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過去,當年還是新房的農家小院已經荒蕪破敗
隨著對《易經》和《冰鑑》等典籍研究的日漸深入,加上善於琢磨、誘導、利用別人心理,劉志強慢慢成為在當地小有名氣的「劉半仙」。知名度與日俱增之後,他害怕自己真實身份敗露的擔憂也一天天滋長——
「劉半仙」落網記
「你今年黴運當頭,要有血光之災……」2011年10月9日,在遼寧大連某建築工地附近,一名「半仙」正給人算命。談興正酣之時,突然一副鋥亮的手銬出現在眼前,「劉志強,你算得出今天是自己被捕的日子嗎?」
「劉半仙」原名劉志強,山東冠縣人,14年前因妻子出軌,一氣之下將其亂棍打死後逃亡。經過公安機關長期不懈的努力,終於將其抓獲。
為淘金雙雙赴京
1994年,劉志強初中肄業後,經人撮合和同村的陳飛燕(化名)訂了婚。為此,他高興了好一陣子。因為陳飛燕是本村數得著的漂亮女孩,他逢人便說:「能娶到陳飛燕做老婆是我一輩子的福氣。」訂婚之後,二人商量著準備出外打工,但是由於未找到合適工作,只好先在家裡幹了兩年農活。其間劉志強經常去陳家幫忙,陳飛燕父母非常滿意。
1996年,劉志強和陳飛燕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來到北京打工。由於兩人都勤奮本分,很快便找到了工作。劉志強在一家公司當保安,陳飛燕則在一大酒店當服務員。
在繁華的大都市裡,陳飛燕慢慢學會了打扮,昔日的農村小姑娘也漸漸變得靚麗起來。劉志強還是和往常一樣經常討陳飛燕的歡心,但陳飛燕慢慢覺得這似乎不能滿足她。
陳飛燕靚麗的身影引起了酒店老闆董亮(化名)的注意,董亮經常送給陳飛燕一些高檔用品,她起初還拒絕不受,但久了還是禁受不住虛榮的誘惑。在董亮用金錢營造的浪漫溫柔氛圍下,陳飛燕的芳心被俘獲,一來二去兩人關係變得曖昧起來。
劉志強從老鄉那裡聽到一些風聲後,為避免夜長夢多,多次和陳飛燕提起回家結婚的想法,陳飛燕則以各種理由搪塞。最後,還是董亮害怕兩人偷情之事敗露,勸陳飛燕回家結婚,並許諾回來之後將提拔其為秘書,她這才勉強回家。
1997年2月,劉、陳二人在眾人的祝福中結了婚。但做了新郎的劉志強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為陳飛燕根本就不和其同房,二人空有夫妻之名而無夫妻之實。婚後陳飛燕一直嚷著要回北京打工,劉志強不許,她便大吵大鬧。劉志強大傷腦筋後,不得已只好隨她再去北京。
知真相傷心欲絕
回到北京後,陳飛燕藉口工作忙,依然住在酒店宿舍裡夜不歸宿,只留劉志強一個人租房住。劉志強雖然多次去找陳飛燕,但都被她以各種理由推託不見,他疑竇暗生。
同年9月的一天,劉志強早早下了班,來到陳飛燕工作的酒店,準備暗中觀察其行蹤。他發現陳飛燕下班後,不是直接回宿舍,而是在一偏僻的地方等人。不久一輛開著「奔馳」車的中年男子過來把她接走了,二人關係看上去非同一般。
劉志強遂打車悄悄跟去,他發現車子在郊外的一棟別墅前停下了,陳飛燕和那中年男子有說有笑地走上樓去,一會兒窗簾被拉上了……
劉志強終於證實了關於陳飛燕和其老闆的傳聞是真的,氣得咬牙切齒。但他還想挽回兩人的感情,他從自己不高的工資裡擠出一大部分給陳飛燕買她喜歡的東西,休息日經常帶著陳飛燕去北京有名的幾個景區。但陳飛燕沒有領會劉志強的良苦用心,反而冷語相向,一步步將劉志強逼向崩潰的邊緣。
劉志強曾經生過自殺的念頭,但是想到家中的老人,以及董亮二人在他面前的種種行徑,他又打消了這種念頭,「決不能就此作罷,寧可玉石俱焚也不能這麼饒過了他們」。於是他以「探親」為名,哄騙陳飛燕一起回家。陳飛燕萬萬沒料到,這一次回家之旅,竟成了自己的「不歸路」。
1998年7月20日晚上,劉志強故意喝得酩酊大醉,一進屋就要上床,結果被陳飛燕一腳踹了下去。他破口大罵,陳飛燕也高聲回罵。
爭吵間,陳飛燕把自己和老闆的關係抖了出來,並嘲笑只有劉志強自己還被蒙在鼓裡。隨後,劉志強被陳飛燕推搡著出了屋,被迫睡在客廳沙發上。
凌晨酒醒以後,劉志強想起以前陳飛燕的種種行徑,不禁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他暗想:只有從肉體上消滅她,才能消除自己的憤恨。想到這,他拿起準備好的碗口粗的木棍,躡手輕腳打開房門,用盡平生力氣朝陳飛燕身上打去,直到打得累了,才把房門一鎖,倉惶逃去。
埋頭研究《易經》
逃出家門之後,劉志強一路狂奔,後來一路行乞到了黑龍江齊齊哈爾。風聲一過,自我感覺安全後,他才在附近建築工地上找了一份工作。
儘管這樣,在逃亡之初,每天一下班,他便把自己關在黑屋子裡,不敢開燈;有警車鳴笛經過,便嚇得直哆嗦;聽到敲門聲,總會隨身攜帶一把利斧才敢開門。
雖然遠離了是非之地,但是良心的責備經常讓劉志強從噩夢中醒來。長此以往劉志強變得神經衰弱,時常睡不著覺,醒了之後就再也難以入眠。恍惚之間,他經常看見陳飛燕披頭散髮前來索命,每當這時,劉志強便嚇得趕緊磕頭求饒。
偶然一次機會,劉志強下班回來在路邊小攤上看到一本簡裝版的《曾國藩》,他對曾國藩的崇拜由來已久,尤其佩服他在鄱陽湖失敗後的堅持和韌勁,並把曾國藩喜歡的書也買了幾本,包括注釋版的《易經》和曾國藩的《冰鑑》。
看過《易經》後,劉志強對裡面的知識大為嘆服,但初中沒畢業的他不能全部看懂,便又攢錢買了一本《現代漢語詞典》和一本《古文辭典》,每天下了班便把自己關在屋裡研究。
通過潛心研究,劉志強心中的恐懼漸漸被懊悔的情緒代替。閒暇時,他也萌生過自首的念頭,甚至化名諮詢過律師,但終究沒有勇氣走進公安機關。
幾年來,隨著對《易經》和《冰鑑》等典籍研究的日漸深入,加上善於琢磨、誘導、利用別人心理,劉志強慢慢成為在當地小有名氣的「劉半仙」,甚至有人指名要請他前去相面。知名度與日俱增之後,他害怕自己真實身份敗露的擔憂也一天天滋長。2008年,劉志強離開齊齊哈爾到了大連,開始了給人相面維持生計的生活。
2011年,隨著「清網行動」的展開,公安機關終於鎖定了劉志強經常出現的地點,於是就出現了前面的一幕。
「我早知道這一天會來的,雖然她做了對不起我的事,但罪不至死,我對不起她,還有我的親人。」雖然劉志強心懷愧疚,語氣也非常誠懇,但法不容情,他仍為自己的衝動行為付出代價。2012年9月13日,經聊城市檢察院提起公訴,劉志強被聊城市中級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盧金增 王國強 梁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