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歐洲中世紀的鍊金術,並不是表面上的意思只為了造黃金,而是研究一切神聖的東西,包括長生不老這些,他們相信銅鐵汞鉛可以通過一定方法變成金,甚至治病和啟發人的心智等。這些在現在看來當然是偽科學。但是,正是因為這些偽科學,開創了一個化學時代,也是因為鍊金術,成就了一個科學成就無比輝煌的歐洲。
歐洲中世紀,即從公元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到公元15文藝復興這段時期。這段時期被歐美稱為「黑暗時代」。因為這時的歐洲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度,人民中充滿迷信和幻想,天主教左右著人們的思想,人文和科學得不到發展。戰爭,疾病,迫害充斥著人們的生活。
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教皇的統治思想被動搖,人們才慢慢走出黑暗。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即「文藝復興前三傑」,開創了文藝復興時代,並以達文西,米開朗琪羅,拉斐爾「文藝復興三傑」代表著文藝復興的高潮到來。
之後便是歐洲科技發展高潮時期。直到19世紀,無論是科學還是文藝界或者商界,都出現了大批的著名人物。據統計,世界的科學發展,百分之70上的貢獻是來自於歐洲。物理界的從伽利略,牛頓,特斯拉到愛因斯坦,數學界從萊布尼茨,歐拉,高斯到希爾伯特。音樂界的從莫扎特,貝多芬到蕭邦。藝術界從達文西,畢卡索到梵谷。
可是,雖然封建教皇已經落幕了,但是有些東西的還是從教皇繼承到了各國皇帝身上,鍊金術就是其中之一。甚至可以說,很多科學成就的初衷都是為了「鍊金」,為了煉就長生不老藥之類的魔法石。首先,介紹一下歐洲鍊金史。其實要是刨根問底地去深究,歐洲的鍊金術應該起源於阿拉伯國家。歐洲的鍊金傳統來自於一個歷史上最神秘的組織,叫做「紅玫瑰十字會」。13世紀,這個組織秘密成立,創辦這個組織的人,就是在遊歷了許多阿拉伯國家以後回到歐洲才秘密創辦的。而後來,文藝復興前後,這個組織的活動就更為隱秘了,甚至沉寂了幾個世紀。
直到17世紀,鍊金術已經成為傳說了。可是,人們慢慢地發現了一些前世紀留下的文件,儘管人們並不能讀懂它,但是結合民間的傳說,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意識到,這些文件確實隱喻著某種「大製作」。在科學尚不存在的時代,就連當時的皇帝也相信會有某種能量強大的石頭存在於世界。而當時的人文與科學家們,飽受了戰爭的煩擾,每個人都特別想找個地方安安靜靜做些研究。鍊金術的出現,就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機會。就像是如今的會所一樣,他們經常定時在一起,討論學術問題。久而久之,這樣的會所就形成了一個個學派。其中,英國皇家科學院就是其中一個,是一個幸運地被官方扶持的「單位」。而幾乎領導了現代科學的物理數學牛頓就是皇家科學院的第12任會長。由於鍊金文化的持續與傳承,牛頓當然也相信。於是牛頓的目標就是煉就魔法石。也是為了煉就魔法石,他醉心研究數學,研究物理,就這樣,形成了他的諸多成就,並且開闢了一個物理時代。
可是,不現實的東西終究還是不能成真。老年的牛頓仍然醉心於鍊金術,但是已經沒有年輕時候的那種理智邏輯存在了,反而對事物的概括與解釋越來越模糊,最後歸結為神靈。雖然鍊金這件事並不能否定牛頓等科學家的的成就,但是同時也不能否認它對歐洲乃至世界歷史的重大影響。
進入18世紀,物理數學等自然科學急速發展,在很多問題上,人們也看得越來越清晰。因此,不現實的鍊金術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取而代之的是工業革命的到來。
我們沒有辦法去完全否定一個時代,因為任何一個時代都是歷史,都是形成今天必不可少的條件。可是歷史也是可以啟示人的。無論周圍環境怎麼樣,都阻擋不了科學的腳步。幾十年來,我國的科技進步突飛猛進,這得益於每一位科學工作者的設想,驗證,計算,對比以及錯誤等。
即使是像牛頓這樣痴迷於不現實的東西,但是只要對自己的設想小心求證,總會有所成就。當研究透了質子中子射線等相關物理,改變原子核,實現「點石成金」也未必是不可能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