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為廈門大學題字,一不小心寫了錯別字?真相大有深意

2021-01-11 史說有料

受人尊敬的大學者和文人作者一般都會受到給組織或者學校題字的邀請,我們「網絡紅人」——魯迅先生也不例外。在魯迅為廈門大學題字的牌匾上,竟然有倆錯別字,一個「學」字,少了寶蓋頭,一個「門」字少了左上角的一點。難道這是魯迅先生不小心寫的錯別字嗎?其實不然,讓我來為大夥解答疑惑。

廈門大學是坐落在福建的一所美麗的一流高校學府,能請到人類之先驅——魯迅先生來題字是非常榮幸的一件事。因為一所大學的題字,可以視為是這座學校的門面招牌。像清華北大的題字都邀請了重要人物來完成,象徵著這兩所學校在中國眾多學府中至高無上的地位。

所以,這麼重要的題字怎麼可能允許有錯別字出現呢?這說明魯迅先生這麼寫這少了寶蓋頭的「學」字和少了一點的「門」字,另有深意!1962年8月,魯迅先生特聘為廈門大學的國文系教授,與此同時還要為廈大題字。

魯迅為廈門大學的題字被做成牌匾掛在了廈大的大門口上,所有來廈大的不論是學生還是遊客都能看到。不少人都以為這題字是某稚嫩的書法家寫的,其實不是。根據專家們的分析,「門」字去點,像什麼?

左邊一位站如松的教師,右邊一位俯身恭謙的學生。這寓意著師生的和睦關係,教與學的關係一目了然。至於「學」字不加蓋,是想表達「學無止境,埋頭苦學」的意思,沒有了寶蓋頭,說明學習是沒有所謂的頂,不論學到何種程度,有多麼深入,真理的學習無可有止境。

以上是對於魯迅「錯別字」說的一般解釋,還有另一種解釋,是說從魯迅所寫字的類別來看,這兩個字也不是錯別字。魯迅題字的類別為書法中的草書。何為草書?草書的定義在《說文解字》中的具體定義是這樣的,草書的外形特點就是打破規矩,行文飄逸。

至於一般我們使用的隸書楷書,也就是規整的方塊字而言,只起到概括的作用。就是說草書的潦草形狀是某個字的「概括」,你能看出來是什麼字就成了,不需要拘泥於橫撇豎捺。

所以說,魯迅先生寫的草書版的「學」和「門」字在草書上是正確的寫法。「門」字那一點在草書中用一頓筆就表現出來了,而「學」字的寶蓋頭也是簡潔的一筆就能帶過。魯迅的這一題字放在民國時期,是非常漂亮的一筆草書。但是在今天看來,就會讓人以為是錯別字了。那是因為現在學用草書的人不多,所以無法領會到草書的藝術。

因此,魯迅先生的題字沒有錯別字,那只是一種正常的藝術體現。所以啊,以後要是帶孩子去參觀廈門大學,可不要沒文化地問:「題字牌匾上是不是寫錯字啦!四字錯倆可真還行」!那你可就要遭到文化人的白眼了。

相關焦點

  • 魯迅題字的「廈門大學」牌匾,為何「學」字沒寶蓋頭?大有深意
    後來主席還為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等校題字,由此可見,主席對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不過今兒我們要說的不是主席的題字,而是另一位偉大先生的題字,1926年8月,魯迅先生受邀來到廈門大學,擔任國文系教授,留下一段難忘的回憶,後來廈門大學也特意使用了魯迅先生的字,作為校名題字。
  • 魯迅題字的「廈門大學」牌匾,為何「學」字沒寶蓋頭?其實大有深意
    當年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在各自周年校慶時,都選擇誠邀毛主席,為他們題字,如今我們所熟知的清華北大校名題字,皆出自主席之手,8個大字飽滿生動,恢弘大氣,實乃精品。後來主席還為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等校題字,由此可見,主席對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
  • 魯迅題字的廈門大學牌匾,為何「學」字沒有寶蓋頭?
    「對於題字的廈門大學牌匾,為何「學」字沒有寶蓋頭」!以下是我的猜想,畢竟魯迅當年為什麼這樣寫,有沒有告訴人們他這樣寫的目的,所以只好從他本人文人個性和他所處時代背景進行分析。
  • 魯迅集字的廈門大學牌匾,「學」字沒有禿寶蓋,是不是錯了?
    時至今日,書法已經跟人們的日常生活連為一體,在生活生產裡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寫對聯、題牌匾、輯錄字庫,乃至籤名、寫字,都需要用到書法藝術,一個人的字跡寫得好不好,文化修養高不高,完全能從他的筆跡裡看出來。目前,書法藝術運用最廣泛的地方,無非就是職業書法家的藝術創作,由書法創作衍生出來的題字,無疑是展示書家文化修養的最佳載體。
  • 廈門大學牌匾上「學」字為何沒有寶蓋頭?真的是魯迅寫的嗎?
    當代文學大師魯迅先生,是一位受學者們敬仰的文壇前輩,他創作的很多文章我們在讀書時都有學習。甚至在當年很多知名人士遇到什麼事情都喜歡找魯迅幫忙題字。為此廈門大學就曾出面邀請魯迅給自己大學的牌匾題字,然而魯迅發揮出一慣的內涵文採,偏偏在寫「門」字的時候不帶鉤,寫「學」字的時候沒有寶蓋頭,大家知道是為什麼嗎?
  • 魯迅題寫的「廈門大學」,為何四個字寫錯了三個,這是怎麼回事?
    棄醫從文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思想覺醒,就像偉大教育家葉聖陶評價魯迅先生一樣:「與其說魯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說魯迅先生的精神正在發芽滋長,並且播撒到大眾的心裡。」魯迅先生作為現代文學一大文豪,為何在題寫廈門大學的牌匾時候,細心的人會發現,「廈門大學」四個字裡面竟然有三個是「錯別字」,「廈」字多了「一點」,「門」字少了「一點」,「學」字沒有「寶蓋頭」,這是為什麼呢?
  • 魯迅也會寫錯字?「廈門大學」牌匾題寫,「學」字竟然少了寶蓋頭
    作為中國的文化名人,魯迅先生在文學界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在網絡文學界儼然也佔據了一席之地,可能是「人紅是非多」,有心人便發現魯迅先生為廈門大學「題寫」的牌匾上有錯字:
  • 魯迅提的廈門大學,為啥門字少一點,學字沒有寶蓋頭?寓意是什麼
    如果去廈門遊玩,一定要去參觀廈門大學,毫不誇張的說,在這裡,你能體驗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心情,讓人流連忘返,而 廈門大學還是我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是首個在海外建設獨立校園的大學 。
  • 「中國最美的大學校園」,廈門大學,是你母校嗎
    從廈門大學正門進入校園,容易被左側群賢樓長廊上的人流所吸引,這些樓群的一樓被改為文化歷史展,二樓開闢了魯迅先生的紀念館,一起通過展示板和歷史文物,魯迅先生講述一個在廈門大學執教的故事,可以說魯迅先生的半生停留在大樓的大部分。
  • 廈門大學的牌匾,為何「學」字沒有寶蓋頭?原因讓人恍然大悟
    說起國內各大校區,廈門大學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的確,它的美也是為人稱道的,不僅是電視劇的拍攝取景地,還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很受大家的歡迎。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廈門大學牌匾上的「學」字少了一個寶蓋頭。
  • 魯迅和豬搏鬥是什麼梗真的嗎 魯迅與豬決鬥事情由來出處
    今日微博一個關於魯迅和豬搏鬥的梗突然火了,那麼有人問小編魯迅與豬決鬥這事情是真的嗎?下面小編就告訴你們。  1925年3月11日,許廣平以「受教的一個小學生」的名義給魯迅寫了第一封信,魯迅當日即回復,並以「比直呼其名略勝一籌」的「廣平兄」相稱。那一年,魯迅44歲,比許廣平大17歲。
  • 中國最美大學——廈門大學,《一起來看流星雨》劇組曾在此取景
    廈門大學風景作為「中國最美大學」的廈大,風景真不是蓋的。初次到廈門的我,第一站就是廈門大學。廈門大學很大,從校門進去一會我才看見著名的陳嘉庚先生的雕像,與周圍的環境相得益彰,這也是校園裡美麗的一隅,校內建設的魯迅紀念館也讓人眼前一亮。果然人們說的沒錯,去見那些沒見過的風景不僅可以讓人心情舒適,還能讓人開闊眼界。
  • 在曹靖華筆下,魯迅之形象並非「橫眉冷對」,倒顯得豐富可喜
    二、舊書攤偶得《第四十一》一九八一年,是魯迅百年誕辰,西安舉辦大型紀念活動。因魯迅當年來西安,曾在筆者就學的西北大學講過學,學校成為紀念集中地。六月十六日那天,全國各地多位學者來到學校,與大家會面並講演。當介紹到曹靖華時,大教室中一片掌聲。曾經讀到曹先生多種翻譯及作品的筆者,激動心情毋庸言說。曹先生當時已鬚髮斑白,矮矮的個子,謙和的面龐,給人留下很深印象。
  • 我們分析了上百個校名題字,原來大部分都出自一人之手
    事實上,得益於悠久的中華文化,中國大學校名基本都是書法;而由誰題寫以及採用何種風格,往往能夠在一定程度反映出一所大學的歷史和文化積澱。那麼,你有沒有想過,中國高校校名大多是誰寫的呢?又有哪些學校能享受到名人題字的福利,打造自己獨一無二的「金字招牌」?看著每個大學門口霸氣的大學校名,有沒有覺得它們都「長」得差不多?
  • 魯迅有個乾兒子,長住魯迅家,做了一件無恥的事,讓人憤怒不已
    魯迅有個乾兒子,長住魯迅家,做了一件無恥的事,讓人憤怒不已魯迅,對中國的現代文學有些巨大的影響力,因為文章大多具有強烈的批判性,被稱為「骨頭最硬」的人。但是也有人不喜歡魯迅,認為他喜歡罵人,缺乏人情味,難以接近。
  • 魯迅逝世紀念日|黃喬生:《魯迅全集》未來有必要做全面修訂
    黃喬生介紹了他所供職的魯迅博物館長期以來在魯迅文獻整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如魯迅手稿全集、魯迅藏中外版畫、魯迅藏拓本全集、魯迅博物館藏中國近現代名人手札全集、魯迅藏書的整理和研究等,為學術界提供了原始資料,而百年來特別是四十多年來魯迅研究的成果,為未來魯迅著作的校勘、魯迅文集的編纂、魯迅生平和思想的研究提供堅實的基礎。
  • 中外名家如何評價魯迅先生?
    王蒙隨後又說:「我們的作家都像魯迅一樣就太好了麼?完全不見得。文壇上有一個魯迅那是非常偉大的事。如果有五十個魯迅呢?我的天!」  王蒙所說的王朔在中國擁有眾多讀者,他的小說被大量拍成電視劇、電影。調侃是王朔語言的最大特色。
  • 大文豪魯迅每月有多少收入,換成人民幣值多少錢?網友:大土豪
    魯迅是民國時期著名的作家,很多人都對他的生活非常好奇。那麼,作為一名文豪,魯迅每個月的收入有多少呢,換算成現在的人民幣的話值多少錢呢,這個收入是高還是低呢?1912年,民國臨時政府成立,魯迅受教育總長蔡元培邀請,出任教育司第一科科長,後得袁世凱賞識,被提拔為教育司僉事。
  • 魯迅才不是窮酸文人,平均年收入高達43萬!他的經濟來源是什麼?
    離開了錢的魯迅,不是完整的魯迅,更不是真正的魯迅。魯迅不僅寫文章下筆狠,而且賺錢能力也狠,財商還頗高,在民國文人富豪榜裡,排位也是靠前的。那麼,魯迅一生究竟掙了多少錢呢?據學者陳明遠統計研究《魯迅日記》得出,從31歲到55歲,這23年(1922年日記缺失)總收入高達119873圓大洋,大約相當於現今的人民幣1000萬元,平均年收入43萬元。
  • 與魯迅通信250封、在周家住到30歲未婚,許羨蘇為何沒成魯迅戀人
    1926年秋天,許廣平曾為魯迅織了一件藏青色的毛背心,魯迅在廈門收到背心後,很是高興,穿上身,直到冬天也捨不得脫下來許羨蘇畢業後,工作又是魯迅幫忙找的,在私立華北大學附中當老師,後又經魯迅介紹,到女師大圖書館工作。 對這些幫助,許羨蘇內心感激,只要是節假日,她都會來看望魯迅母親,陪著聊天,幫助料理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