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與傳記》易經篇 ‖ 離與坎

2020-11-28 IMO顧問

這周易經與生命傳記在線課程,我們來到了離卦與坎卦,一火一水,一太陽一月亮,它們是怎麼來的?又有著什麼樣的品質呢?兩位導師心中的離與坎又是什麼呢?

離卦

Rinke老爺爺對離卦的介紹:

離卦,離為火。火不單單代表炙熱,有火也會有光,是連在一起的。當你說光時,不僅僅是外在的光把它點亮,我們的思考裡也會有的,光也代表清晰的思想,有外在的光和內在的光。

太多的火,你會很危險;如果太少的火,你也會處在危險中。火永遠要附著在物體上面,外界的火,你需要燃料,讓它燃燒。同樣你也可以問你自己,如果讓內在的火燃燒,讓你更清晰,你需要什麼燃料。

一個詞,照亮,比如在房間裡,被照亮了,你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很多的陳設,我們說一個人被照亮了,我們想要表達是,他的內在是很清晰的,是很有洞見的。

明亮的天,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外在;黑暗的時候,我們可以看見內在。我們有一個外在的火,一個內在的火--呼吸的火。當我們能夠很好的處理外在的火時,這可以照亮我們的外在,同時,也可以照亮我們的內在。呼吸的火,是在一出一進,相連的動作中。

我的個人體驗,我能清晰的感受到兩種不同的火。我的身體在生病,有時,我會感覺身體特別熱,內在的一股熱量就會出來,讓我覺得特別的熱。我個人而言,是需要足夠的光和溫暖,但光與溫暖又不能太多。有一段時間我生活在西班牙,我感覺那個地方的光太強太熱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會關注外在天氣怎麼樣,同時我也會探索內在的光,清晰的思考,當我有一些比較好的想法時,我的身體會暖和起來。

《唯象解易》關於離卦:

離卦,離中虛,外剛內柔之象;離為火,火的外焰最熱,內焰溫度卻不高,外剛內柔是火性。把水變成氣靠火、食物從生變成熟靠火,所以離卦是一個重生再升華的卦象,用在人身上就是一種人格的再造和提升。離卦的基本含義包括:離為日,為火,為中女,為心,為小腸,為苦,為春分,為紅色,為南方,為數字3.

坎卦

Josien老師對坎卦的分享:

在聽Rinke分享「離」時,我能感受到他充滿了激情,我也會被感染起來,不僅他自己會溫暖起來,我自己也會熱起來,我想說一個詞,激情。一個人充滿激情時,臉是紅色的。

易經並沒有說,火與水是不容的兩種品質,火通過水的品質可以安靜下來。兩個品質是不同的,火是向上的,水是向下的,你可以在中間找到平衡。人的身體的89%是由水組成的,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比較奇怪的說法,你去摸自己的身體,你會覺得不可思議,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你會發現,野營時,一般會靠近水源的地方。當你短時間缺水,你會不太舒服,如果太長時間的缺水,你會很危險,我上課時,我的水杯就在旁邊。

水有清潔的品質。水比大地還要有力量,大地是實的,給我們奠定了基礎,水是以太的存在,我們說滴水穿石,水也在形塑大地的形狀。水有不同的呈現,水太冷時,變成冰;當太熱時,又變成水蒸汽;液態的水,把像大地一樣的硬,空氣一樣的輕,連接在了一起。

當我看一個沙漠,如果沙漠下了一天的雨,你會看見沙漠開滿了花。比如我工作一天回來,我累了,我最喜歡的放鬆方式就是去遊泳或者去洗澡。易經也告訴我們,水也有另外一個品質,也會像火一樣,很危險,在我們國家(荷蘭),整個國家是在海平面以下的,所以我們要非常的小心。

《唯象解易》關於坎卦:

坎卦,坎中滿,卦象與離卦正好相反,凡是外柔內剛的都是坎卦。

上善若水,能體現外柔剛之極致的還有水,水的形狀可以隨意改變,足見其柔;同時水又能滴穿石頭,可見其堅韌不拔,堅強如鋼。如果離為火代表太陽,那麼坎為水代表月亮。

水是古時候人們出行的阻礙,進而引申為生活中的所有困難,都像遇水一樣令人難堪。所以才會用「坎坷」一詞來形容人所經歷的艱難之事。

坎卦的基本含義包含:坎為水,為月,為中男,為腎,為鹹,為秋分,為青黑色,為北方,為數字6.

從兩位導師與《唯象解易》的角度,我們對離與坎有了一些理解和認識,離與坎對你來講意味著什麼呢?在你的生活中,二者的品質是如何體現的呢?

相關焦點

  • 《易經與傳記》易經篇 ‖ 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
    這次的易經與傳記課,完全顛覆了我對過往學習易經的認知,總認為易經太神秘,太難以接近,所以這麼多年我對易經是敬而遠之,直至我們的傳記老師Rinke與Josien開始帶易經與傳記課,我開始心動,開始去接觸玄之又玄的易經,這個觀念在開課至今,完全轉換了,易經它不再是玄之又玄的哲學,它來源於我們的生活
  • 易經學習筆記:傅佩榮詳解易經64卦第一集
    易經買了不少本,就是沒有搞通過一本。一方面是基本功不夠,還有一方面就是寫書的人沒有照顧我這種理工科學生。易經很難,主要是文辭古怪,有些道理難以理解。記得大學時選修易經,得了97分的高分,也不知道老師為何這麼給我面子。
  • 《易經》入門,八卦圖文基礎介紹篇
    八卦是易經的主體部分,也是構成道家文化思想的基礎。史料記載,八卦的形成源於河圖和洛書。最早是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所發明。八卦其實是最早的文字表述符號,學習易經,可從學習八卦入手。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周易》後天八卦。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風,震代表雷,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艮代表山,兌代表澤。關於八卦的樣貌卦形,後人總結出一首歌訣: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 鬼谷子與易經的太一
    這本書,後世叫易經。易經者三易始一(非《周易》),玄黃洪荒、星河時空、日月辰宿、地理山河、鬼神草木,無所不包,旁及萬物。盡涵樂律、兵法、神佛、諸子百家。後世舉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三玄之冠。然,世間易理道道全,何曾知曉一中經。一、三玄之冠,易經之謎易經不是周易之經,具體說就是:不是大家現在看到的易經。周氏本無易,文王未作經。
  • 易經入門21問
    答:《周易》由《易經》和《易傳》兩部分組成。《易經》由卦辭及爻辭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易傳》有十翼即:彖上、彖下、象上、象下、文言、繫辭上、繫辭下、說卦、序卦、雜卦十篇。6、 問:《周易》成書於何年?答:《易經》又稱本經,簡稱《易》,成書於西周初至晚周,距今約三千年前。〈易傳〉成書於春秋至戰國中期,是對易經的注釋和發揮。
  • 《周易》易經簡介
    《經》有時稱為《易經》或《古經》,是在專門從事卜筮的巫史們長期經驗和記錄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傳》是戰國時人對《經》的解釋說明,又稱《易傳》。《易經》部分分六十四卦,《易傳》分為七種十篇,漢代學者稱之為「十翼」,「翼」即副翼經文之意。 古代典籍,夏曰《連山》、商曰《歸藏》、周曰《周易》。
  • 《詩經》是「九爻的易經」
    最早提出「孔子刪詩說」這個觀點的是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裡記錄到:「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這「孔子刪詩說」的重要原因就是《詩經》中有很多不合於孔子道德思想的詩篇。禮儀之表,《詩經》之皮毛。孔子晚年才讀易,這沒讀懂詩義而刪可能是真正原因。
  • 《易經》基礎篇:詳解屯卦的九五爻和上六爻
    2、九五中正,又在最尊貴的「五」位;然而,卻陷在上卦「坎」的險陷的正中央,以致行動困難。九五本應與六二陰陽相應,可是六二陰柔,沒有力量給予應援,所以,不足以解困。何況陽剛的初九,又在民眾中受到擁戴,以致九五被群人包圍,孤立無援。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辦小事,還會吉祥;如果辦大事,難免會有兇險。屯聚財貨,不能廣施,此非君子之德。3、九五,在草木萌發初生時,遇到雨水的潤澤。
  • 《易經》和《易傳》的關聯和不同之處
    《周易》包括《易經》和《易傳》兩部分。《易經》是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辭和爻辭;《易傳》是對《易經》的解釋。《易傳》包括彖辭,象辭,繫辭,文言,序卦,說卦,雜卦等,其中彖辭,象辭,繫辭,又各分為上下篇,因此共十篇,舊日稱《十翼》,總稱為《易傳》。
  • 《易經》中,為什麼離兌一卦被稱為「二女同居」?專家一席話讓人心驚!
    《易經》第38卦火澤睽。睽主要是談同異問題,這是一個大問題。 彖曰: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即乾、兌、離、震、巽、坎、艮、坤,代表一家人,分別是:乾為父、兌為少女、離為中女、震為長男、巽為長女、坎為中男、艮為少男、坤為母。
  • 《易經》勵志篇之四大難卦
    接觸過《易經》的人知道,現代版的《易經》是由經文和《易傳》兩大塊組合而成冊。正常情況下成冊的《易經》,《易傳》是把《大象:辭》放在卦辭之下,用來解釋卦象,《彖:辭》次之用來解讀卦辭,之後是《小象:辭》用來解讀爻辭。剩下《易傳》其餘部分,裝訂在書籍尾部並一一加以解讀。
  • 淺談易經八卦的卦象問題
    塔 離形正德子易經的八個卦與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至於易大傳中的說卦傳中講的卦象,那些只能作為參考,特別是初學易經的人,有必要好好讀讀。但對於研究者來說,那就太有局限性了。因為說卦傳只講了萬萬分之一,如果你真的很懂易經,那這篇可以不看也罷。可以說每一個的卦的卦象都是無限的。
  • 從圓明園流落海外的《易經》
    清道光年間內府朱絲欄精寫本《易經》,文源閣藏,圓明園劫餘流出,現藏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易經》是漢族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
  • 易經入門解讀 之 淺談先天八卦中 陰陽卦爻數的結構分布
    或許有的人說,談結構談系統枯燥無味,但小編感覺這幾天講的知識如認真看進去了,真的悟出了很多道理;天天有人說,「易經不好學,易經怎麼學,易經看不懂」,就像,沒學會走路,怎麼能學會跑步呢?
  • 易經學說,再次走進今年數學高考命題
    近年來,社會大眾和精英主流,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越來越積極,對易經的認識越來越正面,接受程度越來越高。那些對易學有很大牴觸的人,覺得易學就是迷信的人,可能需要反思一下了。這些年,每年都有易經的題目走進高考,今年也不例外,數學考試,選擇題中,出現易經的題目,分值為5分。
  • 趙會堂易經講座之十:易經與佔卜
    易經的最終目的就是佔卜,就是預測,失去了佔卜與預測那易經就沒有靈魂了,存在的意義就不大了,之所以能夠流傳幾千年,後人們就是想學習易經的佔卜和預測文化。四書五經中易經是排第一位的,也是群經之首,貴就貴在她的佔卜功能。八卦六十四卦,是易經的主導思想,也是易經的精髓。
  • 如何快速準確的記憶易經64卦?
    想要準確記住易經64卦,首先八卦一定要記住,就是上面說的,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個卦;它們的卦爻記憶口訣如下: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記住這個口訣,八卦每一卦的卦爻就記住了,每一卦怎麼畫也就知道了。那麼易經64卦就是由八卦兩兩排列組合形成的,所以是8x8等於64卦,首先記住八卦就容易記憶64卦。
  • 《易經》基礎知識學習第二課
    中國古代很多典籍也是將天道人事分開來講,這大概亦是參考了易經的寫法。比如《老子》一書,《老子》又名《道德經》,分為上下兩部,上經三十七章,講天道,為道經;下經四十四章,講人事,為德經。所以合稱「道德經」。知道了易經先天卦、上經講天道,後天卦、下經講人事,對於更好的理解易經非常重要。
  • 易經基礎第二課——先天八卦
    中國古代很多典籍也是將天道人事分開來講,這大概亦是參考了易經的寫法。比如《老子》一書,《老子》又名《道德經》,分為上下兩部,上經三十七章,講天道,為道經;下經四十四章,講人事,為德經。所以合稱「道德經」。 知道了易經先天卦、上經講天道,後天卦、下經講人事,對於更好的理解易經非常重要。
  • 易經入門3步走,由淺入深,少走彎路,學得又快又精
    有不少的朋友對我們的國學易經感興趣,但是每每翻看,總覺得無從下手。也有不少的朋友,通過自己的學習,總想找到《易經》真正的內涵。結果徒費年月,而沒有任何進步,也真是可悲可嘆。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學習易經的幾個步驟,由淺入深,一點點精通,按照這個順序讓你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