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森大字楷書欣賞,點畫精到、結體疏朗!網友:讓當今書協汗顏

2021-01-15 書畫課代表

每當我們提到當今的書法家協會,除了戲謔、嘲諷,更多的或許是恨鐵不成鋼的無奈心情。其實最初的幾屆的書協確實發揮了不少積極作用,能夠進入書協的書法家也是非常有實力的,比如課代表今天要介紹的著名書法家劉炳森先生。

劉炳森

劉炳森作為中書協的早期成員,雖然其已離開多年,但他的書法造詣及成就和影響是有目共睹的。劉氏的隸書早已進入電腦字庫並被廣泛應用,其楷書也寫得非常好。其楷書以顏真卿《多寶塔》為藍本,兼有《自書告身帖》影子,又融入其個人特色,結體嚴謹、筆法精到,字形內斂而筆畫疏朗,整體氣韻開張疏朗。可謂自成一體、與其隸書平分秋色。

80年代初書法界前輩合影

前排(左起):李鐸、趙家熹、陳大章、歐陽中石、夏湘平;後排:左二劉炳森、左三李力生、左五韓紹玉、左六楊再春

劉炳森楷書

劉炳森的書法雅俗共賞,雖不能比肩古人大家,但也比當今的那些醜書家強了不知多少。對於那些只玩草書不寫楷書、以及只玩「創新」書法的「書法大家、名家」,他們的書法將一文不值、難被群眾所認可,更妄談傳承了。

劉炳森早年照片

對於當下的書法愛好者而言,好好寫字最重要。當下書風不正,動筆小則行草,大則狂草,直至狂人,沒有好好寫字的。書法先是寫好字,再談書法,字都沒寫好,就談自成一體,感覺可笑又可憐!就像郭德綱所說的現在只有創新,沒有繼承,就有繼承的創新就沒有前進的可能。

劉炳森大字楷書字帖欣賞

接下來一起欣賞劉炳森的楷書字帖《千字文》下半部分,上其內容可點此閱讀教科書般的楷書字帖:劉炳森翰墨《千字文》,筆法精到、氣韻開張

劉炳森的在藝術觀上堅守民族傳統的陣地,但又不墨守古人的陳規,並在繼承的基礎上力求具有新的發展。其書風凝厚穩健而又俊逸瀟灑,其書法以隸、楷著稱於世,併兼長行、草。

文丨書畫課代表 ,更多高清金石書畫作品及其背後的故事,歡迎各位熱愛書法繪畫、篆刻治印的朋友關注我們!您的每一次「點讚、評論、收藏、轉發分享」都是對我們的支持,更是我們繼續創作的重要動力!我們將繼續創作、分享更多優質內容,不負「集金石書畫之精粹」的初心。

申明:本文由「書畫課代表」原創首發,圖文消息謝絕未經授權的複製、抄襲或抓取行為。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並註明出處,謝謝!

相關焦點

  • 中書協副主席張改琴被譽為「當代衛夫人」,楷書碑帖結合方勁端莊
    在中國書法家協會這個大家庭中,女性書法家已經是佔據了半壁江山,而且以一種異軍突起之勢,勢不可擋,不少女性書法家在中書協已經成為了領頭羊,諸如我們熟悉的中書協副主席孫曉雲,中書協理事胡秋萍,而且今天走進我們視野的也是這樣一位大咖,她擅長書法諸體,而且諸體皆精,被譽為「當代衛夫人」,其楷書最具特色
  • 著名書法家劉炳森,500個顏體楷書常用字欣賞,工整美觀自然雋秀
    在前一篇內容裡我們就已經分享了劉炳森先生的顏體楷書的字帖,但是那是顏體楷書《千字文》的上部,也就說只有500個字。為了滿足大家對書法欣賞的完整性,我們將剩下的500個字分享給大家,希望螢屏前的您能夠喜歡。有人說:「最初看劉炳森的隸書,覺得非常好,他已經形成了自己筆畫與結構特徵,獨具一格。
  • 大字結構84法:點的4種寫法,有用,寫好顏真卿楷書的要領在這
    《大字結構84法》是明代書法家李淳編寫的關於楷書結體的理論著作。文中分門別類的詳細闡述了楷書的結體要領,對於我們的楷書學習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今天,以顏真卿的楷書為例,集中注意力來研究一下《大字結構84法》中點的3種寫法。有些網友看了之後說:「有用,原來寫好顏真卿楷書的要領在這。」
  • 「宋書殿軍」張即之,楷書大字欣賞
    張即之的楷書大字,下筆簡捷凝練,運筆堅實峻健,點畫顧盼生情,結字俊秀而骨力遒勁。榜書,古曰"署書",又稱"擘窠大字"。善寫小字不一定善寫大字。宋代著名書法家,當屬北宋四家:蘇黃米蔡,接下來就是宋徽宗和張即之了。徽宗瘦金體別具一格,要比榜書,那當推張即之了。張即之擅長楷書和榜書,尤喜作擘窠大字,有「宋書殿軍」之譽。
  • 他是清朝進士,楷書筆畫勻稱而精到,被稱為「清朝楷書第一人」!
    其楷書筆畫勻稱而精到,結體嚴謹而端莊,既精於法度又賞心悅目。古代的書法家特別是隋唐以來的書法家楷書都過關,這是不爭的事實。原因是科舉考試楷法要過關,選拔官員的四個標準是:書、言、身、判,楷書書法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能否中舉中進士做官,楷書是最實用的科舉敲門磚,讀書人不敢不重視。古代大多數讀書人學書法以皇帝的喜好為標準,所以明清楷書很流行。
  • 中書協書法家吳雨謙,15幅書法作品欣賞,網友:深得鄭板橋筆法
    吳雨謙 吳雨謙的書法每個字都結體優美,筆筆見功力,尤其章法令人叫絕,字跡大小穿插、錯落有致,筆畫粗細搭配,運筆疾徐多變,用墨乾濕有度,都彰顯個人風格,整體給人以美的享受。
  • 《大字結構八十四法》,皇帝用的書法教材,珍貴
    比如,下面要介紹的這本《大字結構八十四法》,就是專為皇帝而寫的書法教材,現在看來仍然是言簡意賅,通俗易懂,非常珍貴。《大字結構八十四法》是明代李淳遵照明代宗的旨意而撰寫的御用書法教材,從文中內容看,主要講的是楷書學習中結體的基本規律,用簡練的語言總結出了84個規律方法,概括的非常全面,即使是不學書法的朋友,倘若掌握這些結體方法,肯定也能寫一手漂亮的楷書。
  • 劉炳森寫老百姓喜歡的字不行嗎?醜書家讓其背上了俗書的黑鍋
    劉炳森不僅有書法家這一頂帽子,他還是一名畫家,同時,其詩作也得到了無數人的好評,劉先生曾經在一幅山水畫上詩云:山上幽居白日暇,雲中出沒似仙家,煙波浩渺嵐光遠,異景奇觀無際涯。可見其文學造詣也非同尋常。劉炳森從小就學習書法,臨摹古貼,11歲就開始揚名鄉裡,19歲就被中書協破格吸收為最年輕的會員。
  • 劉小晴老師楷書創作國學經典,字字雄健雋秀,網友:這楷書好靈動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楷書筆法的弊端及楷書的傳統審美簡述:楷書的流弊是我們必須重視並克服的,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其他書體來彌補,最好的選擇篆書或隸書,然後再學行書或草書。
  • 軍事博物館館長袁偉將軍,11幅行書作品欣賞,網友:可進中書協
    當然在能準確表達意思的同時,把字寫得好看點固然好,但一定要分主次。其實我們所說的古代所謂的書法家,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不管是蘭亭序,還是其它什麼,其實都是作者寫的文章。古代可沒有隻會寫字,不會寫文章的所謂書法家。」對於袁偉將軍的觀點我是支持的,小編也認為,任何跟文化有關的藝術形式都與學問相關,包括篆刻、雕塑、建築等,此外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與藝術觀以及個性有關,再有就是天賦,缺一不可。
  • 文徵明晚年大字行書欣賞:長戈大戟、雄強逸蕩!豪氣堪比黃山谷
    文徵明 小楷在中國古代的書畫史之中,不乏大量天資聰穎之輩,而文徵明卻是個例外。並且這樣的書寫習慣一直持續到其晚年,據明人記載文公「書未竟,拋筆而逝」。回首再看其耄耋之年的書法作品,仍精絕遒勁,堪稱人書俱老,不由感佩之至!
  • 現代隸書大師劉炳森,書吉言佳句數篇,結體端莊古厚雋秀,好字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從創作過程來講,書法的基本構成元素為線條,線條作為點的運動軌跡,在書法藝術中表現為一種流動的、有方向性和不可重複性的書寫過程,而且創作過程與創作結果同步產生,沒有重複和進行製作的可能。著名書畫家常說習字繪畫可養心、養性、養氣、養神、養精、養身,作起書畫來可達到物我兩忘,完全進入氣功態。人稱「養身要動,養神要靜」,書畫也有動靜。磨墨多用左手、揮毫多用右手。
  • 怎樣寫好大字書法作品?
    寫春聯,一般要用大字寫。展廳書法,大字作品也是主流。今天就來講講怎樣寫好大字作品。 什麼是大字書法? 大字主要指榜書,古曰「署書」,又稱「擘窠大字」。 一般來講,根據中國書協對大字書法的徵稿要求,大字的尺寸超過15cm以上的都是大字書法。
  • 《大字結構八十四法》,古代皇帝學書法用的,不能錯過
    咱們現在學書法,基本上都是選好一本字帖,拿起筆就開始練,其中的筆法技巧和結體規律一概不管,就是單純的苦練。這樣做效果肯定有,不過在小編看來,我們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抬頭看路有時候比低頭苦練還要重要,在明白一些基本原理後再進行臨摹練習,效果會好的多。
  • 筆畫、結體臨摹心得
    多寶塔碑是書法家顏真卿的代表作之一,眾多顏體楷書愛好者都從這個碑帖入手臨摹。整體剛勁,用筆沉穩豐厚;筆畫橫細豎粗,對比強烈;運筆起筆多露鋒,收筆多回鋒,轉折多頓筆。結體上緊湊規整,平穩勻稱。因為碑文保存較好,流傳至今字體清晰易辨,全文共三十四行,滿行六十六字。
  • 王羲之不會寫楷書?你了解的楷書史,可能是錯的
    我們總要找一個界限來證明隸書和楷書的變化,隸書由橫畫、豎畫、波挑三種基本形態,我們找一個標準型的楷書來講,有「永字八法」,隸書除了橫畫、豎畫、波挑,其他沒有了,楷書轉化為撇、捺、鉤、點、折,這些在漢隸裡面有沒有呢?有點,但沒有從「畫」中獨立出來。 從隸書到楷書,中間有個過渡階段。一般說《谷朗碑》是楷書,因為它有楷書意味,但我看是隸書。
  • 中書協書法名家許錦宏,極品草書手札欣賞,筆走龍蛇,鸞漂鳳泊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書畫原創首發頭條,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 書法的學習,碑刻本和墨跡本的選擇確實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呢!不過到了唐代,石刻技術成熟度已經很高了。
  • 篆書結體三大基本特徵,搞清楚了,書法才能寫得又快又準!
    ——「書法入門」(ID:shufarumen)#16間距勻稱▼篆書屬於正書類,和楷書、隸書一樣。篆書在結體上有一條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間距勻稱。也就是要求一字中筆畫(線條)之間距離應當疏密一致,如體操隊列排列,也好比 畫表格一樣。橫向的各筆畫(縱向的線條)的間距應當儘量均勻,縱向的各筆畫(橫線)之間亦應大體均勻一致。
  • 當代隸書大師劉炳森,行草書古詩欣賞,意在筆先,力透紙背,好字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有書友在留言區:說練習書法需不需一定的文學修養?這個問題是肯定的,書法本來就屬於傳統文化。而書法的創作更需要傳統文學的鋪墊,詩詞曲賦都是書法創作的優選內容。
  • 溫總理15幅書法信札欣賞,網友:字如其人溫文爾雅、和藹可親
    比如顏真卿的楷書,渾厚雄勁、饒有筋骨,一如其人剛正磊落、風骨凜然!歷代眾多善寫顏楷的書家無不如此,比如近代的華世奎等人。甚至許多的書法家還把剛正磊落、風骨凜然的顏氏風範看成是自己的一種人格象徵。又比如前書協主席啟功的字,清雋儒雅且自然灑脫,這都非常恰當地體現的書家的特點。又比如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前總理溫家寶總理的書法,自如有章、風雅有度,一如其人溫良恭儉、謙厚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