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中國的酒文化

2021-01-09 傳統文化博覽

酒是人類生活中的主要飲料之一,酒一誕生,就與人類產生了奇妙的緣分。酒是一種特別的液體,屬性張揚,在民以食為天的中華民族五千年長河中,酒的位置十分重要。

中國是世界上釀酒歷史久遠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酒系的發源地之一。酒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流傳較廣的說法是杜康是釀酒的始祖,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記載:古者少康初箕作帚、秫酒。少康,杜康也。杜康也演變成了酒的代名詞,現在也是酒的品牌名字,杜康酒。

還有史書資料說儀狄才是釀酒的始祖。先秦書籍《世書》有云: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戰國策》裡也有記載: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

無論何種記載,都足以證明酒發源於很久很久以前,且人們對其十分稱讚。

酒的誕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過了複雜而漫長的歲月。原始社會食物保護條件差,某些含糖原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發酵,離析出含酒精的甜味液體,形成最早的酒。酒的出現反映了人類社會文明的成熟,開始了大規模化種植穀物,糧食的產量除了彌補溫飽還有剩餘。

古代的酒一般是高粱、黃米煮爛厚加上酒母釀成。古代成酒時間較短,也沒有蒸餾的過程,所以古代很長一段時間的酒度數都很低,不會超過20度。直到到了元代,引進了蒸餾法才出現度數高一些的白酒。

周朝是個禮樂盛行的時代,後代發掘出的鼎器在周朝都是酒器,但不是普通的酒器,而是在祭祀中使用的禮器,嚴格遵循等級制度。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禮樂崩壞,酒器從禮器中跌落,飲酒之風盛行。從那以後,酒在民間生活中一直佔有重要地位,是社交與禮儀活動中都是不可缺少的環節。

婚禮上,新郎新娘要喝交杯酒。

離別時,要喝送行酒。

端午節,喝雄黃酒闢邪祛病。

酒在發展過程中也衍生出了行酒令等飲酒遊戲。唐朝的飲酒之風最為盛行,詩仙李白寫詩必飲酒。所以唐朝的酒令也最為多種多樣。有拋擲骰子的骰盤令,作詩的律令,觥籌交錯的籌令,擊鼓傳花的拋打令。

中國的酒文化也從這些詩詞遊戲中慢慢形成了獨特的繁榮文化。

相關焦點

  • 傲百年白酒知識百科大全系列——酒文化和酒桌文化
    說起中國白酒,一定不能少得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畢竟,有很多璀璨的歷史事件和優美的文章都有「酒」的參與,也誕生中國獨有的「酒文化」!
  • 中國書畫與中國酒文化息息相關,激發了文人的創作靈感,值得回味
    無論是在中國文學界,或者是中國繪畫界,酒都與創作者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而我國也是一個酒文化濃厚的國度。尤其是在文人騷客中間,沒有酒幾乎就沒有創作的靈感,不過一旦有美酒奉上,創作者們立刻會文思如泉湧,創作出流傳千古的詩詞名篇。而在這一點上,繪畫家與文學家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也能趁著酒興,創造出經典的繪畫作品。
  • 酒文化佐酒篇之五:古人講究下酒菜,現代人則變成了下菜酒
    本文屬辛籮說酒文化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喜歡小編的可以點擊關注我導語:酒文化佐酒篇之五:古人講究下酒菜,現代人則變成了下菜酒 古人飲酒主要以酒為主,有沒有佐酒菜無所謂。當然有總比沒有強,但有也是居於次要地位。
  • 仁懷「山榮說酒」講座成酒文化重要傳播平臺
    2009年,出版茅臺酒文化專著《茅臺酒文化筆記》,通過田野調查、民間採訪,在查證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在三個方面取得突破:首次全面介紹茅臺酒歷史上三家燒房和三大家族;首次系統梳理仁懷酒政、酒令、酒器、酒標、酒風、酒俗等酒文化成果;首次發掘整理了貴州遵義「沙灘文化」和浙江大學西遷遵義辦學文人群體對茅臺酒的吟詠,從而對茅臺酒、醬香酒文化進行了深入、系統的闡述。
  • 王羲之寫《蘭亭序》是書法才能的表現,也是酒文化醞釀的結果
    王羲之的《蘭亭序》是書法才能,也是酒文化的醞釀自古以來,書法藝術就和酒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繫。古代人把喝酒當成交際交流的重要媒介,喝酒之後做詩,寫書法,是人生一大快意。王羲之寫成《蘭亭序》是其書法才能超凡的表現,也是酒文化催化書法成書聖的一種文化結果。
  • 「九親談文化」中國古代的酒文化
    傳統的飲酒文化根基──酒德和酒禮歷史上,儒家的學說被奉為治國安邦的正統觀點,酒的習俗同樣也受儒家酒文化觀點的影響。儒家講究 "酒德" 兩字。
  • 酒文化書寫河口「傳奇」200餘件酒器奪人眼球
    山東黃河三角洲酒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志國介紹,酒文化展區分為革命歷史部分、軍工風採、民俗文化和河口文明4個部分。革命歷史主要是將領袖人物的照片和珍貴歷史事件照片,融入酒瓶的設計中,體現中華民族的紅色革命精神;軍工風採是將航空母艦、戰鬥機等軍工設備特別燒製成酒器,體現中國的強大實力;民俗文化是鯉魚躍龍門、白菜百財等國人喜愛的具有美好寓意的酒器;河口文明則是用「槐花」和「冬棗」等河口特產做成酒,以及河口特有的軍馬場、和自然風光融入酒瓶設計,形成獨特的河口文明。
  • 這裡將為潛山的酒文化書寫濃墨重彩的一筆
  • 半醉半醒之間的酒文化:他是竹林七賢裡的一位,天生嗜酒如命
    酒字這個符號逐漸跟文人掛上了鉤,文人風骨必不可少酒,酒文化逐漸開始在全國瀰漫。這就是我國的酒文化,相比飲茶文化的清淨淡雅,酒文化更多了一些放蕩不羈。畢竟生活很苦,有酒可以逃避現實的無奈,對於文人來說就是最好的。半醉半醒之間,這就是我國自古留下的酒文化的真理。
  • 中國首部中英文版白酒文化著作《米蘭隨想》隆重首發
    12月17日上午,由宜賓學院、四川理工學院主辦,中國比較文學學會、華夏酒報聯辦,中國酒史研究中心、中國酒文化研究中心、川酒文化國際傳播研究中心承辦的《米蘭隨想》中英版首發儀式暨五糧液國際化傳播論壇在宜賓學院第三會議室舉行。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府辦公廳主任蔡競等領導嘉賓及海外友人、媒體記者等出席了此次活動。
  • 「國學知識」酒文化:行酒令是中國特色文化!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酒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不論聖賢將相還是文人雅客,把酒言歡皆是人生之美事也。如今愛酒的人不在少數,愛酒更要懂酒,懂酒的人才能把酒喝出另一番味道來。行酒令,是無形之中祝酒興的一道別樣佳餚,讓酒局氣氛更加輕鬆、活躍。青島地區的轉魚,其實就是一種酒令,將盛魚的碗碟轉起來,待停下後,魚頭指向誰,誰就喝酒。
  • 2021年中國生肖酒瓶設計大賽正式啟動
    2020年7月9日,由廣東嶺南酒文化研究院、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藝術陶瓷專業委員會主辦,嶺南酒文化博物館、新石灣藝術創客空間協辦的「2021年中國生肖酒瓶設計大賽」新聞發布會在嶺南酒文化博物館舉行,本次大賽得到佛山市陶藝設計行業協會大力支持,廣東石灣酒廠集團全程贊助。
  • 中國首部酒類綜合性科普著作《國酒》瀘州首發
    《國酒》、《瀘州老窖大麯酒》兩本酒類著作作為中國酒文化的傳播載體,對中國酒行業的發展和中國酒文化的傳承產生了深遠影響,是中國酒文化傳播的兩大裡程碑。在我國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和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背景下,力求更廣泛地普及白酒和黃酒科學文化知識,增強以中華酒文化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自信。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是香料和食品化學專家,9年多來,他一直致力於白酒研究,提出了白酒「健康、風味雙導向」的發展思路,倡導白酒生產現代化、市場國際化。
  • 漢字與中國古代的酒文化-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商代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了大量關於酒的記載。酒不僅僅是一種飲品,在華夏文明的早期,酒也承載著諸多重要的社會功用,諸如用於祭祀、用於各種慶典儀式、用來治療疾病以及調味等。隨之而產生的,便是與酒相關的各種社會文化現象。這些現象,從一些與酒有關的古文字字形裡可以窺其一斑。
  • 中國四大酒都——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門道文化中國以酒聞名的地方不少,但以有「酒都」之譽的地方屈指可數。酒都不僅僅現在是以酒名揚四海,重要的得有酒文化的底蘊和悠久的歷史。貴州仁懷、江蘇宿遷、山西汾陽、四川宜賓四座有著悠久釀酒歷史的古都最終被評為「中國四大酒都」。酒都仁懷
  • 第三屆中國國際名酒文化節將於12月15—20日在四川宜賓舉行
    第二屆中國國際名酒文化節盛況(資料圖)本屆中國國際名酒文化節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特別支持,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導,省商務廳、省經信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國資會、省經濟合作局、省貿促會、省政府外事辦、四川廣播電視臺和宜賓市人民政府、五糧液集團公司聯合承辦,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協辦。
  • 夜郎古酒2020:八大核心競爭力助力跑進中國醬酒十強
    夜郎古酒業董事長餘方強榮獲「中國酒都十大匠心人物獎」、「優秀專家獎」,夜郞古酒業榮獲「十大納稅貢獻獎」,夜郎古酒業車間主任李枝權榮獲「優秀車間主任」,制麴車間主任馮銀霞榮獲「優秀制曲師」。  8月13日,在仁懷市酒文化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上,餘方強連續被貴州省仁懷市人民政府聘任為醬香白酒專家庫成員。
  • 2021年中國生肖酒瓶設計大賽頒獎典禮暨作品展開幕式圓滿舉行
    2020年9月16日下午,由廣東嶺南酒文化研究院、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藝術陶瓷專業委員會主辦,嶺南酒文化博物館、新石灣藝術創客空間協辦的2021年中國生肖酒瓶設計大賽頒獎典禮暨作品展開幕式在位於石灣大霧崗公園的「新石灣藝術創客空間」舉行,活動宣布了大賽金獎獲獎作品及優秀獎榜單,意味著中國生肖酒瓶設計大賽的圓滿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