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將舉行甲午戰爭120周年祭奠儀式 首位女發言人亮相

2020-11-29 人民網

  邢廣梅 (海軍發言人)

  傅瑩 (全國人大發言人)

  華春瑩 (外交部發言人)

  宋樹立 (衛計委發言人)

  肖瑋 (最高檢發言人)

  範麗青 (國臺辦發言人)

  續梅 (教育部發言人)

  新京報訊 (記者閆欣雨)海軍新聞發言人邢廣梅26日表示,海軍與軍事科學院聯合舉辦的甲午戰爭120周年研討會,將於27日至28日在海軍88船舉行。海軍還將在威海附近海域舉行海上祭奠儀式。

  去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共有7個大單位設立了新聞發言人,其中海軍是全軍大單位中唯一設立兩位發言人的單位,邢廣梅是全軍唯一一名女性發言人。

  今明舉行研討會和祭奠儀式

  昨日下午,海軍在停泊於威海新港碼頭的88船上召開了「甲午戰爭120周年研討會暨祭奠儀式」的新聞發布會,海軍新聞發言人邢廣梅向媒體通報了此次研討會和海上祭奠儀式活動的安排和有關情況。

  研討會期間,與會的軍內外研究甲午戰爭的領導、專家和學者,將圍繞甲午戰爭背景、戰爭決策、海陸戰相關問題、戰爭失敗原因及啟示等方面展開研討。

  此外,海軍與軍事科學院聯合舉辦的甲午戰爭120周年研討會,也將於27日至28日舉行。

  全軍唯一一名女新聞發言人

  目前,海軍是全軍大單位中唯一設立兩名新聞發言人的單位,邢廣梅是全軍唯一一名女新聞發言人。

  昨日,邢廣梅佩戴大校軍銜在媒體前亮相。事實上,這並非邢廣梅成為發言人之後的首次亮相,在今年5月的中俄「海上聯合——2014」軍事演習結束後,中俄雙方總導演在聯合導演部舉行媒體見面會,邢廣梅首次以海軍新聞發言人的身份主持了這一活動,並在開場白中介紹說,當天中午全部參演艦艇順利返航,所有預定演習科目圓滿完成。

  據公開資料顯示,邢廣梅是法學博士、博士後,長期從事海上安全政策、周邊海上安全形勢等研究。

  與邢廣梅同在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工作的海軍大校張軍社介紹說,邢廣梅在進入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工作前還曾在青島某軍校擔任教員。

  「邢廣梅平時在單位裡不化妝,但作為發言人在公開亮相的時候會化一點淡妝。從服裝來看,軍隊新聞發言人亮相都是著軍裝亮相,邢廣梅這次亮相穿的是海軍夏常服。」張軍社說。

  邢廣梅 (海軍發言人)

  邢廣梅,海軍發言人,大校軍銜,法學博士、博士後,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國際軍事分會副秘書長,國防大學外訓學院及廣州陸戰學院客座教授。從事海上安全政策及海上兵力行動涉法研究與諮詢工作。作為中方代表參加過中美海上安全磋商、西太平洋海軍論壇、香格裡拉對話會等,出席過國際紅會國際人道法論壇、國際軍事法與戰爭法學會論壇、國際海洋法法庭論壇等多個國際會議並代表中方作大會發言。出版著述多部,撰寫研究報告40餘個,完成海軍決策諮詢類任務百餘項。據人民網

  ■ 人物

  邢廣梅:反應快速 應對理性

  軍隊7大單位8名發言人(海軍有兩名發言人)正式上崗前,除在軍隊內部參與培訓外,還接受了他們稱之為「傳媒一期」的培訓。

  2013年11月12日-11月14日,中國傳媒大學為他們開展了為期3天的20學時密集式高端培訓,培訓形式主要包括講座、演練、觀摩和交流等。

  首批軍事新聞發言人培訓負責人、中國傳媒大學培訓學院院長董關鵬教授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邢廣梅的快速反應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稱讚她「智慧與形象兼具」。

  「軍人中的專家型發言人」

  董關鵬說,邢廣梅是女性中的職業軍人,軍人中的專家型發言人。邢廣梅和海軍另一發言人梁陽的最大區別是,梁陽是作戰的艦長,她側重從事研究工作。

  「他們作息很軍事化,一分不差地起床、集合、上課、上課期間端坐,沒有任何小動作。這個班很小,一共8個人,誰動都能看得見。」董關鵬笑著說。

  「海軍是唯一設立了男女發言人的解放軍部門。有人說,是不是會以男發言人為主,女發言人為輔,男發言人要有智慧,女發言人要有形象,」董關鵬說:「但很快就發現,兩位發言人都是智慧與形象兼具。邢廣梅在培訓班上的發言特點是『字正腔圓,思路清晰』。」

  「應對突發提問義正詞嚴」

  參加突發提問練習的邢廣梅給董關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突發性提問中,她的反應是對再突如其來的問題也是思路很清晰,運用大量的國際法和國際史實的來理性應對。」董關鵬說:「當時問過她有關國外挑釁的事情,她回答得非常義正詞嚴,同時給人非常理性。」

  「當時還問她一個關於國外一些軍事技術特別是創新技術突飛猛進,我國好像進展不夠的問題,她回答說,大家不要對中國的技術創新感到擔憂,正是因為以前我們做的很多事情大家都不知道,所以軍方也設立了發言人。隨著軍隊的工作透明化,大家會了解我們更多的創新技術,」董關鵬說:「我認為她的回答思路很清楚,反應很快。」

  新京報記者 韓旭陽

  實習生 趙歡

  ■ 盤點

  曾有外國記者評價稱,中國需要一個女性代表中國,因為女性能給一個國家更好的外貌和形象,「女性說話很軟,如同姜瑜女士(外交部第四位新聞發言人),長相很得體,講話很好聽,這些都是能在國際上給中國加分的。」

  傅瑩 (全國人大發言人)

  傅瑩現年61歲,蒙古族,是新中國首位少數民族女副外長,繼1974年王海容之後中國第二位女性副外長。優雅得體的著裝,銀色的捲髮,溫文爾雅的談吐……在媒體眼中,傅瑩說話時喜歡打比喻、講事實,娓娓而談,沒有官腔。2013年3月4日,傅瑩迎來一個新角色——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言人。2014年任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發言人。她是人代會設立發言人30年來的首位女性發言人。

  華春瑩 (外交部發言人)

  1970年4月生,江蘇人,大學本科畢業。歷任外交部西歐司科員、外交部歐洲司參贊等。2012年11月16日,外交部新聞司司長秦剛宣布,新聞司副司長華春瑩任外交部新發言人,11月17日她首次主持外交部例行發布會。秦剛介紹說,華春瑩從事外交工作20年,曾在歐洲司以及歐洲和亞洲地區工作,有著豐富外交經驗和良好溝通能力。

  中國外交部一共產生了5位女發言人。在華春瑩之前的4位女發言人分別是李金華、範慧娟、章啟月和姜瑜。

  宋樹立 (衛計委發言人)

  宋樹立曾在北京中醫藥大學任教近十年,後調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衛計委的一名人士用「知識型」官員來形容她。她是2006年衛生部確立「例行新聞發布會」制度後的首位女發言人。2014年,宋樹立任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

  記者們對宋樹立的印象之一是隨和。她與記者電話溝通時,從來不急,語氣平緩。工作之外,宋樹立喜歡音樂,還專門學過美聲。

  肖瑋 (最高檢發言人)

  1970年2月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1991年7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2014年5月,最高檢新任新聞發言人肖瑋在一場最高檢新聞發布會上首次亮相。肖瑋原來在最高檢機關報《檢察日報》擔任副總編輯,後調任最高檢新聞辦任新聞辦副主任。在這次新聞發布會上,肖瑋作為女新聞發言人主持風格溫婉隨和,很有親和力,同時不失理性,受到參會媒體的一致好評。

  範麗青 (國臺辦發言人)

  1955年出生於福建。198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歷任新華社記者、主任記者、高級記者、新華社國內部港臺室副主任、新華社港臺部副主任。2006年7月調任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宣傳局副局長。現任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宣傳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續梅 (教育部發言人)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2008年4月開始擔任教育部直屬的《人民教育》雜誌社副總編輯(副司級)。她是教育部第四位發言人,第二位女發言人,也是《中國教育報》走出來的第二位教育部新聞發言人。

  續梅於2003年任《中國教育報》基礎教育部主任,此前在該報黨辦做行政工作。

  2008年7月18日,接任教育部新聞發言人。

  以上資料據《人民日報》、人民網、國新辦官網

相關焦點

  • 海軍舉行甲午120周年祭奠儀式 首位女發言人(圖)
    今明舉行研討會;中國海軍首位女發言人亮相,佩戴大校軍銜,系全軍唯一女發言人邢廣梅 (海軍發言人)海軍新聞發言人邢廣梅26日表示,海軍與軍事科學院聯合舉辦的甲午戰爭120周年研討會,將於27日至28日在海軍88船舉行。
  •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9月3日天安門廣場舉行閱兵式
    關於邀請外國領導人參加閱兵儀式的事,昨日,王世明表示正在安排當中,有什麼情況有關部門會通報。  當天下午舉行的外交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中方邀請了哪些國家?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有關工作正在進行之中,我們會適時向外界宣布。
  • 甲午戰爭迎120周年紀念日 習近平兩提「甲午」
    北洋水師旗艦「定遠」號的鐵錨昨天亮相軍博抗日展覽。京華時報記者王海欣攝京華時報記者潘珊菊實習記者安冬雪2014年,又逢甲午。120年前的7月25日,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這場戰爭的結果使中日兩國自此國運殊途,中華民族一步步走到了亡國滅種邊緣。甲午年,成了中國的命運轉折之年。甲午戰爭,民之痛、國之殤,以史為鑑知興替。120年後的甲午年,被中國人稱作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習近平年初擔任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
  • 甲午戰爭120年祭:規模最大失敗最慘影響最深
    甲午戰爭的結果是:中國沒落,日本崛起。前事不忘,後事之師。2014年8月1日,是中日甲午戰爭正式宣戰120年的日子。120年後的今天,寫下本文,權當捧一杯酒、捧一杯淚,祭奠當年為國捐軀的忠魂,祭奠當年被殘殺的冤魂,祭奠當年所有為中國奮鬥過的人們。祭奠仇恨,是為仇恨不再新生。祭奠歷史,是為歷史不再重演。
  • 2019年海軍節幾月幾號 海軍節70周年青島海上閱兵時間
    2019年海軍節幾月幾號 海軍節70周年青島海上閱兵時間  4月20日上午10點,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新聞發布會舉行,海軍副司令員邱延鵬表示,4月23日在青島及其附近海空域將舉行各國海軍艦艇海上閱兵,除中方參閱兵力外,俄羅斯、泰國、越南、印度等10多個國家近20艘艦艇將參加檢閱活動。點讚,期待!
  • 甲午戰爭120年習近平兩提甲午
    原標題:甲午戰爭120年習近平兩提甲午 北洋水師旗艦「定遠」號的鐵錨昨天亮相軍博抗日展覽。120年前的7月25日,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這場戰爭的結果使中日兩國自此國運殊途,中華民族一步步走到了亡國滅種邊緣。甲午年,成了中國的命運轉折之年。 甲午戰爭,民之痛、國之殤,以史為鑑知興替。120年後的甲午年,被中國人稱作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習近平年初擔任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
  • 甲午戰爭120年,我們對世界說什麼?
    120年前的7月25日,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這場戰爭不僅使中日兩國自此國運殊途,更改變了東亞地區乃至世界的格局。120年後的今天,中日再次面臨新的歷史節點。中國應當如何紀念、思考、總結甲午?應當通過紀念甲午向世界講述些什麼?
  • 《全軍老將軍書法展》4周年紀念——少將作品欣賞(第四部分60名)
    120周年暨遼寧艦入列二周年老將軍書法展」。書法展展出了來自中央軍委、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海軍、空軍、七大軍區、三大院校和武警部隊,608位將軍書法作者共1200餘幅作品。作者包括上將60名、中將112名、少將436名。  該次書法展覽有一個顯著的亮點:開國元勳和開國將領的墨寶同時亮相。
  • 甲午戰爭慘敗帶來的幾點啟示
    甲午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國恥。在甲午戰爭爆發120周年祭日到來之際,《解放軍報》刊發中國地緣與能源戰略研究會副秘書長李慶功的文章提出,我們追憶這場浸透著中華民族痛惜和悲憤的戰爭,遙祭120年前那個甲午為國捐軀的中華英烈們,反對一切形式的侵略戰爭,捍衛世界和平,既有歷史意義,又有現實意義。  在回顧這場戰爭時,專家也談及其帶給我們的幾點啟示。
  • 甲午戰爭120年:習近平兩提甲午稱其剜心之痛(圖)
    北洋水師旗艦「定遠」號的鐵錨昨天亮相軍博抗日展覽。 京華時報記者王海欣攝  2014年,又逢甲午。120年前的7月25日,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這場戰爭的結果使中日兩國自此國運殊途,中華民族一步步走到了亡國滅種邊緣。甲午年,成了中國的命運轉折之年。  甲午戰爭,民之痛、國之殤,以史為鑑知興替。120年後的甲午年,被中國人稱作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習近平年初擔任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
  • 4月23日,海軍生日,海上閱兵!
    今天上午10點,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新聞發布會舉行,海軍副司令員邱延鵬介紹了人民海軍建設和多國海軍活動有關情況。邱延鵬表示,4月23日在青島及其附近海空域將舉行各國海軍艦艇海上閱兵,除中方參閱兵力外,俄羅斯、泰國、越南、印度等10多個國家近20艘艦艇將參加檢閱活動。
  • 人民解放軍85周年大事記(1978-2017)
    ★2003年9月1日,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在出席國防科學技術大學50周年慶典活動時鄭重宣告:黨中央、中央軍委決定,在「九五」期間裁軍50萬人的基礎上,2005年前再裁減軍隊員額20萬。屆時,中國軍隊的規模,將從250萬人縮減為230萬人。    ★2003年9月2日, 我國研製的新型殲擊機——梟龍/FC-1型(即超七)飛機在成都舉行了首飛儀式。
  • 浙江大學120周年校慶公告全篇文言文 你讀懂多少
    這篇文章通篇文言文,是浙大發布的120周年校慶第一號公告。  今年的5月21日是浙大119歲生日。慶生的同時,浙大正式啟動了120周年校慶倒計時一周年系列活動。校慶公告在啟動儀式上首次亮相。  「國有成均,在浙之濱;啟真篤學,求是育英。
  • 無錫舉行「祭孔」儀式 行禮手勢都有「講究」
    漢服愛好者們向孔子行祭奠禮當天上午,一場參照「傳統」禮儀進行的「祭孔」儀式在學前街上的碑刻陳列館(原「無錫縣學」舊址)舉行,吸引了包括學校學生、漢服愛好者及傳統儒學愛好者等近百人的參與。相關人士稱,在孔子生日這天舉行正式的「祭孔」儀式,是無錫近年來首次,活動在演示傳統禮儀的同時,也宣揚了傳統的教育精神和禮儀文化。雙手行禮,兩手緊貼,與胸同高,掌面向前,掌心向自己。
  • 第四屆海洋知識競賽23:甲午戰爭開始於哪一年
    167.國外在舉行新船下水儀式前,會行什麼禮?國外在舉行新船下水儀式前,一般會由船主(船主代表)的夫人行擲瓶禮,象徵新船投入航行後,一帆風順,萬事大吉。168.誰在中國第一次提出了潮汐周期與月亮盈虧的關係?《論衡》是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的無神論者王充撰寫的一部具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著作。
  • 喜遷新址 青島雲天勵飛舉行揭牌儀式
    4月15日,青島雲天勵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雲天勵飛)喬遷新址揭牌儀式在青島市嶗山區千山大廈舉行。雲天勵飛董事長兼CEO陳寧、副總裁尉衍等領導出席了揭牌儀式。揭牌儀式陳寧在致辭中表示,青島具有發展人工智慧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未來可期。
  • 戊戌六君子就義120周年之際,六人家鄉紛紛舉行紀念活動
    9月30日,共和國69歲華誕前夕,我們迎來了第五個烈士紀念日,往前推兩日,今年9月28日,則是「戊戌六君子」就義120周年的紀念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查詢發現,六君子的家鄉近期紛紛舉行各種形式的活動紀念這一特殊的日子。例如,據中國網·中國視窗頻道消息,在譚嗣同的家鄉湖南瀏陽,9月27日下午,由瀏陽市政協主辦,瀏陽市政協文教衛體委員會、瀏陽市譚嗣同文化研究會承辦的「譚嗣同研究系列作品研討會」,在瀏陽市行政中心1513會議室隆重舉行。
  • 2019年海軍節舉行幾天?海上閱兵時間是幾月幾號?
    2019年海軍節時間:2019年4月22日至25日(共4天)  海上閱兵時間:2019年4月23日  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新聞發布會4月20日舉行,在發布會上,中國海軍宣布,這次多國海軍活動將於4月22日至25日在青島及附近海空域正式舉行。
  • 中共二大紀念館為國慶62周年舉行升旗儀式
    人民網上海10月1日電 為了紀念國慶62周年,豐富國慶長假上海市民紅色旅遊的內容。今天上午,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舉行了「祖國萬歲——中共二大紀念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2周年升旗儀式」。參加儀式的有靜安區新錄用公務員代表、社區居民代表和學生代表約15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