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牌匾上「學」字為何沒有寶蓋頭?真的是魯迅寫的嗎?

2021-01-08 貓眼觀史

當代文學大師魯迅先生,是一位受學者們敬仰的文壇前輩,他創作的很多文章我們在讀書時都有學習。甚至在當年很多知名人士遇到什麼事情都喜歡找魯迅幫忙題字。為此廈門大學就曾出面邀請魯迅給自己大學的牌匾題字,然而魯迅發揮出一慣的內涵文採,偏偏在寫「門」字的時候不帶鉤,寫「學」字的時候沒有寶蓋頭,大家知道是為什麼嗎?

一句「橫眉冷對千夫指」足可讓世人見識魯迅先生的個性,其非愛慕虛榮之輩,金錢名利對他來說不重要,所賺的小錢夠日常生活就好,所以魯迅一向沒有刻意去討好誰,反倒是會「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寫文章道出當代社會的真實殘酷現象,還借文筆諷刺一些人與事。

那麼當初廈門大學發來題字邀請的時候,魯迅本來是不想答應的,因為他之前在廈門大學當老師的時候,曾與一位林文慶的人鬧過矛盾,故此雙方都互不待見,出於這個原因,想必魯迅不會再想與廈門大學有過多來往。

後來可能是出於懷念,才答應下來。畢竟1926的時候,魯迅曾誠邀成為廈門大學國文系的教授,雖然執教兩年時間,但難免有一些感情,為此親自提筆給廈門大學寫下了四個大字,當作該大學的牌匾。

如果你有幸就讀廈門大學,或者到那裡一遊的話,則會發現廈大門口正上方掛著,四個金漆大字:「廈門大學」奇怪的是最後的學字,並沒有寶蓋頭,還有第二個「門」字,沒有帶鉤,形狀還有點扭歪,據說這四個大字是用書法寫成後,再請工匠,原封不動所打造出來的牌匾。

那麼最具爭議性的,則是最後的「學」字,中國漢字裡的學,按草書寫法分為兩種,首先第一種則是解放後推行的簡體字,也就是我們讀書時學到的學。此「學」字帶寶蓋頭是因為是從草書基礎衍變得來,但以前的「學」字又有多種寫法。草書中的「學」比較潦草,貼近書法風格,唯有懂得書法知識的人能看出個所以然。

另外,學過草書的人與沒學草書的人,對「廈門大學」最後的學字見解也不同。畢竟在懂草書人眼裡會認為一個轉折都能改變一個字的影響力,非學草書的人則會認為同一個字,寫得歪缺一點也是同樣意思,很少能體會當中的內涵。所以,這個沒有寶蓋頭的「學」其實就是彰顯出草書與簡體字的區別,是一種草書文化的形式。

還有,廈門大學牌匾上的字並非魯迅先生親手所寫,此乃出自我國一些書法名師的手筆,只不過是借用了魯迅前輩的書法而已。該書法名師當年痴迷魯迅書法,從中悟出許多道理,特別是魯迅書法裡有一種叫「集子」的東西,從中體現了最寫書法的審美追求。所謂集字,融合創作和藝術,借用書法展示出來。

非常考驗作者的書法功力,以及個人風格,不僅要熟悉各種規則,還能融入自己的創作理念,有時候也會參考一些古代名家的寫法,諸如參考唐朝的詩人、文豪的集字現存作品等。

至於「學」字沒有寶蓋頭,還有一說,稱是魯迅先生想借字傳達,學無止境,學不封頂的意思。魯迅以高深的草書寫法,把一個字寫出深奧的意識,使得後世學子受益匪淺。所以說魯迅並沒有寫錯!朋友們千萬別鬧出笑話了。不過對於不懂草書的人,看到「廈門大學」可能還誤以為民國時的學字和門字就是這樣寫的,殊不知這兩個字都是中國草書寫法,並非簡體字。

相關焦點

  • 魯迅題字的廈門大學牌匾,為何「學」字沒有寶蓋頭?
    「對於題字的廈門大學牌匾,為何「學」字沒有寶蓋頭」!以下是我的猜想,畢竟魯迅當年為什麼這樣寫,有沒有告訴人們他這樣寫的目的,所以只好從他本人文人個性和他所處時代背景進行分析。
  • 廈門大學的牌匾,為何「學」字沒有寶蓋頭?原因讓人恍然大悟
    說起國內各大校區,廈門大學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的確,它的美也是為人稱道的,不僅是電視劇的拍攝取景地,還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很受大家的歡迎。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廈門大學牌匾上的「學」字少了一個寶蓋頭。
  • 魯迅題字的「廈門大學」牌匾,為何「學」字沒寶蓋頭?大有深意
    後來主席還為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等校題字,由此可見,主席對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不過今兒我們要說的不是主席的題字,而是另一位偉大先生的題字,1926年8月,魯迅先生受邀來到廈門大學,擔任國文系教授,留下一段難忘的回憶,後來廈門大學也特意使用了魯迅先生的字,作為校名題字。
  • 魯迅題字的「廈門大學」牌匾,為何「學」字沒寶蓋頭?其實大有深意
    不過今兒我們要說的不是主席的題字,而是另一位偉大先生的題字,1926年8月,魯迅先生受邀來到廈門大學,擔任國文系教授,留下一段難忘的回憶,後來廈門大學也特意使用了魯迅先生的字,
  • 魯迅也會寫錯字?「廈門大學」牌匾題寫,「學」字竟然少了寶蓋頭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魯迅文學」突然就火了,這裡說的「魯迅文學」不是指魯迅先生真正的作品,而是大家熱衷於編造各種犀利的語句並且安上「魯迅曾經說過」的流行,甚至魯迅作品裡的一些名句也被惡搞,比如「竊書不能算偷」、「我真傻,真的」之類。
  • 魯迅提的廈門大學,為啥門字少一點,學字沒有寶蓋頭?寓意是什麼
    如果仔細看過廈門大學門匾上的「廈門大學」四字,其實不難發現其中的錯別字,「門」字少了一點,「學」字沒有寶蓋頭,這又是怎麼回事? 首先要說的是,廈門大學門匾上的字是出自魯迅之手,廈門大學剛創立初期,
  • 魯迅為廈門大學題字,一不小心寫了錯別字?真相大有深意
    受人尊敬的大學者和文人作者一般都會受到給組織或者學校題字的邀請,我們「網絡紅人」——魯迅先生也不例外。在魯迅為廈門大學題字的牌匾上,竟然有倆錯別字,一個「學」字,少了寶蓋頭,一個「門」字少了左上角的一點。難道這是魯迅先生不小心寫的錯別字嗎?其實不然,讓我來為大夥解答疑惑。
  • 魯迅集字的廈門大學牌匾,「學」字沒有禿寶蓋,是不是錯了?
    歷史上,成就顯赫的書法家,採取熔古鑄今的方式,會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書法字體,這些字體經過流傳,會成為後人的文化財富,不斷激勵書法愛好者探索書法藝術的奧秘。時至今日,書法已經跟人們的日常生活連為一體,在生活生產裡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寫對聯、題牌匾、輯錄字庫,乃至籤名、寫字,都需要用到書法藝術,一個人的字跡寫得好不好,文化修養高不高,完全能從他的筆跡裡看出來。
  • 魯迅題寫的「廈門大學」,為何四個字寫錯了三個,這是怎麼回事?
    棄醫從文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思想覺醒,就像偉大教育家葉聖陶評價魯迅先生一樣:「與其說魯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說魯迅先生的精神正在發芽滋長,並且播撒到大眾的心裡。」魯迅先生作為現代文學一大文豪,為何在題寫廈門大學的牌匾時候,細心的人會發現,「廈門大學」四個字裡面竟然有三個是「錯別字」,「廈」字多了「一點」,「門」字少了「一點」,「學」字沒有「寶蓋頭」,這是為什麼呢?
  • 「中國最美的大學校園」,廈門大學,是你母校嗎
    從廈門大學正門進入校園,容易被左側群賢樓長廊上的人流所吸引,這些樓群的一樓被改為文化歷史展,二樓開闢了魯迅先生的紀念館,一起通過展示板和歷史文物,魯迅先生講述一個在廈門大學執教的故事,可以說魯迅先生的半生停留在大樓的大部分。
  • 魯迅和豬搏鬥是什麼梗真的嗎 魯迅與豬決鬥事情由來出處
    今日微博一個關於魯迅和豬搏鬥的梗突然火了,那麼有人問小編魯迅與豬決鬥這事情是真的嗎?下面小編就告訴你們。  1925年3月11日,許廣平以「受教的一個小學生」的名義給魯迅寫了第一封信,魯迅當日即回復,並以「比直呼其名略勝一籌」的「廣平兄」相稱。那一年,魯迅44歲,比許廣平大17歲。
  • 如何寫好硬筆楷書的『寶蓋頭』(附獨家技巧)硬筆楷書偏旁部首寶蓋頭的講解
    『寶蓋頭』寶蓋頭。例字解析:「宴」 字,是一個上下結構的字。寶蓋頭要小一些,蓋住 日 字即可。日字呈倒梯形。女子底注意撇折折角為90度,丿畫不要不要超過折角過長,長橫抗肩角度不要過大,兩端保持平衡。臨帖小貼士:初學臨帖,一定要看好筆畫第一筆的位置,它決定了整個字在米字格中的整體結構。切勿匆忙下筆。看準位置,寫一筆對一眼字帖,看一筆寫一筆不可操之過急,慢慢形成習慣。熟練後可以看一個字寫一個字。
  • 寶蓋頭「宀」寫不好?看了這2個方法茅塞頓開!
    此前有人給筆者留言說自己的寶蓋頭「宀」很難寫得稱心如意,希望我們能夠推送一期怎樣寫好寶蓋頭「宀」的文章,今天我們就從以下2點來探討如何寫好書法中的寶蓋頭「宀」。一,認識筆畫組成。寶蓋頭是一個簡單的偏旁結構,是由側點、豎點、橫鉤3個基本筆畫組合而成。側點在書法上又稱之為「斜點」,永字八法中講到「點為側,如鳥之翻然側下」。
  • 「安」字這樣寫才會好看
    平時在寫到「安」字時,總感覺不好寫,寫出來不怎麼好看。其實只要注意到了以下幾方面,那麼這個字就不難寫了。第一、寶蓋頭上面的點要寫成豎點(點的末端可以稍微向左傾斜,因為下一個筆畫就寶蓋頭的左點了)。上圖中左邊的點畫書寫正確,右邊的點畫寫法不對 第二、整個寶蓋頭要寫窄(左右的左點到右邊橫鉤不要太寬)。
  • 不想練楷書,那就練快寫「行楷」,偏旁部首寶蓋頭、斤字旁寫法
    不想練楷書,那就練快寫「行楷」,偏旁部首寶蓋頭、斤字旁寫法。先講一講寶蓋頭寫法。都想把「寶蓋頭」寫得很6,可找不到方法,看完此圖輕鬆學會行楷寫法。怎麼才能寫好?很多人苦於找不到方法,練了好長時間,依然不好看。
  • 與魯迅通信250封、在周家住到30歲未婚,許羨蘇為何沒成魯迅戀人
    不過,在此之前,也有個女師大學生曾為魯迅先生織過毛衣,此人叫許羨蘇,是魯迅同鄉,本是周建人的學生,她認識魯迅比許廣平早三年,前後在魯迅家住過三次,早在1920年就在周家八道灣的房子裡住過半年,很得魯迅母親喜愛。 據研究者統計,她是與魯迅通信最多的人,曾收到魯迅來信80多封,如此密切的關係,為何許羨蘇一直沒成為魯迅的戀人呢?
  • 魯迅筆名含義:他有180多個筆名,為何只有「魯迅」二字能不朽?
    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字豫才,至於我們最熟悉的「魯迅」二字,其實是他的筆名。實際上,魯迅曾用過很多筆名,僅已探知的就有180多個,從一字筆名到六字筆名均有,比如L、翁隼、華約瑟、宴之教者、朝花社同人 、上海三閒書屋,等等。魯迅為什麼有這麼多筆名?究其原因,有個很形象的比喻:經常被封號,為了能繼續發帖,只能反覆重新註冊帳號。
  • 面試官:安字去掉寶蓋頭是什麼字?小夥機智回答被錄取
    面試官:安字去掉寶蓋頭是什麼字?,但是終歸接地對面試者的要求都是離不開一點,那就是面試者的思維能力,因為一個人的思維能力達到要求後,在工作上遇到難題後才能最快速有效的解決掉,若不能快速的解決難題將直接會影響接下來的工作。
  • 郭沫若4字諷魯迅,魯迅看後加1字懟回,後人:魯迅此話在理
    要說到著名的文學作家,我們腦海裡浮現出來的就是這兩個人了,魯迅和郭沫若,他們所寫的文學作品,一直影響到了我們現在,作為當時著名的才子,兩個人在文學界都是屬於一等一的人物,而且所發表的文章,裡面的觀點都很犀利,魯迅從各種角度反諷,我想大家都是很熟悉的,就拿《狂人日記》來說,各種暗示當時的社會發展狀況,有著批判的意思,而郭沫若的詩歌卻含有一種浪漫的情懷,反而讓人覺得溫暖。
  • 魯迅為何一生都不喜歡貓?
    魯迅不喜歡貓,這一點凡是讀過一些魯迅文章的,基本都知道。魯迅先生本人,對這一點倒也毫不遮掩,而是大大方方承認,而且在文章裡也承認「我仇貓」。魯迅為何仇貓?貓,在今天可算是最受寵的寵物了,尤其是年輕人,很多都在家裡養貓。即便沒有養貓的,也天天在網上雲吸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