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雲芳的不幸,從嫁給張大民那刻開始

2021-01-10 品讀閒談

生命不在乎貧窮富有、職位高低,就看能否選擇全心投入,即使是再平凡的人物,都可能因為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而變得高尚起來。

時隔二十年,重溫編劇劉恆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時,在李雲芳身上,讓我重燃了對家庭生活的期待和熱情。

劉恆說,自己筆下的雲芳有妻子的身影,有一次寫著寫著痛哭起來,妻子對他說:「既然寫得這麼難受咱不寫了不行嘛?」

年輕的時候,劉恒生活在一個小胡同裡,為了和妻子結婚,搭建了一個6平米的小棚,而這個小棚原本是種了顆葡萄樹,為了建房子結婚,砍了葡萄樹,澆灌了水泥。

誰曾想,劉恆和妻子結婚不久後,葡萄樹破土而出又長出來了。這就是劇中張大民和李雲芳婚房裡那棵樹的背景由來。

作品後來被沈好放導演拍成了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飾演李雲芳的朱媛媛當時只有24歲,從中戲畢業不到一年,一個黃毛丫頭出演一個生過孩子的婦女?沈好放半信半疑,當時整個劇組都替她捏一把汗。

電視劇播出不久後,朱媛媛憑藉李雲芳一角攬獲各種大獎,更是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模範媳婦」。

劇中的李雲芳是毛巾廠的會計,膚白貌美大長腿,穿著一襲長裙,整天笑嘻嘻的穿梭在狹窄的胡同裡。

張大民嘴角叼著牙刷,手裡拿著尿壺,直勾勾的看著李雲芳,那一刻他肯定想不到,青梅竹馬的白天鵝李雲芳將來會變成他的媳婦。

當時的李雲芳和徐萬軍正處於熱戀期,形影不離,如膠似漆,於是決定一起去美國定居,徐萬軍先去,穩定了再把李元芳接過去。

結果,徐萬軍到美國不久後,一封書信跟李雲芳直言分手,不再聯繫。雲芳接受不了現實的打擊,蒙著被褥,不吃不喝,差點抑鬱。

張大民憋著內急好說歹說,反覆勸說無用,大膽表白,在李雲芳情場失意的時候送去了一縷陽光,也許就是這一刻,李雲芳內心突然接受了張大民,最後嫁給了他。

如果不是因為編劇,「讓半個班的男生追著跑」的李雲芳,可能不會選擇嫁給這個體態肥胖,愛耍貧嘴,家庭負擔極重的張大民吧。

婚房問題

雲芳婚後的生活並不如意,眼淚總比笑容多。雖然說張大民是個愛耍貧嘴的,什麼事情一到他嘴裡,那都能吹出蓮花,跟這樣的人過一輩子,應該樂趣不少吧?可是,結婚畢竟不是2個人的事情,婚後都要面對7口家人的一地雞毛。

婚姻的洪流開始一輪又一輪的衝刷著李雲芳,逼迫著這個鄰家小妹快速成長成賢妻良母,承擔起長嫂如母的責任。

原本就不寬敞的小平房因為張大民要結婚,需要想辦法隔開一個獨立空間,於是家裡每個人都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一家7口,家裡只有兩個房間,怎麼睡都是個大問題。

大雨和大軍最難對付,聽說大哥要結婚就一直沒有好臉色,大軍覺得如果不是自己分手,一定比張大民先結婚,也能先在家裡佔個好位置。

張大民結婚的時候說了一句話:「結婚,就要做到增加一個李雲芳,不添一件新家具」。基本等於家裡白進來個媳婦,還不用倒貼一分錢。

結婚後,雲芳和大民住在裡屋,2個妹妹,2個弟弟和大民媽媽住在外屋。狹窄的兩居室,讓二人想行點夫妻之事都得小心翼翼,不發出聲音。

新婚第一晚,雲芳和大民激動難耐,正準備幹正事,張大媽不小心踢到了尿壺,打破了二人春宵時刻,頓時興趣全無。

而第二次暴露這個問題是張大軍結婚,沒地方住,和大哥大嫂擠在一個房間,兩張床僅一簾之隔。新婚之夜張大軍兩口子太不注意了,鬧出很大動靜。

張大民轉身對雲芳說,要不咱兩也整點動靜出來,雲芳側過身,留下了傷心,委屈的眼淚。

妯娌問題

張家大女兒張大雨是一直都看不慣這個長得漂亮,性格又比自己溫柔,處處比自己受歡迎的大嫂雲芳,甚至婚後也沒少給雲芳臉色看。

有一回雲芳爸媽吵架,張大民去勸架遲遲沒回來吃飯,張大雨乘著這個機會明裡暗裡酸李雲芳,稱:「要不當初被人甩了,你能看上我哥?長著一張漂亮臉蛋兒,你骨子裡瞧得起誰啊?改明兒瞧見個好的,還不定怎麼著呢」

雲芳生孩子後奶水一直下不來,大民只好每天豬蹄、鯽魚、王八的換著給雲芳吃。結果大雨看不慣,說外甥命苦遇到個沒奶的,家裡這麼窮還得緊著好的給雲芳吃,連張大媽都吃不上一口。

可是雲芳從沒有跟大雨真正計較過,大雨被貨車司機欺騙感情,未婚先孕,分手後做了人流,所有人都嘲笑她的時候,只有雲芳站出來替她解圍。

張大軍媳婦莎莎覺得一家十幾口人一起吃飯,夥食費公攤對她們家不太公平,於是建議分夥吃飯,各做各的。

可是她和張大軍哪裡是會做飯的人,全家等著看傻傻笑話的時候,還在哺乳期的雲芳主動提出來幫他們做飯。

就在全家人都還在為誰先做飯,後做飯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雲芳一席話讓兄妹五個顏面掃地:

「今天是爸的忌日,你們沒看見媽從昨天開始就擦酒盅嗎?」於是拿著錢讓大軍去買二兩肉和酒,大軍當時就說了一句:「嫂子,這錢我不能拿,這事兒本該是我們記著的,」

其次就是小兒子張大國,家裡唯一的大學生,高傲無比,誰都不放在眼裡,可唯獨對這個大嫂充滿讚美。

李雲芳給張大國帶去的是他成長時期缺失的母愛。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意外去世,母親一個人拉扯五個孩子長大,張大國一定是在哥嫂的陪伴下,又打又罵成長的。

所以長嫂李雲芳的到來,讓他為自己未來的妻子確定了一樣的標準:美麗、知性、善良。

工作問題

李雲芳是某毛巾廠的會計,幹了大半輩子了。突然有一條廠領導找她,因為她文憑不夠要調去車間當檢驗工了,辦公室裡除了李雲芳,就數領導學歷最低,不可能把領導調走,所以只好犧牲李雲芳。

得知要去基層做檢驗工的雲芳回到家後,把自己關在房間不吃不喝,摟著兒子小樹崩潰大哭。

她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一直以來兢兢業業,恪守本分,憑什麼就把我給調走了?氣憤和委屈之下,雲芳決定參加成人教育,把學歷提一提。

可是這個年紀的女人,記憶力和精力大不如前不說,還有個這麼小的兒子,患痴呆的張大媽,李雲芳白天在工廠做工,下班接送兒子回家還在做飯,伺候一家老小。有多少時間會留給她自己,用來學習,提升學歷?

在李雲芳心意已決的時候,張大民一番話再次戳傷雲芳。

「咱們還是把心思都花在兒子身上吧,咱們這把年紀,現在學什麼都晚了。」

當年無法體會張大民這句話有多扎心,現在自己也和雲芳一樣,步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回顧這段劇情的時候,不禁潸然淚下。

時間才是最寶貴的東西,擁有時間才有機會擁有一切。李雲芳被張大民這句話刺痛,所以她和大民說,自己錯過了很多東西。不但沒得到張大民的勸導,反而引發了一場夫妻爭吵。

所以李雲芳嫁給張大民後,一天都沒有替自己活過。

當她決定用三年時間完成成人教育的時候,老公張大民從廠裡光榮下崗,老二張大軍做生意血本無歸,老三張大雨忙著在山東養豬,老四張大雪患白血病去世,老五張大國無心顧家,而婆婆張大媽老年痴呆加重。

李雲芳考試結果不盡人意,無緣高校。於是徹底放棄了這個念頭,將全部身心回歸家庭。

寫在結尾

看劉恆的小說,會更加壓抑,小說中雲芳結婚的時候,父親跑到小廚房悄悄抹眼淚,一個人嘟嘟囔囔:「多好的一對兒呀!貧了點兒,也矬了點兒,可是這倆小兔崽子一公一母是多麼合適的一對兒呀!」

整部小說是張大民一個人在苦中作樂,可是現實中的生活就是如此,需要不停的處理生活中的瑣事,需要隨時做好準備應對突如其來的變故。

看完小說,再看電影版,最後看電視劇,讀不到李雲芳的幸福,看盡的皆是心酸。

我記得雲芳第一次小產,身體不舒服,依然急匆匆趕回家做飯,就是怕大姑子大雨嚷嚷,想跟老公張大民說不太舒服,可是張大民正忙著給即將參加高考的大國複習。

劉恆在寫劇本的時候,邊寫邊哭,這不就是生活本來的樣子,越質樸的描述越能觸動人心最軟弱的地方。

李雲芳和張大民是用什麼扛過了這並不幸福的生活?是豁達和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正如片尾的那句話:「爸,人活著沒意思怎麼辦?沒意思,也得活著。別找死!」

相關焦點

  •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觀後感
    01最近朋友推薦我看了98年拍攝的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這部電視劇是反映老北京胡同裡低層百姓生活的。它有著苦澀的甜蜜和帶淚的歡笑。它告訴我們什麼是普通人的幸福生活,那就是苦中作樂,坦然面對,淡然處之。男主角張大民是一個用現在話說,要顏值沒顏值,要房子沒房子,要錢沒錢的「三無」胖子,而且還是家中的老大。
  •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講述了一群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平民老百姓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由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海南航空綜合培訓中心、北京怡通廣告中心聯合攝製20集電視連續劇,由沈好放導演,劉恆編劇,梁冠華、朱媛媛、霍思燕、潘粵明等主演。該劇以輕鬆幽默的形式反映了北京大雜院裡那些平民老百姓的普通生活並於2000年1月正式播出。劇情簡介故事講述的是一群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平民老百姓。
  • 想當年|有些人永遠都不懂,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給了其中一個答案。它在唱著一首平民之歌。因此我們知道,這部劇裡描寫的市井,甚至可以是民國人、清代人、明代人,只要有生活,那就有他們,就有在生活重壓、精神負荷下用貧嘴來幸福生活的「張大民」們。導演沈好放說:「這次我拍《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藝術上最大的收穫是做到了簡—繁—簡。
  • 悲喜交集,只《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一劇
    一部是《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另一部是《大明宮詞》。而它們掀起反響並產生對比可能性的,首先便是在這語言上。語言上的不同,又首先體現在劇名上。一個是「貧嘴」。北京胡同串兒裡竄出的市井語言,它鮮活,生動,就是普通人能說出口的話,但又比普通人的話更好聽,好玩。
  • 想當年|那位1998年的張大民,你還好嗎?
    講述老百姓本來的生活,也是促使觀眾移情的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很煙火,很市井。在那個「安貧樂道」的年代裡,他有他的確幸和煩憂,也或許直接再現了那時候所有人的確幸和煩憂。這部出品於1998年、播出於2000年的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就是這樣一個「世俗」的存在。它沒有花哨的類型,沒有強情節的敘事,沒有深邃的題旨,僅僅講述了一個稀鬆平常的胡同故事,帶著不大不小的生活憂思和底層幽默。《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屬於標準意義上的現實主義作品,以「一地雞毛」的方式將生活在一個北京大雜院裡的「柴米油鹽」真實而細膩地再現了出來。
  • 憑《貧嘴張大民》走紅,與老公20年相愛如初,如今夫妻做搭檔
    一直很喜歡劉恆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這部小說。也許是愛屋及烏吧,就將同名電視劇也全劇追了下來。沒曾想,從此便記住了朱媛媛。劇版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忠實了原著,以劉恆特有的黑色幽默方式,演繹了一群生活在北京大雜院裡那些社會底層的平民老百姓的普通生活。
  •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平凡人的幸福,也是你我渴求的那份溫暖
    伴著一段平實悠揚的城市民謠,一個沙啞而傷感的男聲在低低地唱著:「風吹的雲兒散了……」我再一次為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中那個貧嘴,樂觀,堅強的中年男人感動了。張大民的故事發生在北京城普通的胡同裡。
  • 20年前反映北京人生活的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現在看依然覺得諷刺
    二十多年前一部反映北京人生活的電視劇火遍螢屏,它不僅真實地記錄了20世紀末北京市民原汁原味的家常生活,還再現了普通百姓家裡的冷暖悲喜,苦樂心酸,這部當年獲獎無數的電視劇就是北京人都看過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重溫老北京大雜院,感受張大民一家子的幸福生活二十多年前,這部劇在一個普通的大雜院裡開演
  • 《貧嘴張大民》20年:梁冠華進步,朱媛媛原地踏步,潘粵明爆紅!
    最近重溫了一部老劇——《貧嘴張大民》。小時候一直以為是一部喜劇,常常被張大民的貧嘴逗的哈哈大笑。如今才明白張大民活的有多不容易,看哭了好幾次不說,最後還陷入了一種心酸和悲傷中不能自拔。他在12歲的時候喪父,給這四個弟弟妹妹還母親住在擁擠的大雜院中。
  • 《貧嘴張大民》也要翻拍,這劇當年為何能成經典?活著,努力活著
    最近有消息稱,《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小說作家劉恆與諸神聯盟影業達成協定,將聯合開發《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不得不感慨,這部經典劇也要翻拍了。由梁冠華、朱媛媛、霍思燕、潘粵明等主演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在2000年1月播出,以輕鬆幽默的形式反映了北京大雜院裡那些平民老百姓的普通生活。
  • 「貧嘴」張大明的幸福生活
    小編猜,大家看到這個題目想到的是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吧!
  • 《清平山堂話本》:我貧嘴,我快樂,快嘴李翠蓮的貧嘴生活
    貧嘴的李翠蓮李翠蓮剛說完,媒婆氣得一溜煙跑進去了,也不管她下轎,也不管她拜堂。張家人只好出來簇擁新娘到了堂前,面朝西站好,先生說:「請新人轉身向東,今日福祿喜神在東。」故事很容易讓人想起《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這部電影。同樣是貧嘴滑舌,快言快語的張大民,因為身處開明的現代社會,得到了身邊人的包容,最後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故事裡的李翠蓮,在封建禮教社會的壓迫下,最終只能出家為尼,不禁讓人唏噓。新舊社會的鮮明對比,讓人們更加看清了封建社會對婦女無情迫害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