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把農曆稱為夏曆,正月初一在各朝代的時間並不一樣

2021-01-09 歷史蘭亭

中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因各朝代曆法不同,不同民族的統治者都曾經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曆法習慣確定過自己的正月初一的時間。

歷史上春節曾定在子月、丑月、寅月裡,分別相當於現在農曆的十一、十二、正月。

顓頊(zhuan xu) 帝和夏代都使用建寅的夏曆,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即所謂「建寅孟春之月」;

商代使用殷歷,殷歷建醜,以農曆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即所謂「建醜季冬之月」;

秦代使用秦歷,秦歷建亥,代用顓頊曆,以現在的陰曆十月為歲首,即所謂「建亥孟冬之月」;

西漢前期仍然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採用了司馬遷創製的太初曆,把二十四節氣納入曆法,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曆,仍以夏曆的正月為元旦。

以後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醜的殷歷,唐武后和肅宗時改用建子的周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曆至清朝末年。

這也是我們現在為什麼把陰(農)歷稱為夏曆的原因。

相關焦點

  • 農曆一月為何叫「正月」?民俗專家:源於「建寅」的夏曆正月
    新華社天津2月5日電(記者周潤健)5日,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民間習慣稱這一天為正月初一。農曆的第一個月不叫一月而叫「正月」,這是為什麼?民俗專家對此進行了解釋。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我們的祖先在勞動生產實踐中,根據北鬥鬥柄的指向和若干恆星的出沒,發現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同時以月亮圓缺為月,將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並以十二地支配十二個月,從而制定出最早的曆法夏曆。但是,每逢朝代的更換,新的朝代以每年的哪一個月作為第一個月是有變化的,也就是說,把每年的哪個月定為一年的第一個月,不同的朝代是不同的。
  • 農曆一月為何叫「正月」
    東方網2月2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從1月31日起,迎來農曆一月,民間稱「正月」。那麼,農曆一月為何叫「正月」,它有哪些趣味習俗呢?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對此進行了解釋。  王來華介紹說,我國古代,以哪一個月作一年的第一個月,有時是隨著朝代的更換而變化的。
  • 元旦最初指的是農曆正月初一,那「春節」又是從什麼是開始的
    後來,舜又把帝位傳給了治水有功的禹,禹也能夠和堯舜一樣為親民愛民。舜為了紀念堯帝,便祭祀天地與堯帝。後來,人們就把這一天作為一年的開始,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最開始的元旦。在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帝王都會在元旦時舉行盛大的祭祀和慶祝活動,包括祭拜諸神和祖先,掛春聯、舞龍燈等。同時,民間的老百姓也開始祭拜祖先、守歲、放鞭炮、貼春聯等活動,並慢慢沉澱為風俗。
  • 為什麼公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 元旦的由來
    為什麼公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 元旦的由來時間:2017-01-01 13:25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公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 元旦的由來 元旦的元,指開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數之始稱為元; 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線。
  • 歲首和生肖的變化究竟在立春算還是正月初一?
    每年的農曆(夏曆)正月初一是中國人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一般而言,到了春節,人人都大了一歲;同時,生肖也在此日更換。這本是大多數人的共識。不知幾何起,「立春是歲首」「立春換生肖」的說法在民間甚囂塵上。歲首之爭,差不多已經是每年初網際網路中的「保留節目」了。那麼,真的按傳統來,歲首究竟是正月初一還是立春;生肖究竟又在哪天換呢?
  • 農曆年從何時算起?專家表示「正月初一零時」始
    新華網天津1月23日電(記者周潤健)農曆蛇年即將到來。那麼,農曆年到底從何時起算呢?有人說從立春算起,有人說從正月初一月相朔的那一刻開始,也有人說從除夕子時就已來臨。天文專家表示,沿襲2100年來的我國曆法理論和實踐,農曆年從正月初一零時起始。
  • 今朝正月一,萬事從頭吉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文丨莊嚴 在中國曆法當中,農曆一月通常被稱為正月,這是什麼原因呢?首先,在我國古代,哪個月作為一年的開始並不固定,是隨著朝代的變換而變化。據記載,夏朝的夏曆把元月作為一月,商朝以夏曆的十二月為一月,而周朝則以夏曆的十一月為一月。
  • 民間「老例兒」農曆一月叫正月 因與秦始皇有關
    原標題:農曆一月為何叫「正月」 民間「老例兒」知多少?  新華網天津2月1日電(記者周潤健)從1月31日起,迎來農曆一月,民間稱「正月」。那麼,農曆一月為何叫「正月」,它有哪些趣味習俗呢?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對此進行了解釋。
  • 農曆正月初一是什麼星座?農曆正月初一是陽曆幾月幾號?
    注意:公曆1901年2月19日屬於兩個星座的交界日期,交界時間為:15時44分54秒,在交界時間之前出生的屬於水瓶座,在交界時間之後出生的屬於雙魚座。(3) 1902年農曆正月初一(星期六)是:水瓶座,2月8號。(4) 1903年農曆正月初一(星期四)是:水瓶座,1月29號。(5) 1904年農曆正月初一(星期二)是:水瓶座,2月16號。
  • 古人為什麼把正月初一定為春節,有什麼說法?
    春節是我國民俗中最盛大的一個節日,全國人民以及海外華人,從年三十到正月期間,都在一種歡樂祥和的氣氛下度過。問題來了,古人為何把春節定在正月初一呢?要了解這個問題,就要了解春節是怎樣產生的?古代春節的出現和古人祭祀有關。
  • 為什麼農曆新年「正月初一」,有時候在1月份,有時候卻在2月份?
    今天是2020年1月25日,也就是2020年農曆新年正月初一,也就是大家俗稱的「春節」。天幹地支各取一個,按順序天幹以「甲」開始,地支以「子」開始,進行排列組合,得到60組順序組合,從而用來紀年。所以我國古代的紀年是60年一輪迴的,也就是60年一甲子的說法,今年農曆2020年是「庚子年」,而在十二生肖中子代表老鼠,所以又稱為「庚子鼠年」。
  • 十二地支對應十二個月,其中子月是十一月,但為什麼不是正月呢?
    簡單點說,子月與正月並不一定重合。冬至日所在的農曆十一月即子月,在周代曾經當過正月,即歲首。在十二地支之中,子排第一。不過,具體哪一個月是新年的正月,卻變動了好幾次。在現在的農曆十一月(冬至前後),陰氣盛極而衰,陽氣剛剛萌生,欲革故取新(辭舊迎新)也,所以,把農曆的十一月作為代表嶄新的開始的子月,是挺合適的。且慢,現在的中國傳統新年,不是從農曆正月初一開始嗎?搞來搞去,怎麼變成了農曆十一月了呢?並不能這麼理解。此事,確實有點複雜。
  • 新聞報導中的「時間」錯誤分析
    元日是我國古代的叫法,指陰曆或農曆新年的第一天,即正月初一,也叫正日、歲日、新正,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正月初一稱為「春節」,源於民國成立後的1913年,只有一百年的歷史。在我國數千年歷史上,絕大部分時間使用的都是夏曆,民間俗稱「陰曆」「舊曆」或「農曆」。
  • 為什么正月初一過年
    每一個方位對應於一個月份,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正月建寅,以此類推。按說子月是十二地支開始之月,所以十一月應該是一年的首月,為什麼寅月反而成了一年的第一個月了呢?其實,這個是在我國歷史上經歷了幾次變化而來的。《史記曆書》記載:「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蓋三王之正若循環,窮則反本」。就是說周朝以十一月為正月,商朝以十二月為正月,夏朝以一月為正月。
  • 夏商周秦各不相同,有時甚至能一年過兩次
    雖然年節由來已久,但在不同朝代,年節的日期也大為不同,而這主要是因為各朝所用曆法不同而導致的。我國最早使用的曆法是夏朝的「夏曆」,即現在普遍意義上的「農曆」,夏曆根據天幹地支將全年分為十二個月,對應十二生肖,夏人規定建寅為正月,即每年一月為新年初始,這與現代農曆並無太大差別。
  • 為什麼說正月初八這一天,天氣晴朗全年豐收,天氣陰雨天下饑荒?
    正月對應的是立春和雨水;二月對應的是驚蟄和春分;三月對應的是清明和穀雨;四月對應的是立夏和小滿;五月對應的是芒種和夏至……。正月初一必然是在立春和雨水之間,為什麼這麼說呢?但是正月並不是在子月,因為這裡面有一個政治歲首的問題,夏朝以寅月為正月,商朝以丑月為正月,周朝以子月為正月。以寅月為正月稱為建寅,以丑月為正月稱為建醜,以子月為正月稱為建子。中國自漢武帝以來,使用的曆法是夏曆,所以以寅月為正月、卯月為二月、辰月為三月、巳月為四月、午月為五月、未月為六月、申月七月、酉月八月、戌月九月、亥月為十月、子月為十一月、丑月為十二月。
  • 為什麼要叫元旦?
    為什麼要叫元旦?時間:2015-12-31 12:0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元旦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要叫元旦? 元旦,據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