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註冊了整本《山海經》,鴻蒙是作業系統,還有饕餮、青牛、玄武

2021-01-09 鞭牛士

來源:三言財經

作者:謝雨霖


據三言財經查詢,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網站顯示,華為已經申請註冊「華為鴻蒙」商標,申請日期為2018年8月24日,註冊公告日期是2019年5月14日,專用權限期是從2019年5月14日到2029年5月13日。該商標在2018年9月11日完成受理通知書發文。



結合此前微博網友爆料的華為自研作業系統名稱為「鴻蒙」,華為申請註冊的「華為鴻蒙」商標則有較大可能就是該爆料中華為作業系統的名稱。



而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網站提供的商標信息顯示,「華為鴻蒙」可應用於作業系統程序、計算機操作程序、計算機操作軟體等類別。


三言財經發現,不止是「鴻蒙」一詞,華為註冊了幾乎所有《山海經》中描述的奇珍異獸,甚至還有其他傳說中的中國神話元素。


鴻蒙時代寓意華為作業系統開天闢地麒麟瑞獸伴華為業務發展


「鴻蒙」一詞,意思是指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遠古時代,傳說盤古在崑崙山開天闢地之前,世界還是一團混沌的元氣,這種自然元氣叫做鴻蒙,也就把那個時代稱作「鴻蒙時代」。


由此可見,鴻蒙是指一切的開始,在中國神話傳說中,之後就是盤古開天闢地。那麼,以「鴻蒙」命名作業系統,足以證明華為對該產品的決心和信心。


有趣的是,華為在給產品、業務取名方面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強烈的執著。眾所周知的海思「麒麟」就是一例。


麒麟形象


麒麟,是中國傳統瑞獸,性情溫和,傳說能活兩千年。古人認為,麒麟出沒,必有祥瑞。《禮記·禮運第九》中記載,麒麟和鳳、龜以及龍並稱「四靈」,可見麒麟地位和龍不相上下,起碼平起平坐。


將自己的手機晶片命名為「麒麟」,也是華為取其祥瑞寓意,這個名字也見證了麒麟晶片從「沒人看好」到能與業界巨頭一較高下的過程。


除了「麒麟」用作手機晶片外,華為海思的其他產品也以中國傳說中的神獸或者名山命名。


比如華為基帶晶片,以「巴龍」命名;伺服器晶片名叫「鯤鵬」;伺服器平臺「泰山」;路由器晶片「凌霄」以及人工智慧晶片「昇騰」等。


這種滿滿的中國風名稱,對熟知上下五千年歷史的中國人來說,不僅耳熟能詳,更讓充滿現代科技感的產品增加了一份感性的文化氣息。


幾乎註冊整本《山海經》華為鍾情中國傳統神話元素


不過,如果僅僅這幾個產品使用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那可有些小看華為了。在取名字方面,恐怕無人能出其右——華為幾乎註冊了整本《山海經》。




今年4月初,華為提交了共計六十餘個商標註冊申請,這些商標名稱幾乎覆蓋了整本《山海經》以及各種中國傳統神話元素。


傳說中女媧的寵物「騰蛇」形象


太上老君坐騎「青牛」


「獬豸」形象圖


比如,除了眾所周知的天之四靈玄武、朱雀以及白虎外,還有異獸饕餮、太上老君坐騎青牛、女媧的寵物騰蛇、甚至連獬豸這種傳說中能辨別是非曲直、識別善惡忠奸的神獸都有。


海藍獸創意圖


傳說中西王母使者「青鳥」形象圖


不僅如此,還有中國第一神山之稱的崑崙、八卦中的兩卦「乾坤」、傳說有三足且是西王母的使者「青鳥」和《藏地密碼》一書中靈異的獒「海藍獸」等名稱都被華為註冊了一遍。


華為幾乎是把所有中國古代乃至近現代的神話元素都搜羅殆盡。



三言君將這些商標名稱匯總整理發現,這六十餘個商標名實際上分為同名的兩組,除了「紫龍」註冊於國際分類第九類和「子龍」註冊於國際分類第42類外,其餘商標分別按照國際分類第9類和第42類註冊了一遍。


華為提交這麼多商標具體要應用於什麼產品呢?


商標國際分類第九類描述如下:


數據處理設備; 計算機存儲裝置; 已錄製的電腦程式; 計算機鍵盤; 已錄製的計算機操作程序; 計算機軟體(已錄製); 滑鼠(計算機外圍設備); 集成電路卡; 麥克風; 可下載的影像文件; 可攜式計算機; 可攜式計算機專用包; 可攜式計算機用套; 可下載的計算機應用軟體; 平板電腦; 計步器; 電子出版物(可下載); 可下載的手機鈴音; 可下載的音樂文件; 筆記本電腦; ....


而商標國際分類第42類描述如下:


雲計算; 信息技術諮詢服務; 恢復計算機數據; 技術研究; 技術項目研究; 把有形的數據或文件轉換成電子媒體; 提供網際網路搜尋引擎; 替他人創建和維護網站; 替他人研究和開發新產品; 電信技術諮詢; 電子數據存儲; 科學研究; 網站設計諮詢; 網絡伺服器出租; 計算機安全諮詢; 計算機技術諮詢; 計算機硬體設計和開發諮詢; 電腦程式和數據的數據轉換(非有形轉換);


那麼將二者結合一起考慮,再加上華為涉及的業務,有可能華為將這些商標運用到如下類目中:


數據處理設備;集成電路卡;平板電腦;雲計算;計算機硬體設計和開發諮詢;電腦程式和數據轉換(非有形轉換)


華為業務涉及通信設備、伺服器晶片、手機晶片、手機以及電腦等,因此,上述幾類則最有可能是這些商標命名的方向。


據相關報導,華為手機Mate 30、P40以及相關晶片硬體均將在未來半年到一年內發布,也許屆時華為會宣布有新的產品將以上述商標命名。


當然,也不排除華為註冊這麼多此類商標是「保護性註冊」,就是防止其他人惡意註冊同類名稱,導致對華為品牌形象以及消費者利益造成傷害。


鴻蒙系統欲打通全硬體平臺 華為即將發力軟體生態


可能將以「華為鴻蒙」商標命名的華為作業系統,也正如該名字寓意一樣,是華為在軟體生態的首次嘗試。


此前,餘承東在介紹華為自研的作業系統時提到,該系統是面向下一代技術設計的,將會打通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車和智能穿戴,統一成一個作業系統。


先不考慮該系統具體性能等參數,僅從餘承東描述的「打通全平臺」的特色,已經是一種極具創新性和挑戰性的概念。即使像蘋果產品這樣的高用戶粘度封閉生態,都未能做到用一個軟體系統打通全部硬體平臺。


「鴻蒙」作業系統正式面世之時,的確是華為的「鴻蒙時代」。


相關焦點

  • 華為註冊了整本《山海經》?崑崙、玄武等多個商標曝光
    對於華為來說,做好打持久戰的思想必須的,當然這不是說說那麼容易的。之前餘承東透露,華為自研系統正在準備中,預計最快今年秋季推出,這吸引了眾多用戶的圍觀。
  • 華為,正在打造山海經帝國!鴻蒙來了,朱雀、玄武還會遠嗎?
    「我們要打造全球的作業系統,不僅僅是華為自己的,我們希望開源,讓全球的開發者力量參與進來,打造下一代最領先的作業系統。」一華為,為什麼要推出「鴻蒙」系統?美國對華為的「圍追堵截」是直接原因。前段時間,美國政府所控制的企業包括高通、谷歌等在晶片、作業系統、5G以及相關領域對華為發起圍攻,就連一個在昔日裡名不見經傳的WiFi聯盟也跳出來「禁止」華為。美國為什麼要往死裡整華為?他們擔心失去霸主的地位,擔心美國企業被華為全面超越,擔心中國科技的發展速度超過美國,擔心勤勞勇敢的中國人超越美國佬。
  • 「鴻蒙」系統的英文名叫這個!華為註冊的這些名字都該怎麼翻譯?
    9日下午,華為在2019年開發者大會上正式發布全新分布式作業系統:鴻蒙! 漢語詞典上解釋稱: 古人認為天地開闢之前是一團混沌的元氣,這種自然的元氣叫做鴻蒙。 後來,世人通常把「鴻蒙」比作遠古時期。 華為將自主研發的作業系統命名為「鴻蒙」,既代表著一切的起源,代表著從零做起,也代表著破開混沌的決心;既能看出華為開天闢地的野心,也能感受到他們披荊斬棘的艱辛。
  • 華為鴻蒙系統即將到來,90%以上華為機型支持升級|華為手錶|華為|...
    近日,華為消費者商務軟體事業部總裁王成祿博士透露,用於移動版Harmony OS(鴻蒙作業系統) 2.0的開發工作進展順利,研發工作已基本準備就緒,有望在12月份如期發布。此外,還有媒體發布了能夠適應Harmony OS(鴻蒙作業系統) 2.0的設備清單。
  • 天時、地利、人和:「鴻蒙」這張牌,華為打得恰到好處
    他說,鴻蒙本身並不是為了手機,而是為了物聯網,比如自動駕駛、工業自動化。此外,鴻蒙的一個優勢是能夠精確控制時延在五毫秒以下,甚至達到毫秒級乃至亞毫秒級。7月18日,華為董事、高級副總裁陳黎芳再次表態,公司的鴻蒙作業系統不是為智慧型手機設計的,華為智慧型手機將繼續使用谷歌的安卓作業系統。最近正式提交的鴻蒙作業系統商標主要是工業用途。
  • 華為重磅出擊:產品「去美化」 鴻蒙或有大動作
    另外,心聲社區曝光的一份去年3月底任正非在華為消費者業務誓師大會上的一篇講話稿透露,華為消費者業務銷售收入2023年將超過萬億元,2019年其收入不足5000億元,同時曝光的還有華為消費者業務未來5-10年規劃等。華為啟動「南泥灣項目」8月4日上午,有消息稱,為應對美國對華為的技術打壓,華為如期啟動了「備胎」計劃。
  • 12月18號屬於華為的日子,鴻蒙系統將正式登場
    在相關限制之下,目前華為晶片獲取的途徑已經完全被切斷了,麒麟晶片被迫停產,華為面臨的是有史以來最難的時刻,但華為並沒有就此屈服,憑藉著超強的毅力以及尖端的技術,一次又一次的挺了過來,目前也已經在布局整條晶片產業鏈技術的自主化,華為終將涅槃重生,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奇蹟。
  • 解密華為鴻蒙系統兩大核心技術!憑什麼贏過安卓?
    作業系統是軟體行業的核心。PC 時代,微軟一家獨大,是最大贏家。而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安卓和蘋果佔據了手機作業系統市場,形成了雙寡頭格局。近期,華為加快推出了自主研發的作業系統「鴻蒙」,該系統一經推出,就挑動著全國人的神經。
  • 倪光南談華為鴻蒙,國產系統需要生態支持,隱含的三層含義很重要
    華為鴻蒙已經用在智慧屏上一個多月了,其生態目前是大家比較擔心的,畢竟任何的作業系統沒有生態支持,最終要成功也是一句空話,作為倡導國產作業系統的鼻祖,倪光南院士其實在幾十年前都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說華為鴻蒙系統要想在國產系統中站穩腳跟,沒有生態的支持是萬萬不可能的。
  • 華為P50系列曝光,國際版有安卓和鴻蒙兩個版本
    華為的mate40系列剛剛發布不久,這款手機的實力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是一款實力非常出眾的旗艦手機,甚至剛剛發布的時候還成為了安卓機皇,不管是性能或者是各方面,這款手機都非常非常的出色。但是唯一遺憾的是,mate40系列並不好購買。
  • 華為王成錄:鴻蒙OS不是安卓和iOS的拷貝 2016年已立項
    1月12日,新浪主辦的「2020科技風雲榜」活動上,華為消費者BG軟體部總裁王成錄在主題演講中表示,鴻蒙OS的出現,不是為了應對美國制裁而做的替代系統。鴻蒙OS不是安卓的拷貝,也不是iOS的拷貝,它是真正面向未來IoT時代的一個全景作業系統。
  • 鴻蒙系統直指「萬物互聯」 鴻蒙勝算大嗎?
    背景 華為公司為全面提升自主能力,早在2012年華為就開始規劃自有作業系統「鴻蒙」。2019年8月9日,華為在東莞舉行華為開發者大會,正式發布作業系統鴻蒙OS(HarmonyOS)。從華為在國際市場上的碰壁處境來看,一個企業的自主能力是多麼的重要。2020年9月10日,華為鴻蒙系統升級至華為鴻蒙系統2.0版本,在關鍵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
  • 鴻蒙OS 2.0還沒來,華為智慧屏夠智慧嗎?
    早在2019年9月,華為就推出了自己的首款智慧屏產品,成為第二款搭載鴻蒙OS的華為終端產品。一時之間,關於「智慧屏和智能電視有什麼區別」的話題頓時熱門了起來,甚至連華為官網,都上線了「智慧屏是什麼,與傳統智能電視有什麼區別」這樣的介紹頁面。到了2020年12月,華為智慧屏S系列與鴻蒙OS 2.0正式發布,最近鴻蒙OS 2.0的開發者測試版也提供測試了。
  • 華為8年的研發成果,卻被吐槽一無是處,鴻蒙真是安卓的翻版?
    12月16日,華為鴻蒙OS 2.0手機開發者Beta版本如約而至。對於鴻蒙系統,國內消費者尤其是華為手機用戶,早在2019年便開始期待。如今鴻蒙OS 2.0手機版終於亮相,幾乎在一瞬間就引爆全場,引起了全國網友的熱議。
  • 華為王成錄:鴻蒙OS不是安卓和iOS的拷貝,2016年已立項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1月12日,華為消費者BG軟體部總裁王成錄在出席「2020科技風雲榜」表示,鴻蒙OS不是安卓的拷貝,也不是iOS的拷貝,它是真正面向未來IoT時代的一個全景作業系統。王成錄說,鴻蒙OS真正立項開發是在2016年5月,那時華為就在思考智慧型手機產業發展到頂了以後,未來這個行業該怎麼辦?「我們就不斷地問自己這樣的問題,華為這麼大的終端生意,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生態的根基構置在別人的系統。所以,這兩個問題促使我們去思考我們未來要做什麼樣的系統,這就是鴻蒙OS誕生的最核心的初始背景。」他說。
  • 作業系統死亡啟示錄
    美國貿易戰持續威脅下,華為自研作業系統鴻蒙OS橫空出世,比此前的預計發布時間提前了一年整,正是以鬥爭求和平的最佳實踐者。在各式「中國作業系統崛起」的鼎沸呼聲中,華為卻低調地向安卓拋去橄欖枝。如此一來,對鴻蒙的質疑聲反倒甚囂塵上。作業系統之難,哪怕上不了青天,也可謂九死一生。
  • 餘承東稱鴻蒙體驗比安卓好:華為正遷移應用,Mate30做準備
    餘承東還表示,如果華為手機繼續不被允許使用谷歌服務,那麼首款搭載華為鴻蒙系統的手機產品可能是明年3月發布的P40。9月9日消息,餘承東在IFA展會期間接受採訪時表示,華為正在讓開發者把安卓上的應用遷移至鴻蒙系統,這個工作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不過目前已經開始進行。餘承東表示,把安卓應用遷移至鴻蒙系統上運行,體驗會更好,這是毋庸置疑的,而目前開發者在適配華為的鴻蒙OS和App Store,而即將發布的Mate30也會做這方面準備工作。
  • 聚焦科技智能生活,中華萬年曆成為華為鴻蒙系統官方合作夥伴
    中華萬年曆X華為,連接時間和一切有趣的事。北京2020年9月15日 /美通社/ -- 9月10日,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正式召開。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公布華為上半年成績,並宣布 HarmonyOS 2.0 版本的升級。
  • 山海經裡的上古神獸名字,用來起名吉祥又好聽!
    山海經是華夏文化,是集齊古人智慧和想像力的典籍,擁有著深厚的時代寓意。在山海經中有很多奇珍異獸,也是中國本土的神話故事集,關於九尾狐的故事就是從山海經裡了解到的,奇幻又瑰麗。那麼如何用山海經裡的上古神獸名字,來起名是否也有吉祥寓意,是否會好聽?
  • 9月23日,華為將開全聯接大會,誰也沒料到,一切都這麼快
    華為可是沒有那麼簡單,因為華為不僅僅是有硬體的製造,還有軟體的開發,華為是失去了硬體的優勢,海外的優勢是沒有那麼容易超越的,但是軟體相對容易得多,國內的網際網路經過了三十年的發展,軟體開發能力是一流的,尤其是智能行動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