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人類生活中的主要飲料之一,酒一誕生,就與人類產生了奇妙的緣分。酒是一種特別的液體,屬性張揚,在民以食為天的中華民族五千年長河中,酒的位置十分重要。
中國是世界上釀酒歷史久遠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酒系的發源地之一。酒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流傳較廣的說法是杜康是釀酒的始祖,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記載:古者少康初箕作帚、秫酒。少康,杜康也。杜康也演變成了酒的代名詞,現在也是酒的品牌名字,杜康酒。
還有史書資料說儀狄才是釀酒的始祖。先秦書籍《世書》有云: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戰國策》裡也有記載: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
無論何種記載,都足以證明酒發源於很久很久以前,且人們對其十分稱讚。
酒的誕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過了複雜而漫長的歲月。原始社會食物保護條件差,某些含糖原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發酵,離析出含酒精的甜味液體,形成最早的酒。酒的出現反映了人類社會文明的成熟,開始了大規模化種植穀物,糧食的產量除了彌補溫飽還有剩餘。
古代的酒一般是高粱、黃米煮爛厚加上酒母釀成。古代成酒時間較短,也沒有蒸餾的過程,所以古代很長一段時間的酒度數都很低,不會超過20度。直到到了元代,引進了蒸餾法才出現度數高一些的白酒。
周朝是個禮樂盛行的時代,後代發掘出的鼎器在周朝都是酒器,但不是普通的酒器,而是在祭祀中使用的禮器,嚴格遵循等級制度。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禮樂崩壞,酒器從禮器中跌落,飲酒之風盛行。從那以後,酒在民間生活中一直佔有重要地位,是社交與禮儀活動中都是不可缺少的環節。
婚禮上,新郎新娘要喝交杯酒。
離別時,要喝送行酒。
端午節,喝雄黃酒闢邪祛病。
酒在發展過程中也衍生出了行酒令等飲酒遊戲。唐朝的飲酒之風最為盛行,詩仙李白寫詩必飲酒。所以唐朝的酒令也最為多種多樣。有拋擲骰子的骰盤令,作詩的律令,觥籌交錯的籌令,擊鼓傳花的拋打令。
中國的酒文化也從這些詩詞遊戲中慢慢形成了獨特的繁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