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報報導記者日前接到讀者汪先生的報料,說他自己手上有一塊珍藏的海百合化石。他說,以前收藏是因為喜好,而現在由於種種原因他想賣出這塊化石,叫價8萬元!汪先生的海百合化石究竟是什麼樣子?這塊化石是真是假?化石也可以收藏?化石也可以如商品一樣自由買賣嗎……一連串的疑問在記者心頭盤旋。
於是,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和採訪。「我有一塊很大的海百合化石,現在想原價出售。」汪先生給記者打來電話。記者隨後跟他約定了時間地點,想親眼看一看這塊標價8萬元的化石,並邀請江蘇地質專家、南京鉛鋅銀礦項長興高級工程師一同前往。來源貴州的「紀念品」
汪先生說:「我有好幾個朋友都收藏這個,我也覺得好玩,前面投入了不少錢來買化石,但現在需要資金周轉才出售的,否則我是不會賣的。」原來,這塊海百合化石是汪先生2002年去貴州關嶺旅遊時,從當地人手中買來的。「這塊化石可能是他們從山裡挖出來的,非常大,上面的海百合密密麻麻,我一看就特別喜歡,當時也懷疑是假冒,但後來我請他們把上面覆蓋的石頭用刀刻掉後,才確定是真的化石。於是我便花了8萬元從他們手裡買了回來。」汪先生說,買回來時化石是一塊整的,巨大無比,但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裂成了兩塊,但現在即便如此,還是很漂亮。據汪自己稱,海百合化石裂開來後,一塊長2.56米,高1.13米,另一塊長1.96米,高1.25米,都還算是巨型。
現場 化石都是真的
來到汪先生的家後,他帶著記者來到自家的地下室,門一打開,幾塊靠牆擺放的化石就一目了然。記者發現,有一塊海百合化石上面有一束海百合,又高又大,紋路非常清晰,並且很立體。項長興向記者介紹:「海百合是一種動物,雖然聽上去像植物,它生活在海底,靠吸取微生物為生。它的名字由來全因為它長得像我們平時吃的百合。」而在這塊化石旁邊的就是汪先生要出售的巨大化石:它的表面全是海百合「痕跡」,如果不是裂成了兩塊,掛在牆上經過燈光一打應該非常漂亮。而海百合的「面貌」也很整齊,從花冠到根都很清晰,另外,石頭面上還有單獨的海百合根化石。項長興告訴記者,我們平時看到的海百合化石都是剖面和斷面的,只能看到它的莖部,而這塊化石形態全面,而且有好幾束海百合。項長興分析說,可能是地平面上升時,這些生長在淺海海底的海百合從側面倒下去,然後被其它泥沙等衝擊物覆蓋,形成了一個界限,它們的水分被擠掉後變為巖石,而巖石裡的有機質被礦物質充填,所以才完成了這種向化石的交代演變。隨後,他還記錄了化石被發現時的朝向和地點方位,據說這對研究很重要。根據覆蓋物判斷,這個化石應該是真的。
疑問化石買來幹嗎
據介紹,這個化石大概距今有2.1億年了,是三疊紀的「產物」。而海百合化石形成也非常不容易,它們很多死亡後都腐爛或者被吃掉了,能形成化石的就顯得十分「堅強」。項長興介紹說,海百合成為化石的條件比較苛刻,能夠完整保存下來的較為罕見。而貴州關嶺地區地形特殊,在兩億多年前的三疊紀是一片古海洋,古生物繁殖茂盛。當海水逐漸退去,海中的古生物窒息而死,在海底沉積的生物骨骼尚未被分解,新的生物遺骸再度沉積下來,有效地避免了因海水波動而形成的化石散亂。所以即使經過了漫長的地質年代,包括海百合在內的眾多古生物化石在關嶺地區依然保存非常完好。不過,記者問其這些化石如果不是研究,普通人買來能幹嗎時,汪先生說就是把它們掛在家裡的牆面上也很氣派啊。記者轉問項長興這樣的化石能賣多少錢?他告訴記者,他們不對此做任何評價。
隨意買賣可能會毀了化石
巨型海百合化石究竟可不可以買賣?記者又走訪了國家最具權威的古生物化石研究中心——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古生物研究所的徐德海工程師告訴記者:珍貴的脊椎動物化石是嚴令禁止買賣的,就是一些巨幅的較為珍貴的化石在市面上流通也是鑽了政策的空子。
珍貴化石流通要訂「合同」
記者:古生物化石的個人收藏逐漸興起,南京市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也有一個化石工藝品買賣商店,目前市民對於化石的購買能力究竟怎麼樣?徐德海:目前在古生物所這樣的正規機構,一般只賣可以製成工藝品的沒有太多科研價值的化石,另外一些較為珍貴的化石,只和中國博物館、科普場館之間流通,而且購買之前要籤訂嚴格的協議,化石只能永久保存在博物館和科普場館之內。
化石並非越老越值錢
記者:古生物化石是不是越老越值錢?徐德海:化石價值的判斷並不是以年代作為標準,而是以稀少程度和科研價值作為判斷,比如珊瑚蟲生活在泥盆紀的4億多年前,年代也很久遠,但是由於數量眾多,通常價值不高,最便宜的也不過百元左右。而中華龍鳥其實是中生代的化石,論起「年齡」,其實要比珊瑚蟲年輕,但是獨一無二的科研價值讓它成為無價之寶,價值絕對超過千萬元。
化石保護還有盲區
記者:提到化石,現在喜歡化石的市民越來越多了,有人因為喜歡會從市面上購買,他的這種收藏行為是否允許呢?徐德海:目前國家對於化石買賣是有禁止性規定的,寫在國家文物法裡面,叫做「珍貴古脊椎化石受國家文物法保護」,但是因為對於處罰標準還沒有詳細的規定,因此化石買賣以及化石販子會鑽法律的漏洞,而市民從市面上購買化石,一不小心就可能「違法」。如果老百姓有一些覺得有價值的東西,可以交給研究所,研究所可能會給一定獎金或者勞務報酬。化石不經正規科研機構在黑市上流通,可能會使那些偷盜分子的盜挖行為更猖獗,那些能賣的不能賣的可能都進入市場,這樣可能會毀了不少珍貴的化石資源。記者:海百合的化石價值如何?能買賣嗎?徐德海:其實從數量上來說,海百合化石的存量還是比較多的,研究也比較成熟,但是巨型的完整的海百合化石也比較珍貴,從保護國家資源角度上來講,巨型化石不能買賣。不過,目前,有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法律地位的界定,現在對於走私化石的行為還主要是以走私文物罪定刑,還沒有單獨的走私化石罪,這使得我們在保護化石的過程中還存在著法律盲區。
碩大海百合化石究竟能不能賣?今起本報開通熱線:13601463090,希望您來發表看法。
金陵晚報記者 於飛 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