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日記、三頓半、王飽飽爆火的密碼是什麼?

2021-01-13 騰訊網

來源:筆記俠(ID:Notesman)

筆記達人| 不要香菜奧

責任編輯| 君莫笑審校| 君莫笑值班編輯| 浮燈

筆記君邀您閱讀前,先思考:

新品牌崛起背後原因是什麼?

如何利用好分化做大品牌?

今天的分享圍繞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對4個新銳品牌在「雙11」的表現進行說明,然後為大家剖析背後的品類戰略的心智原理;

第二部分,如何利用消費者分類的兩種邏輯構建新品類、打造新品牌;

第三部分,從電商新品牌的崛起看透打造新品牌的規律。

一、雙11的多個奇蹟

1.歷史上最熱鬧的「雙11」

因為疫情的原因,今年「雙11」在開始前就不被看好,很多人認為這會是歷史上最慘澹的一次「雙11」。但在剛剛過去的「雙11全民狂歡購物節」上,中國電商界又創造出了多個奇蹟。

根據阿里巴巴和京東官方公布的「雙11戰績」,兩家都出現大幅度增長:天貓「雙11」成交額接近5000億元,增長26%,創造了三年來增速第一的奇蹟;京東成交額2715億元,大幅增長了32%。

當全球經濟萎縮時,唯獨中國市場出現增長,並且還是在疫情期間。

2.「雙11」的主角是新銳品牌

有很多人認為,「雙11」受益最大的會是傳統的名牌企業或線下知名度最高的企業,但實際情況是,一批新崛起的新銳品牌成為了「雙11」的主角。

今年「雙11」,天貓新品類大爆發,有357個新品牌成功登頂品類冠軍寶座。在這357個品牌中,有16個新品牌入駐天貓不到3年。

根據這批新銳品牌的成長動力和新品牌的競爭力,天貓推出自己的「超級新秀計劃」:預計未來3年,將有1000個年銷售過1億、100個過10億的新銳「黑馬」品牌在天貓上「長」出來。

這一批在天貓上崛起的品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新品類的開創者。

比如:認養一頭牛,自建高品質牧場,從牧場到餐桌,開創不一樣的「認養模式」;大希地,開創了一個全新的低價牛排——「十元牛排」品類;三頓半,通過技術創新,改造即溶咖啡,升級為3秒即溶的「超即溶咖啡」品類;完美日記,打造國際大牌的平替品牌,成為國產平替美妝代表品牌。

二、品類冠軍背後的成長密碼

1.突破蒙牛、伊利封鎖,崛起的新品牌

在傳統乳製品行業裡,近十年來都沒有一個新品牌能在蒙牛、伊利傳統兩大巨頭的眼皮底下脫穎而出。

因為在乳製品大行業裡,出現任何創新都立馬會被蒙牛、伊利跟進覆蓋。

但現在,一位房地產開發商做成了,這個品牌就是網際網路牛奶第一品牌「認養一頭牛」,它的崛起非常不易。

買奶牛,不如認養一頭牛

從「認養一頭牛」這個名字,就可以發現「命名即定位」,它開創了一種全新的認養模式。

在別的領域裡,這不算什麼太偉大的創新,但是在規模化、工業化、標準化的乳製品行業裡,卻屬於難得的創新。

該模式也獲得了市場的肯定,2019年「認養一頭牛」銷售突破8個億,今年預計能突破20個億。「雙11」表現也十分搶眼,位列天貓乳製品銷量第一名。

品類的創新做法

創新品類四象限,主要是「加」(增加)、「減」(減少)、「乘」(創造)、「除」(剔除),「認養一頭牛」基於這四個方面分別做了一系列的取捨。

首先,「認養一頭牛」品牌創始人徐曉波花了300萬到全球考察最好的牧場,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中國也能產好奶」。他又花了全部積蓄——4.6億,從澳洲引進最優質的奶牛品種,自建現代化牧場。

其次,巧妙地避開了傳統媒體,通過聚焦自媒體和新媒體來進行營銷。

最後,利用自身的牧場故事、創始人故事在這些新媒體上增加曝光量和話題來擴大傳播力。

比如這個故事:2012年我(指徐曉波)在香港給兒子帶奶粉,因不了解『限購令』被海關查扣,關了小黑屋,我第一次感到憤怒和無力。2013年我開始到處走訪,決定造一座牧場,只為證明一杯中國造頂級好奶真的不需要那麼貴。

故事雖短,但傳達了創始人的一腔創業熱情,同時感染力也很強,可信性高。這段經歷能引發共鳴,而以創始人的口吻賣牛奶,就像是一位身邊的朋友推薦。

2.成功的「10元牛排」

談到牛排,大家會想到以王品為代表的人均500元左右的西餐。但令人吃驚的是,在天貓上主流價位40-50元一片的牛排已經被大希地拉低至10元左右。這麼低的價格,很多人懷疑這並非真牛肉。

大希地通過現代化工廠,將每一個環節和供應鏈管理的精準化做到極致,讓消費者吃到性價比最高的牛肉。

「10元牛排」在市場上也獲得了成功,2018年銷售額10個億,2019年15個億,今年預估會輕鬆突破20億。

打造品牌要摒棄專家思維

大希地的「創新品類四象限」的核心就是降低成本,把人們心智中的高端食材打到「地板價」。

網友科普選牛排的知識,像大希地這種10元牛排,並不是真正的「原切牛排」,而是「合成調味牛排」。

真假先不論,大希地的實踐證明了很大一部分消費者並非牛排專家,吃「10元牛排」時並沒有把它當作西餐廳500元的牛排來看待。

就像我們看不起的一個小小的茶包,全球最大的茶葉企業立頓一樣,它的茶葉都是「茶渣」,真正喝茶的人是看不上的,但它一年銷售額超過300億。

從這幾個案例上來看,打造品牌要摒棄專家思維。

抵消市場負面評論的手段

雖然大希地從南美、澳洲原產地進口牛肉,然後通過大規模標準化生產,並且還自主研發的ERP和WMS倉儲管理系統,使得85%以上的訂單完成「次日達」時效配送。

但它還是存在非常大的爭議,因為可能牽扯到了產品品質和企業的誠信問題。

為了抵消市場上的負面評論,大希地在營銷層面圍繞產品的品質和安全問題,做了大量文章。

比如,在線上利用小紅書、抖音等新媒體,普及半成品牛排的製作方法。在線下不間斷地做工廠參觀活動,讓消費者了解產品的生產工藝,增加了兩者之間的信任和尊重。

3.上線三個月超過了雀巢的銷售額

我們在大談瑞幸咖啡時,咖啡已經成為了中國熱門的創業賽道,對於線上的咖啡品牌,三頓半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個新興品牌。

在今年「雙11」交易額超過1億元,超過去年全年,是去年的十倍,成為衝調和咖啡類目銷量第一名。而更富有傳奇故事的是,三頓半上線三個月就超過了百年品牌雀巢。

咖啡工藝的革新

深入分析,我們發現三頓半的崛起也是「吃了」社交內容平臺的「紅利」。在三頓半推出的早期,就已在下廚房APP上俘獲了一批美食愛好者,讓ta們成了品牌最忠實的用戶。

然後讓這批忠實用戶參與研發,並提出改良意見,最終慢慢形成了完整的產品。而這批種子用戶,最後也成為了品牌的傳播者。

三頓半的崛起和它對速溶咖啡品類的創新有巨大關係。三頓半開創了低溫萃取技術,可以在不同溫度的熱水和不同的液體中做到「無需攪拌,3秒即溶」的效果,而且口感還不錯。

這是中國企業對來自西方的咖啡工藝做的一次革新。

三頓半成功的原因

三頓半的成功源於它摒棄了傳統咖啡品牌打造的常規範式,通過用產地故事和歷史文化來塑造品牌價值。

因為85後、90後對這類傳統咖啡品牌已經失去了興趣,反而像三頓半這類簡單、清晰的新銳品牌更受歡迎。

這一點和大希地牛排案例很像,進一步驗證了「專家思維」是很難打造新品牌的。

4.完美日記:第一個美股上市的中國美妝品牌

完美日記是11月份在美股上市的第一個中國的美妝護膚品牌,目前市值為114億美元。完美日記的崛起是吃了小紅書的紅利,因此有人說完美日記是小紅書締造出來的新品牌。

它的成長可謂是火箭一般的速度,成立兩年內年銷售額破20億。「雙11」全網累計銷售額突破7億,天貓「雙11」彩妝類目第一名,是「雙11」期間首個銷量破億的彩妝品牌。

平價替代

剖析國潮化妝品第一品牌,完美日記的成功有一個核心因素是「平價替代」,意思是「和國際大品牌同一個工廠生產,大概只有十分之一」。

中國速度

作為針對00後的美妝品牌,「快時尚」是非常重要的。傳統美妝品牌大概需要12-18個月,才能研發一款新的產品。

但是完美日記縮短到了半年,充分發揮了中國供應鏈的優勢,超越了所有國際大牌。同時也降低供應鏈成本,形成品牌壁壘,在價格上對同行業競品形成降維打擊。

5.新興網際網路品牌的兩大問題

在觀察和分析這一批新近崛起的新興網際網路品牌,我們發現了有兩個問題:

第一,品質問題。

新興網際網路品牌,它們大多都被報導出質量問題。這裡面可能會存在因為競爭對手故意放大負面報導的可能。

但這也提醒這批品牌,產品的基礎品質是參與競爭的入門門檻,保障不了高品質,就談不上建立品牌。

第二,應該警惕迅速的成功。

當前這一批品牌都太過火爆,尤其是完美日記,需要警惕的是品牌風尚化風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呼啦圈效應」:一段時間火爆起來,會因為太流行,導致成為下一階段的「過時貨」。

如何控制品牌的火熱程度?

一是,控制品牌的曝光頻次,不能爛大街;

二是,不斷進化產品,繼續保持「快時尚」的風格。這對步入穩定期的企業來講,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要把創業激情保持下去。

三、剖析新品類火爆背後的原因

1.品牌的吸引力法則

天貓上一批新銳品牌的崛起,一方面藉助了平臺的流量紅利,另一方面是它們背後的品類戰略的方法。

根據我們的實踐和觀察,一個全新的新品牌的崛起,一定是符合了「品牌吸引力法則」。

現在的消費主力已經集中在85後、95後,甚至00後人群。他們經常說的就是「品牌不酷,它就沒有吸引力了,我就不想買了!」

這是人性的本能,人類就是在不斷地追求「新」和「與眾不同」,而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都源於此。

如何做到「新」和「與眾不同」?

那就是創造全新的類別,在商界就是我們所統稱的創造新品類,並啟用新品牌。

2.分類的兩大底層原理

創造新品類能打造新品牌源於兩大分類的底層原理。

一是生物的分化,即向後看。我們可以利用生物學裡的進化論,來解釋今天商業界,產品琳琅滿目、品牌百花齊放的現象。

一個是分類心理學,即向前看。根據分類心理學,新品牌要想脫穎而出,焦點不應該放在品牌上面,而應該放在品類上。

生物的分化

迄今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統計完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物種,許多專家指出保守估計在1000萬種以上,但是現在每年還都會發現200-300個新物種。

那麼問題是這麼多物種是從哪裡誕生的?

《物種起源》的作者達爾文描繪出了一棵「生命大樹」,他的解釋是:「新的分支是通過老的枝條分支出來的。新的物種是由已存在的物種分化而來的。

今天,在全球市場上也有不計其數的品牌,有的是全球型的、有的是區域型的,它們又來自何處?

定位之父裡斯先生,也用了一種圖也說明這個問題的答案,這個圖就是「品類大樹」,他認為「新品牌的誕生來自於品類分化,每一次品類分化,都是誕生一個新品牌的機會。」

分類心理學

心理學也佐證了分化和類別的重要性,這就是「心智分類原理」。它的處理方式是把信息歸類,然後加以命名,最後儲存的是命名而非輸入信息本身。

1956年,哈佛大學心理系主任喬治•米勒撰寫了一篇題為《神奇的數字7+/- 2:我們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的論文,論文揭示了分類存儲的原理:人類接觸新的信息並非直接記住信息本身,而是記住了這個信息的分類,因為大腦儲存的就是這個分類的命名。

裡斯先生在《品牌的起源》中進一步揭示出消費者是「以品類思考,用品牌表達」的消費模式。

品類是隱藏在品牌背後的關鍵營銷力量,是消費者購買行為的真正驅動力。品類對接需求,新品類激發新思考與新分類,新品牌才有機會。

打造品牌的唯一方法,就是開創並主導一個全新的品類。

四、消費者的思考邏輯

根據我們的研究,我們發現消費者分類存在兩種邏輯。而新生品牌應該利用好這兩種邏輯,來創建品牌。

消費者面對一個全新的產品,會有種天然的不安全感,ta需要迅速對這個未知的新產品下一個定義,「這是什麼?」

之後,消費者會用兩種邏輯來找尋答案,一種是參照品類標杆,另一種是捕捉品類特性。

1.分類的兩種邏輯

對比參照品類標杆

「參照品類標杆」是指消費者會通過參照代表性品牌所定義的品類,來看新產品像誰。

比如,王飽飽作為天貓銷量第一的燕麥片通過開創新的品類與桂格麥片競爭。消費者有了燕麥片的需求後,就會搜尋燕麥的品牌,如果一個新品牌打出「更好」的燕麥片,可能很多消費者會質疑。

作為一個缺少影響力的新品牌,如何在傳統燕麥片中做出比第一品牌、百年品牌桂格更好的燕麥片?

首先它就另闢蹊徑,王飽飽開創了烘焙燕麥新品類,從加工工藝上和桂格建立了差異化,通過建立「烘焙燕麥片」的新品類概念與桂格的普通製作方法區分開來。

也正因為「不同」所以王飽飽取得了無可比擬的地位。所以,王飽飽可以在品類標杆的競爭壓力下,脫穎而出。將桂格定義為了「老」、「上一代」的產品,「自己」就成為了「新一代」的產品。

捕捉品類特性

通過「捕捉品類特性」來尋找答案的方法,就是消費者通過新產品的品類特性進行聯想,根據核心特徵來進行分類,並定義新品類。

比如,全新的「蘇打氣泡水」元氣森林在推廣初期,很多消費者把它當作高價氣泡水的替代者,因為它兩者都有顯著的共性特徵「氣泡」,都代表了高端飲料。

捕捉到這個關鍵的品類特性之後,元氣森林又賦予了它「更好喝」、「無糖」的特徵。也正是因為元氣森林從不同的角度界定了全新的氣泡水這個品類,所以建立了「無可比擬」的品類位置。

2.創建新品牌的關鍵

通過參照品類標杆、捕捉品類特性兩種引導消費者分類的方法,可以看出消費者看待新品牌有兩種方式。

其一,是找到與舊品牌的關聯。發現潛在顧客通過與舊品牌的關聯,來看待新品牌。

其二,是建立品牌間的差異化。差異化一定要鮮明,才能「排除比較因素」,這也是創建新品牌的關鍵。

消費者在選擇品牌的時候,都存在一定的消費慣性,這對於打造新品牌其實是非常不利的。

如何破除掉這個慣性?

這就需要「巧妙關聯,並建立新認知,排除比較因素」。

比如,引導消費者不去把新品牌和傳統老品牌進行各個維度的比較,因為通過比較後消費者很可能去選擇「更好」的選擇,新品牌的獲勝的機率就大大降低了。

但是,新品類有天然地去除掉比較「更好」的可能,因為它們是「不同」的品類,無可比擬。

這就為新品牌的打造創建了機會,可以去開創、去定義、去主導一個新品類。

五、利用分化建立品牌

1.品類冠軍湧現的規律

在網際網路這批品類冠軍裡在品類冠軍中,突破性產品是少有的。很少能見到具有革命性、突破性技術的產品。

大部分主要還是在心智層面的創新,是它們成為品類創新的主要方式。「雙11」崛起的一批新銳電商品牌,大多數屬於品類創新。

這也預示著,今天的營銷不是品牌之間的競爭,而是品類之間的競爭。所以不能只盯住品牌,要多關注品類。

從今年「雙11」的競爭情況看,國內市場基於網際網路的品類分化、品類創新正在加速。而未來,也會湧現更多品類創新機會。

關於這些品牌的傳播方式,也體現了新的趨勢。這批企業摒棄了傳統媒體,高舉高打的方式,從另一個方面切入品牌宣傳,新公關「內容營銷平臺(小紅書、知乎、抖音、微博、微信、抖音)」成為網際網路公關陣地前沿。

2.新品牌如何能贏得市場?

根據尼爾森公司(Nielsen BASES)和安永公司(Ernst & Young)最近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美國新消費品的失敗率為95%,歐洲新消費品的失敗率為90%。

但是今天從「雙11」崛起的這一批新興品牌看,中國的超級技術、超級傳播、超級渠道,對應新一批消費人群,新品類的孕育條件比以往都更為完善和成熟,中國將進入「新品類爆發紀」!

利用分化,開創新品類,創建新品牌,是我們對未來中國品牌崛起的預測。

最後,用定位之父裡斯先生的話作為結束語:沒有人可以完全準確地預測未來,你唯一能確認的事情就是,分化是未來的趨勢,未來會有更多的分化,出現更多的品類和更多建立新品牌的機會。

【向華為學管理】

喜歡,

就給我一個在看吧

點擊閱讀原文,關注博石學堂。

相關焦點

  • 俗語「半飢半飽桃花色,死吃猛脹菊花黃」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半飢半飽桃花色」   這裡的「半飢半飽」指的是我們進食後的狀態,通俗點說就是吃完飯以後吃沒吃飽。「半飢半飽」並不是說就是吃5分飽的狀態,它可以是7分也可以是8分,總之就是一個快吃飽了的狀態。為什麼要「半飢半飽」?  因為這個狀態對我們的腸胃功能和吸收來說是最佳的,「桃花色」就是指我們面色紅潤,是健康的顏色。吃太少會飢餓而且營養跟不上,吃太多會給腸胃很大壓力,導致腸胃不適。
  • 「暴發戶」完美日記的下一站在哪?
    談起完美日記,許多女性的印象都是「突然間就火了」,相應的段子也隨之而生:歐萊雅走到今天用了113年,雅詩蘭黛用了74年,2017年誕生的完美日記,只用了3年。「暴發戶式」的成長曆程也讓完美日記陷入了爭議,類似「用心做營銷,用腳做產品」等吐槽完美日記的發言經常見諸網絡,完美日記離許多美妝博主狂吹的「國貨之光」似乎還有一定距離。
  • 請周迅代言的完美日記,掏空了無數女人的錢包!
    三股滔天巨浪的加持下,配合中國新一代消費升級的完美天氣,最終我們會得到一個叫「新品牌」的東西。 完美日記也是最具代表的「新品牌」之一。完美日記自己並不負責生產產品,而是找業內知名的代工廠代工,公司最主要的工作是品牌營銷。 王芳供職於一家國際一線化妝品集團,她告訴市界,完美日記的營銷已經被視為業界經典案例,她所在的公司也會學習完美日記的營銷手法。
  • 三頓半這杯速溶咖啡憑什麼?
    但「三頓半」打破了這種平靜。在我們的認知中,速溶和精品就是兩個互不兼容的反義詞。而三頓半這個品牌偏偏把兩者結合在一起,一來就定位自己是「精品速溶咖啡」。用他們自己的話說,他們參與研發的 LABS(無損風味萃煉系統)技術,能夠最大程度保留咖啡風味,並實現 3 秒速溶。
  • 兩千多年前的中國人每天只吃兩頓飯,為何後來改成了三頓?
    原創 團隊作者 朝文社作者|我方團隊張嶔字數:3003,閱讀時間:約8分鐘歷史提問兩千多年前的中國人每天只吃兩頓飯,為何後來改成了三頓?頓數也少。哪怕在富裕的南方,「不能營三餐之飽」是常事兒,許多地方的農民一天吃一頓飯,還有人每天勞動到黃昏,居然都吃不上一頓。「一日三餐」對於他們,依然很遠。發展到明清時期,「一日三餐」的範圍,終於開始擴大了。小說《三言二拍》裡的明朝市民生活裡,「一日三餐」已十分常見,還有「飽三餐飯常知足,得一帆風便可收」的詠嘆。
  • 完美日記:三年IPO,從頂流到內卷
    股票代碼「YSG」的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成為了國內首個在美股上市的中國美妝集團。  從廣州走到紐交所敲鐘上市,逸仙電商背後的三個中年男人只用了三年時間。  完美日記的首個產品是散粉,此時距離逸仙電商成立已經大半年,這段時間裡,完美日記一直在考量用什麼產品突圍,散粉以其市場需求量大、入門門檻低被選中。這套切入市場的方式似乎已經說明了它的核心模式——什麼火賣什麼,賣爆款,而不是耐心沉澱和開發產品,只是迎合需求而上。 至今在小紅書搜索完美日記,仍可搜到30萬+篇筆記。
  • 早安打工人梗是什麼意思? 打工人梗為什麼爆火真相揭秘令人意外
    早安打工人梗是什麼意思?「打工人」是個新梗。無論你是不是所謂的「打工人」,那最近應當看到過不少圍繞「打工人」這個詞展開的段子。有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這樣:「過安檢的時候檢測儀一直響,安檢的姐姐讓我把所有的東西都掏出來,檢查過了,還是一直響,然後,她問我幹什麼的,我說我打工的,她說:好傢夥,難怪檢測出了鋼鐵般的意志。早安,打工人!」這些有關打工人的笑話多半如此:六分調笑,三分自嘲,再加上一分荒謬。繼「保安日記「「社畜」之後,「打工人」又成了各界勞動者們的Slogan。
  • 年賣30億、毛利超6成,揭秘完美日記的暴利種草生意
    )及完子心選(Abby's Choice)三個彩妝及護膚品牌,截至2020年9月30日,三個品牌分別有1363、402、594個SKU。其中,完美日記品牌是逸仙電商的「主力」,貢獻了大部分的銷售額,主打大眾、平價路線,旗下產品價格多低於100元,也是三個品牌中公眾認知度最高的,在小紅書、B站上有」國貨之光「的稱號。小奧汀是面向中高端消費群體的彩妝潮牌,完子心選主要服務於18-28歲年輕大學生和化妝新手,產品線涵蓋護膚、彩妝、個護及美容儀器等。
  • 剛剛,三個男人書寫的「完美日記」上市了,市值近500億元
    更具唯美色彩的是,黃錦峰、陳宇文和呂建華這三位男性創始人均畢業於中山大學。 據說,完美日記母公司名稱「逸仙電商」恰是取自中山大學的英文「Sun Yat-Sen University,Sun Yat-Sen」名字的粵語發音。 作為公司的核心人物,黃錦峰的過往履歷也為完美日記的崛起打下了堅實的根基。
  • 王冰冰和丁真爆紅網絡,Z世代的心理真是難以捉摸嗎?
    在11月初「青年大學習」中,因為「央視收視密碼」王冰冰空降,直播間甚至承受不住突然湧來的人流,短暫崩潰了。 丁真因顏值爆火,王冰冰更是靠著與外貌匹配的業務能力和親和性格,成為央視與年輕人溝通的橋梁,為央視帶去了更多年輕人的關注。顏值即正義?然也!
  • 歐萊雅抖音刷屏、完美日記減少投放,這些美妝品牌怎麼打響雙11預售...
    國貨彩妝發力直播、頻出新品,但仍缺乏品牌護城河在彩妝領域,完美日記、花西子是近兩年炙手可熱的國貨品牌。前者的動物眼影盤、羽緞粉餅2款產品登上抖音過去7天(10月21-10月27日)暢銷榜單,後者1款卸妝溼巾上榜。這兩個國貨品牌背後都有李佳琦的身影。完美日記羽緞粉餅、小細跟口紅都邀請李佳琦參與設計,完美日記小狗眼影盤與李佳琦的狗狗Never聯名。
  • 傳被完美日記收購的環保指甲油品牌「小奧汀」是什麼來頭?
    記者 | 黃姍編輯 | 周卓然136氪援引知情人士報導稱,國產彩妝品牌完美日記將收購國產指甲油品牌「小奧汀」(Little Ondine)。界面時尚在向完美日記核實該信息後獲悉,該信息目前暫未確認,目前雙方還是異業合作的關係。但若該收購成真,這可能是完美日記在4月1日獲得新一輪1億美元的大筆融資後的第一個大動作。
  • 12星座生氣時的可愛表現,天蠍寫日記,水瓶刪東西
    生氣的時候,有的人會脾氣大爆發,甚至會摔東西洩憤,當然也會有一些委屈巴巴的可愛表現,下面就一起來看12星座生氣時的可愛表現分別是什麼吧。白羊座:真情流露白羊生氣時的可愛表現是真情流露,一面發脾氣,一面向你訴說自己的不容易,還有你的狼心狗肺不識好人心,真是很可愛。
  • 衛衣+半裙,今秋巨火火火搭配!照著穿美爆了!
    So,今天就趕緊和我一起pick衛衣的百變look吧~ 衛衣+半裙的組合可以說是少女標配了,衛衣的休閒活力和半裙的甜美俏皮碰撞在一起,盡情彰顯青春的活力,減齡效果滿分。
  • 完美日記動物眼影盤來襲,多種配色風格,都收藏起來!
    完美日記動物眼影盤來襲,多種配色風格,都收藏起來!完美日記探險家12色眼影盤上架,好多女生們都已經拿到了貨,評論一致都還不錯,有多好看呢,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下眼影盤的配色。【小鹿盤】小鹿盤是銷售量裡最受歡迎的一款,許多女生都沒有搶到,看圖片這個顏色真的好看到爆通過這個色號展示就可以知道它的類別,啞光,珠光,閃片一個都沒少,而且還特別添加了雪花閃片,聖誕眼妝已經有著落了。
  • 「喜燃們」爆火背後:「平價」標籤下的暴利生意
    打開最熱門的幾個直播間或者翻看小紅書等分享平臺,一定有主播或博主向你推薦過集合店裡熱推的產品,要麼是完美日記的眼影,要麼是小奧汀的眼線筆。走過人潮湧動的商圈,你也很難不被馬卡龍配色、網紅打卡ins風的集合店風格所吸引,哪怕你並不清楚那些色彩豐富的品類牆上到底擺著什麼。這條賽道上,喜燃並非打響第一槍的選手,卻算得上聞聲而動的野心家。
  • 完美日記預計最快今年年底掛牌上市 估值至少20億美元
    鑑於完美日記的主要投資方——高瓴資本在香港市場較為熟練的資本運作,包括藍月亮等其他高瓴重注的消費品牌同樣將在今明兩年陸續登陸港股,完美日記最終選擇在香港上市的可能性著實不小。   而完美日記的上市計劃其實也有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