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期待已久的2020蘇軾主題大展——「千古風流人物」終於在故宮文華殿開幕。這是故宮600周年的首個重量級的展覽。蘇東坡在文化界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這次展覽,四個單元一共展出了78件(套)珍品,其中包括多件蘇東坡的真跡。分別為寫給好友陳季常的《新歲展慶帖》《人來得書帖》合卷;為好友王詵自書詩所作《題王詵詩詞帖頁》;寫給範純粹的信札《春中帖頁》;為李公麟《三馬圖》所作跋贊的《三馬圖贊並引殘卷》;信札《治平帖卷》、《歸院帖卷》等。主要是蘇東坡中晚年的書法作品,展現了兩種不同的「蘇書」。
蘇東坡的弟子,大書法家黃庭堅曾評價自己老師的字,東坡的字,中年圓勁而有韻,老年沉著痛快,拿詩人做比喻的話,「是李白之流」。
蘇東坡的詩文,我們都耳熟能詳,但可能沒那麼多人知道的是,蘇東坡的書法、繪畫也堪稱一絕。中國書法史上有三大行書,除了我們熟知的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文稿》、還有一大行書作品,便是蘇軾《寒食帖》。
《寒食帖》全卷,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未參展本次主題大展
繪畫領域,蘇東坡真跡傳世的極少。2018年,蘇東坡的《枯木怪石圖》在香港佳士得的拍賣會上賣出了4.636億港幣,創造年度中國書畫拍賣紀錄。應了南宋費補之所說的「東坡所作《枯木竹石》,萬金爭售。」
蘇東坡的書法有什麼特點?他的書畫是與誰學的?
蘇軾從小就喜歡書法,早年的「書法老師」是二王,王羲之、王獻之,臨摹蘭亭。多寫的是小楷和小行書,筆致華麗,追求工整。
被貶黃州中,中年學習顏真卿的字。遒勁飄逸,淋漓痛快,代表的作品是《寒食帖》。
晚年在海南時學習李北海。期間也遍學名家之長,不以一家一體滿足,也不規規矩矩臨摹點畫,融會貫通後,自成一家形成自己獨特的「蘇書」。
《寓居定惠院月夜偶出》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東坡的書法,用筆多取側勢,結體扁平稍肥,喜歡用濃墨。他的字俗常的被稱為「墨豬」。多肉微骨謂之「墨豬」。本來字肥就容易俗,比如杜甫就認為字瘦才好看,但蘇東坡不服,「短長肥瘦各有度,玉環飛燕誰敢憎」。他向來認為,自己的字是綿裡鐵,力道都在點畫之內。肥得有力,有何不可。評價自己的字說「東坡平時作字,骨撐肉,肉沒骨」。蘇東坡寫字作畫有個特殊的癖好——喝酒。尤其是寫大字或者草書,一定要喝醉後才寫。東坡自己說,「吾醉後乘興作數十字,覺酒氣拂拂從十指間出也。」黃庭堅目睹了東坡這一特癖,稱他為「真神仙中人」。
蘇軾的好友,王詵,對蘇軾的書法喜愛不已。有一年,蘇門的幾個弟子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翻出了蘇東坡的《黃泥坂詞》,張耒動手抄了一份留給東坡,自己把原件捲走了。
結果,第二天,王詵的憤怒書就來了。「我早早晚晚的收羅東坡書法,花了很多錢了。你有新作,彌補一下我吧,省省我的錢。」東坡於是用澄心堂紙、李承晏墨,上好的紙墨,乖乖的寫好奉上。
在繪畫上,蘇東坡的「老師」是吳道子和王維。受這兩位的影響較深。吳道子繪畫的筆力氣勢,王維的詩中有畫,是蘇東坡繪畫的最高追求。
在鳳翔當通判的時候,蘇軾曾夜觀王維的畫,評論到「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詩即是畫」的觀點開創於王維,後被蘇東坡大力發揚。在蘇軾的全集中,他創作的題畫詩有109首之多。例如我們熟知的《惠崇春江晚景色》:「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在繪畫上,蘇東坡還有一位老師,那就是教他畫竹的文同,文與可。文與可是宋代畫竹子的大家,蘇軾的大表哥,也是他的摯友。
![]()
《墨竹圖》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館館藏除了畫竹,文同教給蘇東坡的,還有美學原則之一——胸有成竹。在《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這篇祭文中,蘇東坡寫到「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蘇軾說我心裡懂得這個道理,可是手上做不到,「內外不一,心手不相應,不學之過也。」蘇東坡也是畫竹大家,後期受《寒林圖》的影響,他用淡墨畫老木古蕖,在配上修竹奇石,創造了「古木竹石」的話格。
關於蘇東坡的詩書文,關於他與陳季常、文與可等朋友的故事,關於蘇東坡的人生起伏,欲了解更多可以觀看
《我們的蘇東坡》。
南方周末精心打磨的視頻課——《我們的蘇東坡》,
20集視頻將帶你走遍12個蘇東坡行跡之城,尋訪80餘處蘇東坡到過的亭臺樓閣,拜賞226篇蘇東坡詩詞文章字帖、260幅大宋高清名畫名帖,追蹤蘇東坡朋友圈裡63名親友同僚,講述完整蘇東坡人生故事,呈現詳盡的東坡人生路線圖。
在《我們的蘇東坡》400分鐘的探尋之旅裡,我們是蘇東坡的走讀生,將老老實實走一走蘇東坡每一段路,歡歡喜喜讀一讀蘇東坡每一個字。
蘇東坡的房子——
眉山的紗縠行蘇家老宅,開封的宜秋門南園、大梁門白家巷,杭州的鳳咮堂,密州的山堂,徐州的蓋公堂逍遙堂,黃州的臨皋亭南堂雪堂,惠州的合江樓嘉佑寺白鶴居,海南的桄榔庵,常州的藤花屋孫家老宅。
蘇東坡的亭臺樓閣——
東坡被押解上船的湖州碼頭,大江東去的黃州赤壁,鳳翔的喜雨亭凌虛臺,徐州的黃樓燕子樓,密州的超然臺,杭州的望湖樓,湖州的飛英閣,海南的載酒堂,宜興的楚頌亭。
十二個地點,勾勒起蘇軾貶謫啟用,起起伏伏的官場生涯,講述從蘇軾到蘇東坡的一生。蘇軾每走一步,都在反思人生。他的作品中充滿了「東坡生命美學」,從詩詞入手,理解蘇軾詩詞中的人生哲理。宋朝的士大夫文化特點是什麼?北宋疆土的風土人情習俗怎樣?一起認識北宋人文的整體面貌與北宋名士群像。
![]()
課程原價109元
已經購買『南方周末年會員』的用戶,可免費領取
點擊連結,師生專享開學會員5折購,64元/年(原價128元/年)
1、本課程為南方周末年會員課程,已經購買『南方周末年會員』的用戶,可免費領取。
2、本課程由南瓜視業、南方周末聯合出品,課程共20講,已上架16講,每周一定時更新。
3、本課程為南方周末App上架課程,購買後,需使用購買帳號登陸南方周末App觀看。
4、即日起至9月30日,購買課程的用戶或南周年會員可在南周APP內參與課程留言打卡,我們將選出50名精彩留言,每人贈送一本原價49元的《清平樂:宋代詩意生活手帳》。
5、有任何疑問可添加客服微信小周(ID:nfzmkf289),我們將竭誠為你解答相關問題。
點擊閱讀原文,一起重新認識,我們的蘇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