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中,那位彈盡糧絕率部投降的連長,後來怎麼樣了?

2021-01-12 網易

2021-01-10 15:25:02 來源: 東南史官

舉報

  

歷史的長河暗潮湧動,戰爭總是最為頻繁的話題。無論是古代還是近代,中國、乃至世界,都處於烽火狼煙、刀槍劍影之中。

  

  一場戰爭從開始到結束,不僅僅是戰爭雙方武力的角逐,也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了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將領在一場戰爭之中對戰局的掌握和決策,更是直接決定了士兵的生死。那些引導戰爭走向勝利的將領,將青史留名,為萬世景仰;若是叛國通敵,則受盡唾棄,背負罵名。

  01

  中國近代以來,甚至到開國之後,經歷了成千上萬場戰爭,人們記住的往往只有戰爭的名字和勝利的國家,卻未知曉戰爭背後的殘酷,多數在戰爭中犧牲的士兵,甚至都沒能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開國後,我國周圍的許多國家對新中國虎視眈眈,它們明面上並未有大的動作,卻在暗地裡派遣多支部隊,騷擾我國邊界,威脅到邊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越南與我國廣西省、雲南省接壤,是我國南方的一個國家。二十世紀70年代中期,越南在與美國歷經多年戰爭後,最終實現國家統一。此時的越南緊隨蘇聯的腳步,蘇聯也提出要幫助越南在亞洲建立安全體系,這更是讓越南有恃無恐。蘇聯這一舉措,無疑將亞洲各國置於險境之中,嚴重威脅了各國的國家安全。

  

  隨著中美建交被提上日程,中蘇關係日益破裂,最害怕的國家無疑是越南。他們在外交上的問題相當棘手,在多方抉擇後,越南決定投靠到蘇聯老大哥旗下。於是越南快速結束國內戰爭,將矛頭對準了曾經的盟友——中國。他們撕毀了與中國的約定,恬不知恥地佔領了我國南沙群島96%以上的島嶼。除此之外,越南進軍柬埔寨,在短時間內攻佔全國。

  

  蘇聯持續向外擴張的舉動,已經成為導致世界不安全的因素。越南的種種舉動,已經激怒了我國。一場聲勢浩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就此拉開序幕

  02

  也許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對越自衛反擊戰是一場輕而易舉就勝利的戰爭,畢竟解放軍出兵僅27天,與朝鮮戰場比較起來,應當算是規模小、犧牲小了。事實上,中方在越南折損的將士約有近三萬人,受傷的將士更是達到三萬七千餘人,越軍死傷人數大致如此。通過這些數據,便可以揣測出戰爭的慘烈程度了。

  

  雖然對越反擊戰僅持續了27天,但是兩國進行了持續11年的兩山輪戰。甚至在葉劍英將軍看完戰爭錄像之後,都忍不住慨嘆自淮海戰役之後,從未見到如此大的犧牲。

  對越自衛反擊戰最終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但是這場戰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不論是對中國還是對越南,皆是一筆不小的損失,也給兩國人民帶來了無法癒合的傷痛。

  03

  在戰爭結束後,原本是預備隊的第50軍150師448團,承擔起了掩護大部隊撤退的責任。戰爭過程中,這支軍隊一度提出要上戰鬥的第一線,但是被上級領導給否定了,不過也引起了領導的重視,故在撤退之時,將如此重要的斷後任務交付給他們。然而一支連隊的投降,卻將這支部隊推上風口浪尖。

  

  敵人在我軍撤退時,在背後發動了偷襲,層出不窮的伏兵,衝散了斷後部隊,將八連層層圍住。此時的八連已經打完了他們的最後一發子彈,毫無反擊之力。在連長馮增敏的帶領下,集體200多名士兵投降。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就有「士可殺,不可辱」的思想,但凡是有氣節之士,皆不會向敵人投降。八連的做法,無疑是將中國軍隊剛打出來的軍威放在地上狠狠摩擦,嚴重破壞了人民軍隊的形象,實在是為人不齒,而帶領全軍投敵的馮增敏,更是被戴上了叛徒、罪人的帽子。

  

  馮增敏(左一)

  多年後,那些曾經被俘虜的士兵終於回到中國,重新接受教育,而馮增敏也被送上了軍事法庭接受審判,最終被處以十年有期徒刑。此時的他,依舊想要向黨和人民解釋,他率軍投敵是迫不得已,想要保住這200多條士兵的性命。

  可是事到如此,又有誰願意聽他分辨呢?不論如何,投敵叛國,便是他一生的汙點,只能在牢獄之中慢慢懺悔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對越自衛反擊戰恥辱一幕,整連投降越軍,最後連長被判無期
    新中國的建立很不容易,在新中國建立的過程中,無數的革命前輩為此付出了生命和鮮血。新中國建立之後,中國的內外部環境仍然非常的不好。在中國境內,還有國民黨軍留下來的殘餘部隊和大批特務,在外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封鎖中國,中國先後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和對印自衛反擊戰。
  • 介紹6本對越反擊戰的回憶錄,從諒山戰役一直打到老山輪戰
    二、《鑄夢軍旅》,作者鄭家才,原陸軍第50軍149師447團2連連長。作者參加了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率領連隊強攻血戰7個多小時,在團主力支援下突破新寨北側山埡口,斃敵151人,完成了插到敵後的任務。戰鬥中該連138人傷亡106人,達到全連總員額的77%,成為西線一次戰鬥傷亡率最高的連隊。作者在戰鬥中全身負傷39處,昏迷4次,仍堅持指揮,勇猛頑強。
  • 1979年,對越反擊戰爆發,中越雙方損失了哪些高級將領?
    1979年自衛反擊戰打響之後,只用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越南就選擇了投降。因為在戰場上他們發現不論是作戰人數還是作戰武器他們都不佔優勢,長期拖延下去,只會導致本國利益受損,於是他們只能選擇投降。雖然戰爭時間不長,但是雙方都有不同程度的人員損傷。那麼在這場戰役中,中越雙方都損失了哪些高級將領?
  • 1967年印軍射殺我連長,西藏軍區副司令指揮反擊,殺敵607
    在7位出自大別山的上將裡,王誠漢參加了大革命,跟隨25軍長徵,後來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亞東自衛反擊戰,南疆反擊戰慰問成都軍區部隊。 1930年到1986年,對外戰爭全程參與,軍事生涯56年,堪稱開國將帥之最。
  • 1981年,27歲的越軍飛行員喬清陸駕機逃到中國,後來怎麼樣了?
    其中距今時間最近的要數對越自衛反擊戰了,這場戰爭看起來是我國和越南之間的戰爭,實際上也是蘇聯為了爭奪在亞洲的勢力範圍而在背後暗中支持越南。胡志明死後,越南的親蘇派黎筍上臺,對中國採取了一系列強硬措施,這才最終導致戰爭的發生。美國對越南發動侵略的時候,我國對越南人民也進行了很多方面的援助,結果越南反過來騷擾中國的邊境,簡直就是一隻「白眼狼」。
  • 為什麼在對越反擊戰中經常被提到
    其實「毛耳洞」是一種戰壕,曾經在越戰中被廣泛使用,它的名字也是戰士們給起的。貓耳洞指在溝壕、土坡的側壁掏一個可以棲身的洞。洞口應開設在土質好的陽坡、背風處,儘量避開陰坡、風口。貓耳洞的防寒效果很好,通常洞內溫度可比洞外高12~20℃左右。其實最早使用「毛耳洞」並不是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而是在解放戰爭前後。那麼「毛耳洞」是如何發展的呢?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雙方為何都不敢動用空軍?原因其實很簡單
    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應該很多人知道,這是一場一邊倒的戰爭,我軍用了不到30天的時間,直接達到預期目標,迅速撤回了國內。雖然是贏了,但是暴露的問題也有不少,像主戰武器在叢林戰中的火力差點;缺少運兵車等等。在當時,其實有方法可以避免這些問題出現,那就是大規模動用空軍。
  • 對越反擊戰之老山煉獄:空前激烈殘酷的「黑豹行動」
    筆者撰寫的對越反擊戰之老山煉獄是一個系列文章,是配合「鳳凰新視野」節目,以便熱心軍迷和觀眾更好地了解當年歷史。前一次講了1986年10月14日出擊604號陣地、968高地的「蘭劍-B」戰鬥,這次則是1987年1月7日出擊167號高地的「黑豹行動」。
  • 對越反擊戰最強火力,一輪齊射寸草不生,戰爭後期為何被雪藏
    屢次犯我疆界,最終我們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發起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給與越南侵略者以沉痛的打擊,包圍了我國西南邊界的安全。在當時,解放軍的裝備可以算是比較先進的了,尤其是在炮兵方面,我軍裝備的大口徑火炮常常讓越軍苦不堪言,而我國的63式130毫米火箭炮則更是讓越軍聞風喪膽,它擁有19個炮管,一次齊射能夠發射19發130毫米火箭彈,所過之處可以說是寸草不生了,往往我軍需要用很大代價才能攻下的陣地或越軍的防禦工事,用63式130毫米火箭炮進行一輪齊射就搞定了。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國「犧牲」的最高長官是誰?當時多大年齡?
    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了。 在戰爭爆發之後,我軍在廣西以及雲南兩個方向同時對越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我軍就攻佔了越南的20多座城鎮,並且殲敵57000多人。但是與此同時,我軍也有7000人犧牲,並且15000人負傷。
  • 1979年2月17—2020年2月17:對越自衛反擊戰41年
    以使命的態度讓最小的彝族支系也落入人們的視野用微觀的視角讓塵封的彝族歷史都綻放時代的光芒感謝關注微觀彝族紀錄片《大揭秘》自衛反擊戰(一)奮起反擊紀錄片《大揭秘》自衛反擊戰(二)高平 同登攻堅戰紀錄片《大揭秘》自衛反擊戰(三)奪回老山第一階段
  • 1979年2月17日 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戰士們在自製的貼有「祖國在我心中」字樣的紅旗上簽名,表達保衛祖國的決心  1979年2月17日 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  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軍委的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在廣西、雲南邊境地區被迫對越南侵略者發起自衛反擊戰。
  • 對越反擊戰,許世友將軍一句話,讓白眼狼悔恨20年影響延續至今
    國力的碾壓在這場戰爭中,總指揮徐向前,雲南省作戰由臨時調任的熟悉越軍戰法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壯族自治區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對越反擊戰勝利歸來舊照越南發展到現在,人均GDP不如廣西,總量GDP也不如廣西,廣西五千多萬人創造的價值比一億越南人創造的價值還要多出3千億人民幣左右。
  • 對越自衛反擊戰:他以一天的時間橫掃越軍,攻克祿平
    而越南戰爭的結束也令中越兩國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惡化,越南三番五次地擾亂我國邊境,對人民的生命及財產產生了嚴重的威脅,為此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正式打響。這一場戰爭我軍自然派出了對越軍較為熟悉的將領出戰,張萬年便是其中一位,早在越南戰爭之際張萬年就曾被派往越南擔任越軍的軍事顧問指導其如何作戰,也正是在我軍的幫助下再加上東南亞叢林的地理優越,美軍才得以退卻。
  • 對越自衛反擊戰,許世友用水牛破了越軍地雷陣?非也
    文/小冷1979年2月17日到3月16日期間,在許世友將軍的指揮下,我軍對越南發動了自衛反擊戰。許世友將軍不愧是我軍最能打仗的將軍,在對越軍的陣地和指揮所進行了幾十分鐘的轟炸以後,越軍的主力被大大消滅,幾十個炮兵陣地被炸毀。
  • 國軍團長率部起義被下屬謀害,中18刀加一槍不死,授少將活105歲
    然而,在解放戰爭爆發前的抗日戰爭時期,由於當時國民黨的軍隊,無論在武器裝備,隊伍規模都是比較強大,率部起義的國軍將領是很少的,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就是在抗戰期間率部起義的,在民族存亡的危難時刻,在國恨家仇面前,他以民族大義為重,毅然率部陣前起義;與八路軍、新四軍攜手抗日,做一個真正的愛國軍人,他便是原國軍425團團長的陳銳霆。
  • 此人是臭名昭著的軍閥、漢奸,抗戰中說的一句話卻感動了全國人
    龐炳勳1879年出生於河北新河縣,年輕時在清軍營中當兵,後來參加了同盟會,被清軍開除,回到了老家。 龐炳勳回到家鄉後,由於家中經濟拮据,兼做小本生意,以補貼家用。由於從商多年,龐具有小商人的精明。
  • 對越自衛反擊戰,這三類人該槍斃,張萬年說到做到
    蘇聯為了使得局勢擴大,不惜花費極大代價對越南進行軍事援助,當時執政越南的是黎筍集團,此人雖然出生農民家庭,但在越南民主獨立戰爭中,為越南立下了不朽的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