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最好的四十段相聲,這不光是相聲,也是時代印記

2021-01-09 騰訊網

近日,看到一位網友在吐槽:為什麼手機電池不能設計成可拆卸可更換的,可拆卸電池有很多優點,為何沒有設計師想到呢?

各位看客瞬間莞爾,看來此君大概率是00後啊。

代溝,有時候就這麼在不經意間產生了,年輕人認為極潮流的東西,中年人一臉懵圈。中年人認為早就不稀罕的玩意兒,恐怕年輕人都沒見過。

說多了,本文要說的其實還是相聲。

在筆者的一些文章裡,經常有讀者吐槽姜昆,常見的一個吐槽句式是:姜昆就會一段《虎口脫險》,一段相聲說幾十年。

相信不少相聲愛好者看到這裡定會啞然失笑,《虎口脫險》是一部法國電影,說的是鋼琴家、油漆匠和三個飛行員的故事。姜昆說的是《虎口遐想》,再說了,姜昆的經典作品何止這一段啊。

其實,這些年輕的觀眾未必就真的聽過姜昆的相聲,只是跟著別人人云亦云罷了,所以才會鬧出這樣的大笑話。

話說回來,從1980年-2020年這四十年裡,我國相聲行業的整體走勢是呈現緩步下滑的趨勢,這和人民群眾的娛樂渠道多元化有關,也和相聲行業人才凋敝有關,這個問題太大,筆者就不展開說了。

本文從筆者的角度總結出1980年以來這四十年裡最好的四十段相聲,這些相聲不僅能代表相聲藝術的發展,甚至還能記錄一個時代的記憶,成為時代的印記。

筆者的遴選標準主要從知名度、新鮮度和藝術三個方面出發,所以大部分傳統相聲都沒有納入,一些1980年以前的相聲也沒有,還有就是一些優秀的但知名度不高的相聲也沒有進入名單,一家之言,僅作探討和參考。

1、姜昆唐傑忠《虎口遐想》

這段相聲是相聲歷史上的裡程碑,電視相聲的典範,節奏快包袱密成為電視相聲的標誌。可以說,《虎口遐想》給後面所有的電視相聲立了一個極高的標杆,到目前也極少有電視相聲作品能超越它。

為什麼總有人詆毀電視相聲?很重要一點就是電視相聲創作和表演的難度比小劇場高很多,因此很多只會說小劇場相聲的藝人就去抹黑電視相聲,這是一種很不好的做法。

2、姜昆唐傑忠《電梯奇遇》

這是一段諷刺意味極其強烈的相聲,集中展現了一系列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的醜態,而且其內容頗有荒誕喜劇之感,是一段集諷刺和娛樂為一身的高級相聲。

至於《特大新聞》,雖然諷刺力度極其猛烈,但由於其知名度和傳播程度太低,因此未進入名單。

3、姜昆唐傑忠《著急》

展現小人物悲催命運的開山之作,十來分鐘的時間幾乎囊括了小人物老急的一生,不論是藝術角度還是社會角度,都堪稱一段神作。

4、姜昆唐傑忠《美麗暢想曲》

可能是最早涉及美容整形行業的相聲,這在現在不算稀罕,但在九十年代初卻相當時髦,因此這段相聲堪稱那個時代的烙印。

5、牛群李立山《巧立名目》

八十年代諷刺相聲的代表作,「領導,冒號」成為當年流行語,關鍵是牛群對烤鴨的描繪「咬一口滋滋冒油啊」,簡直不要太傳神,聽相聲能流口水。

6、牛群馮鞏《小偷公司》

諷刺官僚主義的神作之一,題材極其新穎,對比極其強烈,點題極其大膽「官僚主義害死人啊」。

7、牛群馮鞏《點子公司》

題材出自當年著名的點子大王何陽,相聲中提到的BB機個性鈴聲、數字蠟燭都早已經實現,只有牛師傅方便麵的配料袋沒有問世,可惜。

8、牛群馮鞏《拍賣》

題材新鮮的作品,當年跳水女皇高敏的拍賣金牌一下子將拍賣這個詞廣而告之,而牛群馮鞏這段相聲則抓住了這個新熱點題材。

此外,不得不說的是,這段可遇不可求的相聲裡那位施拉普納

最終成為球迷心中的痛。春晚之前,施拉普納帶國足拿了銀牌,是功臣,一根頭髮可以賣上萬。春晚之後,伊爾比德之敗又迅速讓他成為「罪人」。因此這段相聲就頗有一種歷史見證的感覺。

9、侯耀文石富寬《侯大明白》

侯耀文的代表作,也是他和侯寶林在藝術成就上的區分之作,侯大明白也成為侯耀文的專屬名詞。

10、侯耀文石富寬《京九演義》

可以和馬季唐傑忠《友誼頌》並列的歌頌型相聲佳作,表明歌頌型相聲一樣可以說的很好聽。此外,這段相聲裡的京九鐵路可是當年的一大轟動事件,還有一部記錄片叫《大京九》,這也是時代的烙印之一。

11、侯耀文王佩元崔金泉《新潮商人》

這段群口相聲是侯耀文最狗的表演,他完美展現了他比侯寶林強的地方。此外,這段相聲背後的「皮包公司、三角債」等元素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生意場,是一個很有時代感的相聲。

12、石富寬閻月明李金鬥單聯麗《跑題》

一段諷刺單位開會亂象的群口相聲,看起來有些像小品,這也是當年相聲行業自我改良下的產物,和《新潮商人》異曲同工。

13、李金鬥陳湧泉《武松打虎》

李金鬥出名即巔峰的代表作,這段相聲經典之極,不僅有大段的柳活兒,包袱皮不厚不薄正好,此外還諷刺了當時社會上的一些亂象,堪稱集傳統、娛樂和諷刺為一體的頂級相聲。

14、李金鬥李建華《新夜行記》

這段相聲有兩點比較值得一提,第一,這是傳承之作,在此之前已經有侯寶林版本和侯耀文版本,其中侯寶林版本是騎自行車,侯耀文版本這是騎摩託車,而到了李金鬥這裡,成了開車。關鍵是,這段相聲創作的背景正是汽車剛剛開始走進千家萬戶之時,因此也是一種時代的記憶。

15、師勝傑於浮生《小鞋匠奇遇記》

這大概是最早的含有大量英語元素的相聲作品了,其內容諷刺大膽又反映現實問題,然後還帶有豐富的英語題材,是師勝傑早年的經典代表作。

16、師勝傑《打傳呼》

別說00後了,恐怕在90後那裡,BB機可能都是記憶模糊的東西,因此這段以當年最熱的傳呼機為題材的相聲正是那個時期的典型作品。

17、馬志明謝天順《糾紛》

天津市市歌,生活化相聲的典型代表,全段相聲沒有大雷子,全憑生動的人物刻畫取勝,觀眾沒有哄堂大笑的時候,但卻願意一遍遍聽,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滋味兒正是這段相聲的經典之處,《糾紛》的成功也說明了,相聲植根於生活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18、馬志明於世猷《夜來麻將聲》

馬志明深入生活的另一段相聲,生動、活潑、娛樂、詼諧,再加上各種劇情反轉,堪稱生活加諷刺相聲的經典之作,同時,這段相聲和《糾紛》一樣拍成了相聲TV,更是效果極佳。

19、蘇文茂《扔靴子》

一段小單口相聲,很短,題材來自於國外,但是這段相聲卻影響力很大,為什麼呢?因為股市裡經常提到這段相聲啊,幾乎每一個財經作家都寫過:「等待最後一隻靴子落地」或者「靴子落地,等待反轉」。

20、馬季《宇宙牌香菸》

也叫《一個推銷員》,短小精悍的單口相聲典範。別看這段相聲時間不長,卻是馬季寫了兩個月的作品,幾乎每一個細節甚至每一個字都經過推敲,所謂慢工出細活,用心出經典啊。

21、馬季趙炎馮鞏劉偉王金寶《五官爭功》

現代群口相聲的巔峰之作,比馬東後來弄的《五官新說》強出幾個層次去。這段相聲不論是結構、節奏、包袱和寓意都堪稱極品,所謂寓教於樂正是這段相聲的精髓所在。

所以,相聲不是不能有教育意義,實際上很多經典的相聲創作思路都是從教育意義出發的,現在之所以有人經常性批判相聲的教育意義,認為「相聲應該先搞笑」「觀眾聽相聲不是受教育來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那些相聲演員的水平不行和用心不夠。

22、馬季趙炎史可達《訓徒》

這本來是一段傳統相聲,而且馬季對這段相聲的改編也不大,但這段相聲在當年很火,它具有兩層意義,一是老外說相聲,二是傳統相聲改編的意義。

23、高英培李金鬥閻月明孟凡貴唐愛國《好好好》

有一段時間,這五位的組合很火,他們創作表演了很多有意思的群口相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這段《好好好》,這段相聲集諷刺、荒誕為一體,諷刺了當年一些浮誇的專家,同時取得了相當不錯的娛樂效果。

24、劉偉馮鞏《巧對影聯》

這段相聲確實不太可樂,但卻具有極強的收藏價值,因為相聲裡融入了幾十部新中國電影名字,想了解新中國電影史,這段相聲是參考之一。

25、劉偉劉惠《三顧茅廬》

這是趙偉洲創作的相聲,上春晚時做了改編,去掉了趙偉洲原作品中的一些荒誕成分,改編後的相聲更加整齊。

和《巧對影聯》一樣,這段相聲具有極高的收藏意義,想研究中國廣告史,這段相聲也可以當作參考。

26、趙偉洲楊少華《枯木逢春》

有點兒趙本山小品《相親》的意思,反映的是老年人感情生活的社會問題。這段相聲最大的意義是開創了楊少華蔫哏的捧哏形式,感覺像趙偉洲和楊少華站錯了位置,逗哏鋪墊,捧哏抖包袱,說了半輩子相聲的楊少華也終於憑藉這段相聲火了。、

27、笑林李國盛《學播音》

這段相聲改編自傳統相聲,但其植入的新鮮內容極其有時代意義,要知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幾位播音員在當年的知名度很高,甚至於比電視臺主持人都有名氣,因為全國大部分地區還是以聽廣播為主。所以,這段相聲也具有很強的時代意義。

28、楊振華金炳昶《下棋》

老實說,筆者不能確定這段相聲是否是1980年以後出現的,即使不是時間也差不多。這段相聲裡最讓人難以忘卻的就是《追捕》,可以說很多人聽這段相聲就是衝那幾句《追捕》的臺詞和「拉呀拉,你的軍沒啦」去的。

29、楊振華金炳昶《如此大款》

這段相聲其實是馬季劉偉說火的,叫《富了以後》。就來一段臺詞讓讀者看看成色:「我認識一科長,抽菸基本靠送,工資基本不動,老婆基本不用。還認識一副鄉長:一天一隻雞,三天一隻羊,天天晚上入洞房,村村都有丈母娘。」

楊振華,諷刺相聲之王的稱號,沒錯吧。

30,王謙祥李增瑞《換包裝》

這段相聲曾經被牛群馮鞏改編成《兩個弄潮兒》,其實祥瑞組合的原作更為有意思,尤其是「謙祥龜王」和「裡根騷瑞」,頗有「麻辣雞絲」之韻味。

31,王謙祥李增瑞《方言外語》

這段相聲讓祥瑞組合在國外備受推崇,外國觀眾沒想到原來相聲和外語能結合這麼好。

32、奇志大兵《白吃》

一段短小精悍的相聲,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的諷刺相聲典範,關鍵是奇志大兵兩人的表情語言特別到位,荒誕不經之間連諷刺帶娛樂一起完成了。

33、奇志大兵《我是110》

題材非常新穎的作品,其他類似題材作品很容易陷入流俗的歌頌,而這兩位卻反其道而行之,用出神入化的小人物表演進行了反向襯託。此外,那些年110也是在全國各地大範圍普及,這段相聲也算是一個時代相聲。

34、楊議楊進明《如此辦學》

曾經有一段時間,各種培訓班和學習班以及武術學校等機構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在社會上,現在名聲大噪的布魯斯特學校當年還沒這麼火呢,楊議這段相聲就是針對辦學亂象來的,不論是搞笑還是時代特色都很到位,拿大獎那是理所當然。

35,楊議楊少華《肉爛在鍋裡》

這段相聲堪稱青春記憶啊,沒別的,就是因為裡面有網吧和OICQ啊,這也是楊議當年的巔峰代表作,不僅有意思,還很有社會意義和時代價值。

36、陳寒柏王敏《今非昔比》

這段相聲主要意義不光是因為上了春晚,還因為這是一段少見的農村題材相聲,在此之前這個領域的相聲極少,因此後來陳寒柏也成為眾多農機產品的代言人。

37、郭德綱于謙《我要幸福》

和姜昆《著急》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小人物相聲,反映了小人物在人生之中的頗多無奈之處,和《著急》立意相近,但《著急》偏重現實,《我要幸福》偏重心理,這也是當年郭德綱之所以能夠迅速獲得城市白領階層認可的重要作品。

38,郭德綱于謙《西徵夢》

這是一段改編自傳統相聲的作品,其內容充滿了荒誕意味,屬於純娛樂相聲裡的上乘之作。

39、郭德綱于謙《我要穿越》

一段頗為應景的相聲,因為彼時的穿越劇簡直太多了,郭德綱這段相聲有諷刺意味,也體現了時代的特色。

40、苗阜王聲《滿腹經綸》

方言相聲的代表作之一,雖然奇志大兵來自於湖南,但他們倆在全國的成名作還是用普通話說的,《滿腹經綸》集合了方言相聲、歪批名著等元素,是一段心思巧妙的作品。更值得肯定的是,這段相聲並不是一炮而紅,而是經過了長期的打磨和演出逐漸成型的,這也是產生優秀相聲的必要過程。

好了,以上就是筆者總結的四十年裡優秀的四十段相聲,如果你想了解這四十年相聲行業的面貌變化,聽完這些相聲就基本夠用。

聽完了,你會發現,相聲其實是多姿多彩的,並不是千篇一律的。尤其是那些相聲前輩,他們的作品非常精彩,絕不是你聽說的那樣。

相關焦點

  • 相聲泰鬥馬三立的十位搭檔,有位通天教主,有人無期徒刑
    之前文章中寫到馬三立曾經的十位搭檔,當時是一筆帶過,覺得不寫出來甚為可惜,那就簡單擴展一下寫寫這跨越半個世紀的十位馬三立搭檔吧。提前說一下,這十位都是和馬三立真正合作過不止一次兩次的,有的甚至長達十年,有的斷斷續續也有很多年,像馬三立一開始上臺給他捧哏的師父周蛤蟆,還有晚年曾經偶爾給他捧哏的楊少華就不計算在內了。
  • 老舍聽完這個段子說:相聲是非改革不可了
    相聲就這樣乘著電臺商業廣告的「東風」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聽眾。當年在電臺商業廣告中享有盛名的首推高德明、高德亮、「湯瞎子」(湯金城)三人。到了四十年代初,電臺的商業廣告多半都增加了相聲。因為相聲有一個新段子《學電臺》(由「三蘑菇」與白全福演出),是以「駱駝牌愛爾染色」為題的。該廣告詞是「駱駝牌愛爾染色一袋能染白布五尺,毛線半磅。
  • 經典相聲《夜行記》,侯寶林侯耀文郭德綱都表演過,誰說得最好?
    現在人們聽到最多也是最經典的版本,是侯寶林、郭啟儒的表演,然而這段作品當時不止一對相聲演員表演過,多年之後更是衍生出更多的新版本,這在相聲界也是很少見的現象,足見這段作品的獨特魅力
  • 相聲被脫口秀「吊打」?
    相聲「可溯之源長,可證之史短」,1870年前後,相聲成為獨立的行業,鹹豐、同治年間的相聲藝人「窮不怕」朱紹文被尊為相聲的開山鼻祖。但在曲藝史家的考證中,相聲的藝術源頭經由宋代百戲、唐代參軍戲,可一路追溯至先秦俳優。可以說,相聲從古至今一直植根於中國民間市井文化。新中國成立之後,相聲的命運幾經沉浮,這一根本的文化屬性卻沒有發生改變。
  • 相聲演員劉穎:1982年到1992年,我和于謙說了十年相聲
    我聽劉穎老師的作品不是很多,印象最深的就是2010年相聲大賽上他和搭檔合說的《一對一》。這段作品貼近現實,道出了很多家長心中的痛,因此現場表演氣氛熱烈,最終奪得一等獎。電話裡約訪劉穎老師,能感覺出來這個人比較嚴肅,沒有客套,不說廢話,乾脆利落。採訪當天在鐵路文工團見到劉老師,他先領我們看了看二七劇場,那時候臨近春節,劇場內正舉行一場對團裡老同志們的慰問演出。
  • 生辰年月很清晰,身份卻不明,相聲大師侯寶林的人生堪比戲劇
        1933年,16歲的侯寶林在西單商場馬紹箴的戲班唱京戲。毗鄰著名相聲藝人高德明、朱闊泉、湯金澄等人的相聲場子,聽相聲成為侯寶林演唱京戲之餘唯一關心的事,一個偶然機會,開始單獨表演相聲,並拜相聲藝人朱闊泉為師,從此侯寶林便與相聲結下不解之緣。
  • 從「草根」到相聲大師,郭德綱:窮困潦倒時,我也曾夢見百萬雄兵
    一手創建德雲社,經歷風霜的郭德綱,在這幾年,名氣被大眾熟知,終不負他,前期那般努力。但實際上,郭德綱的從事相聲這個行業的苦難,與馬雲創建阿里巴巴境遇不相上下。從交不起房租混到名滿天下,從野蠻生長再到爭端不斷,經歷了多少榮辱紛爭,做到現在的地位可謂是一路坎坷。他說自己最落魄的時候為了省幾塊錢的打車錢從北京走到了大興的家中。因為沒錢,饅頭能就著老鹹菜吃好幾天。
  • 郭德綱:系列演出是期末考試 百段相聲全部翻新
    為了紀念這段艱苦奮鬥的歲月,向「綱絲」匯報自己二十年的成績,德雲社在昨天舉行發布會,正式宣布推出為期八個月的紀念系列演出活動。郭德綱透露,自己將參加每一場演出,所說的二百段相聲都重新加工整理,他把演出視作期末考試。  在發布會上,郭德綱如是說:「從藝二十年對於某些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來說,太短了。但對於我,是需要珍惜的。
  • 相聲界中的相聲八德分別指誰?他們對相聲有何特殊貢獻?
    相聲八德,是指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活躍於京津一帶著名的八位相聲大師。他們分別指誰? 相聲八德: 1、馬德祿 馬德祿,原名馬恩祿,出生於1882年,相聲演員。他是相聲大師馬三立的父親,相聲八德」之一。
  • 相聲裡的貫口,到底是指什麼?
    貫口是一個相聲術語,它是相聲中一種常見的表現形式,也被稱作「趟子活」,簡單說就是相聲中的「念白」,一般是大段的獨白,貫口的節目在傳統相聲中佔據了比較大的比例,而且在至今仍經常演出的節目中,「貫口活」也是深受觀眾歡迎的一類。
  • 說相聲怒懟郭德綱的博士夫婦火了!看完十分震驚
    說得郭德綱也是一臉尷尬。難道真的用一套公式就能說出完美相聲?那以後豈不是人人都能靠相聲混飯吃,靠這套公式就能把人逗樂了?▼全程相聲視頻戳這▼(說實話,你看樂了嗎?)郭德綱讓大家去看小眾文化我們做的是全國人都能看的相聲就在2017年上海交大跨年晚會上,他倆表演的一段原創相聲《石器時代》,觀眾在這一場僅有734秒的演出裡共笑了61次,相當於每12秒就有一次笑聲,35.2%的時間都有人在笑或鼓掌。▼來看看這段相聲是不是好笑多了▼1月4日,來自天津的85後「相聲博士」李宏燁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
  • 春晚相聲變得不搞笑了,不只是演員的退化,還因社會趨勢的變化
    寓教於樂是小品、相聲等語言類節目的存在方程式。叫囂著需要小品和相聲教育的人是最沒有素質的人,也是最需要被教育的人。相聲的活力在於針砭時弊,可有了幾個段子真正做到了呢。其中夾雜了太多的東西,既要符合上層的教化要求,又要站住倫理道德的高點。觀眾笑不笑的無所謂,只要完成任務就好了。諷刺是最大的生機,將相聲和針砭時弊結合起來的,並且寓教於樂的,最好的是牛群、馮鞏。
  • 公式相聲是如何貽笑大方的?
    談起相聲,觀眾們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德雲社相聲。雖然很多人不喜歡郭德綱,不喜歡德雲社,但不能否認的是,德雲社確實撐起了相聲界的半邊天。《相聲有新人》中,孟鶴堂周九良實力奪冠,所有參賽人員的優秀表現對於觀眾來說仍舊恍如隔日。德雲社相聲在電視相聲的路上更加邁進一步,但「公式相聲」也出現在大眾眼前。
  • 第141期丨鄭州相聲市場要火?二七商圈百米內竟有三家相聲園子
    2002年,本土相聲人在鄭州東區做過嘗試,但都無果而終。動靜較大的是2011年在鄭州市經八路開業的德樂相聲社,從開業時的場場爆滿到後來的稀稀落落,堅持5年之後,入不敷出而關門。(「非遺有範兒」小劇場,資料圖)最近兩三年來,鄭州曲藝市場的探索並未止步。
  • 元旦相聲小品晚會
    元旦相聲小品晚會   2003年1月4日11:56  華商報   曲苑雜壇    元旦佳節期間,《曲苑雜壇》欄目將推出一臺元旦特別節目
  • 汪洋和郭德綱惺惺相惜 稱相聲不景氣在"沒文化"
    汪洋總結相聲界不景氣的根本原因在於馬季先生一再批駁的「沒文化」:「沒有繼承舊社會的優點,倒把缺點都繼承了,這要命了。從相聲學員班來講,學員們都會一大堆相聲黑話。舊社會不會黑話沒法生存,可是現在把小孩弄一堆黑話幹什麼,標榜我是相聲門裡人,說自己是誰的徒弟來證明自己在相聲界的地位,這些都沒有用。」另一方面,相聲節目缺乏變化並不能滿足觀眾對幽默的渴求,關鍵在於相聲人才培養十分困難。學相聲既要下工夫又要有悟性,還得碰上一個好老師,馮鞏的相聲大專班已經辦不下去了,要不是姜昆出了四大本教材,相聲人才培養連教材都沒有。
  • 哥哥說學逗唱,相聲文化破圈
    畢竟本質「團綜」,團綜這東西有多難出圈,大家都知道。但作為德雲社與騰訊視頻合作的首檔節目,《德雲鬥笑社》最終表現出了與德雲社此前線上節目的高度差異化:不再是面向資深粉絲與相聲圈層的線上演出,而是融入真人秀邏輯的相聲團綜。其中既有老少鹹宜的相聲表演,又有對相聲文化的科普,更有對成員的人設塑造,還有嚴敏招牌式的豐富賽制。就這樣在輕鬆的陪伴感中,節目的破圈似水到渠成。
  • 「2021年元旦相聲晚會」將在北京喜劇院上演,笑聲中跨年
    2020年12月31日,2021年1月1日,連續兩天,「笑動京城2021年元旦相聲晚會」將在北京喜劇院爆笑上演。徐德亮、王文林、郭陽、郭亮、陳印泉、侯振鵬、王玥波等眾多相聲、曲藝名家將歡聚一堂,讓觀眾們在笑聲中跨年,告別2020,擁抱2021。
  • 「2021年元旦相聲晚會」笑聲中跨年
    本報訊(記者王潤)2020年12月31日、2021年1月1日,連續兩天,「笑動京城2021年元旦相聲晚會」將在北京喜劇院爆笑上演。徐德亮、王文林、郭陽、郭亮、陳印泉、侯振鵬、王玥波等眾多相聲、曲藝名家將歡聚一堂,讓觀眾們在笑聲中跨年,告別2020,擁抱2021。
  • 馮小剛唱完歌又說起相聲:第一次說相聲就搭檔了郭德綱
    風格迥異的精彩表演令「剛綱丹」三位觀察員連聲讚嘆,宋丹丹直言「有一種坐著看春晚的感覺,很幸福,很開心」,郭德綱也直呼「幸好,這回的選擇權給了現場的大眾評審,不然還真不好做選擇」。 類型各異誰是「喜劇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