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結構八十四法》,古代皇帝學書法用的,不能錯過

2021-01-12 大磊淺談書法經典

咱們現在學書法,基本上都是選好一本字帖,拿起筆就開始練,其中的筆法技巧和結體規律一概不管,就是單純的苦練。這樣做效果肯定有,不過在小編看來,我們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抬頭看路有時候比低頭苦練還要重要,在明白一些基本原理後再進行臨摹練習,效果會好的多。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本介紹大字楷書結體的《大字結構八十四法》,古代皇帝學書法用的,不能錯過。

這本《大字結構八十四法》是明代的李淳為皇帝編寫的書法教材,其中別的沒講,主要是闡述了84個楷書結體的基本規律,分門別類,言簡意賅,講出了漢字結體的根本,現在看來,仍然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下面我們以其中的幾個片段來詳細了解一下。

以上圖為例,文中明確的指出了字中有「撇捺」等比較舒展的筆畫時,要寫的開張舒展一些,從而形成下寬的基本形狀。不過凡事無絕對,文中同時又指出了「捺」筆需要收斂的一些情況。簡單的幾個字,就闡述出了相似字結體的處理方式,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領悟。如果大家在日常書寫時,沒有注意到這些基本規律,哪怕練上千百遍,也是徒勞。

我們再來看第二張圖。當一個字筆畫比較多時,安排起來比較麻煩,應該怎麼處理呢?文中也說得很明白,一類是均勻分布,力求筆畫之間的距離大致相等,這樣看起來才和諧美觀;另外一種就是筆畫相互交錯的情況,筆畫之間要有一個凝聚力,這樣才不致鬆散。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呢,如果對這些結體規律能夠做到心中有數,寫起字來也肯定會遊刃有餘。

剩下的這些,小編在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相關詳細資料進行深入的了解,分享以上的目的在於讓大家注意到歸納總結的重要性。還是那句話,學習書法,只有低頭的勤學苦練還不夠,還要勤於動腦,對其中的基本規律有一個深層次的認識,這樣才能事半功倍,不至於坐井觀天。

相關焦點

  • 《大字結構八十四法》,皇帝用的書法教材,珍貴
    古代皇帝學習書法,肯定有著他人比不了的資源和優勢。宮廷內收藏的歷代名家法帖,一般的普通人可能一生都無緣見一面,而皇帝只要喜歡,盡可以日日把玩品讀,另外,皇帝身邊名師眾多,個個都是響噹噹的書壇領軍人物,天天和這些大師級的名家呆在一起,想寫不好都難。
  • 大字結構84法:點的4種寫法,有用,寫好顏真卿楷書的要領在這
    《大字結構84法》是明代書法家李淳編寫的關於楷書結體的理論著作。文中分門別類的詳細闡述了楷書的結體要領,對於我們的楷書學習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今天,以顏真卿的楷書為例,集中注意力來研究一下《大字結構84法》中點的3種寫法。有些網友看了之後說:「有用,原來寫好顏真卿楷書的要領在這。」
  • 古代皇帝的楷書教材,這樣一筆不苟,太精準了!
    這本楷書教材叫《大字結構八十四法》,是明代大臣李淳奉明代宗朱祁鈺之命所撰寫的御用書法課本,主要講楷書的結體。    1.天覆  要上面蓋盡下面法,宜上清而下濁。  2.地載  要下劃載起上劃,宜上輕而下重。  3.讓左  須左昂而右低,若右邊有謙遜之象。
  • 古代各朝反腐奇招:南漢皇帝選官「閹然後用」
    本文摘自:《快樂老人報》2013年3月28日第16版,作者:佚名,原題為:《古代反腐的非常之舉》。在中國古代,各個朝代都強調反腐,「老虎、蒼蠅一起打」,大貪小貪均不放過。古籍上記載的三大特例,堪稱古代反腐的「非常」之舉。在這些常規選拔官員制度之外,不少朝代還結合朝情,推出一些「本朝特色」官員選拔手段。南漢皇帝選官「閹然後用」在公元10世紀的五代十國時期,曾出現一種另類選官絕招——「閹割」。實施這種制度的是南漢。
  • 古代女性的生存境遇:社會的性別結構
    性別結構是指社會當中性別的一個結構安排,那麼在古代社會當中女性到底被安排在社會結構的哪個位置呢?這將決定女性在社會中的身份和地位。一:空間結構從空間結構上講,過去都是一家一戶,戶裡戶外,戶外實際上就是指社會,一個開放性的空間,公共空間。
  • 諸遂良的大字陰符經集字對聯
    眾人皆知,太宗皇帝是王羲之的鐵桿粉絲,而初唐之時,書風也是以二王一路為主。有個典故說:當虞世南死後,太宗尤為鬱悶,抱怨沒有人和自己討論書法了。此時,魏徵跟太宗皇帝推薦:「遂良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體。」太宗一聽,能得王羲之風韻,便將多年來徵集的王羲之作品,請褚遂良來品評鑑別,褚遂良逐一鑑定,並編目存入內府,無一差錯。
  • 古代的皇帝為什麼壽命不長?
    說到古代皇帝壽命的事,估計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中國古代皇帝的平均壽命應該是不足40歲,這個水平是低於普通老百姓的平均壽命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現在都知道想要獲得長壽,除了遺傳因素以外,生活習慣和飲食條件缺一不可,是一個綜合的因素,不是靠單純某一個方面就能保證的,所以古代皇帝每天光靠錦衣玉食是無法保證長壽的,而這些皇帝大多數是勤政累壞的,當然也有別的原因,不過大多數是因為勞累過度。
  • 為什麼老人總說七十三、八十四歲是人生兩道坎?依據是什麼?
    一說跟儒家著名的聖人孔子和道家老子有關,當年孔子就是活了七十三歲,而傳說老子活了八十四歲。孔子和老子號稱聖人,本身是有大功德之人,連這樣的人都只能活七十三和八十四歲,我們普通人何德何能可以長壽?因此就有了七十三和八十四歲是人生兩道坎的說法,因為古人認為,人的壽命是跟人的德行掛鈎的。
  • 秒懂古代紀年紀時法
    紀年法古代紀年法主要有三種:(一)幹支紀年法關於紀年東漢時開始通行的紀年法。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用天幹和地支循環搭配,單數對單數,雙數對雙數,組成甲子、乙丑、丙寅……癸亥,配出六十對,通常叫六十花甲子。循環使用,如「甲午戰爭」、「辛丑條約」等(二)帝王紀年法我國最早的紀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以「元、二、三……」為序數,至去世為止。如:魯僖公元年,魯莊公十年。
  • 中國古代紀年紀時法
    六十甲子分別為: 我國古代其它紀年法主要有四種:(1)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2年乎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後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如(嶽陽樓記》「慶曆四年春」、《花琶行》「元和十年」(3)幹支紀年法。如《五人墓碑記》:「子猶記周公之被建,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卵」指公元1627 年:《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慘, 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
  • 褚遂良大字陰符經上篇(高清單字)
    褚遂良書法由於繼傳統而能創格,《唐人書評》中把褚遂良的字譽為「字裡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連宋代不以唐書為然的大書畫家米芾也用最美的詞句稱頌他:「九奏萬舞,鵷鷺充庭,鏘玉鳴璫,窈窕合度」,以表明褚的字體結構有著強烈的個性魅力。
  • 古代打仗為何用虎符調兵
    虎符,皇帝調兵遣將的信物。「虎符」分為左右兩半,右半符留在皇帝身邊,左半符交於領兵在外的將軍。需要調兵時,皇帝派使者持右半符前往駐軍之處,右左合一,二者如果嚴絲合縫,將軍即可調兵運籌。「符合」一詞也來源於此。
  • 皇帝不能生育,大臣將懷身孕的妻子送皇帝,產生一成語流傳至今
    在古代,每一戶人家都希望自己家餓香火越旺盛越好,甚至還用家裡孩子的數量來看這個家族能不能繁盛,普通人家如此,皇家就更加嚴格了。而且皇家對血脈的要求也十分嚴格。
  • 古代皇帝的「啟蒙」老師,教完皇帝之後,結局怎樣?
    據相關資料顯示,在皇宮中負責教授皇帝生理知識的人,一般都是一些女官。古代皇帝的「啟蒙」老師,教完皇帝之後,結局會怎樣?「啟蒙」老師這些皇帝也學習生理知識,並不像我們上生理課那樣,而是有女官一對一對皇帝進行服務和教學。女官也不是隨隨便便給皇帝上課的,經過相關人員的精挑細選,被選上的女官為皇帝一人傳授相關知識。那麼她們在為皇帝傳授相關知識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呢?
  • 為什麼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古人智慧令人嘆服
    一直以來有一句古話流傳甚廣——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來自己去。大多數老人活在這句話的陰影下,憂心忡忡。可能會有人問,這不都是封建迷信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會相信?可是一個個例子又在提示著我們,這仿佛不是一個簡單的迷信可以解釋的。那就讓我們來看一下是否真的有其科學依據呢。其實,有關七十三和八十四年齡的傳聞和我國一些歷史有關。
  • 俗語:「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不注意可能會吃虧
    民間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的說法,73歲和84歲在民間被俗稱為「命坎」,也就是一個人的命關。 孔子和孟子一個是至聖先師,一個是亞聖,是古代儒家的鼻祖和代表人物,人們對他二人尊崇備至,所以對他們的壽命也認為是有代表意義的。事實上,孔子和孟子的壽命,因為史料缺乏,眾說紛紜。
  • 怎樣寫好大字書法作品?
    寫春聯,一般要用大字寫。展廳書法,大字作品也是主流。今天就來講講怎樣寫好大字作品。 什麼是大字書法? 大字主要指榜書,古曰「署書」,又稱「擘窠大字」。 一般來講,根據中國書協對大字書法的徵稿要求,大字的尺寸超過15cm以上的都是大字書法。
  • 古代皇帝選妃侍寢,除了翻牌子,還能這樣幹
    在古代,皇帝選擇妃子的時候,因為後宮人數太多,所以一般通過翻牌子這種手段來選妃侍寢,牌子上畫有各個妃子的畫像以及一些信息,比如擅長什麼、出身什麼的,皇帝看中哪個就將哪個牌子翻過去,但是時間一長,每次都翻牌子,皇帝都翻的膩歪了,於是就心血來潮發明了各種比較奇葩的方法來選妃侍寢。一、掛燈籠。
  • 清朝皇帝一般會賞賜古代官員的年終獎什麼 螞蟻莊園1月8日
    古代官員也有「年終獎」清朝皇帝一般會賞賜?這是螞蟻莊園小課堂1月8日的問題,這次的問題難度難度很高,相信有很多的玩家不知道具體的答案而錯過每天一份的180g小雞飼料,因此這裡就來告訴大家螞蟻莊園1月8日小課堂的具體答案吧。
  • 古代皇帝的年號、廟號、諡號、尊號有何含義?你能區分嗎
    而皇帝作為中國古代最尊貴的人,對於文化的產出功不可沒。 古往今來對皇帝的稱呼非常複雜,關於古代皇帝的年號、廟號、諡號、尊號,十分容易讓人混淆,那麼你能知道其含義嗎?目的有很多,中國古代人民信奉神靈,無論是遇到天降祥瑞的大事件,或者為了祈禱風調雨順,皇帝們總會選擇改元以求順利。 從漢朝漢武帝劉徹在公元前140年定為建元元年,直到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宣統年號被廢止。至此,中國古代每朝每代的帝王都會設立年號紀元,以證明自己在位時期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