「最幸福」,其搭訕的回應率超過43%。

有緣網分析認為,生活在一線城市等經濟發達地區的90後女性有著更緊張的工作環境和更快的生活節奏,她們的見識更廣,思維也更加前衛。因此比起結婚生子,事業及社會成就對她們來說似乎更有吸引力也更加現實。

「網際網路+」時代大潮太猛,90後女性愛外賣勝過愛做飯

與傳統女性善於洗衣做飯的形象不同的是,有緣網調研發現,68%的90後女性很少自己做飯,比起做飯,她們更願意點外賣,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97%的90後女性手機上裝有至少兩個外賣app。另外,「勤於家務」的標籤對90後女性也不再適用。在接受有緣網調研的女用戶中,47%的人有通過預定專業的家政服務解決家務問題的經歷。

90後單身女性的生活習慣與傳統女性的大相逕庭,得益於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在「網際網路+」的時代大潮中,越來越多的製造業和服務工作者,進入到網際網路線下服務行業,逐漸壯大和完善的網際網路線下服務,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作為網際網路原生人群的90後、尤其是90後女性正是享受這一生活紅利的重點人群,他們的生活習慣也因此發生變化,這樣造成了他們婚戀觀的巨變。

小鳥不依人,美女猛於虎

在傳統的觀念裡,女性都是小鳥依人的形象。然而有緣網發現,時下的90後女性有著更加強烈的個性。她們不拘泥於狹窄的生活圈,更不依賴於異性贈予的物質上的小恩小惠。

接受調研的有緣網女性用戶中,37%的人每月至少參加兩到三次酒吧、KTV等形式的聚會活動,甚至18%的人每月在娛樂和社交上的消費超過生活必需的費用。可見,時下的90後女性早已不是足不出戶的深閨小姐。更有受訪女性戲稱說:「現在不能喝點小酒都不好意思出門見人,我甚至有個才藝叫『一口乾』。」

在購買力方面,90後女性也表現出了其「猛於虎」的實力。「單身女性經濟」的概念早在2001年就被提及,時至今日,單身女性更是成為時尚快銷品、奢侈品等行業消費者的主力軍。有緣網數據顯示,其平臺上18—26歲的單身女性中,超過58%的人每月至少購買一次衣服或化妝品,甚至有25%的人每月生活必需消費僅佔所有消費的30%,她們在購買自己心儀的商品方面可謂不遺餘力。而對於異性贈予的禮物,90後女性期待甚少,她們甚至對男性的眼光和審美充滿擔憂和不屑。另外,有緣網90後女用戶中,42.9%的人認為初次見面應當AA制,避免向男性示弱。

過去三從四德、相夫教子的論調,使得女性在婚姻問題上始終處於弱勢地位。而今,經濟和思想的獨立促進了90後女性的自我覺醒,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也為她們爭奪主導權提供了便利,她們的戀愛觀和擇偶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有緣網曾經提出「新青年新自由戀愛」的主張,旨在賦權女性,鼓勵90後主動追求真愛。

不做飯也能吃飽喝足,不洗衣也有完美愛情

「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為90後女性擺脫傳統家庭觀念的束縛提供了巨大便利,66.7%的90後女性認為洗衣做飯做家務不是女性的家庭責任和義務,可以依靠更方便的方法去解決。有緣網調研數據顯示,11%的90後女性甚至從未下過廚。

「洗衣做飯」在傳統觀念裡是一個賢妻良母的標配條件,但是在新時代已經失去了它的重要地位。90後女性甚至拒絕「賢妻良母」這種強加的標籤。在接受有緣網調研的女性中,不會做飯的女性認為,溫飽是個極其簡單的問題,現在有很多方式可以解決;不常自己洗衣服的女性表示:「穿得乾淨得體是個人素養,但不一定要自己動手洗衣服啊,現在那麼多家政服務公司都能幫忙解決。和我在一起的人,一定得認同我這些想法。」

有緣網發現,90後女性的擇偶觀有鮮明的時代色彩,從傳統家庭觀念中解放出來,是她們的普遍呼聲。女性不一定要屈就於陳舊婚戀觀念之下,只有男性認同她們的生活習慣,90後女性才會敞開心扉,讓男性走進她們的生活。

歡場也有淑女,金錢難買真愛

保持經濟獨立是新時代女性的重要標誌之一,為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自掏腰包的滿足感和更豐富的交際活動都使得90後女性更加自信,但這不表示她們骨子裡就是金錢至上的拜金主義或花心愛玩的主。

接受有緣網調研的90後女性中,超過67%的人認為女性也應該有自己的交際圈,「逢場作戲」不是男人的專利。但她們又表示,真正適合的那個人,即使在交際的場合相識,也應該看到她們內心對待愛情最初的執著和堅定。

其次,傳統婚戀觀認為,相夫教子是女性的天職,賺錢養家是男性的責任。而90後女性認為,男女性在婚姻中的角色應該由雙方各自的能力和特長決定,而不是由社會固有的思維方式決定。有緣網調研數據顯示,超過36%女性不介意對方的收入比自己低,她們認為,真正對的人並不是那個能給自己帶來多好的生活保障的人,而是在一起能生活雙方都覺得舒服的人。

相較於物質條件,53%的90後女性認為消費觀念等生活觀念以及出門洗不洗頭、幾天洗一次澡等生活細節才是衡量雙方是否匹配的擇偶條件。即使有錢,生活觀念不一致也是白搭,更有女用戶直接表示說,就是要找一個年輕膚白身強力壯的小鮮肉,自己的經濟條件已經足夠「買」一份穩定的愛情。90後女性認為,拋開傳統金錢價值觀的愛情才是真愛,生活觀念和細節才是決定婚姻是否能走得長遠的因素。

質量最優化次於價值最大化

有緣網通過對90後女用戶進行問卷調查,從產品價值的角度總結出了一套90後女性的擇偶標準:90後女性通常會通過「質量最優化」和「價值最大化」兩個因素考察異性。經濟實力、學歷背景等屬於「質量」範疇;「價值」範疇包括順眼舒心的觀賞價值、陪伴理解的情感價值、志趣相投的娛樂價值、指導鼓勵的智力價值等。而在90後女性眼中,品質上的最優化並不能直接帶來價值最大化,72%的受訪女性認為「價值最大化」才是擇偶的關鍵因素。此前有緣網調研顯示,女性擇偶標準的前三項是性格、顏值和穿著打扮,其次才是車子、房子、收入等,由此可見90後女性用戶除了對男性的顏值有一定期待之外,還希望得到認同、理解、尊重等情感上的滿足,而傳統的婚戀觀裡被看重的物質條件已經不是90後女性找對象考慮的首要因素,90後女性最關心男性的價值最大化,而非質量最優化。

主權重歸女性,男性成功破冰

在90後女性的擇偶觀發生巨變的同時,男性的觀念也有了明顯的時代印記,他們敢愛敢恨,追求自己真正喜歡的,但是他們在感知和表達上的「先天缺陷」,使得他們看上去還是作古不化的老派思想。

不過與女性不同的是,男性更容易妥協於社會現狀。有緣網調查發現,超70%的女性表示不會為了結婚也將就,她們主張「要嫁就嫁給愛情」;而40%以上的男性認為自己可以為了成家立業放棄一些堅持。而且他們或多或少殘留了傳統的男尊女卑的固化觀念。因此「大男子主義」、「直男癌」成為時下的熱門標籤,這也讓90後女性認為找到和自己三觀匹配的對象太難。

基於90後單身女性獨特的擇偶觀和90後男性愛你在心口難開的窘境,有緣網用一套創新的產品邏輯賦予女性主導權,幫助男性成功跨出第一步,促使兩性更加有效地溝通。首先,有緣網上的女用戶免費。其次,女用戶有權設置自己最關心的問題用來「面試」男性。男性在觸及女用戶基本信息的時候,需要回答女性的「面試題」,再由女性根據男性的回答決定是否繼續溝通。這套面試題不僅幫助女性篩選出觀念一致的男性,還幫助男性發掘了女性最關心的問題,為其提供了話題參考。同時,有緣網本身的篩選機制也能幫助女性匹配具有更高意願,更適合的交流對象。

時下90後的婚戀觀正在時代的大潮中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第四次單身潮的到來是一個警示,年輕人戀愛難、結婚更難已經成為備受關注的社會話題。有緣網通過長期對90後的服務,深刻探知了90後男女在婚戀問題上的不同痛點,一直在努力幫助他們走出困境,避免90後單身潮的爆發。

相關焦點

  • 世紀佳緣發布年度婚戀觀報告:65%90後女為依靠依賴型
    央廣網北京1月14日消息 近日,世紀佳緣發布《2020-2021年中國男女婚戀觀調研報告——愛與哀愁之靈魂拷問》(簡稱《報告》),本次《報告》深入研究中國各年齡段、各社會階層單身男女在疫情考驗下的婚戀思考和他們的婚戀價值觀,具有廣泛代表性。
  • 有緣網發布《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年輕人嚮往婚姻,渴望但...
    今年初,有緣網發布了《疫情下的大眾情感洞察》,深入剖析了疫情下的大眾情感生活,經歷疫情之後,大眾的情感生活和婚戀觀念又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的發布則向公眾展示了時下年輕大眾新的情感剖面。
  • 珍愛網發布《2018單身女性調查報告》女性最新理想晚婚年齡為27-30歲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珍愛網最新資訊 > 正文 珍愛網發布《2018單身女性調查報告》女性最新理想晚婚年齡為27-30歲
  • 帶你傾聽90後婚戀觀
    據珍愛網發布的《2019年90後單身人群白皮書》顯示,在我國的單身人口中,90後佔比47.68%,80後人群佔比41.62%,70後人群佔比10.7%,90後單身人群佔比最高。是什麼原因導致90後單身人口越來越多?單身90後真實婚戀觀又是怎樣的?近日,記者採訪了多位現居南寧的未婚90後以及他們的父母,試圖從中尋找答案。
  • 90後單身原因TOP3:圈子小、工作忙、對愛情幻想過於完美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在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成長的90後對待婚戀的看法也在發生著變化。七夕之際,為更好地了解90後單身群體的婚戀觀及婚戀需求,珍愛網聯合中國青年網、「青春有約」聯誼交友平臺共同發起,由深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支持,針對全國90後青年婚戀觀進行抽樣調查,調研的有效樣本量為4590份。
  • 有緣網大眾婚戀報告出爐,後疫情時代年輕人首選線上婚戀
    12月初,第三方數據調研機構易觀分析發布了《2020年Q3婚戀行業數位化進程分析》報告,,2020年第3季度,中國網際網路婚戀交友市場規模以1.3%的環比增速達到12.06億人民幣,進入後疫情時期,線上雲相親形式趨於常態化。
  • 珍愛網收費標準2020解析90後婚戀觀
    對於很多90後青年來說,他們是十分討厭相親的,畢竟相信這種行為看起來又老土又帶有目的性,和自由戀愛完全不同,因此大多數人對於相親的態度都是嗤之以鼻的。但是很多單身青年的年齡擺在那裡,在父母的催婚之下,不得不走上相親的道路。
  • 噹噹發布數字閱讀報告:85%女性用戶,80後比90後更愛
    噹噹發布數字閱讀報告:85%女性用戶,80後比90後更愛 澎湃新聞記者 林夏 2016-04-28 18:51 來源:澎湃新聞
  • 你在婚戀市場有多受歡迎?珍愛網調研顯示女生長得好、男生收入高最...
    為此,珍愛網發起了「婚戀市場內卷對單身男女婚戀觀影響」調研,揭開單身男女在婚戀市場下的真實境況。 調研顯示:單身男女普遍在26歲~30歲開始感受到婚戀壓力;女生長得好、男生收入高成為婚戀市場單身男女的擇偶優勢;僅1成單身男女表示會為了儘快脫單而降低擇偶要求;單身男女認為彼此相愛以及擁有穩定收入來源是結婚的兩大首要條件;單身男女擇偶競爭力自評中,女性自評分數略高於男性。
  • 90後理財與消費報告:為社交買單,人情消費成90後巨大壓力源
    12月30日,騰訊理財通聯合企鵝智庫基於對全國多個城市的90後人群的調研,發布《90後理財與消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從多個維度展示了90後群體的投資理財及消費現狀。報告的主要結論顯示,生活壓力方面,絕大部分的90後認為生活有壓力,學歷越高壓力越大。住房、汽車是90後的主要壓力來源,人情花費的壓力也不小,認為戀愛消費是主要壓力源的男生比例近3倍於女生。
  • 調查稱香港60%年輕人接受不固定情人 婚戀觀惹爭議
    導語: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一項關於80、90後年輕人愛情觀的調查報告指出,近60%受訪者贊成沒有固定情人,也有50%被訪者接受一腳踏多船的愛情觀。
  • 珍愛網徵婚大數據告訴你:為何現在90後對婚戀如此佛性?
    珍愛網徵婚大數據告訴你為何現在90後對婚戀如此佛性最近珍愛網徵婚調研數據表明,越是發達的社會,年輕人越傾向晚婚,他們會在無意識當中延遲結婚的年齡,隨著我們國家的現代化,年輕人結婚的年齡也在延後。而這一代90後雖然已經漸漸地踏入了法定結婚年齡,不過大部分90後對婚戀很是佛性,對婚姻持不慌不忙的態度。在珍愛網徵婚調研當中,49.43%的90後表示,自己已經單身三年以上;10.34%的90後表示自己單身時間已經長達2~3年18%的年輕人表示自己單身已經長達兩年。
  • 西安90後婚戀調查:單身、晚婚、大齡剩女……有錯麼?
    打算啥時候要孩子……」前不久,一則《單身群體消費趨勢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單身成年人口2.4億人,作為千萬級人口城市的西安自然也佔據了不小的比重。而珍愛網調查數據圖則驗證了這一定論。珍愛網數據報告西安90後婚戀觀沒有經歷八零後的特殊歷史背景,不像千禧寶寶零零後的跳脫,90後是曾經充滿爭議的一代,當年被冠以叛逆不羈標籤的他們,也終於進入了而立之年。
  • 最新中國單身人口統計:中國面臨第4次單身潮
    摘要:【中國正面臨第四次單身潮:深圳女性要求男方月收入1.6萬】西南證券的老師給大家做了一份關於單身狗的專題報告:《眾裡尋他千百度,那人或在屏幕深處》。報告指出,目前我國單身人口近2億,正面臨第四次單身潮。造成單身人口越來越多的原因有5個,包括中國人口性別比失衡、女性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擇偶經濟要求也越來越高等。
  • 百合網發布2017婚禮調研報告 全景掃描國人婚禮成本
    作為國內最大的婚禮業務服務商,百合網婚禮事業部聯合騰訊6大地方站(騰訊·大粵網、騰訊·大燕網、騰訊·大申網、騰訊·大秦網、騰訊·大蘇網、騰訊·大成網),針對國人人生中的頭等大事——「婚禮」展開調查,並於2017年4月20日,權威發布《2017中國人婚禮狀況調研報告:我的婚禮我做主(成本篇)》(下稱「報告」)。本次調查歷時2個月,參與者共計38616人次。
  • 58同城職場單身報告揭秘:性格耽誤脫單 年齡越大越愛文藝
    報告顯示,31歲以上單身男性比例大於女性,31-35歲之間的男性單身率最高達29%,22-25歲之間的女性單身率最高達31.4%。58同城《2018職場單身人才生活狀態報告》調研數據顯示,職場單身人士對自己的定位以「文藝青年」、「運動達人」、「宅男/宅女」以及「社交達人」為主。
  • 臺灣佔卜師如何將佔星做成一門網際網路生意,幫助單身女性脫單
    【獵雲網(微信:ilieyun其中女性佔70%,情感類諮詢佔60%, 愛情和婚姻是女性的兩大重要課題,且據易觀智庫數據顯示,我國18~34歲未婚人口數約為1.6億人,其中未婚女性約7千萬人。簡子復看中了7000萬中國單身女性市場,此市場人群特徵為20-30歲之間有主見、時尚,由於生活節奏快、工作繁忙而耽誤談戀愛的單身女性。
  • 《七夕婚戀觀報告》揭秘:超八成東北姑娘沒有房不結婚?
    8月25日,百合佳緣集團正式對外發布七夕婚戀觀報告——《婚前婚後的那些事兒》(下稱《報告》),報告從隱私、經濟、生育、家庭四個維度討論了男女在不同時期針對不同問題的觀念差異,揭示了親密關係中,不同固化思維引發的對「公平」的討論。
  • 「單身狗」金錢觀大調研
    根據調研數據顯示,作為有力的消費族群,單身男女們性別上的差異與其金錢觀念有明顯的關聯,單身男性更有長遠的規劃,消費不任性,而單身女性則更為感性,更可能買買買。馬丁路德金說過,一個不關心弱勢群體的國家註定不是偉大的國家。以此類推,不關心「單身狗」的人就不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