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審視自己創作的作品「力爭上遊」。
劉超在創作巨幅書法時,猶如在宣紙上舞蹈。 上遊新聞記者 劉力 攝
▲劉超拿起巨大的毛筆創作巨幅書法作品。
劉超,1966年生於重慶市潼南區,1986年入伍至新疆某部,1988年調回重慶原十三集團軍服役,副師級工程師,上校軍銜。先後在北京中國軍事博物館、中華世紀壇、炎黃藝術館、上海美術館、廣州美術館、四川美術館、重慶美術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深圳博物館等地二十餘次舉辦個人書畫暨藏品展。作品被中國軍事博物館、上海美術館等收藏。
說起劉超,乍一聽你可能不知道是誰,但他的作品你一定都見過——朝天門碼頭上的三個大字「朝天門」,就是劉超所寫。數十年來筆墨經營,劉超不僅形成了特點鮮明的大字書法,也因為軍人的身份,被稱為「戰士書法家」。
3月10日,蟄伏八年的劉超在重慶的又一個個展《戰士劉超書法展》將在位於解放碑的重慶美術館開幕。
書寫大字 墨汁藏著秘密配方
昨日下午,重慶天氣晴好,位於九龍坡區謝家灣(金茂)小學6樓的一塊空地,陽光從四周的窗戶灑進來,這裡正是劉超的一處臨時工作室。劉超正站在一旁,注視著剛剛裝裱好的自己的兩幅書法作品。因為尺幅巨大,劉超的作品裝裱完成後只能鋪在地上,當然他的創作也是全程在地上完成的——這兩幅作品的尺寸寬有3米,長達10米。
「這是能找到的最大整紙的宣紙了。」劉超寫書法不僅用的紙大,筆也很大,高超過了1米。普通人可能拿起來都有些費勁,但劉超卻要用他來揮毫潑墨。
當然,大只是觀眾能直觀感受到的,大的背後卻不簡單。「這麼大尺寸的宣紙行內叫『三丈』,最便宜的大概要5000塊錢一張。」劉超介紹,「如果是安徽產的,價格在1萬到2萬塊錢一張,如果是著名宣紙品牌紅星,價格可能就要10萬元一張,甚至更高。」一邊介紹劉超一邊脫鞋站上宣紙,給重慶晨報記者模擬創作時的動作,「下筆時真的會『恐懼』,一是大尺寸的書法創作難度大,另外就是怕出錯,錯了就是錢啊。」劉超笑著說:「書法都是一筆落成,又不能修改。」
要寫這麼大的字,用的墨當然也不是普通的墨。「我用的其中一種墨汁是日本進口的,一瓶的價格在300塊錢左右。」為了能讓巨大的毛筆飽蘸墨汁,劉超不得不用水桶裝墨水,一次書寫就要倒入500毫升的墨汁20瓶。「同時裡面還要加入古墨,我平時收藏了很多清代古墨,有四五個朋友在幫我磨墨。」劉超還透露了一個小秘密,為了讓大字有一種厚重感,他還在墨裡加入了秘密配方:「一些礦物質,還有一些淡淡的酒。」
現場臨摹 要與古人「促膝談心」
「書法必須書中有畫,不僅要有繪畫的語言,還要有律動感。」劉超指著地上一幅「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的作品說,上面的留白,就像是瀑布正撲面而來,「千」字的一豎特別長,氣勢十足,就像是瀑布砸在了虎跳峽的巨石上,「河」彎曲流動,則是大河奔流的氣勢。
劉超書法的畫面感,是他數十年堅持「寫生」的成果。他的寫生,除了現場臨摹歷代名碑題刻,還要如畫家般寫景。「去了荊州古城看到古城牆,你就會理解到書法中的『密不透風』是什麼意思;寫《登黃鶴樓》,我會去武漢親自登上黃鶴樓看看;寫《望廬山瀑布》,我專門去廬山走了整整一天,從這個山峰走到另一座山峰,從不同的角度看瀑布;看壺口瀑布,我會從山西和陝西兩個不同的地方看,發現不同的景象。」
劉超說:「現場臨摹就像是與古人在促膝談心,是在與古人對話。」
收藏名作 將建藝術館向公眾展出
劉超不僅是書家,也是藏家和鑑賞家。去年在北京的一次展覽,就展出了30餘件劉超收藏的近現代書畫作品,而這只是他收藏的一部分。
「就像我要堅持『寫生』,我覺得要學習古人的書法,就一定要看原作,看真跡,所以我收藏了不少名家作品。」劉超的「收藏」經歷要從他9歲時說起。劉超自幼練習書法,9歲起就在潼南、銅梁、合川書寫春聯。「當時在潼南寫完春聯,走到一個電影院,看見有一位老人在門口畫畫寫字,老人看我一直看了很久,就送了一幅《奔馬圖》給我。」自那時候起,他每到一個地方寫春聯掙了錢,就用錢來買當地名家的作品,「比如我到合川寫春聯,就去拜訪周北溪,收藏他的作品。」
目前,劉超已收藏了徐悲鴻、郭沫若、冰心、趙之謙、何多苓等多位名家的書畫作品。擁有這些價值不菲的藏品,劉超卻住著普通的房子,也沒有私家車。「我收藏的目的不是賺錢,只是為了學習書法。」對於這些作品未來的打算,劉超已有計劃:「還是讓這些藝術作品回歸社會,發揮最大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所以我也有一個公益計劃——建一個劉超藝術館,向公眾展示這些作品。」
對話
用生命做賭注
把書法進行到底
重慶晨報:請介紹一下即將舉行的個展。
劉超:展覽的名稱《戰士劉超書法展》,是啟功先生以前給我題寫的。展覽大概展出100幅作品,是從我這麼多年的創作中精選出來的作品。
重慶晨報:距你上一次在重慶的個展已8年,為何一直沒有做個展?
劉超:這麼多年不辦展覽是想讓大家把我忘記,我能夠潛心學習。我辦展覽的目的不是為了揚名,我會看大家給我的留言,讚美的我都否定,就想看看大家對我作品的意見。
重慶晨報:聽說你到現在都堅持不用手機和電腦?
劉超:嗯!所以找我都要通過夫人或朋友,我不會什麼手機支付,也不會手機打車。我是想埋頭靜下心來,不怕與社會脫軌,用生命做賭注,把書法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