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平凡人的幸福,也是你我渴求的那份溫暖

2021-01-10 影視糾察

在昏黃的夕陽下,一群鴿子倏地從矮矮的屋簷下一躍而起,在老北京粉色的宮牆,灰色的鼓樓,青色的胡同以及皂色的茶館和酒坊間悠然自得地穿梭飛翔。伴著一段平實悠揚的城市民謠,一個沙啞而傷感的男聲在低低地唱著:「風吹的雲兒散了……」我再一次為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中那個貧嘴,樂觀,堅強的中年男人感動了。

張大民的故事發生在北京城普通的胡同裡。如果將六大古都的特點一言以蔽之,那麼,開封的勝跡難覓自不需多言,而東都洛陽的繁華如煙,西湖杭州的暖風醉人也已家喻戶曉,至於西安滄桑厚重的漢唐風韻,南京燈影槳聲裡的秦淮冷月更是已經成為一種經典銘刻在國人心目中。而惟有北京與眾不同,她的特點又是什麼呢?是象徵著無上權力的鈎心鬥角氣象萬千的高高宮牆,還是代表著草根階層的樸素平實而又冷清悠長的胡同小巷?面對著這樣一座古都,在金碧輝煌的廟堂之上指點江山盡數歷代風流,或者揮斥方遒縱談天下大事,是許多人一生的夢想。而在我看來,在紫禁城之外或於小樓靜聽一夜春雨,或於深巷閒數幾朵杏花,或漫步於茶肆,或酣睡於酒坊:這樣的生活方式才能夠在一個更加寬廣和渺遠的時空意義上代言這座城市的形象。

然而今日之中國,伴隨著飛速發展的物質文明和蓬勃興旺的經濟建設的,卻是在一陣陣沙塵中訇然倒塌的胡同和隨著一陣清風消散在深巷更深處的稚童們永不知愁的純真歌謠。這些曾在這座古都存在了幾百年的胡同和深巷,戰爭的烽火硝煙不曾摧毀它們,歲月的風雨滄桑也只在他們的脊背上留下青色的足跡,卻在幾百年波瀾不驚的生活中被它們的原住民們賦予了連時間也無法腐蝕的高潔品位和美麗靈魂。它們作為這座古都八百年滄桑歲月的見證者,是否在這改革的大潮中悄悄地上演著它們最後的演出?那麼,又有多少人聽見隱藏在轟轟的推土機的馬達聲中,那聲無可奈何花落去式的哀嘆?我無從知曉,我唯一知道的是,即便所有的胡同都被車水馬龍的繁華街市所取代,即便所有的小巷都變為人群川流不息的中央商務區,胡同文化打在它的居民生命裡的深深烙印卻決不會輕易消失!

胡同文化究竟意味著什麼?這個問題太大,非我所能回答。然而我卻相信,透過張大民一家的生老病死和悲歡離合卻可見一斑。張大民不是《雍正王朝》裡宵衣旰食的一代英主,不是《激情燃燒的歲月》裡肩頭金星閃閃的革命軍人,更不是《流星花園》裡青春帥氣的F4。他只是一個生長在老北京胡同院裡矮個、肥胖、下崗、拖家帶口,每天為柴米油鹽和家長裡短、兄弟姐妹奔波煩惱的世俗男人。命運中的種種困難毫無徵兆地便來到這個矮矮的中年男人面前:一家人像罐頭裡的沙丁魚一樣擠在一間不足二十平米的房子裡,慈祥的母親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善良的妻子下崗待業在家,年輕的妹妹因為白血病而早早地撒手人寰,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還要供最小的弟弟上大學。但張大民從來都是豁達、樂觀地直面人生,既不怨天尤人又不唉聲嘆氣,而是以一種知足長樂的態度和家人一起走過春夏秋冬。他也許不會擁有富豪們一擲千金的快樂,但他擁有自己砌房自己睡的快樂;他沒有讀過多少書,也沒有多少文化,但他卻能在城市貧民近乎狡黠甚至略帶阿Q 色彩的貧嘴調侃中找到人生的慰藉;他與妻子的浪漫不是建立在玫瑰花和巧克力的基礎上的,卻在小屋中穿床而過的老槐樹的見證下相濡以沫,攜手同行;他的母親也一輩子不曾品嘗過魚翅燕窩的美味,卻在咀嚼自家冰箱中的冰塊時品嘗出人間的冷暖。這樣的平凡和樸實才能給我以靈魂深處的震撼。本來今天的大多數中國人的生活就是如此平淡,但當我們被電視劇中泛濫成災的純情男女、英雄警長、風流大俠和至尊帝王將心靈麻痺得快要窒息時,《張大民》恰如一杯清新淡雅的香茶讓我在這喧囂浮華的都市裡體味到了久違的真實,而這杯清茶也同樣因為這份難得的真實得以歷久彌新,愈陳愈芳。

面對改革以後波濤洶湧的商品大潮和在這大潮中沉沉浮浮的各色人物,張大民及他的家人們無意之間成為了胡同文化最後的見證者,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扮演了其守護者的角色。胡同之於北京,恰如吊腳樓之於川西古鎮、烏蓬船之於江南水鄉一般地詩意和綿長。對胡同裡的居民而言,它仿佛已經成為漂泊的生命停靠的港灣,困頓的靈魂休憩的軟床。無論他們如何地操勞辛苦、奔波一生,也中將回到它溫暖的臂膀裡。胡同終究是胡同,它不是紫禁城中莊嚴肅穆的金鑾寶殿,不是山西庭院深深的常家大院,不是金陵秦淮水榭中的遊船畫舫,不是江南杏花絲雨的長臺雨巷。因此,它的居民們也註定了不會是叱吒風雲的政壇精英,不是富甲天下的風流晉商,不是一笑傾國的亂世佳人,不是瀟灑倜儻的墨客騷人。灰濛濛的牆,冷冰冰的磚,皺巴巴的樹,孤零零的葉,這些構成了胡同居民們平凡生活的文化基因,在一代又一代人的靈魂深處複製著,遺傳著,於是便將這門獨特的文化在平平淡淡中傳承了下來,繼而成為一種鮮活的生命姿態,永不消解!

曲終人散,月冷繁華。一陣清風又起,往事已經如煙似塵,飄蕩在時間的深度裡,蹤跡難覓。當古老的胡同成為照片上黑白的記憶,它的居民們仍然在北京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耕種、澆灌著平凡,伴隨著胡同巷口那棵老槐樹的花開花落,他們的平凡宿命般地要收穫快樂!而我卻在這陣清風之中,又依稀聽到了那消失多年的歌謠:

「婆婆丁黃,婆婆丁黃,婆婆丁在牆外靜靜地香……」

相關焦點

  •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觀後感
    關注我吧!!01最近朋友推薦我看了98年拍攝的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這部電視劇是反映老北京胡同裡低層百姓生活的。它有著苦澀的甜蜜和帶淚的歡笑。它告訴我們什麼是普通人的幸福生活,那就是苦中作樂,坦然面對,淡然處之。男主角張大民是一個用現在話說,要顏值沒顏值,要房子沒房子,要錢沒錢的「三無」胖子,而且還是家中的老大。
  •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雲芳的不幸,從嫁給張大民那刻開始
    生命不在乎貧窮富有、職位高低,就看能否選擇全心投入,即使是再平凡的人物,都可能因為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而變得高尚起來。時隔二十年,重溫編劇劉恆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時,在李雲芳身上,讓我重燃了對家庭生活的期待和熱情。劉恆說,自己筆下的雲芳有妻子的身影,有一次寫著寫著痛哭起來,妻子對他說:「既然寫得這麼難受咱不寫了不行嘛?」
  • 想當年|有些人永遠都不懂,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
    因此我們知道,這部劇裡描寫的市井,甚至可以是民國人、清代人、明代人,只要有生活,那就有他們,就有在生活重壓、精神負荷下用貧嘴來幸福生活的「張大民」們。導演沈好放說:「這次我拍《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藝術上最大的收穫是做到了簡—繁—簡。
  • 悲喜交集,只《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一劇
    一部是《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另一部是《大明宮詞》。而它們掀起反響並產生對比可能性的,首先便是在這語言上。語言上的不同,又首先體現在劇名上。一個是「貧嘴」。北京胡同串兒裡竄出的市井語言,它鮮活,生動,就是普通人能說出口的話,但又比普通人的話更好聽,好玩。
  •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講述了一群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平民老百姓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由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海南航空綜合培訓中心、北京怡通廣告中心聯合攝製20集電視連續劇,由沈好放導演,劉恆編劇,梁冠華、朱媛媛、霍思燕、潘粵明等主演。該劇以輕鬆幽默的形式反映了北京大雜院裡那些平民老百姓的普通生活並於2000年1月正式播出。劇情簡介故事講述的是一群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平民老百姓。
  • 20年前反映北京人生活的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現在看依然覺得諷刺
    二十多年前一部反映北京人生活的電視劇火遍螢屏,它不僅真實地記錄了20世紀末北京市民原汁原味的家常生活,還再現了普通百姓家裡的冷暖悲喜,苦樂心酸,這部當年獲獎無數的電視劇就是北京人都看過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重溫老北京大雜院,感受張大民一家子的幸福生活二十多年前,這部劇在一個普通的大雜院裡開演
  • 想當年|那位1998年的張大民,你還好嗎?
    講述老百姓本來的生活,也是促使觀眾移情的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很煙火,很市井。在那個「安貧樂道」的年代裡,他有他的確幸和煩憂,也或許直接再現了那時候所有人的確幸和煩憂。全劇圍繞著一個「擁擠」的大家庭,塑造出一個貧嘴但善良的平凡百姓張大民。有點近乎維尼熊的憨態樣貌、擁抱生活的樂觀心態、隱忍克制的處世哲學、努力奮鬥的生存智慧,統統縮影在這個「小人物」之中,在日常化的敘事中找尋著有關他的確幸。可以說,《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恰恰勝在格局小,勝在拿生活來談論生活的藝術手法。
  • 「貧嘴」張大明的幸福生活
    小編猜,大家看到這個題目想到的是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吧!
  • 《貧嘴張大民》也要翻拍,這劇當年為何能成經典?活著,努力活著
    最近讓人真切感受到時光飛馳的不僅有大師的離世,還有經典影視劇的翻拍,看著那些熟悉的名字,才意識到一晃已經過去了那麼多年。最近有消息稱,《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小說作家劉恆與諸神聯盟影業達成協定,將聯合開發《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不得不感慨,這部經典劇也要翻拍了。
  • 《貧嘴張大民》20年:梁冠華進步,朱媛媛原地踏步,潘粵明爆紅!
    最近重溫了一部老劇——《貧嘴張大民》。小時候一直以為是一部喜劇,常常被張大民的貧嘴逗的哈哈大笑。如今才明白張大民活的有多不容易,看哭了好幾次不說,最後還陷入了一種心酸和悲傷中不能自拔。他在12歲的時候喪父,給這四個弟弟妹妹還母親住在擁擠的大雜院中。
  • 憑《貧嘴張大民》走紅,與老公20年相愛如初,如今夫妻做搭檔
    一直很喜歡劉恆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這部小說。也許是愛屋及烏吧,就將同名電視劇也全劇追了下來。沒曾想,從此便記住了朱媛媛。劇版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忠實了原著,以劉恆特有的黑色幽默方式,演繹了一群生活在北京大雜院裡那些社會底層的平民老百姓的普通生活。
  • 《清平山堂話本》:我貧嘴,我快樂,快嘴李翠蓮的貧嘴生活
    路上媒婆吩咐說:「姑娘,你到了公婆家門口,不要亂開口。」不一會兒,車馬到了張家門前,轎子落下。媒婆手裡拿著一隻飯碗,大聲說:「姑娘,開口接飯。」李翠蓮在轎中大怒說:「老潑狗,老潑狗,叫我閉口又開口。正是媒人之口無量鬥,怎當你沒的翻做有。你又不曾吃早酒,嚼舌嚼黃胡張口。方才跟著轎子走,分付叫我休開口。甫能住轎到門首,如何又叫我開口?」
  • 解讀貧嘴王菲的幸福生活_網易娛樂
    天后身份暴露,網友的留言數量暴漲,王菲「貧嘴」改編歌詞調侃道:「早資道曝露總四難免的 你又何苦一網情森。」最後終於到達目的地,終於解脫,不忘上網更新狀態:「堵了這~麼久~~ 你憋了沒~有~~ Hia~ 解脫曲送給大家 希望你們洗翻(喜歡)~~」 叫外賣:「門鈴一響 我知道是客來了 星巴的~」(門鈴一響 我知道是星巴克來了)
  • 《新結婚時代》編劇:我討厭貧嘴和重口味(圖)
    在以貧嘴、重口味、製造話題為特色的婚戀題材主戰場,《新戀愛時代》能否像《新結婚時代》那樣,帶給觀眾有營養的思考和矛盾過後溫暖的感動?王海鴒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她說:「我討厭貧嘴和重口味,實為創作力貧瘠所致。這次我寫了三個女孩兒及她們的愛情、生活選擇,其實我認為叫《新年輕時代》更貼切,片方覺得『戀愛』更賣座,就選擇了賣座。不過說到底,孩子叫什麼名無所謂,只要能有出息。」
  • 「番外」伊小靜的幸福生活:平凡的愛情「終篇」
    要追尋心水魔方的人,首先必不在心水魔方內部。要追尋信仰的人,也不能活在信仰的世界。追尋奇蹟的人,說明不在奇蹟內部。---平凡的愛伊小靜:「這或許是我們最後一次約會了」。伊小靜看著趙雷,感覺到非常的悲傷。
  • 註定能有份穩定工作,平凡也快樂的命
    丑月生人,也以火為榮,八字還是不錯的。戊辰年生人,劫財在年幹,投胎的這家祖上風水一般,但這不是你的錯。 卻代表了事業競爭大,不利發展,難有作為,至少自己的福報是不夠的。雖然人很善良,樂於助人,但有什麼用呢,人生主要還是看能力,善良如果和無能掛鈎,那還是等於平凡,當然年只代表祖上風水對你的影響,並沒說就一生都這樣。
  • 愛在心中無言也溫暖,那是沒有距離的陪伴;想你,我心有你你有我
    有人想是一種幸福,被人想是一種溫暖,愛在心裡,雖不在身邊陪伴,但彼此的心靈相依相守,也是最美的愛戀!紅塵裡有一種相知無需太多的語言,愛在心中即便無言也溫暖,愛你,我心有你你有我,那是豐盈在生命裡的一種美好,人生歷程中無論遇見多少人,真正入心的只有一個人,那是縈繞在心頭上的幸福和甜美,想你,在心裡默默地把你想念,那種牽掛從未遠離,沒有距離的陪伴只有心知道,這是你我之間的秘密!
  • 平淡幸福的唯美句子,句句溫暖人心
    十、人總是在接近幸福時倍感幸福,在幸福進行時卻患得患失。 十一、 每個你一直在,會永遠愛你。 十二、 總有一次笑容,讓你收穫幸福。總有一次哭泣,讓人瞬間長大。
  • 世間的相遇,是緣也是宿命,遇見你便是一生的幸福
    02人這一世,美妙的遇見,都是命運的開始,抓住我們遇見的緣分,不要讓任何一段緣,從手中溜走,然而,能夠遇見,就已足夠。人的一生,遇見了愛情,也就抓住了幸福。於千萬人之中,遇見所遇見的人,是何等的不易,而遇上了又能讓你心動,就更難得,遇見,讓我們開始了一生的守候。
  • 平凡的她是無私的,他是溫暖的,而她是天使
    古來有之,有些人生來就是不凡的,像皇孫貴胄....而更多的卻是你我這樣的平凡人,一個人把不平凡的人生過得精彩並不難,難得的是把平凡的人生過得不平凡。無論生活給予我什麼,我自有我的應答。這是一種真豁達。我佩服這位警官,在有限的生命裡做了這麼多偉大的事,也許拯救了無數個絕望的家庭,破碎的家庭。生命對於她來說並不是完美的,但是生命對於她來說是永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