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貴的「長生不老藥」:中世紀掀起鍊金狂潮,人們相信它包治百病

2021-01-08 趣觀歷史

引言

提及黃金,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唐代詩人陸龜蒙在《黃金二首》中曾經寫道:「自古黃金貴,猶沽駿與才」。黃金因其特殊的色澤和稀有程度,從古至今就是深受人們喜愛的硬通貨和裝飾品。黃金同銀、鉑金一起被稱為首飾貴金屬,人們喜愛它散發出的耀眼的金屬光澤。由於黃金代表著財富,因此無數人對於黃金和類似於黃金的事物趨之若鶩,歐洲大陸的鍊金狂潮就是源於人們對於財富的強烈渴望,希望能夠找到「賢者之石」以點石成金。

在漫長的歲月之中,各國文化中基本都有著對於黃金的讚美和肯定,人們對於黃金的喜愛也因此幾乎根植於血液和基因之中,總是會被閃閃發光的東西吸引,也總是喜歡用黃金去裝飾其他事物。隨著技術進步,黃金被用於裝扮雕塑、為畫作上色,甚至可食用金箔也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由於黃金無法被人體吸收,所以少量食用黃金也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然而在現代醫學還沒有在歐洲出現的時候,卻有不少人把黃金當成治癒百病的良藥和長生不老的秘方,而且使用劑量還大得驚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用金箔裝飾的巧克力

杯中酒與長生不老秘方

金,化學符號為Au,原子序數79,質地柔軟,延展性強,性質非常穩定。自古以來,人們都追求著長生不老。由於黃金不會腐爛也不會變色,人們就想通過服用黃金來獲得黃金不老不腐的特點,從而得到長生不老。

▲金在自然界中的形態

早在公元前2500年之前,中國人就開始研究黃金和長生不老的關係。東漢魏伯陽所著《周易參同契》曾記載:「金性不敗朽,故為萬物寶。術士服食之,壽命得長久。」由此可見,中國古代道家和煉丹家對黃金的崇拜。《本草綱目》中也記載了「金器煮汁頻頻含漱」的方法,意思是用黃金製作的器皿煮的東西漱口,能夠讓人健康長壽。

相對而言,這些嘗試方法還算安全的,至少黃金不溶於水,人們不會真的把金吞進去。古代也有吞金自殺的說法(那是因為黃金太重,會把腸胃砸穿,並不是因為純金有毒),所以人們不會隨便吞食塊狀金。

不過在歐洲,畫風就不太一樣了。隨著中世紀鍊金術狂潮的興起,人們開始致力於尋找可以飲用的黃金,但是因為黃金性質太穩定了,人們一直都沒找到能夠溶解黃金的溶液。直到1300年左右,一名鍊金術師發現了王水。王水是由濃硝酸和濃鹽酸混合而成的,溶液通體呈現鮮豔的橙紅色,有著致命的腐蝕性。依靠這種超強的氧化性,王水能溶解黃金,把黃金變成一種氯化鹽——氯化金(AuCl3)。

黃金終於如人們所願的變成了液體狀態,但是它還是不能飲用——這種氯化金有著強烈的腐蝕性,一口吞下去別說長生不老了,命還在不在都是個問題。當時的人們不知道這些,這種金燦燦的溶液的發現鼓舞了他們,仿佛長生不老就在眼前了一樣。

▲帕拉塞爾蘇斯肖像畫

十六世紀時,一名叫帕拉塞爾蘇斯的術士開始大力推行這種溶液。他認為這就是讓人身體不腐不滅的良藥,甚至開始鼓吹它能夠治癒一切疾病、甚至能讓死者復活。實際上,它並不能復活死者,還有可能會燒壞死者的骨頭。對於活著的人來說,這種溶液不但不能帶來健康,還會引起嚴重的腎損傷,引起一種叫"黃金熱"的疾病。

▲鍊金術士正在飲用氯化金

我想,早知道事情會變成這樣,人們就該在黃金不能飲用的時候就放棄它。

金燦燦的希望——含金藥物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漸漸發現長生不老是一件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如果不能與天地同壽,那至少要健健康康的活下去吧。

1.黃金與保健品

在「黑死病事件」過後,人們對健康的渴望達到了極致,而人類又是健忘的,在這種急切心理之下,人們又把視線轉向黃金。不過這一次,主角從鍊金術士變成了醫生。氯化金又被撿了起來,做成了藥丸——為了增加這種藥的"藥效",他們還在藥丸表面包上一層純金。感謝這層純金,它讓裡面的氯化金無法洩露出去,沒有造成太慘烈的後果。不過可憐的患者只能白白地用高額醫藥費來支付黃金藥丸「人體一日遊」的門票了。當後世之人讀到有關於這些事的記載,哭笑不得之餘,大概也只能安慰這些患者往好的地方想想,他們至少沒有因為庸醫而丟掉性命或腎衰竭,只是損失點兒錢而已。

▲當時鍊金的器具

在十七世紀的藥典中,我們能夠看到金的身影。不過除極少數庸醫外,正規的執業醫師是不會使用它們的。畢竟金的藥用價值還沒有得到證明,醫生可不敢隨便用患者做實驗,畢竟這種事情搞不好還要吃官司蹲監獄的。

不過含金藥品能夠打著健康長壽的噱頭獲取巨大利潤,這一點倒是吸引了不少江湖郎中和姦商。不過幸運的是,為了牟利,售賣黃金藥品的人並不會真的使用純金,而是在其他金屬外層鍍金、或者是在藥劑表面懸浮一些惰性的黃金微粒,這讓它看起來金光閃閃,其實並沒有什麼作用。這倒是讓我想起了今天那些愛吃包著金箔的食物、喝金箔酒的土豪,他們享用的黃金,可能也只起到一個心理滿足的作用吧。

2.黃金與梅毒

到了十八世紀,人們終於放棄了金有著神秘魔力的荒謬想法。醫生們開始採納化學家的意見,不再嘗試含金的藥物。有關於金的藥用史似乎該沉寂下來了,但是實際上,金的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

十九世紀,梅毒席捲歐洲,人們忍受著梅毒的折磨卻束手無策,包括貝多芬、舒伯特、舒曼、福樓拜、莫泊桑等在內的諸多名人也不幸罹患。醫學界在研究梅毒療法的時候,又把金放上手術臺。雖然在這個時代汞治療法更受青睞,不過還是有少部分人嘗試金治療法。不知道是因為巧合還是什麼,這種藥物似乎真的抑制住了梅毒,梅毒的症狀開始自行減輕。後來的科學家推斷,這可能只是因為梅毒正在發生變異,所以症狀才發生了減輕。但無論如何,金治療法開始鋪天蓋地的推廣開來。

3.黃金試劑與酗酒者

因為含金藥劑成功「擊退」了梅毒,這些藥劑又以藥丸、含片、鹽粉,甚至注射劑等形式出現。不過它不再作為長生不老的秘方,而是成為了治療酗酒的良藥。經過現代醫學證明,酗酒也就是酒精成癮根本就不是一種病,不需要特意治療。不過當時一位名為萊斯利基利的美國醫生,卻一口咬定酗酒就是一種疾病,而且這種疾病可以通過他的藥方得以治療。他一天給患者打四針黃金試劑和他特製的藥水,他認為這樣就能治好酒鬼們,美國的酒駕數也會隨之減少。

▲溶解有金的王水

這些試劑裡面真的含金嗎?雖然這名醫生沒有公開處方,但是他所開的藥劑經過後世的檢驗,裡面並沒有金元素的化學反應。不過有意思的是,人們在裡面發現了大麻、嗎啡、古柯鹼、阿託品等毒品以及酒精的成分。說是治療酒鬼,其實是讓酒鬼染上毒癮。這真的很讓人震驚。

在這位基利醫生的藥最為流行的時候,在全美國任何一個地方,你都能在藥店找到他的藥。因為這種藥注射起來會讓人感覺又麻又暈,孩子們都管叫"麻藥",甚至當時的人們形容昏昏沉沉,都說像是吃了在基利醫生診所裡面開的那種藥。人們在基利醫生去世後才發現這種藥品的怪異之處,然而他已經入土了,我們還能把他怎麼辦呢?

4.膠體金與現代科學

上面的故事聽起來讓人感覺黃金就是一個健康殺手,除了好看一點兒,沒有任何醫用價值,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通過現代醫學的研究,人們把金製作成膠體狀態,並將它用在電子顯微鏡檢查中,我們的蛀牙也是金合金材料填補的。此外,人們對金的研究還延伸到了納米級別。人們發現納米基本的金顆粒可以優先在癌細胞附近聚集,這有利於醫學界更早做到定點消除惡性腫瘤。事實證明,如果金得到合理運用而不是胡亂臆想,就能夠應用於醫學界,真的成為救人性命的法寶。

▲product name t 2毒素膠體金快速檢測

金的兄弟——銀在醫學界的價值

雖然在首飾界,銀可能不如金顯眼,可是在醫藥界,銀的名氣要比金大。早在古羅馬時代,人們就發現銀器能殺菌消毒。人們在牛奶罐裡放一枚銀幣,牛奶就不會輕易變質。在中國也有類似的用法,中醫常用銀針來進行針灸,就是因為它不會感染皮膚,我國苗族、藏族居民也有用銀碗喝水更健康等說法,而且這個說法也有現代科學依據。據試驗表明,0.001摩爾的銀離子就能殺死五百毫升水中的細菌。而銀性質比金活潑,銀在水裡會發生極其微弱的水解,形成銀離子。僅僅是這些微量的銀離子,就足以殺死碗裡所有細菌。

▲巴洛克時代的銀酒壺

既然銀這麼好,那是不是多多益善呢?還真不是。當人體攝入過量的銀離子時,會引起銀中毒。中世紀時,貴族們所有的餐具都是用銀製品,日積月累之下,攝入的大量銀離子會讓他們的皮膚變成微藍的顏色,人們把這種現象稱為這個人具有貴族血統。實際上在今天看來,這位貴族應該是銀中毒了。不光是古代,就在當今,也有過量攝入銀導致銀中毒的例子。美國一位政客,斯坦瓊斯聽說銀能殺菌,為了抵禦「千年蟲」,他吞下了大劑量的膠體銀,結果引發了嚴重的銀中毒,皮膚都變成了灰藍色。不過這個人的心態比較好,人們問他的皮膚是怎麼回事時,他都告訴這些人,"我是在為萬聖節做練習呢"。

金銀與人生

說起來,無論什麼東西,都要用在合理的地方,使用適當的劑量,才能發揮真正的效果。金、銀的醫用史實告訴我們,就算是貴為金銀,用錯了地方,也是一文不值的。就算找對方向,用力過猛也可能害了自己。唯有找對方向,適當用力,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

參考資料:《黃金二首》《荒誕醫學史》

相關焦點

  • 鍊金術士的黃金和永恆的生命:中世紀鍊金術的秘密
    艾薩克·牛頓以他在力學和光學方面的研究而聞名,但他也對神秘學著迷古希臘、埃及和羅馬的鍊金術即使對17世紀的牛頓來說,鍊金術也是一門古老的藝術,他有數百本著作可供學習。牛頓並不是第一個求助於鍊金術來尋找他所需東西的人,事實上,他是眾多試圖利用鍊金術來發現非凡秘密的鍊金術士之一。古代和中世紀鍊金術士的主要任務是找到創造黃金和長生不老藥的方法。
  • 歐洲中世紀時期的鍊金術是不是巫術?它也是現代科學的搖籃
    鍊金化學所謂的歐洲中世紀的鍊金術,並不是表面上的意思只為了造黃金,而是研究一切神聖的東西,包括長生不老這些,他們相信銅鐵汞鉛可以通過一定方法變成金,甚至治病和啟發人的心智等。這些在現在看來當然是偽科學。
  • 發現豆腐只是意外,煉仙丹才是目的,鍊金術都煉成了些什麼?
    地球走過太陽和月亮中間形成一條線時,月亮不亮了,但是古人想像出了一隻天上的神犬吃掉了它,今天它叫月食。打雷下雨是大自然現象,古代人豐富的想像到一位天神呼風喚雨。除了好奇心還要有紮實的基礎知識,要不然怎麼敢說自己是鍊金魔法師呢!鍊金術先前還是一些關於身心的研究,只是在研究的過程之中大家知識豐富了,幻想趨向了現實。人們關心怎麼才能發財,考慮怎麼把賤物變成「黃金」!亞里斯多德時,元素論讓世人痴迷,人們一廂情願的認為世上的物質基本可以分解為四種元素組成:水、土、火、空氣,所以只要正確的進行一些催化和影響,泥土可以變化成為黃金。
  • 矽谷的長生不老產業:鍊金術 2.0,滿足 CEO 們「拿錢換命」的欲望
    然而,科學更為發達的今天,「鍊金術師」們要如何繼續做長生不老的生意? 他們都帶上科學面紗,但是葫蘆裡,賣的究竟是什麼藥?本文的作者Drew Millard參加了一場「長生不老」社群的研討會,將會上所見寫成此文。本文編譯自medium的原題為「How to Get Rich and Never Die Trying」的文章。
  • 從鍊金術到現代化學(組圖)
    這正是一般科學史上所認可的鍊金術的正面意義,即它催化、孵生了現代化學。另一方面,鍊金術又很強調精神的修行。對鍊金術士而言,鍊金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施術者參與了物質轉化的過程。正是在這一關鍵點上,現在人們普遍認為,鍊金術在完成歷史使命後,其本身由於其非科學性已成了科學史上的遺蹟。
  • 番禺鍊金黑作坊被查處,鍊金術存在嗎?揭開古代鍊金術的神秘面紗
    從技術層次來解釋,有人覺得鍊金術就是把賤金屬變成值錢的黃金或者是長生不老為目的的技藝;具有神秘色彩的解釋,有人認為他的存在說明人類與神明是同等存在,也就是說會鍊金的人和神一樣有超能力,這是20世紀以來人們對鍊金術師的普遍誤解。
  • 鍊金術是什麼?為什麼歷史上那麼多優秀的大腦都鍾愛鍊金術
    從事鍊金術的這些人中不乏擁有那個時代最優秀的科學頭腦,他們的創新開啟了全世界的科學洞察。鍊金術的核心其實是一種好奇的思維方式,致力於探索世界的運作方式,試圖破譯自然的規則並利用它們達到各種目的。一般來說,鍊金術士認為要達到這些目的,必須淨化精神、身體和心靈。鍊金術主要是幹什麼?
  • 太歲包治百病還能長生不老?專家回應:千萬別亂吃,會出事
    中國上下五千年,無數人在尋找長生的方法,長生是他們一生的追求,但生老病死本就是一個輪迴,人可以長壽,但終究難逃一死,而人們在尋找仙丹妙藥想要長生不老,青春永駐的時候,找到了一個叫「太歲」的東西,根據《山海經》記載,堯、舜、禹等帝王皆過百歲,他們都食用過「視肉」、「聚肉」。
  • 太歲肉靈芝神乎其神包治百病?不可能!!!不要迷信!
    「長生不老」不僅僅是古代帝王的願望,也是我們現代人所追求的終極目標。最近各大媒體報導天價太歲,還將太歲稱謂長生不老藥……但是我們認為任何生命都是有極限的,所謂的長生不老藥是不存在的,當然作為一個夙願一個美麗的傳說也未嘗不可。太歲在很多古書中記載稱謂「視肉、聚肉、肉芝」,其他最大特點是:看上去就像是一塊肉,能自生自長而且不腐爛、不發臭。
  • Acetone:掀起搖滾狂潮
    Acetone:掀起搖滾狂潮2001年08月22日10:51:56 網易社區  現在美國搖滾樂風大概都被如Limp Bizkitz、Korn、Marlyn Manson…等這些Thrash-Hop、Nu Metal、Industrial"硬"派幫或Matchbox Twenty、Creed、Live等這類Post-Grunge"軟"調幫在音樂市場上出盡風頭;前陣子好不容易才有Radiohead、Coldplay這類英式搖滾的樂風在美國主流及搖滾榜上殺出條血路來,稍稍軟化了一下轟炸已久隆隆作響的搖滾狂潮
  • 牛頓:最後的鍊金術士
    在這些有關牛頓負面行為的故事裡,牛頓沉迷鍊金術的現象引起了研究者的興趣。誰也不曾想到,一個以理性著稱的科學家竟然從事江湖術士的勾當。20世紀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就說道:「牛頓並非理性時代的第一人。他是那些鍊金術師中的最後一位,是巴比倫和蘇美爾人中的最後一位,是用與一萬年前起就開始建立我們知識遺產的人們同樣的目光來觀察這個大千世界的最後一個偉大的心靈。」
  • 從鍊金到化學, 中間到底經歷了什麼
    先來看看它在各地的發展情況吧。中國:「鍊金術」又稱「煉丹術」,最出名的術士便是為秦王尋訪海外仙山求取長生不死藥的徐福,至今霓虹還有人自稱是徐福東渡時那三千童男童女的後代。古時道、醫關係緊密,那些歷史上著名的醫生往往也是資深的道人,就比如唐代名醫孫思邈,如今的許多道館裡都還有「藥王殿」,再比如東晉抱樸子葛洪,也是醫學名家。
  • 淺談古代鍊金術的發展:起源於中國,發展在西方,成功還在未來
    正是因為這個故事的廣泛流傳,人們深信世界上真的有這種仙丹的存在,並且為此而痴迷。當然,尋常人家也只能想想,第一個打算付諸實踐,憑此長生不老的就是秦始皇。秦朝有個方士(指煉製丹藥的術士)名叫徐福,他受秦始皇的指派煉製長生不老藥。後來他自己也明白根本製造不出來,就謊稱需要帶3000名童男童女出海尋找神仙求取仙藥,秦始皇應允了。
  • 雅本化學「長生不老藥」上線銷售股價大漲 稱將實現規模化生產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雅本化學「長生不老藥」上線銷售股價大漲,聲稱將在上虞基地實現規模化生產繼金達威(002626.SZ)之後,雅本化學(300261.SZ)也開始銷售「長生不老藥」。該產品頁面援引的資料宣稱,NMN能有效延緩衰老引起的各種問題,因此又被成為長生不老藥。不過,該產品頁面顯示,雅本化學進口NMN為營養膳食補充劑(非食健字)。該產品宣傳資料還表示,雅本化學旗下子公司頤輝生物熟練掌握生物酶技術,正是通過酶法製備胺基酸而獲得了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保障了原料的優異質量。
  • 荒川弘《鋼之鍊金術師》探秘:大反派人造人與父親大人的出處
    「克隆牛」並非像中世紀的神奇魔法那樣憑空創造出來的,也是利用了牛的細胞,一隻成功的「克隆牛」背後是無數隻因為實驗失敗而在痛苦中失去生命的動物。《鋼煉》中的人造人也是如此,他們大多是人類孤兒,從小被迫進行與「賢者之石」的融合試驗,失敗者會經歷極端痛苦的排斥反應而死去,僥倖成功的7位人造人則分為用「七宗罪」命名:傲慢、色慾、暴食、嫉妬、強欲、怠惰、憤怒。
  • 中世紀的科幻小說
    在科學史研究中,人們早已習慣避開了中世紀時期,認為這段超過一千年的時間裡大概沒有發生。然而,中世紀並不是一個充滿魔力和迷信的黑暗、靜止、無知的時代,也不是從開明的古人到現代進步中的確實。實際上,在中世紀是科學和技術取得巨大進步的時期。在中世紀,人們開發和改進了羅盤和火藥,發明了眼鏡,機械鐘和高爐的。
  • 「長生不老」偽命題?從秦始皇到現代,人們都做出哪些瘋狂之舉?
    如果按照人類的基因法則,人生不過百年,但人人都希冀可以長生不老,壽與日月齊輝。佛曰:萬事萬物都在「成住壞空」之中,也就是說,生生不壞不死的生命是沒有的,不論物,還是人。它道出了宇宙生命的部分真相,那麼,對於人類的生命,至少,從古至今,我們確實沒有見過一人,終究逃脫了這一法則而活出個千秋萬代。
  • 古代的「財富密碼」——鍊金術,何以打開了化學之門?
    古往今來,人們心中最渴望的兩樣東西,無非就是長壽和財富了。為了能夠延長人們的壽命,人們可以翻山越嶺費盡千辛萬苦的尋找長生不死藥,而為了財富,可以絞盡腦汁的想盡各種賺錢方法,其中最為瘋狂的就是鍊金術了。 可惜,無心插柳柳成蔭,黃金沒有被煉出來,反而催生了現代化學的雛形。
  • 為了煉製黃金,古代的鍊金術士都用過什麼奇葩東西?
    一說其起源於古希臘,以佐西默斯為代表的古希臘鍊金術師認為,世上存在著一種「賢者之石」(又叫哲人石),具有點石成金的力量,而鍊金術的目的,就是找出賢者之石。早在秦朝開始,就有方士開始以各類礦物或草藥煉製「長生不老藥」。 後來這項技法傳入歐洲,經過數百年的發展,這才逐漸演化成了現在的鍊金術。
  • 長生不老藥?可能是一種智商稅
    諸多科學研究對NAD+產品仍存質疑,但並未阻擋人性與資本對於追逐「長生不老」的熱情  隨著全球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加,對於延長壽命、健康生存的渴望也隨之增長,這催生了保健品的巨大市場。  近年來,一種含有NAD+(激活劑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成分的保健產品市場急劇擴張——這種保健品被宣稱為能夠修復人類的DNA,讓你的壽命比別人更長,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比同輩愈顯年輕,稱為「長生不老藥」。  近日,A股市場NAD+產品的相關概念股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