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我四歲多的時候,我坐過火車。當時帶我坐車的人,是我的舅舅,叫張全斌。我記得那時我的打扮挺滑稽的,身穿藍布大褂兒、小坎肩兒,頭戴瓜皮小帽兒。那時候,小孩子打扮成那個樣子,夠不錯了。在我的童年中,也就只有過這麼一次。……我可能是從天津來的,我現在對我原來的父母還有個模糊不清的印象。父親、母親的形象還能回憶起一點兒,但很模糊。」
侯寶林先生在自傳裡介紹個人身世,寫了這麼一段,他父母不詳。
根據另一份傳記資料,這位舅舅張全斌並非他生母的兄弟,而是養母張氏的兄弟。侯寶林被侯家收養後就得了侯姓,但一直到死,張全斌都沒有告訴侯寶林他身世的真相,恐怕是跟侯家之間有嚴格的保密約定。不過侯寶林的出生日期卻很精確:公曆1917年11月29日,那天星期四,酉時誕生,所以有個小名叫「酉兒」。
侯寶林的人生之路異常坎坷。
他最快樂的時光恐怕就是1925年,在北平市立第二十七小學就讀三個月(義學)的時間,此後,他一直在生存線上掙扎。
1926至1928年,因養父失業,侯寶林被迫以撿煤核、賣報紙、拉水車、打粥要飯等方式,幫助家裡維持生計。1929年,在一個編制腿帶的小作坊裡學徒,後來拜師嚴澤甫學習京劇。三個月後開始街頭賣藝。其間,師父在天橋三角市場與著名藝人「雲裡飛」(白寶山)搭班「撂地」賣藝。侯寶林白天隨師父前往天橋,在師父與「雲裡飛」演出間隙表演京劇、滑稽二黃,夜晚背著有殘疾的師兄和師父一起到妓院賣唱。1930年,因不堪忍受師父、師兄的虐待而逃跑,後被養父送回師父處,繼續在天橋「撂地」演出。1932年,養母張氏去世。家搬至福壽裡21號。師父全家離京赴太原演出。侯寶林別師回家,因拖欠房租被趕出福壽裡21號院,侯寶林只得借住班主李四家中,地址在北鑼鼓巷南下窪子路南第二個門。
十幾歲的孩子已經飽嘗了世態炎涼。
1933年,16歲的侯寶林在西單商場馬紹箴的戲班唱京戲。毗鄰著名相聲藝人高德明、朱闊泉、湯金澄等人的相聲場子,聽相聲成為侯寶林演唱京戲之餘唯一關心的事,一個偶然機會,開始單獨表演相聲,並拜相聲藝人朱闊泉為師,從此侯寶林便與相聲結下不解之緣。1934年,因唱京戲又兼說相聲,為班主所不容,受到排擠,無奈只得離開西單商場,重新又回到天橋與「雲裡飛」搭班唱京戲。1937年,轉到東安市場唱滑稽二黃。師父常寶臣貧病交加倒臥在京師背陰胡同醫學院門旁。經過幾年艱苦奮鬥,侯寶林的相聲終於成為什樣雜耍中攢底的「大軸兒」。從清末起,一直到上世紀四十年代,按照老規矩,天津的雜耍園子歷來是劉寶全、白雲鵬的京韻大鼓唱「大軸兒」。再好的相聲也只能排在倒二「壓軸兒」,但侯以卓絕的藝術衝破了老一套的規矩,也為相聲增了光,添了彩。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侯寶林與郭啟儒合作,在京津一帶演出,藝術日臻成熟,聲名大震。而且,他一改當時相聲粗俗的風氣,以高雅的情趣與格調的質樸、正派的颱風贏得了廣泛讚譽。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入侵北京,社會動蕩、娛樂業蕭條,食不果腹。後經朋友介紹在北京東城福壽齋紙店做短工,裝訂日曆、月份牌。1939年,開始給師父朱闊泉先生捧哏,在天橋新民茶社首次正式登臺表演相聲。後由朱老師介紹,和師弟李寶祺一起到西單商場北場與高德光、高德亮、張少棠、戴少甫等同臺演出。1940年6月初,應天津燕樂戲院邀請,與師叔郭啟儒搭檔籤約去天津演出,侯寶林以反串京劇名聲大振,當時報紙上稱讚他是「唱功為相聲第一人,學名伶皮黃最為神似」。 與京劇演員王雅蘭相識。
1943年,侯寶林除了在電臺作節目,同時還在燕樂、大觀園、天寶、玉茗春等幾家戲園子趕場。逐漸躋身於天津有名的五檔相聲。1945年,在天津南市群英戲院演出。 5月,應邀回到北平上海遊藝社(王府井大街東安市場西門外北側)演出,擔任「大軸」。同臺演員有:史文秀(藝名花小寶)、王佩臣、謝芮芝、連幼茹等。 8月,日本投降,又回天津大觀園演出一個月。 9月底,回到北平上海遊藝社。同時還在華生電臺(私營商業電臺,位於東四南椿樹胡同路北)、中國電臺(商業電臺,位於前門外觀音寺街)、國華電臺(商業電臺,帥府園內路南)做商業廣告。1946年春天,回天津大觀園、燕樂演出,重遇王雅蘭並產生感情,結為連理。 秋天,轉到世界遊藝社(位於東單二條內東口路南)和昇平遊藝社(位於東安市場會賢球社內)演出兩個季度,同臺演員有謝芮芝、徐劍秋(小天一)、佟樹旺、小雲生、孫書筠、王寶霞、王元堂、顧榮甫、尹福來等。同時還在幾家商業電臺演出、報廣告。 年底,獨資開辦北藝廣告社,地址在北京帥府園2號。 年底,王雅蘭在西城達智營21號生子侯耀華。 聘英文打字員朱先生學習英語會話,並將英語編入相聲小段。
新中國成立後,侯寶林更煥發了藝術青春,很快就成為婦孺皆知、享譽海內外的藝術大師。此後,他立志相聲改革,一面對一些傳統相聲進行修改、加工,一面又創作了一些反映現實生活的新相聲,如《婚姻與迷信》、《一貫道》等。
侯寶林在他漫長的60年的藝術生涯中,潛心研究並發展相聲藝術,為相聲事業傾注了畢生精力。他還注重培養年輕演員,活躍在相聲舞臺的名家不少都是他的學生。例如:馬季、郝愛民、師勝傑。 1993年2月4日,侯寶林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