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這些年輕人為何不結婚?帶你傾聽90後婚戀觀

2021-01-15 廣西新聞網

廣西新聞網南寧1月14日訊(記者 韋幸文 羅珊珊 實習生 李婷 覃芊芊)臨近過年,一年一度的「催婚大戲」又將上演。日前,一條「我國單身成年人口2.4億人」的微博話題頻頻衝上熱搜,閱讀量高達5.1億。這一數據來自於蘇寧金融研究院發布的《單身群體消費趨勢研究報告》,據報告顯示,這一數字甚至比俄羅斯和英國的總人口數之和還要多。不少網友看完後紛紛表示:我居然參與了一個2.4億的「大項目」!

據珍愛網發布的《2019年90後單身人群白皮書》顯示,在我國的單身人口中,90後佔比47.68%,80後人群佔比41.62%,70後人群佔比10.7%,90後單身人群佔比最高。是什麼原因導致90後單身人口越來越多?單身90後真實婚戀觀又是怎樣的?近日,記者採訪了多位現居南寧的未婚90後以及他們的父母,試圖從中尋找答案。

圖為智聯招聘聯合珍愛網發布的《2018年職場人婚戀觀調研報告》中不同城市的單身率排行榜。(資料圖)來源:智聯招聘

愛情是錦上添花 緣分可遇不可求

沒有經歷80後的特殊歷史背景,也不像00後在多重呵護下成長,90後曾經是充滿爭議的一代。如今,當年被冠以「叛逆」「自我」等標籤的他們,也終於在2020年這一年,第一代90後邁入了而立之年。但似乎時代還是沒打算放過他們,作為來到了適婚年齡的90後們,又一次成為時下的熱議話題……

日前,據智聯招聘聯合珍愛網調研並發布的《2018年職場人婚戀觀調研報告》顯示,在參與調研的職場人中,68.33%處於單身狀態。其中南寧排在第17名,有68.75%職場人是單身。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受訪90後對於擇偶標準都提到了「性格相合」、「品行要好」、「三觀一致」、「志趣相投」等關鍵詞。但對於戀愛,每個90後心中都有不一樣的看法。

「戀愛對我來說是精神的慰藉,是情感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夠豐富人生的體驗。但戀愛也講究緣分,可遇不可求,找到合適的人在一起,才能體會到戀愛真正的滋味。」95年出生目前現居南寧的市民黎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99年出生的市民蔡女士表示,自己現階段渴望談戀愛,「戀愛是一件美好事情,愛能夠讓一個人成長,讓一個人的生命變得完整,每個人能夠在愛裡面認識自己、完善自己。我很期待那個人的出現,但我也一直堅持著自己寧缺毋濫的原則。」

92年出生的市民陳女士則表示,戀愛對於自己來說,像是「錦上添花」,有了更好,但沒有也無妨。她說對待感情自己一直都堅信三觀匹配才能走得長遠,所以這事兒急不來也強求不來,緣分要是到了擋也擋不住,緣分要是沒到,就好好享受工作、享受生活、享受一個人的自由。

90後單身原因分析 社交圈小排第一

據2019年中國青年網聯合珍愛網發布的《90後青年婚戀新常態調研報告》顯示,90後單身的原因排行榜前三名為:社交圈子小、工作忙、對愛情幻想過於完美。就性別差異而言,除了圈子小之外,男性單身的主要原因為性格內向不擅交際、工作忙、經濟條件不理想;女性單身的主要原因則是對愛情幻想過於完美、工作忙、性格內向不擅交際。從學歷背景看,學歷越高越容易受困於生活圈子小和工作忙帶來的擇偶問題。

97年出生的市民謝先生告訴記者:「我每天都在公司和家之間往返,兩點一線,工作很忙。周末休息時間又習慣宅在家裡,所以自己的社交圈子比較窄,很難認識新的人。」謝先生說,現在的人比較浮躁,做什麼都急於求成,包括談戀愛。再加上每個人對於戀愛的要求和標準也不相同,即使談了戀愛也很難一起走下去。每當一想到這裡,謝先生就減弱了自己想要談戀愛的想法。

《90後青年婚戀新常態調研報告》調查還顯示,90後的主要壓力來源為脫單壓力、經濟壓力、自我提升壓力及工作壓力。既為單身狀態焦慮,又要考慮工作、經濟等物質方面的壓力,是他們的生活常態。

市民黎先生說:「我是渴望脫單的,但是我們這個年紀的年輕人普遍生存壓力很大,如果談了戀愛生活成本會更提高,所以很多人都會望而卻步,想等自己的物質水平高一點再去考慮感情的問題。」

93年出生的市民陸先生認為,當前這個年紀正是個人事業的上升期,雖然看到身邊的人陸陸續續都有了歸屬,加上家人的催促,心中難免有些焦慮,但目前自己仍會是把事業和個人能力提升放在第一位。

圖為我國2010年至2019年結婚登記數據趨勢圖。(資料圖)來源:國家民政部

婚姻是柴米油鹽 要考慮多重因素

據我國民政部統計,2013年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結婚登記1346.9萬對,見頂後持續回落至2019年的947.1萬對。隨著經濟、文化水平的提高,90後的擇偶條件也隨之改變,對於結婚,他們有了更多的考慮。

94年出生的市民覃女士告訴記者,自己身邊已經有不少已婚的朋友,讓她對婚姻的美好生活有很多期待。但想到婚姻,覃女士認為,戀愛是「風花雪月」,而婚姻是「柴米油鹽」。她希望能做好更多的準備,再進入婚姻狀態。同樣,95年出生的市民楊女士也很渴望愛情與婚姻的到來,但她說自己不會為了結婚而結婚,與合適的人結婚很重要,不會將就。

94年出生的市民李先生認為,戀愛是相對自由的,婚姻則要對家庭負責。兩個人的三觀、雙方的家庭、結婚後的打算等等都是結婚需要考慮的因素,結婚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陸先生則說:「結了婚之後,大多數父母就會緊接著催促要小孩,本身對於年輕的小夫妻來說,房貸、車貸等壓力就已經喘不過氣來,要了小孩之後生活質量會下降的很明顯。所以現在的年輕人即使認定了對方是攜手一生的人,有很多也不會馬上結婚,會等經濟實力更穩定一些再考慮這個問題,選擇先『立業』後『成家』。」

此外,《90後青年婚戀新常態調研報告》調查顯示,對於「門當戶對」觀念的理解,有超7成單身90後認為「門當戶對」是指結婚對象雙方的學歷、能力、成長背景等匹配,且有50%的單身90後贊同「門當戶對」的觀念,也有46%認為只要真心相愛就行。其中,收入越高,越贊同「門當戶對」的觀念。

市民蔡女士說:「當今社會物質與愛情像是被緊緊捆綁在了一起,很多人都會看中另一半是否與自己『門當戶對』。有房有車貌似成了結婚的標配,高收入、高學歷、家庭條件優越是多數人理想的擇偶標準,甚至很多人都希望可以找到一個各方麵條件都比自己還要好的另一半,畢竟誰都希望自己的婚姻是有物質保障的。」

同樣,市民楊女士也認為,90後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個性強、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條件都還不錯,不願意降低擇偶標準委屈自己,所以很多人相互都看不上眼。

父母不過分幹涉 更在乎對方人品

90後的婚戀觀在發生變化,那麼90後的父母對此又持什麼樣的態度呢?《90後青年婚戀新常態調研報告》調查顯示,超7成父母選擇尊重子女的婚戀生活,子女收入越高,在婚戀選擇方面受到父母幹預越少,經濟獨立可以讓單身男女在婚姻方面擁有更多的話語權。記者採訪了多位家長發現,90後父母對子女的擇偶要求更多體現在人品方面,所以能否獲得對方父母的認可,人品是否經得住考核是最為關鍵的一步。

家長梁女士告訴記者,她有一個27歲的女兒,目前正在戀愛階段,雖然已經到了該結婚的年紀,但女兒不著急結婚,自己也表示理解和尊重,「她是一個比較有主見的女孩子,我們也不會幹涉她的情感生活,只希望對方是一個人品好、有上進心的男生,經濟條件好不好我們倒不是很在意,有上進心兩人一起努力日子也會越過越好的。」

「如果孩子直言不想結婚,您能接受嗎?」——面對這個問題,部分受訪家長表示不會同意,也有家長表示,儘管不太能接受,但還是得尊重孩子的想法。

家長劉女士告訴記者,現在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的婚姻觀和戀愛觀,不需要家長過分操心,「我的兒子今年24歲了,周圍很多同齡孩子已經結婚生子,我也希望他能早點成家立業,我也能早點抱上孫子,但是他如果實在是不想結婚,我會尊重他的想法。」

梁女士也表示:「孩子們大學畢業後基本都選擇在城市生活,房價高、花銷大、工作壓力也大,可能這些都是一些孩子不想結婚的原因,如果我的孩子實在不想結婚,我也不會強迫。」

記者手記

通過探訪90後的婚戀觀,我們發現90後無論是等待契合的靈魂伴侶出現,還是在戀愛中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他們對待戀愛和婚姻都多了一份謹慎,這是他們更負責的表現。

每個人都有選擇戀愛和婚姻的權利與自由,幸福與否只有自己知道。無論做出哪一種選擇,希望每一個人,都是因為相互喜歡而在一起;希望每一對準夫妻,都是因為相愛才結婚;也希望每一位暫時一個人的朋友,都能夠找到與這個世界和平共處的法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

相關焦點

  • 調查稱香港60%年輕人接受不固定情人 婚戀觀惹爭議
    導語: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一項關於80、90後年輕人愛情觀的調查報告指出,近60%受訪者贊成沒有固定情人,也有50%被訪者接受一腳踏多船的愛情觀。
  • 校園婚戀觀調查:00後談戀愛,最看中性格、三觀和責任心
    11月9日,一場以「愛情與婚姻」為主題的講座在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藝術教育中心舉行,從事法律工作20年、在婦女及兒童維權、婚姻家庭案件等方面積極提供法律援助的賀小花美女律師作為「情感導師」,與常信院近700名學子共話情感、探討婚戀觀。
  • 珍愛網徵婚大數據告訴你:為何現在90後對婚戀如此佛性?
    珍愛網徵婚大數據告訴你為何現在90後對婚戀如此佛性最近珍愛網徵婚調研數據表明,越是發達的社會,年輕人越傾向晚婚,他們會在無意識當中延遲結婚的年齡,隨著我們國家的現代化,年輕人結婚的年齡也在延後。上面這組數據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大部分的90後雖然已經進入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不過對婚戀卻很是佛性,自己不慌不忙,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為何這一代年輕人會秉持此種低欲望的觀念,下面就用大數據為你揭示90後的婚戀觀。一,對壓力持無所謂的態度在珍愛網徵婚調研當中41.11%的90後表示,面對戀愛自己持無所謂的態度,他們紛紛表示,愛情這種東西要看緣分,緣分來了自然就擁有愛情。
  • 有緣網推《90後單身女性調研報告》,「網際網路+」顛覆女性婚戀觀
    今年5月4日,有緣網曾發布《90後婚戀觀白皮書》,對90後的婚戀觀進行了深刻剖析。有緣網認為,所謂主動選擇單身的女性,並不是絕對的主動,而是她們婚戀觀的變化,使得她們不願意將就,因此在沒有遇到合適的人時,她們更願意選擇單身。
  • 2019年真正的拐點,是年輕人懶得結婚
    文/閆肖鋒 發於2019.9.2總第914期《中國新聞周刊》「懶得結婚,結婚好麻煩,要處理家庭事務過年要走親戚,還要生孩子帶孩子,生完孩子體型身體機能下降,想想就覺得日子好灰暗。」2019年真正的拐點,不是貿易戰,不是各種鬧,而是年輕人懶得結婚。
  • 大學生婚戀觀調查:女生比男生更看重人品
    大學生婚戀觀調查:女生比男生更看重人品   「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麥可思教育公布了「大學生婚戀觀調查」。
  • 結婚這事,年輕人自己做主(中國青年觀察①)
    如今的青年人主體逐漸變為「90後」「95後」甚至「00後」,當年人們口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們開始在社會上嶄露頭角,綻放光芒。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機遇和使命。當代青年更有主見,更加獨立,他們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影響家庭、社會、國家乃至世界。本報今起推出「中國青年觀察」系列報導,與您一起領略新時代的青春風採。   「是手機不好玩還是劇不好追?
  • 90後結婚年齡,90後普遍結婚年齡是多少
    後一代的年輕人,他們對結婚的看法與觀念都存在著自己的想法,所以,對於這方面的問題,我們今天就來看看,90後普遍結婚年齡都是多少?現在90後的普遍結婚年齡一般都在26歲之後,雖然個別綜藝和網紅讓我們看到了不少的年輕新娘,但是,真正的一大波90後結婚人群的年齡範圍,在26歲-32歲之間,相比之前古時候的女子,結婚的年齡層面是不是讓你覺得有點靠後,事實的確現在結婚平均年齡在往後延遲,裡面當然也包含了各種的因素,現在已經不流行包辦婚姻了,年輕人對婚姻有著自主權,所以,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來決定自己的人生大事,我們就來看看
  • 有緣網發布《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年輕人嚮往婚姻,渴望但...
    今年初,有緣網發布了《疫情下的大眾情感洞察》,深入剖析了疫情下的大眾情感生活,經歷疫情之後,大眾的情感生活和婚戀觀念又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的發布則向公眾展示了時下年輕大眾新的情感剖面。
  • 盲盒:是成年人的玩具,還是年輕人的「智商稅」?
    所謂盲盒,就是一個個裝著款式不同的玩偶的盒子,這些盒子包裝一樣,拆封之前不會知道裡面裝的哪一款,為了集齊全套玩偶,一大批 95 後 、00 後不惜一擲千金。圖片來自:Facebook幾十塊的單價、大量的款式、以及很難抽到的隱藏款,是讓很多年輕人對購買盲盒上癮的重要原因。在很多媒體的採訪中,不少盲盒愛好者都是因此而「入坑」。現在 50 多塊錢還能買什麼?買盲盒還能買到快樂。為了確保能買到隱藏款,一些玩家甚至會直接「端箱」。
  • 我國生育率出現「三連跌」,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娃?90後說了大實話
    我國生育率出現「三連跌」,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娃呢?90後說了大實話。 生活壓力大,連自己都養不起怎麼養娃? 我一個90後朋友,結婚2年了,也不說生孩子的事。
  • 利郎推出「年少有為·新西服」,重新定義年輕人的西服
    從80後到90後,再到00後,每隔十年就有一代人被貼上「垮掉的一代」「迷茫的一代」的標籤。但沒過幾年,這群年輕人們就成了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手握話語權,不僅沒有垮掉,還變得更優秀、更年少有為。  被標籤化的青年們,喜歡給自己劃斜槓。
  • 愛情「起步價」,男女雙方為何要求差三倍?
    但有關方面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男女婚戀觀報告,卻給出了男女雙方的愛情起步價,而且,女方的起步價是男方的三倍。這是為什麼?這裡的愛情起步價,據有關方面發布的報告稱,是指戀愛對象對對方月收入的期望值。據稱,女性期望均值為每月11941元,男性期望均值則為每月4488元。由此而看,男女雙方差距將近三倍。戀愛男女為何對愛情起步價要求不同呢?
  • 為啥這屆年輕人不愛結婚?原因...
    啥時候結婚啊?生孩子了嗎?我想,這是每個80、90後都被「攻擊」過的來自七大姑八大姨的「靈魂拷問」近日關於「結婚」的問題又被莫名的推上了熱搜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一話題究竟你是主動剩下還是被迫單身?與此同時,全社會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房價高企、就業競爭激烈,以及年輕一代「獨性」更強等原因,也都成為年輕人結婚路上的「絆腳石」。你,為什麼不結婚?你為什麼不結婚?
  • 珍愛網收費標準2020解析90後婚戀觀
    為了能夠獲知90後青年的婚戀觀,珍愛網收費標準2020利用大數據手段,對此進行了調研,以下是此次調研的結果分析。一、90後青年看重相濡以沫的愛情模式,共同成長不可或缺在珍愛網線下對於90後青年心中理想愛情形式的調研當中,男性和女性心中的愛情形式似乎有所不同,比如在女性心中,最想擁有的愛情形式是共同成長的愛情,這一比重佔到了40.1%,說明很多女性其實非常希望自己的伴侶能夠與自己不僅是心意相通,而且還要做到齊頭並進,說明他們她們很有上進心,而且眼光也不拘泥於柴米油鹽的瑣事當中。
  • 90後單身原因TOP3:圈子小、工作忙、對愛情幻想過於完美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在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成長的90後對待婚戀的看法也在發生著變化。七夕之際,為更好地了解90後單身群體的婚戀觀及婚戀需求,珍愛網聯合中國青年網、「青春有約」聯誼交友平臺共同發起,由深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支持,針對全國90後青年婚戀觀進行抽樣調查,調研的有效樣本量為4590份。
  • 結婚新郎家該邀請的是「媒婆」還是「好命婆」傻傻分不清!
    大部分人對「媒人婆」的認知,可能還停留在古裝劇,很多新郎新娘甚至父母都不太清楚媒婆與「好命婆」的差別在哪?小編今天就來帶大家理清兩者不同處,還有到底男方女方該找! 媒人婆的由來媒婆其實就是俗稱「三姑六婆」中的六婆之一(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師婆、虎婆、藥婆、媒婆、隱婆)。
  • 西安90後婚戀調查:單身、晚婚、大齡剩女……有錯麼?
    今天是2021年1月5日,農曆十一月廿二日,也就是說,再過35天,回到老家坐在新年餐桌上的你,將要以一人之力抵擋來自七大姑八大姨的熱情連環問:「對象帶回來了嘛?啥時候結婚?打算啥時候要孩子……」前不久,一則《單身群體消費趨勢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單身成年人口2.4億人,作為千萬級人口城市的西安自然也佔據了不小的比重。而珍愛網調查數據圖則驗證了這一定論。
  • 招婿看理財……什麼條件才是爸媽眼中的「最佳結婚對象」?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字媒體,ID:zimeiti-sogo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原文標題:娶媳不能屬羊,招婿看理財...什麼條件才是爸媽眼中的「最佳結婚對象」?▼以前有個段子是這麼講的「你可以沒有車,也可以沒有房只要你能搞定丈母娘」這兩年,此段子愈發有現實體現放眼當下的相親&婚戀市場年輕人弱勢,父母佔主導為孩子出主意的不在少數只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畢竟有代溝他們的標準有時讓孩子難以理解拿父母間流傳的相親鄙視鏈來說吧
  • 範丞丞、範冰冰姓名都帶「水」?八字解密來了!
    「多多關注我。」範丞丞參加《偶像練習生》出道,圈粉迷妹無數。在新成立的 NINEPERCENT 偶像組合裡,站 C 位的蔡徐坤是 1998 年出生(參見:《蔡徐坤八字推算未來前程》),而範丞丞則是 2000 年生人。短短兩年差距,卻隔了 90 後、00 後兩個世代,引發各種遐想。但範丞丞顯然更具話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