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節目上直接怒懟郭德綱,
這對說相聲的上海交大博士夫婦最近火!了!
在《相聲有新人》的節目上,
參賽的這對博士夫婦一上場,
就送了郭德綱三本書,
還直接開涮:
「估計您能看懂一本就差不多了!」
郭德綱只得陪笑說一定好好珍藏。
接著,郭德綱請他們開始表演。
兩人表演的相聲叫《好浪漫啊》,
原景重現了當年
這對博士夫婦怎麼說上相聲的。
說到男方浪漫求婚,
他保證會像永動機一樣對她好下去……
但女博士不買帳,
說永動機是偽命題!
冷笑話卻沒能引發笑果……
觀眾席上要麼目瞪口呆,
要麼就問:這是學術論文嗎?
兩人在暢想未來的相聲夢時,
更是狠批了一把當下的相聲痛點。
要麼說老段子,要麼抄網絡笑話,
有什麼前途。
表演結束後,
郭德綱頗有興致地問起
兩人衣服上的公式是怎麼回事。
男博士表示這是他倆研究的
「效果預期總公式」,
他們基於這個公式來創作相聲,
甚至實現了量產,
已經寫出了500多段相聲,
而非傳統的唱念做打說學逗唱。
同時,
他驚訝地質疑郭德綱
竟然不認識他們!
還教育郭德綱回去問問于謙,
他肯定認識!
說得郭德綱也是一臉尷尬。
難道真的用一套公式
就能說出完美相聲?
那以後豈不是
人人都能靠相聲混飯吃,
靠這套公式就能把人逗樂了?
▼全程相聲視頻戳這▼
(說實話,你看樂了嗎?)
聽完一番雲裡霧裡的公式後,
郭德綱並不苟同,
他認為
哪怕一模一樣的同一段相聲,
你說了人就樂,他說了就沒人樂。
所以說相聲必須在不同的環境、
面對不同觀眾,
用不同的手段說相聲。
那麼如何衡量你的相聲是不是成功?
郭德綱認為只有商演才能證明。
如果博士倆的公式相聲能商演能爆棚,
就一定是成功。
聽到這,男博士有些情緒激動,
撂下一句話!
郭德綱笑笑,
輕描淡寫回道:
對對對,因為我們不是同行吶!
火藥味猛然升級!
這下真有點激怒男博士了,
索性懟起郭德綱來。
說相聲不該只有一種說法,
只有他的公式相聲
能讓零基礎的人也來說相聲
把身邊有意思的人和事告訴他人,
因為不是人人都能像郭德綱一樣
身邊站著于謙!
還稱後悔參加到郭德綱這組!
連自己這回帶來參賽的徒弟
之前也被郭德綱給涮下去了……
既然說開了,
郭德綱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為什麼把他們「一家子」一鍋端了,
這並不是因為要打擊他們,
只是在這個臺上,
他們的公式相聲行不通。
最終郭德綱沒讓他們進入下一輪。
「好,咱們走著瞧!」
夫妻倆帶著 "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
明天你必將高攀不起"的情緒下了臺。
吃瓜群眾紛紛為參賽選手
在屏幕前展現出這樣的"真性情"而震驚!
這到底是真掐還是安排好的演戲呢?
網友說看那男的眼圈都發紅了,
那可是真撕啊!
那觀眾覺得這倆夫妻
說的相聲到底好不好呢?
一句話:太生硬了!
Fleshy_ :上來抱著自己的長篇大論紙上談兵來了,面部表情僵硬,演的是尬中尬,您是來背臺詞了還是來吵架了?真的是輸了比賽輸了人心。你徐二爺:竟然說現在的人已經不愛聽太平歌詞了,您聽過相聲嗎?就您學校裡隨便弄一相聲協會就很了不起了?我90後,每天循環探清水河,照花臺,這叫傳統藝術!雕刻時光呵:還走著瞧?從臨場反應到語言組織,到動不動顯擺博士云云,根本不是郭德綱對手,也難以成為相聲大師。一個其他專業領域的博士,說相聲自認為可以成為大家,這認知本身就是對博士稱謂的褻瀆。無知亦是:這是交大的博士?你們講的那兩句東西,那還多虧了交大的學生懂得尊師重道,給你們點鼓勵。結果呢?還給你們慣出狂妄自大來了
不好意思,
看完這兩人的表演,
楚天君也沒笑
~
因為就像網友說的:
沈小M_777:藝術從來不是靠特定的公式來發展的要說到相聲創新,那也得在基本功紮實的基礎上。
事後,男博士又發了微博,試圖解釋當時比賽時的情況:
在這條微博底下,被點讚最多的卻是這樣一條:
商演票沒賣,200萬融資先來了
不過,這對上海交大的博士夫妻鄭鈺和李宏燁,的確小有名氣。
而且,郭德綱不認可不代表其他人不認可。
有趣的是,一個月之前,在央視財經頻道一檔鼓勵創業的節目《創業英雄匯》上,這對夫妻同樣登臺,依然合說了一段相聲,李宏燁介紹了自己的團隊"新語相聲",講解了自己的理念,卻得到了現場專業投資人的200萬投資意向。
因此,商演的門票還沒賣出去,融資可能倒先來了。
郭德綱讓大家去看小眾文化
我們做的是全國人都能看的相聲
就在2017年上海交大跨年晚會上,他倆表演的一段原創相聲《石器時代》,觀眾在這一場僅有734秒的演出裡共笑了61次,相當於每12秒就有一次笑聲,35.2%的時間都有人在笑或鼓掌。
▼來看看這段相聲是不是好笑多了▼
1月4日,來自天津的85後「相聲博士」李宏燁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大家叫李宏燁老李,他在2015年就已經畢業。據說他只用了6年就拿到博士,班中第二快速度。老李和妻子已經有了一個大女兒和一個小兒子。大女兒叫「李說從」,小兒子叫「李笑回」,合起來就是「兩個人兩張嘴,你說我笑」。
李宏燁被問最多的莫過於「你一個學材料的,怎麼跑去說相聲了」,還有圍觀群眾揣測「難道是材料系不好找工作?」
李宏燁答:「找工作還是很方便的。我主要是感覺自己如果不去搞相聲,有點可惜。」
想當年,李宏燁也是個文藝小才子,小學寫課本劇,初中寫相聲,高中寫歌。「我話多,但是人家都不笑啊。小時候我就老琢磨,為啥別的天津人講話都那麼好笑。」
初一的李宏燁寫了生平第一個相聲段子《雷鋒的故事》,竟歪打正著在學校藝術節的舞臺上大放異彩,拿了個三等獎,連高中部的人都說「李宏燁那個班挺厲害。」
被這麼一鼓動,李宏燁熱血沸騰,渾身是勁。他在班裡找了一個個頭大的女同學和一個瘦弱的男同學,組合「麵包和麻花」,寫新的相聲段子,拼命排練。到初二那年,全班同學看著他們的彩排笑得四仰八叉。可藝術節結果出來,一個獎沒有,評委老師還說:「你們幹嘛要排新的(相聲)?為什麼不拿去年那個來演?」
「我當時那個氣啊,我就發毒誓,再也不寫相聲了!」一怒之下李宏燁轉而寫歌,一直寫到上大學。「也是到了情竇初開的年紀,嘿嘿,我在上交大前寫了80多首歌。」
可李宏燁和相聲的故事並沒有因此結束。2003年他上大學,上海交大天津老鄉會的相聲協會剛成立三個月。老鄉學長說人不夠,叫李宏燁去湊,他就去了。到了大二,李宏燁發了一次燒,在病中稀裡糊塗寫了相聲段子《騎車》,一舉成為相聲協會裡的經典之作。過了兩年,李宏燁又成為交大相聲協會的會長。
「你在路上找一個不說相聲的人,讓他隨便講個故事。給我十分鐘,我能編出一個相聲段子。」對自己的能力,李宏燁無比自信。
2015年,李宏燁創立了「新語相聲俱樂部」。
演出後的新語相聲俱樂部大合影。
耐人尋味的是,僅僅30多人的團隊也講規矩。「原創」,就是他們最大的規矩。
「除非有明確的原因,否則用過的包袱絕對不能再用。」李宏燁告訴澎湃新聞,兩年時間裡他們已經做了40多次千人級別的大型相聲劇,其中30多部是完全不同的。
「原創是很難的,一旦有了一個經典包袱,別人會說 『這個好玩,你能不能多說幾句』。但沒有原創,我們的生命力就沒有了。」
李宏燁說,他們的口號是——「打造一門新語言」。
「這門新語言就是相聲。我們用相聲的形式寫文案、拍片子。」李宏燁他們最大的收入源於接單拍攝微電影。去年交大120周年校慶,他們找來了姚明,拍了個宣傳片《交大不止於讀書》。
「我覺得我們和傳統相聲不太對路。」李宏燁告訴澎湃新聞,南大曾舉辦了一個全國高校原創相聲大賽。「我們表演的時候,有45%的時間觀眾都在笑,其他所有相聲加一塊都沒有我們笑得多。但七個節目,我們只拿了第四,我就特別不能理解。」
他直言:「我理解的相聲就是說大家都沒聽過的、新鮮的、代表時代的、能讓大家笑的東西,這才叫相聲嘛。」
在李宏燁小時候,他愛看綜藝大觀和春晚。「後來的相聲被郭德綱走出了一條新路。本來相聲被姜昆他們推到了全國人民都喜歡的程度,結果又被郭德綱拉回到小範圍的自娛自樂的地步。我個人覺得相聲應該是讓更多人喜歡的東西。」
「說真的,我不是要拯救老藝術,拯救傳統相聲,我只是想讓過去的相聲精髓為現在所用。」李宏燁一臉認真地說,姜昆曾告訴他「原創、文化自覺、符合時代才是傳統相聲的精髓」,他深以為然。「我的使命感不在於讓傳統相聲發光發熱。郭德綱讓大家去劇場看小範圍的、接地氣的、小眾的文化。我們不一樣,我們做的是全國人都能看的相聲。」
「我為什麼喜歡在交大搞相聲,因為我很喜歡交大的觀眾。不好笑的東西,他們會罵、不聽。這是最好的觀眾。如果你說什麼他們都捧,那就把我們養壞了。」
有趣的是,李宏燁並不認同「說學逗唱」就是說相聲的基本功。「我的理解裡,四大基本功是語言表達、動腦鑽研、幽默風趣和藝術眼光。語言表達是基礎,學習是最重要的,幽默是上層建築,藝術眼光是屋頂。不是說練的程度和時間成正比,應該是和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成正比吧。」
李宏燁告訴澎湃新聞,他經常要聽自己的段子錄像上百遍。「交大相聲協會前四年的相聲劇,我也都聽了1000個小時以上。我要聽觀眾喜歡什麼,哪裡會笑。」而他那三本書《說出你的笑:校園相聲學》、《相聲的有限元》、《邏輯搞笑實錄》裡的實例,也全部源於他們自己的錄像。
「如果未來有一天,我這些有關相聲的理論會成為大學裡的教材,或者交大為此開了一個相聲專業,那麼哪怕只有兩三個學生,我這輩子也值了。」
這兩段博士夫婦的相聲你喜歡嗎?
相聲作為一門語言藝術
到底能不能公式化和量產化?
能不能把傳統都摒棄掉?
一起來說說你的看法吧~
來源:轉載請註明新聞晨報(shxwcb)綜合新浪微博、澎湃新聞、外光錐等
↓↓↓ 熱文推薦
知乎上的44條神回復,針針見血,看完整個人通透多了
孕婦高燒不退,胎死腹中!元兇竟是這個藏在冰箱裡的「殺手」
寶馬車上多貼了一張紙,交警攔停,瞬間損失7萬元!
領導說了!
你點一個
小編工資就漲5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