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局公布數據,截止至2015年,中國單身的人數已經達到了2億,有專家稱,中國第四次單身潮正在來襲。在這波單身人潮中,逐步步入適婚年齡的90後正在成為主力軍。更有數據顯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30歲及以上未婚女性比例高達2.47%,比10年前增加近兩倍,主動選擇單身的「單女」顯著增多。
恰逢「11.11」檔期餘熱未消,第四次單身潮的論調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90後的婚戀難題也再一次被推上社會熱點。有緣網作為時下更懂90後的移動網際網路婚戀交友平臺,深諳90後男女在婚戀交友上的困擾。今年5月4日,有緣網曾發布《90後婚戀觀白皮書》,對90後的婚戀觀進行了深刻剖析。有緣網認為,所謂主動選擇單身的女性,並不是絕對的主動,而是她們婚戀觀的變化,使得她們不願意將就,因此在沒有遇到合適的人時,她們更願意選擇單身。
90後女性較傳統女性而言有了空前覺醒,其擇偶觀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而90後男性仍然弱於聊天搭訕、不了解異性思維,因此在未有外力驅動下的陌生男女的溝通效率極低,這成了單身潮形成的有力推手。故有緣網此次推出《90後單身女性調研報告》,旨在揭秘90後單身女性的生活現狀和她們的擇偶標準,幫助男性更好地了解女性的真正所需,促進兩性有效交互,找到彼此心儀的對象。
目前活躍的男女用戶接近1:1的有緣網,通過對其線上單身女性進行抽樣調查訪問、線下渠道集中調研發現,90後單身女性較傳統女性而言存在一些較差異明顯的特質。
二三四線城市早抱娃,北上廣深女性晚脫單
有緣網站內數據顯示,18—26歲的活躍女用戶廣東省最多,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及其他經濟發達省份緊跟其後,且活躍女性年齡集中於24歲。而一些內陸省份,如甘肅、河南等,18—26歲活躍的單身女性人數少,且女性年齡結構於22歲後迅速衰減。有緣網調研發現,在二三四線城市,22歲以後便結婚生娃是比較普遍的現象。但值得一提的是,四川作為一個內地省份,其90後活躍單身女性的人數竟然超過了男性,且有緣網此前調研顯示四川省的男性用戶「最幸福」,其搭訕的回應率超過43%。
有緣網分析認為,生活在一線城市等經濟發達地區的90後女性有著更緊張的工作環境和更快的生活節奏,她們的見識更廣,思維也更加前衛。因此比起結婚生子,事業及社會成就對她們來說似乎更有吸引力也更加現實。
「網際網路+」時代大潮太猛,90後女性愛外賣勝過愛做飯
與傳統女性善於洗衣做飯的形象不同的是,有緣網調研發現,68%的90後女性很少自己做飯,比起做飯,她們更願意點外賣,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97%的90後女性手機上裝有至少兩個外賣app。另外,「勤於家務」的標籤對90後女性也不再適用。在接受有緣網調研的女用戶中,47%的人有通過預定專業的家政服務解決家務問題的經歷。
90後單身女性的生活習慣與傳統女性的大相逕庭,得益於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在「網際網路+」的時代大潮中,越來越多的製造業和服務工作者,進入到網際網路線下服務行業,逐漸壯大和完善的網際網路線下服務,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作為網際網路原生人群的90後、尤其是90後女性正是享受這一生活紅利的重點人群,他們的生活習慣也因此發生變化,這樣造成了他們婚戀觀的巨變。
小鳥不依人,美女猛於虎
在傳統的觀念裡,女性都是小鳥依人的形象。然而有緣網發現,時下的90後女性有著更加強烈的個性。她們不拘泥於狹窄的生活圈,更不依賴於異性贈予的物質上的小恩小惠。
接受調研的有緣網女性用戶中,37%的人每月至少參加兩到三次酒吧、KTV等形式的聚會活動,甚至18%的人每月在娛樂和社交上的消費超過生活必需的費用。可見,時下的90後女性早已不是足不出戶的深閨小姐。更有受訪女性戲稱說:「現在不能喝點小酒都不好意思出門見人,我甚至有個才藝叫『一口乾』。」
在購買力方面,90後女性也表現出了其「猛於虎」的實力。「單身女性經濟」的概念早在2001年就被提及,時至今日,單身女性更是成為時尚快銷品、奢侈品等行業消費者的主力軍。有緣網數據顯示,其平臺上18—26歲的單身女性中,超過58%的人每月至少購買一次衣服或化妝品,甚至有25%的人每月生活必需消費僅佔所有消費的30%,她們在購買自己心儀的商品方面可謂不遺餘力。而對於異性贈予的禮物,90後女性期待甚少,她們甚至對男性的眼光和審美充滿擔憂和不屑。另外,有緣網90後女用戶中,42.9%的人認為初次見面應當AA制,避免向男性示弱。
過去三從四德、相夫教子的論調,使得女性在婚姻問題上始終處於弱勢地位。而今,經濟和思想的獨立促進了90後女性的自我覺醒,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也為她們爭奪主導權提供了便利,她們的戀愛觀和擇偶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有緣網曾經提出「新青年新自由戀愛」的主張,旨在賦權女性,鼓勵90後主動追求真愛。
不做飯也能吃飽喝足,不洗衣也有完美愛情
「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為90後女性擺脫傳統家庭觀念的束縛提供了巨大便利,66.7%的90後女性認為洗衣做飯做家務不是女性的家庭責任和義務,可以依靠更方便的方法去解決。有緣網調研數據顯示,11%的90後女性甚至從未下過廚。
「洗衣做飯」在傳統觀念裡是一個賢妻良母的標配條件,但是在新時代已經失去了它的重要地位。90後女性甚至拒絕「賢妻良母」這種強加的標籤。在接受有緣網調研的女性中,不會做飯的女性認為,溫飽是個極其簡單的問題,現在有很多方式可以解決;不常自己洗衣服的女性表示:「穿得乾淨得體是個人素養,但不一定要自己動手洗衣服啊,現在那麼多家政服務公司都能幫忙解決。和我在一起的人,一定得認同我這些想法。」
有緣網發現,90後女性的擇偶觀有鮮明的時代色彩,從傳統家庭觀念中解放出來,是她們的普遍呼聲。女性不一定要屈就於陳舊婚戀觀念之下,只有男性認同她們的生活習慣,90後女性才會敞開心扉,讓男性走進她們的生活。
歡場也有淑女,金錢難買真愛
保持經濟獨立是新時代女性的重要標誌之一,為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自掏腰包的滿足感和更豐富的交際活動都使得90後女性更加自信,但這不表示她們骨子裡就是金錢至上的拜金主義或花心愛玩的主。
接受有緣網調研的90後女性中,超過67%的人認為女性也應該有自己的交際圈,「逢場作戲」不是男人的專利。但她們又表示,真正適合的那個人,即使在交際的場合相識,也應該看到她們內心對待愛情最初的執著和堅定。
其次,傳統婚戀觀認為,相夫教子是女性的天職,賺錢養家是男性的責任。而90後女性認為,男女性在婚姻中的角色應該由雙方各自的能力和特長決定,而不是由社會固有的思維方式決定。有緣網調研數據顯示,超過36%女性不介意對方的收入比自己低,她們認為,真正對的人並不是那個能給自己帶來多好的生活保障的人,而是在一起能生活雙方都覺得舒服的人。
相較於物質條件,53%的90後女性認為消費觀念等生活觀念以及出門洗不洗頭、幾天洗一次澡等生活細節才是衡量雙方是否匹配的擇偶條件。即使有錢,生活觀念不一致也是白搭,更有女用戶直接表示說,就是要找一個年輕膚白身強力壯的小鮮肉,自己的經濟條件已經足夠「買」一份穩定的愛情。90後女性認為,拋開傳統金錢價值觀的愛情才是真愛,生活觀念和細節才是決定婚姻是否能走得長遠的因素。
質量最優化次於價值最大化
有緣網通過對90後女用戶進行問卷調查,從產品價值的角度總結出了一套90後女性的擇偶標準:90後女性通常會通過「質量最優化」和「價值最大化」兩個因素考察異性。經濟實力、學歷背景等屬於「質量」範疇;「價值」範疇包括順眼舒心的觀賞價值、陪伴理解的情感價值、志趣相投的娛樂價值、指導鼓勵的智力價值等。而在90後女性眼中,品質上的最優化並不能直接帶來價值最大化,72%的受訪女性認為「價值最大化」才是擇偶的關鍵因素。此前有緣網調研顯示,女性擇偶標準的前三項是性格、顏值和穿著打扮,其次才是車子、房子、收入等,由此可見90後女性用戶除了對男性的顏值有一定期待之外,還希望得到認同、理解、尊重等情感上的滿足,而傳統的婚戀觀裡被看重的物質條件已經不是90後女性找對象考慮的首要因素,90後女性最關心男性的價值最大化,而非質量最優化。
主權重歸女性,男性成功破冰
在90後女性的擇偶觀發生巨變的同時,男性的觀念也有了明顯的時代印記,他們敢愛敢恨,追求自己真正喜歡的,但是他們在感知和表達上的「先天缺陷」,使得他們看上去還是作古不化的老派思想。
不過與女性不同的是,男性更容易妥協於社會現狀。有緣網調查發現,超70%的女性表示不會為了結婚也將就,她們主張「要嫁就嫁給愛情」;而40%以上的男性認為自己可以為了成家立業放棄一些堅持。而且他們或多或少殘留了傳統的男尊女卑的固化觀念。因此「大男子主義」、「直男癌」成為時下的熱門標籤,這也讓90後女性認為找到和自己三觀匹配的對象太難。
基於90後單身女性獨特的擇偶觀和90後男性愛你在心口難開的窘境,有緣網用一套創新的產品邏輯賦予女性主導權,幫助男性成功跨出第一步,促使兩性更加有效地溝通。首先,有緣網上的女用戶免費。其次,女用戶有權設置自己最關心的問題用來「面試」男性。男性在觸及女用戶基本信息的時候,需要回答女性的「面試題」,再由女性根據男性的回答決定是否繼續溝通。這套面試題不僅幫助女性篩選出觀念一致的男性,還幫助男性發掘了女性最關心的問題,為其提供了話題參考。同時,有緣網本身的篩選機制也能幫助女性匹配具有更高意願,更適合的交流對象。
時下90後的婚戀觀正在時代的大潮中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第四次單身潮的到來是一個警示,年輕人戀愛難、結婚更難已經成為備受關注的社會話題。有緣網通過長期對90後的服務,深刻探知了90後男女在婚戀問題上的不同痛點,一直在努力幫助他們走出困境,避免90後單身潮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