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喝醉了,我才寫得出大字與草書

2021-01-21 南方周末

9月,期待已久的2020蘇軾主題大展——「千古風流人物」終於在故宮文華殿開幕。這是故宮600周年的首個重量級的展覽。蘇東坡在文化界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這次展覽,四個單元一共展出了78件(套)珍品,其中包括多件蘇東坡的真跡。分別為寫給好友陳季常的《新歲展慶帖》《人來得書帖》合卷;為好友王詵自書詩所作《題王詵詩詞帖頁》;寫給範純粹的信札《春中帖頁》;為李公麟《三馬圖》所作跋贊的《三馬圖贊並引殘卷》;信札《治平帖卷》、《歸院帖卷》等。主要是蘇東坡中晚年的書法作品,展現了兩種不同的「蘇書」。


蘇東坡的弟子,大書法家黃庭堅曾評價自己老師的字,東坡的字,中年圓勁而有韻,老年沉著痛快,拿詩人做比喻的話,「是李白之流」。


蘇東坡的詩文,我們都耳熟能詳,但可能沒那麼多人知道的是,蘇東坡的書法、繪畫也堪稱一絕。中國書法史上有三大行書,除了我們熟知的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文稿》、還有一大行書作品,便是蘇軾《寒食帖》。


《寒食帖》全卷,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未參展本次主題大展


繪畫領域,蘇東坡真跡傳世的極少。2018年,蘇東坡的《枯木怪石圖》在香港佳士得的拍賣會上賣出了4.636億港幣,創造年度中國書畫拍賣紀錄。應了南宋費補之所說的「東坡所作《枯木竹石》,萬金爭售。」


蘇東坡的書法有什麼特點?他的書畫是與誰學的?



蘇軾從小就喜歡書法,早年的「書法老師」是二王,王羲之、王獻之,臨摹蘭亭。多寫的是小楷和小行書,筆致華麗,追求工整。

被貶黃州中,中年學習顏真卿的字。遒勁飄逸,淋漓痛快,代表的作品是《寒食帖》。


晚年在海南時學習李北海。期間也遍學名家之長,不以一家一體滿足,也不規規矩矩臨摹點畫,融會貫通後,自成一家形成自己獨特的「蘇書」。

《寓居定惠院月夜偶出》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東坡的書法,用筆多取側勢,結體扁平稍肥,喜歡用濃墨。他的字俗常的被稱為「墨豬」。多肉微骨謂之「墨豬」。本來字肥就容易俗,比如杜甫就認為字瘦才好看,但蘇東坡不服,「短長肥瘦各有度,玉環飛燕誰敢憎」。他向來認為,自己的字是綿裡鐵,力道都在點畫之內。肥得有力,有何不可。評價自己的字說「東坡平時作字,骨撐肉,肉沒骨」。蘇東坡寫字作畫有個特殊的癖好——喝酒。尤其是寫大字或者草書,一定要喝醉後才寫。東坡自己說,「吾醉後乘興作數十字,覺酒氣拂拂從十指間出也。」黃庭堅目睹了東坡這一特癖,稱他為「真神仙中人」。



蘇軾的好友,王詵,對蘇軾的書法喜愛不已。有一年,蘇門的幾個弟子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翻出了蘇東坡的《黃泥坂詞》,張耒動手抄了一份留給東坡,自己把原件捲走了。

結果,第二天,王詵的憤怒書就來了。「我早早晚晚的收羅東坡書法,花了很多錢了。你有新作,彌補一下我吧,省省我的錢。」東坡於是用澄心堂紙、李承晏墨,上好的紙墨,乖乖的寫好奉上。


在繪畫上,蘇東坡的「老師」是吳道子和王維。受這兩位的影響較深。吳道子繪畫的筆力氣勢,王維的詩中有畫,是蘇東坡繪畫的最高追求。

在鳳翔當通判的時候,蘇軾曾夜觀王維的畫,評論到「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詩即是畫」的觀點開創於王維,後被蘇東坡大力發揚。在蘇軾的全集中,他創作的題畫詩有109首之多。例如我們熟知的《惠崇春江晚景色》:「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在繪畫上,蘇東坡還有一位老師,那就是教他畫竹的文同,文與可。文與可是宋代畫竹子的大家,蘇軾的大表哥,也是他的摯友。
《墨竹圖》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館館藏除了畫竹,文同教給蘇東坡的,還有美學原則之一——胸有成竹。在《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這篇祭文中,蘇東坡寫到「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蘇軾說我心裡懂得這個道理,可是手上做不到,「內外不一,心手不相應,不學之過也。」蘇東坡也是畫竹大家,後期受《寒林圖》的影響,他用淡墨畫老木古蕖,在配上修竹奇石,創造了「古木竹石」的話格。


關於蘇東坡的詩書文,關於他與陳季常、文與可等朋友的故事,關於蘇東坡的人生起伏,欲了解更多可以觀看《我們的蘇東坡》

南方周末精心打磨的視頻課——《我們的蘇東坡》,20集視頻將帶你走遍12個蘇東坡行跡之城,尋訪80餘處蘇東坡到過的亭臺樓閣,拜賞226篇蘇東坡詩詞文章字帖、260幅大宋高清名畫名帖,追蹤蘇東坡朋友圈裡63名親友同僚,講述完整蘇東坡人生故事,呈現詳盡的東坡人生路線圖

在《我們的蘇東坡》400分鐘的探尋之旅裡,我們是蘇東坡的走讀生,將老老實實走一走蘇東坡每一段路,歡歡喜喜讀一讀蘇東坡每一個字。

蘇東坡的房子——


眉山的紗縠行蘇家老宅,開封的宜秋門南園、大梁門白家巷,杭州的鳳咮堂,密州的山堂,徐州的蓋公堂逍遙堂,黃州的臨皋亭南堂雪堂,惠州的合江樓嘉佑寺白鶴居,海南的桄榔庵,常州的藤花屋孫家老宅。


蘇東坡的亭臺樓閣——


東坡被押解上船的湖州碼頭,大江東去的黃州赤壁,鳳翔的喜雨亭凌虛臺,徐州的黃樓燕子樓,密州的超然臺,杭州的望湖樓,湖州的飛英閣,海南的載酒堂,宜興的楚頌亭。

十二個地點,勾勒起蘇軾貶謫啟用,起起伏伏的官場生涯,講述從蘇軾到蘇東坡的一生。蘇軾每走一步,都在反思人生。他的作品中充滿了「東坡生命美學」,從詩詞入手,理解蘇軾詩詞中的人生哲理。宋朝的士大夫文化特點是什麼?北宋疆土的風土人情習俗怎樣?一起認識北宋人文的整體面貌與北宋名士群像。


課程原價109元

已經購買『南方周末年會員』的用戶,可免費領取

點擊連結,師生專享開學會員5折購,64元/年(原價128元/年)


1、本課程為南方周末年會員課程,已經購買『南方周末年會員』的用戶,可免費領取。
2、本課程由南瓜視業、南方周末聯合出品,課程共20講,已上架16講,每周一定時更新。
3、本課程為南方周末App上架課程,購買後,需使用購買帳號登陸南方周末App觀看。


4、即日起至9月30日,購買課程的用戶或南周年會員可在南周APP內參與課程留言打卡,我們將選出50名精彩留言,每人贈送一本原價49元的《清平樂:宋代詩意生活手帳》。
5、有任何疑問可添加客服微信小周(ID:nfzmkf289),我們將竭誠為你解答相關問題。

點擊閱讀原文,一起重新認識,我們的蘇東坡



相關焦點

  • 唐國強草書寫得過於纏繞複雜,與草書本意相反
    唐國強寫得一手名人好書法。在名人當中,唐國強的書法應該是比較好的。但是距離專業品質還有距離,與真正傳統意義上的書法相比,唐國強的書法又是略顯低質的,不入主流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唐國強達不到諸書皆有的書法水準,唯以草書為書。
  • 大字書法,應該怎麼寫?
    首屆大字書法展 入展作品那麼,大字書法到底應該怎麼寫?大字書法是對榜書、題署、署書、擘窠書、撮襟書等的總稱。書法史上,大字書法在明代最為興盛。開國皇帝朱元璋偏好大字書法,他令臺閣書法家在牆壁上書寫聖賢名言,教化將臣。不僅如此,宮廷官府、官員住宅、店鋪都要題寫牌匾、楹聯,為大字書寫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因之,明季湧現如詹希元、胡廣、黃養正等一大批書法大腕。
  • 寫好行、草書的這些技法,建議收藏好
    最近,有書友問我,是不是那些寫行、草書的所謂「大師」大多是沒有什麼書法基礎,其作品純粹是信筆塗鴉而成?我覺得問這樣的問題,是沒有真正掌握書法的基礎常識和理論素養,能寫出一手漂亮的行、草書作品,應該有一定的書法功底。
  • 怎樣寫好大字書法作品?
    我們馬上就要寫春聯了!這是練膽我們馬上就要寫春聯了!這是一年一度的「練膽季」,千萬不要放過。 寫春聯,一般要用大字寫。展廳書法,大字作品也是主流。今天就來講講怎樣寫好大字作品。 什麼是大字書法?
  • 齊白石的學生,用篆書筆意寫草書,沉穩老辣,不失瀟灑
    除了用魏碑寫草書,還有一些高手採取了不一樣的融合方式。比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陳大羽,齊白石的學生,用篆書筆意寫草書,沉穩老辣,不失瀟灑,別有一番味道。
  • 寫大字,用筆有竅門!
    你一定聽說過,小筆寫大字,大筆寫小字
  • 褚遂良大字陰符經上篇(高清單字)
    唐太宗曾經說:「虞世南死後,無人再與我論書法。」魏徵便推薦褚遂良,說「褚遂良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體。」太宗時歷任起居郎、諫議大夫,累官至中書令。後因反對唐高宗立武則天為後,屢被貶職而死。但不管此卷《大字陰符經》是否為褚遂良所書,有一點是大家都肯定的,即該卷具備褚遂良書法的主要特點,並且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對欣賞、研究乃至學習褚遂良書法很有助益,有人稱臨寫此帖為學習褚書的一條入門捷徑。
  • 草書「列」、「別」如何區分?「張」字草書的標準寫法!
    ,古人是先寫一橫,下面左邊一個"亻"旁,右邊一個"白"字;在草書中"亻"簡化成一豎,"白"字則簡化成"日"字("日"字的草書我們也學過了,詳見《草書「月」字為啥斜著寫?但有的書法家刻意將"孑"的上面一短橫跟下面筆畫斷開來寫,比如懷素、王寵等,這樣可以避免跟"別"字的草書相混淆,因為"列"和"別"的草書寫法太像了:
  • 真的是魯迅寫的嗎?
    為此廈門大學就曾出面邀請魯迅給自己大學的牌匾題字,然而魯迅發揮出一慣的內涵文採,偏偏在寫「門」字的時候不帶鉤,寫「學」字的時候沒有寶蓋頭,大家知道是為什麼嗎?後來可能是出於懷念,才答應下來。畢竟1926的時候,魯迅曾誠邀成為廈門大學國文系的教授,雖然執教兩年時間,但難免有一些感情,為此親自提筆給廈門大學寫下了四個大字,當作該大學的牌匾。
  • 田英章高徒荊霄鵬寫得一手大氣磅礴的草書,筆筆精彩,字字精妙
    ,而且也擅長硬筆書法,還將硬筆書法寫入了中小學教材《寫字》,以至於,一提到楷書,我們也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荊霄鵬,這位以楷書成名的大咖,其實,也擅長行書和草書,這不,就有他的草書作品《臨江仙》曝光,筆筆精彩,字字精妙,顛覆你的審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草書吧。
  • 米芾寫得最「狂」的一幅字,讓你看懂什麼叫做「八面出鋒」!
    在這一個高度文明且偉大的時代,蘇東坡以超凡之才學,坐上了書法史上第三把交椅,而黃庭堅則是憑藉自己超凡的穎悟,獨自一人扛起了宋朝的草書大旗,但就書法的技法而言,米芾則是當之無愧的宋人第一!米芾《多景樓詩冊》行書長卷在中國的傳統社會當中,書法基本可以算是「貴族」藝術,只有達官顯貴或者在朝為官者,或者是家世盈富之人才有機會學習書法,才有學習書法的資源。米芾一生衣食無憂。
  • 古今幾人能夠寫好榜書?大字書法藝術的雄渾氣魄
    榜書,古曰「署書」,又稱「擘窠大字」。明代費灜《大書長語》曰:「秦廢古文,書存八體,其曰署書者,以大字題署宮殿匾額也。漢高帝未央宮前殿成,命蕭何題額……此署書之始也。」漢丞相蕭何是第一位運用榜書藝術裝飾帝王宮殿的書家,但不是第一位寫榜書的書家。早在秦統一文字以前,榜書就出現了。
  • 草書史記:兩千年的演進進程
    章帝劉怛亦稱善書,尤喜杜度草書。有《千字文》傳世,載《淳化閣帖》。 漢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4年 居延出土的永元器物簿編簡,雖然屬章草,但寫得縱橫恣肆,極為自由奔放,實開後世大草筆意之先河。
  • 王羲之後繼有人,七世孫當和尚苦練書法,奠定了唐代至今草書筆法
    智永在屋內準備了數隻大簍子,他練字時,當筆頭寫禿了,就取下丟進簍子裡。日子久了,破筆頭竟然積攢了幾大簍子。後來,智永在永欣寺窗前的空地上挖了一個深坑,把那些破筆頭集中起來埋在這裡,砌成墳冢,稱之為「退筆冢」,這就是「退筆成冢」典故的由來。功夫不負有心人,智永和尚的書法終於在隋代名震四方。
  • 008帶你從零學草書 - 律召調陽
    在開始今天的草書講解之前,想先跟大家說明一個問題:在現代通行版本的《千字文》中,並沒有「律召調陽」這一句(這是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內容),而是「律呂調陽」,那麼到底哪個才是正確的,以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其實早在2012年我國當代紅學泰鬥周汝昌先生就曾經公開發表過專門的論述,另外我也根據周先生的講解深入研究過這個問題
  • 田蘊章:我老了,沒能寫好!田英章:中書協的人,在鬼畫符
    後世的書法家大多以唐代楷、魏晉楷書入手,然後再去練習行書和草書!蔡襄,作為宋代楷書的代表人物,被蘇軾(蘇東坡)認為是宋朝書法第一人,他提出了:古之善書者,必先楷法,漸而至於行草,亦不離楷正!楷書的學習,今日書壇有兩種現象:一種是以中書協為主的書法家們,少見以楷書出名,多半都是行書、草書,知名的就是盧中南老師和旭宇老師。旭宇老師對楷書進行大膽創新,把魏碑和魏晉楷書大膽融合,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被大家稱為「今楷」!
  • 書法入門:高清動態圖教你寫楷書、行書、草書三大字體技巧
    每日練字 |【司】江州司馬日忠州刺史時「司」字的基本寫法:楷書:第一筆橫短,內部結構長,呈臺階型,豎鉤難度較大,一定要寫正寫直;行書:豎鉤可以柔和一些,挑鉤要有力,基本結構與楷書一致;草書:筆畫連貫,在隨意中不要失掉法則。
  • 蘇軾經歷了什麼,才寫出「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比如「春江水暖鴨先知」,又比如他的這句「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兩句出自他的一首名為《洗兒詩》的作品,全文如下: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這首詩寫於蘇軾為出生的兒子「洗兒」時,可謂表達了詩人極其複雜的思想感情。
  • 蘇軾手札,美了一千年丨私享
    蘇軾的散文《前赤壁賦》《後赤壁賦》,一闋《念奴嬌》,一曲《水調歌頭》正是對他書法內涵的最為精到的闡發。割裂蘇軾書法與文學的淵源血脈,就很難探得這位偉大書法家的書法藝術的真諦。蘇軾瀚墨一生,宗法晉唐,仍以右軍《蘭亭》入手,深得王書瀟灑婉瀾之姿。中年改學顏真卿,書法面目沉穩深厚,晚年又師李北海,而後自成一家。
  • 傳說中的「廁神」要見蘇軾,蘇軾為她寫了一首詞,讓人笑的肚子疼
    因為「烏臺詩案」,蘇軾被貶黃州。彼時,蘇軾的名氣已經非常大了,大到了什麼程度呢?蘇軾在自己的《子姑神記》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元豐三年正月朔日,予始去京師來黃州,二月朔至郡。至之明年,進士潘丙謂予曰:『異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