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言論,思之令人發笑,大丈夫活於世,連自己的女人都保護不了,死了便罷了,卻還恬不知恥問女人為何不為自己報仇?
有那能耐遠見與魄力,為何不學那明朝崇禎皇帝,在國破之際,早早把自己女兒砍了,讓那懿安皇嫂與周皇后早早學那烈婦貞潔一襲白綾而去,免得城破之際,受那賊豎子李自成的鳥氣!
我曾記得隋煬帝楊廣的蕭皇后,在隋煬帝死後,曾被宇文化及擄了去,後又輾轉於竇建德與東突厥之間。這樣一個號稱前後六次妻人的皇后,卻也沒有誰說她的半點不是。不僅她,連中國歷史上幾乎絕大多數被擄走亡國遺孀,尖酸刻薄不饒人的史官也未曾對他們不曾為亡國先夫報仇過多置喙。
因為什麼?因為華夏幾千年的人們潛意識裡理所當然認為,這就不該是區區一弱女子之流所肩挑得起的巨大使命,正是人力有時盡也。
我曾聞動亂古國,男子百戰穿金甲,萬人浩浩湯湯,卻不曾聞女子千軍萬馬,踏破敵國羌城。
因此,這實在不是古代女子所該背負的命運。古代女子一輩子的使命無非是兩個,一個是相夫教子,一個是烈婦貞潔。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靖康恥被擄去的兩個糊塗蛋皇帝,這兩糊塗蛋國破兵敗便罷了,卻奴顏媚骨,貪生怕死不想方設法保住自己國主威嚴與妻小貞潔,致使自己妻小被金人侮辱折磨至死,當真是可惡可恨得緊,北宋合該有此劫。
試想,兩位皇上都在,這讓兩宮皇后如何去死?夫為妻綱,做皇帝的丈夫尚在,對做妻子的來說天就還在,有什麼理由與身份去徇死。倘若死了,又陷苟活的皇帝於何地位?
在他國,男人尚且如牢籠囚豬,怎麼好意思說讓這些女人去報仇的啊?
至於說到我們剛剛提起的蕭皇后,隋煬帝死既死了,但蕭皇后仍舊是有使命在的,總有子孫要蔭庇,對蕭皇后來說,只要她還活著,自己的子孫就能最大可能的長大,有朝一日報仇雪恨也並非不可能。
否則大多不願意苟活。
你看南宋最後那位楊太后,先帝死後,一路苟活,只為兩位幼子,在最終復國無望,還不是毅然決然在崖山徇海?!
要顧忌幼主,這又是另一個原因。
倒也曾有貞潔悍婦。我曾聽聞鐵木真破西夏,擄其王妃侍寢,該王妃便在床笫之上,給鐵木真咬下一口致命之傷,致使其流血不止不久一命嗚呼。
因此,縱觀華夏史,女子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命不由己,既可悲,又可嘆。如今還要別人用心這麼腹誹一番,實在不該!
點擊關注不書,了解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