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特別需要這樣一部電影

2021-01-08 新過期青年

大自然有很多孩子,人類是最調皮的那一個。

自誕生起便有了野心,要直立行走,要使用工具,要用火,要吃的和別的兄弟姐妹不一樣,要俘虜他們,最後還要徵服自然,打敗父親母親,自立門戶......

也曾無數次打開潘多拉魔盒,引發大災大患。

這是人與生俱來的原罪。

根據聖經的說法,是人性七宗罪——「暴食」、「貪婪」、「懶惰」、「嫉妒」、「驕傲」、「淫慾」、「憤怒」。

這七宗罪與其說是宗教教條,不如說就是對現代社會的真實寫照。

1995年,大衛·芬奇將這頗為敏感的拷問影像化,誕生了這部經典的——

《七宗罪》Se7en

影片靈感來源,是但丁的經典之作《神曲》中的煉獄篇。篇中但丁作為主角,額頭被刻上七種死罪。但丁每往上爬一個懸崖,就會自動擦掉一個罪,最後到達天堂。

相同的,在基督世界中,普通人的救贖也與」贖罪「有關。他們必須要接受」末日審判「——凡是得到內心歸屬,行善之人皆可升入天堂,反之就會接受懲罰,下罰地獄。

其中審判者自不用說,是耶穌與上帝。那麼,劊子手由誰扮演?

在影片《七宗罪》中,一個平時連雞都殺不動的宗教信徒,舉起了鐮刀......

說是審判,不如說是屠殺。

第一天,一名肥胖男子被殺。兇案現場的地板上,兇手用血寫著:貪婪。冰箱上還有兩個字:暴食。警察很快發現,他是被迫吃了大量的食物,導致急性胃擴張,內出血而死。

第二天,死的是一名貪婪的律師,被人脅迫割下身體的一磅肉,同樣是大出血而死。

第三天,奄奄一息的癮君子,靠著兇手的抗生素和其他藥物在床上苟延殘喘,維持了一年的生命體徵,警察找到他的時候,背部褥瘡和全身傷口已經化膿性感染,人的形貌與殭屍無異,只要接觸到光線就會立馬休克。

第四天,一名金髮妓女被尖刀捅死,屍體旁邊寫著「淫慾」兩個字。

第五天,過度追求美麗反而被毀容的女人,死時被捆在床上,一隻手拿著安眠藥,一隻手拿著電話。這是兇手給她選擇的權力:是選擇活下去,頂著這一張可怖的臉過一生?還是吞下安眠藥,乾脆一死了之?很顯然,女人選擇了死。

(前方高能預警)

暴食:

貪婪:

懶惰:

淫慾:

驕傲:

這是一起性質惡劣的連環殺人案。

接手這樁案件的警官威廉和米爾斯,在第三個死者之後,突然警覺起來:

和一般的殺人犯不同,這位兇手顯然有著非比尋常的理智,並且智力極高。

很快,他們根據死亡現場的字眼,也推斷出兇手的目的:

」以殺虐的方式進行傳道。「

「暴食、貪婪、懶惰、憤怒、驕傲、淫慾、嫉妒......」

如果沒有猜錯的話,接下來還會有兩起兇殺!

就在兩位警官全力追捕,阻止新一輪兇殺發生時,他們沒想到,這時候幕後兇手約翰,突然上門自首。

再高明的警察,都玩不過喪心病狂的瘋子。

因為他們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威廉和米爾斯沒有想到,這麼輕易就抓獲犯人。

然而,七宗罪中還有兩宗,就這麼放棄了嗎?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對於一個狂熱的變態來說,是絕不允許這樣的遺憾發生的。

約翰聲稱,很快他們就會見到下一個死者,那個犯了「嫉妒之罪」的人。

就在這時,米爾斯收到了一個包裹。裡面裝著,正是自己的女友翠西的頭顱!

盛怒之下,米爾斯開槍打死了約翰。

最終完成了最後一樁罪:憤怒。

沒錯,七宗罪的最後一樁,正是由這位「正義的守護者」米爾斯親自犯下。

米爾斯從一開始追擊兇手,到成為兇手。由始至終,是這場瘟疫的感染者,也是犧牲者。

至此,七罪,七罰,一一兌現。

影片的最後,只剩下威廉一人對著夕陽默默無言。

他是最後的倖存者,將會帶著原罪,反省,思索,遵循——直到他最後的審判到來。

而人類的罪過還會繼續:搶劫案為了幾個小錢,不惜刺瞎一個人的眼睛;女人受到侵犯喊救命沒用,只能喊救火。

同你我一樣的,既生而為人,就絕無可能倖免於難。

約翰作為傳道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贏了。

因為在現實中找到了七宗罪原型,殺虐也找到了高高在上的理由。

這場勝利可悲又可恥。

因為過於激進,《七宗罪》被不少人詬病。

極端、暴力、冷酷、不圓滿......

這是引起觀眾不舒適的原因。

而作為另一種聲音的擁護者,我認為這種不舒適很有必要,正如約翰所說,「這是一場醒世的行為藝術。」

要醒,就必須要疼。

」七宗罪「作為宗教理解也好,故事理解也好,這不過都是一種介質,一件外衣。它要表達的是更深層的東西——剝去這層宗教外衣,你能看到人類對自然的原始的認知、對自身的反思。

我們的祖先曾經是大自然的孩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沒有那麼聰明,也沒有那麼多欲望。對於這個世界,他們懷有一份虔誠。

而到了現代,文明給我們帶來了便利,也造成了某些領域的退化——

在西方,啟蒙運動發現了理性。自此,人類自我意識不斷膨脹。近代,科學技術代替人的理性,摧毀了信仰的力量,催生出狂妄、傲慢......

於是,尼採口中」上帝死了「的時代,真正到來——

l 車諾比核爆,上百萬人直接死亡,被輻射過的胎兒,以後仍會生出畸形兒;

l 剛果爆發伊波拉病毒,染上的人器官溶解,舉止如殭屍,充滿攻擊性,致死率極高;

l 美國一個叫做湯姆斯河鎮的地方,無數人因為工業汙染患上癌症。幾十年後,悲劇一代傳一代,現在這個地方因癌症得名——」癌症村「

......

如今,病毒從動物身上,轉移到人類身上。

很多時候,最可怕的不是飛來橫禍,而是不懂敬畏的人心。

不管你信不信宗教,我們要相信,」最後的審判「或早或晚,總會來的。

或許《七宗罪》的表現過於極端——

足足展現了罪惡與冷酷,最後絕望之餘,它也並沒有告訴我們如何保持人性的善與前程,是對上帝的皈依?還是對惡人的懲戒?

如果是前者,豈不是拋棄了宗教之外的人?如果是後者,豈不是另一種暴行的重複上演?

電影給不出答案。但是可以讓我們重新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什麼時候,人類才能找回敬畏呢?

我們本該做得更好。

相關焦點

  • 看這樣一部喜劇會使人們愛上這部電影
    關於他的一部電影,有這樣一個段子:上班釣魚看電影被領導發現,領導很生氣,批評我說「這片子你竟然沒看過?」今天,我強烈推薦這部經典喜劇《辦公室的故事》這個故事太可愛了,也可以叫《霸道女總裁愛上我》。聽起來很粗俗,但比預期的有趣。
  • 今天推薦一部沒有喪屍的喪屍電影《負重前行》
    今天推薦一部沒有喪屍的喪屍電影。提及喪屍篇,很多人首先想到就是血肉模糊,腦漿四濺的血腥可怕場面。不過隨著近幾年喪屍片的主題不斷拓展,不再是一味的恐怖嚇人,而是開始走溫情路線。前幾年大火的釜山行就是打著上市片的旗號走上溫情路線。這部電影發生在列車車廂裡,正是這種密封的故事環境,才能讓觀眾更容易脫離現實,融入到影片當中去。
  • 《我是一個賊》是一部有深意的電影,不失為一部好片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點電影的黃金時期,這個時間孕育除了很多經典的電影,這些電影拿到二三十年後的今天也依然不落時,今天我們就來聊一部邱淑貞和任達華主演的老港片《我是一個賊》。《我是一個賊》翻拍自好萊塢經典雌雄大盜電影《邦妮和克萊德》,克萊德對邦尼是一見鍾情,兩個人結伴浪跡天涯,靠打劫為生,原片在第40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了兩項大獎,《我是一個賊》有著很好的內核,主人公走向絕路象徵著對不合理社會因素的批評,電影是悲情的,但是導演也加入了許多浪漫滑稽的情節,一本正經的任達華也難得耍寶了一次。
  • 一部被詛咒的電影
    排第一的是迪士尼的米奇大電影《幻想曲》(1940),4.7/5,沒想到吧  今天就來講一講《大開眼戒》到底是不是一部邪惡到讓庫布裡克付出了生命代價的電影  六天前,他剛把《大開眼戒》的電影拷貝寄給在好萊塢的華納兄弟。這部電影剪了一年多,寄出的拷貝還沒有完全做好。一部電影只是初剪,離上映至少還有半年,導演就這樣離世了。  這是一部什麼電影?
  • 一部讓我們看到VR未來的電影《Dear Angelica》
    看一部VR電影是什麼樣的體驗?
  • 史上5大受詛咒電影:最後一部太詭異了
    有的電影叫好不叫座、有的電影叫座不叫好、有的電影既不叫好也不叫座,但有一部分電影又叫好又叫座卻無緣由的陷入了某些詛咒。這樣的案例在電影歷史上並不少見,我們今天選擇了5部最具代表性的電影,看看他們陷入了什麼樣的詛咒之中。
  • 《12勇士》:一部可以讓我們想到電腦遊戲的電影
    美軍利用空中的制霸權,充分的告訴我們戰爭原來可以這麼搞。不過場面方面,做的還不過好,人數怎麼那麼少人。作為戰爭片來說,是不夠激烈的。最後的戰鬥場面,大家都像有神功附體一樣,怎麼都打不死。是不是真的那麼幸運?十二勇士,個個牛叉。看最後的字幕,好像是真實的故事也是十二勇士各個平安回家了。這部電影讓我想到了幾款玩過的電腦遊戲,騎馬與砍殺與使命召喚(貌似是9)。
  • 影評:電影《誰先愛上他的》點評,一部戲虐卻讓人落淚的喜劇電影
    ,《誰先愛上他的》算是在獲得了相當大的關注度的一部臺灣電影。主講內容劇情敘述一位阿三飾演一位因病過世的音樂老師,可是他在死前將自己的保險、受益人的名字改成了自己的同性愛人,於是在電影的一開始就是他的太太帶著兩個人生的小孩來到這個同性愛人的家門口想要討回這一筆保險金,大概故事就是這樣開始的!這部電影有著不錯的口碑,起碼在我身邊的朋友在我的同溫層裡面是這樣子的,不過我看了有蠻多影評朋友是沒有很喜歡這一部電影的。
  • 如何生產一部票房十億的電影
    我們先看一下票房在這個檔位的電影: 發現這些電影的共同點了嗎?第一,中式魔幻,第二,大量西遊題材。 在這個檔位掙錢,需要重點理解什麼是「中式魔幻」。 在電影行業,文藝片和養IP,都不是先進的掙錢方法。真正先進的方法是:讓演員們穿上古裝,返回封建時代。
  • 《回魂夜》:周星馳被低估的一部電影
    當然這也可以解釋成Leon利用其豐富的想像力把這些虛假的東西給想像成是真正存在的事物,如果這樣解釋的話,那Leon或許是一個世外高人。電影的第一視角不是星爺,而是莫文蔚,但主角卻是星爺。星爺在片中飾演一個介於天才和白痴之間的角色,電影不是從星爺的角度來講述故事,而是從莫文蔚。以一個第三者的角度來窺探星爺在片中各種神經兮兮但又頗具韻味的行為。
  • 電影《橡皮擦》太原開機:堅守初心 在家鄉拍一部電影
    電影《橡皮擦》太原開機:堅守初心 在家鄉拍一部電影 2021-01-13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偉大的電影《教父》背後,是一部垃圾小說
    《教父》就是這樣一刻不停地將如此多的信息呈現在我們面前,以至於我們不會有片刻的無聊(儘管這部電影的片長只差兩分鐘就達三個小時了),我們會不斷領會新的東西。這種對電影畫面非強制性的「開放」手法來自對雷諾瓦的傳承。像雷諾瓦一樣,科波拉讓觀眾在影像中漫步,讓電影自己娓娓道來,這在年代電影裡極難做到,因為其中每一個細節都要精心準備。
  • 摘星奇緣:一部講述貴族生活的電影
    摘星奇緣:一部講述貴族生活的電影好萊塢電影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大片、畫面精美、票房很好的印象,前段時間有一部電影有一次刷新了我的三觀,在印象中好萊塢出品的片子一般都不會涉及什麼家庭的,好多都是帶有科幻色彩片子,這部片子講述的是一部貴族生活的故事,它叫——《摘星奇緣》。
  • 《豬豬俠豬年吉祥》是一部怎樣的動畫電影?
    豬豬俠,這個動畫人物一直在我們心裡屬於特別可愛的形象,所以說現在《豬豬俠豬年吉祥》也是一部非常不錯的動畫片,它是在大年初一上映的,它主要講述的是穿越到幻想世界,少女名字叫吉祥,後來遇到了不能變身的童年英雄豬豬俠,為了回家,兩個人展開的一系列冒險,最終收穫了勇氣和友情,回到了人類世界。
  • 一部電影原來可以有多個結局
    通常來說,一部電影無論有無結局或者無論結局好壞,都只有一個版本,但是有些電影出於一些特殊的考慮或者其他因素,有兩個甚至多個版本。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幾部多結局的電影。一、蝴蝶效應《蝴蝶效應》是一部由埃裡克·布雷斯、J·麥凱伊·格魯伯執導,艾什頓·庫徹、艾米·斯馬特、約翰·派屈克·阿梅多利、傑斯·詹姆斯等主演的科幻驚悚電影。
  • 耳朵大有福:一部被片名耽誤的偉大電影
    如果你在搜尋引擎裡敲入這個中文片名,你將看到這樣一個頗具迷惑性的電影標籤。 這個土得掉渣的片名,加上範偉當時根深蒂固的小品喜劇屬性,足以讓你誤以為這是一部充滿著濃濃城鄉結合部風格的低俗喜劇電影。 又或者說,以當時的宣發水平,你根本沒有機會知曉,原來國內還有這樣一部被片名和宣發所耽誤了的優秀電影。
  • 最好的電影配樂大師去世了,我們要怎麼看待電影中的音樂
    《電影的藝術》由詩人尼古拉斯•韋切爾•林賽(Nicholas Vachel Lindsay)寫於1915年,是美國首部將電影視為藝術的著作,也是第一部電影評論著作。林賽對早期默片發表了精彩的分析,論述了各類別電影的特別之處。他將電影與雕塑、繪畫等傳統藝術形式結合起來,以此來論述電影中的空間與畫面。
  • 盤點50部怪物類電影排行榜,一部比一部嚇人,膽小勿入!
    今天,「羅少說電影」來給大家聊一聊怪物類型電影,小編比較喜歡看這種驚險、刺激的場景,甚至偏向於重口味,電影中虛化出來的怪獸往往是最吸引觀眾的,這也是此類電影經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經典的怪獸。怪物一直以來都是各種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最鍾愛的題材之一,它不僅能很好的吸引觀眾的好奇心,還成為了大片製作的必要素材。
  • 國外十大評分最高的電影,每一部都是經典!
    電影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複製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騎士》一部試圖重建自己生活的戲劇性結構電影
    騎士剛開始的時候是一個年輕人醒了過來,在鏡子裡看著自己,然後取下了覆蓋在他頭骨上的繃帶,這需要做一點,因為繃帶是在那裡釘的,在下面金屬縫線從他剃過的頭上伸出來。《騎士》是一部電影,如果我只是想找個晚上的娛樂節目,我可能就不會去看了,這是寫電影最好的部分之一,你偶爾會遇到一部電影,當你沒有預料到的時候,它會讓你感動,這部電影並不完全是一部紀錄片,而是由趙克洛導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