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絕大多數職場工作人士,面臨著說話、聽話的難題。
中國人說話,往往微言大義,諱莫如深。這與我們傳統文化有關,也與我們延續千年的官僚體制有關。
雖然時代進步了,在職場溝通時,人們開始提倡簡明扼要,直抒其意。但傳統的改變畢竟需要時間,還有不少人習慣這種說話風格、講話強調。因此,聽懂別人講話的意思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聽懂領導的話外之意,弦外之音。
比如,當你完成了一件任務時,領導說「謝謝你」,和說「辛苦了「,有什麼不同?
當領導說「謝謝你」時候,往往表示這件任務並不是你的本職任務,也不是領導的分管任務,他對你的努力表示認可,但離你還有點距離;而當領導說,「辛苦了」的時候,表示他認為這件事是他轄下的任務,也是你應該完成的任務,而且,他跟你的距離比較近。用通俗一點的表達方式,就是領導當你是自己人,才說「辛苦了」,當你是外人,才說「謝謝了」。
又比如,領導給你布置了一件任務,說「你看著辦」,和說「你來辦」,有什麼不同?
當領導說「你看著辦」時,表示他對你充分授權,這件事你可以辦,也可以不辦,完全按照你自己的思路、方式去辦;而當領導說「你來辦」,則是明確下達指示,讓你具體負責,語氣中顯露出的則是「不僅要你來辦,而且要辦好」的意思。
所以,領受任務的時候,一定要聽清楚領導的吩咐,否則往往吃力不討好,又或是該出手時沒出手。
再比如,你有任務或者有要事向領導爭取援助,領導聽完後,答覆「知道了」,和答覆「我知道了」有什麼不同?
當領導答覆「知道了」的時候,這件事情能辦成與否,領導等於沒有給明確答覆。他也許需要努力協調,調動資源,也許需要權衡利弊,再決定是否辦這件事情;而當他答覆「我知道了」的時候,雖然只是加了個小小的主語,但其中也表露了他的主觀意願和願意出手的態度,所以如果當你聽到「我知道了」的時候,你可以往積極的方向做好準備,而當聽到「知道了」的時候,你則應按兵不動,聽候下一步的指示。
中國人的話語博大精深,雖然職場上工作的我們努力奮鬥,但同時也需要學會傾聽,聽懂領導話語背後的意思,才能讓我們事半功倍,順利前行。
歡迎您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