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臭名昭著的軍閥、漢奸,抗戰中說的一句話卻感動了全國人

2020-11-30 騰訊網

在民國各大軍閥中,有這樣幾個名字是臭名昭著的:張宗昌、韓復榘、石友三、孫殿英、龐炳勳……

前面四個人,大家都很熟悉了,客棧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不是經常露面的龐炳勳,這個人的傳奇一生,印證了一句話:人性是複雜的。

提起龐炳勳,有這樣三個關鍵詞,第一個是軍閥,臭名昭著;第二個是抗日英雄,人人敬仰;第三個是漢奸,曾被評為「十大偽軍將領之首」。尤其是後兩個,看起來不在一個時空,卻真實地發生在了一個人的身上。

龐炳勳1879年出生於河北新河縣,年輕時在清軍營中當兵,後來參加了同盟會,被清軍開除,回到了老家。

龐炳勳回到家鄉後,由於家中經濟拮据,兼做小本生意,以補貼家用。由於從商多年,龐具有小商人的精明。

民國9年,新河遭受到嚴重災害,民不聊生,時已41歲的龐炳勳有第二次從軍,在孫嶽第十五混成旅任副官。

1920年7月,爆發了直皖戰爭,龐炳勳曾率義勇隊參戰,1922年4月又參加了第一次直奉大戰。時任孫嶽第十五混成旅騎兵營長的龐炳勳,率部在北京以南長辛店附近的南崗窪與奉軍展開激戰,被奉軍的炮彈炸傷了一條腿,幾乎喪命,幸被勤務兵救出,送往保定思羅醫院治療。在旅長孫嶽的關照下,腿是保住了,但是從此落下了殘疾,成了瘸腿。雖然不良於行,但對行軍打仗也並無多大影響,奔跑起來不亞於常人。

戰爭結束後,第十五混成旅旅長孫嶽兼任冀南鎮守使,龐炳勳亦跟隨孫嶽進駐冀南,不久升任第十五混成旅參謀長。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臭名昭著的軍閥,後來卻成了人人敬仰的抗日英雄。

1936年12月12日,發生了西安事變,龐炳勳曾發表通電,討伐張學良、楊虎城。蔣介石被釋放回南京,途經洛陽時,龐炳勳率部開往山西運城駐防,監視張學良、楊虎城部隊的行動,防止其東渡黃河。

在運城駐防的半年時間,沒有發生過戰事,生活比較平靜。經過多年徵戰的龐炳勳對這種安靜的生活非常留戀,一心想長期留駐山西,因此派他的秘書找到晉軍將領徐永昌,由他向閻錫山提出,讓龐炳勳兼任一地方性職務,這樣可以留駐山西。但是,盧溝橋的炮聲打破了龐炳勳過安靜生活的夢想。

(圖:李宗仁)

進攻臨沂的日軍是第5師團,又稱板垣師團,是日軍最頂級的王牌師團之一,向來有「鋼軍」之稱。而龐炳勳的第40軍團,因為是雜牌部隊,裝備很落後,兵員也不是很整齊,要對抗日軍第5師團,其困難可想而知。

但龐炳勳卻在這一戰中打出了中國人的勇氣,面對日軍的飛機大炮,龐炳勳誓死不退。眼看就要全軍覆沒,部下勸他趕緊撤退,給部隊留點種子,但龐炳勳拒絕了,說:「我龐炳勳年將六十,一腿尚瘸,毫無牽掛,能參加保衛國家的抗日戰爭,是生而有幸啊!如果能在中國復興史上增添光輝的一頁,固然是我的願望,即使把我們壯烈犧牲的事跡在亡國史上寫上一行,也算對得起祖宗啊!」

最終,龐炳勳硬是以血肉之軀,扛住了日軍的狂轟濫炸,守住了陣地,第40軍團最後也只剩下不到一個旅的兵力。

4月19日,坂垣師團又撲向臨沂城,有一處城牆被日軍的飛機炸毀,日軍突進城內,龐軍守城部隊在居民的幫助下與日軍展開白刃戰。這時臺兒莊會戰已經勝利結束,因此,龐炳勳奉命撤出臨沂,開往隴海路附近的郯城以南布防,並與佔領臨沂後繼續南下的坂垣師團再次發生激戰。

4月26日,龐軍陣地由四十六軍接防,龐炳勳部西調沛縣休整。5月,徐州失守,龐部陷入日軍重圍之中,經全力突圍,所部損失慘重,開到平漢線以西舞陽進行整編。

1939年初,龐炳勳派馬法五帶李振清旅越過黃泛區,向豫東的睢陽、太康一帶出擊,並先後在大於集和常營與日軍作戰,阻止日軍南下中原。經過數次作戰,殺傷了部分日軍,並繳獲大批戰利品,受到國民黨政府通令嘉獎。

戰後,李宗仁在戰報中寫道:「敵軍窮數日的反覆衝殺,傷亡枕藉,竟不能越雷池一步。當時隨軍在徐州一帶觀戰的中外記者與友邦武官不下數十人,大家都想不到一支最優秀的『皇軍』竟受挫於一不見經傳的支那『雜牌』部隊。一時中外哄傳,彩聲四起。」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人人敬仰的抗日英雄,卻在幾年後選擇了投敵,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圖:投敵後的龐炳勳(前左)與孫殿英(前右))

時間轉到了1943年4月,龐炳勳擔任第24集團軍總司令,駐紮在太行山區。日軍糾集5萬大軍對太行山進行大掃蕩,龐炳勳被圍困在一個山溝裡,據他的機要參謀王景芳回憶說:「當時,部隊已是五無:無援助、無彈藥、無糧食、無戰鬥員補給、無體力戰鬥。」

部隊已彈盡糧絕,外面仍然有大軍圍困,怎麼辦?龐炳勳下令:餓死不投降!只求一死,以謝國人!

但為什麼又投降了呢?王景芳後來解釋說,是因為戴笠派人給龐炳勳傳話,說是蔣介石的密令,不要無謂的犧牲,保存實力以圖東山再起。

1944年初,龐炳勳調任偽開封綏靖公署主任,並帶去一個獨立團。在此期間,龐炳勳既接待南京汪精衛偽政府的官員,也接待重慶國民政府的官員,他的公署成了蔣汪合流的一個場所。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偽政府隨之垮臺。龐炳勳急忙致電蔣介石,表示戴罪立功,聽候發落。蔣介石復電慰勉並委以先遣軍司令,龐炳勳轉而又為蔣介石賣力,阻止八路軍進城對日軍受降。

在解放戰爭中,龐炳勳的部隊在河北邯鄲被解放軍殲滅,龐炳勳也就此退出了軍界。1949年,龐炳勳跟著蔣介石去了臺灣,在臺北開了一家小餐館。

1963年1月12日,龐炳勳去世,終年84歲,算是善終。

相關焦點

  • 這支軍閥部隊,抗戰八年損失慘重,犧牲近10萬人,沒有一個叛徒
    這支軍閥部隊,抗戰八年損失慘重,犧牲近10萬人,沒有一個叛徒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曦軒說歷史。在近代史中,中國一直處在戰爭籠罩之下。從清政府被推翻,北洋軍閥分裂,然後進入了常年的軍閥混戰時期,再到後來的抗日戰爭,還有國共內戰的解放戰爭。
  • 這支軍閥10萬人沒一個叛徒,機槍陣成日軍噩夢,軍長甚至刺刀上陣
    即便到了抗戰時期,國府政府並沒有真正控制各個地方的派系軍閥。這些不同的地方軍閥佔著自己的地盤,各自傭兵為政。1937年8月,日軍策劃了八一三事變,淞滬會戰隨之爆發。面對日軍的大舉進攻,各地方軍閥幾乎無動於衷。蔣委員長只好讓自己的嫡系部隊率先投入戰場,中國軍隊儘管佔據了人數上的優勢,還是傷亡很慘重。
  • 成功刺殺多名日偽,抗戰中的北平有這些鐵血英雄
    當時作為敵佔區的北平城也不例外,活躍在北平城裡的抗日鋤奸團使大小漢奸膽戰心驚,使日本侵略者提心弔膽。對他們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銅紐扣為周作人擋了一槍在抗戰期間投敵的漢奸,既有溥儀、汪精衛、陳公博、周佛海之類的大漢奸,也有些自甘墮落的小漢奸;既有像齊燮元等舊軍閥演變的「武漢奸」,也有像周作人這樣自願附敵的「文漢奸」。清除這些漢奸是抗戰中的重要課題之一。
  • 此人反覆無常,號稱民國第一無恥軍閥,最後被活埋!
    此人反覆無常,號稱民國第一無恥軍閥,最後被活埋! 作者:劉大人說歷史 民國時期比較特殊,它是個「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年代,軍閥們結拜、背叛、聯合、倒戈,那都是見怪不怪的事,反正是靠實力說話,皆不足為奇。
  • @香港漢奸!CNMB!
    提到漢奸,相信多數人都會想起秦檜、汪精衛、周佛海這樣的「代表人物」。為何會印象如此深刻?因為在民族大義面前,它們比敵人更可恨,有如兄弟手足趁我們衝鋒時,卻在我們的後背插上了一刀。在香港極端勢力示威越來越暴力化的過程中,西方勢力的介入越來越公開化,而這種介入在香港社會發酵,離不開一批漢奸人物的配合與助攻。
  • 他曾是軍統第一殺手,一度令日偽漢奸聞風喪膽,結局很神秘!
    第一個被他刺殺的人是一個大漢奸叫張敬堯。張敬堯當時是日寇委任的平津集團軍總司令,日寇讓他到華北密謀暴動。陳恭澍接到上級的命令之後,馬上謀劃,最終成功地擊斃了張敬堯。此後,陳恭澍更是屢屢被委以重任,接到了不少刺殺大漢奸頭目的任務。1934年,他負責密謀暗殺大軍閥大漢奸石友三,陳恭澍先是成為了石友三的副官,可是最終被石友三識破,未能刺殺成功。
  • 張自忠被國人罵「漢奸」,到戰至一兵一卒,其間經歷了什麼
    又在七七事變爆發後,聽從國民政府不抵抗之命令,放日軍進入北平,還繼續代理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及北平市長等職留守北平,落下抗戰第一位漢奸的罵名。 這兩件事使民間對張自忠產生了極大誤解,連上海的抗戰民主人士都紛紛聯名致電國民政府,要求將他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 閻錫山盤踞山西38年,成為最富有軍閥,全靠此人一路扶持
    在民國軍閥混戰的時代,閻錫山可以說是一股「清流」。在所有軍閥當中,閻錫山是活得最久的一個。在他的掌控下,山西的經濟雄厚,武器精良,在抗日戰爭中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閻錫山的發跡史。閻錫山畢竟曾留學日本,在各地軍閥混戰不止的時候,閻錫山在山西任用了一批精幹人才,在山西興修水利發展經濟,以達到保境安民的目的,把山西治理得很像樣子。在民國時期,山西就是閻錫山雷打不動的一塊地,也成為了北方少數幾個沒有受到戰亂影響較大的省份。
  • 1951年武漢處決漢奸,李克農為何會在刑場高呼:槍下留人?
    抗日戰爭時期,有很多喪心病狂的漢奸,他們不顧祖國的利益,投靠到敵人那邊,做了很多對不起同胞的壞事。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國內的漢奸頃刻間崩潰,被有關部門陸續抓起來遭到嚴懲。因為戰爭時期數量較多的緣故,直到建國後還有許多漢奸等待處決。
  • 正史中的這幾人臭名昭著,無惡不作,如今卻都被電視劇洗白
    在歷史中一些臭名昭著的人,可就沒什麼杜撰的嫌疑了。因為一些惡人曾多次出現在多部古籍上,即使作惡行為被誇大其詞,但其令人嫌惡的程度卻足以證明他的「惡」。不過,隨著現代影視技術的發展,不少作品中都將歷史中的「惡人」洗白了,他們甚至從無惡不作成了忠義之士,成了專一紳士。正史中的這幾人臭名昭著,無惡不作,如今卻都被電視劇洗白。一. 高湛能被貼上「聖明」二字?
  • 抗戰時的漢奸,曾跑到日本下跪認錯,如今卻被拍成抗戰英雄
    國家危難,神州陸沉,無數能人志士都挺身而出,在風雨飄搖中上演了一出可歌可泣的紅色革命歌劇。他們的演出直到如今還在我們眼中和心裡迴蕩,他們的故事也激勵著我們的一代又一代人。然而在這不屈的血與淚的鬥爭中,卻依然有煞風景的一幕——不少人為了自己的偏安、為了自己的利益,竟倒戈相向,反而幫助入侵的日本人,來殘害我們的同胞、殘害我們的國家。
  • 陳公博的學生兼情婦 女漢奸莫國康庭審全記錄 監獄裡仍執迷不悟
    1945年10月3日,潛逃日本的汪偽政權第二號漢奸陳公博被強行引渡回南京。與他一起被遣返回國的人中有一名個子不高,身材瘦小,穿著旗袍的女子,這便是陳公博的秘書兼情婦,汪偽政權的「立法委員」莫國康。莫國康,1909年出生於廣東番禺,此人雖然算不上漂亮,但很有些風致。
  • 1946年,此人就率一個軍起義,為何第二年陳老總親自下令槍決?
    眾所周知,在解放戰爭中,被俘的國軍將領,大多都被送進了功德林管理所接受社會主義改造,等到他們思想徹底轉變過來後,通過了考察,往往能重新回歸社會。但有一位國軍將領卻是個例外,此人雖率部起義,但卻因其本性難改,於起義第二年被陳老總親自下令槍決。
  • 戴笠設宴請50個漢奸吃飯,漢奸落座後,他卻說:現在公布逮捕名單!
    抗戰時日本在我國扶植了一批漢奸賣國賊,這些漢奸甘心為日本做事,出賣國家利益。當時偽政權甚至出現了三個,一個是東北的偽滿洲國,一個是偽華北政權,再一個就是南方的汪偽政權。
  • 此司令十惡不赦,冷血無情,卻被解放軍上將一舉動感動得說不出話...
    在國民黨軍中有一個叫張嵐峰的司令,臭名昭著,對誰都翻臉無情,連堂哥張自忠都出賣,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冷血動物。但是,當年他卻被李達上將一個小舉動深深地折服。先說說這個張嵐峰的冷血無情吧。張嵐峰,河南省柘城縣人,自幼頑劣,20歲時跑到開封投了馮玉祥,在馮手下當兵,從小兵到排長、連長,然後被馮送去日本軍校留學,學成後委任為炮兵團長。
  • 中國頭號「漢奸」,娶日本妻花日本錢,還用8個字殺掉2萬日軍
    但是也有許多懂得日語的中國人在其中,而這一部分中國人,被我們稱之為「漢奸」。因為這些翻譯官,在日軍侵略中國的時候,起到了助紂為虐的作用。但也並不是所有的翻譯官都是純粹的漢奸,一些被迫成為了日軍翻譯官的中國人。也是有良心,有血性的。他們也在幕後,默默地為中國的抗日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比如說翻譯官夏文運。夏文運是此人是中國最早一批去日留學的碩士,在日本的京都帝國大學念書。
  • 民國最悲劇的軍閥,一生強娶80多個老婆,死後竟無人為其收屍
    民國時期,中華大地戰亂不斷,各地軍閥徵為了利益和地盤,彼此之間勾心鬥角徵戰不停,軍閥成為中國社會的毒瘤,他們剝削百姓,隨意掠奪財富,犯下無數罪惡,軍閥張宗昌就是最典型的一個,人稱「狗肉將軍」和「軍閥詩聖」,張宗昌糊塗是出了名的,被人稱為最不合格的軍閥,因為他一生有「三不知」,第一不知有多少槍、第二不知有多少錢、第三不知有多少妻妾
  • 她是民國最美女特務,背負了43年漢奸罵名的巾幗英雄,終身未嫁
    她是民國最美女特務,背負了43年漢奸罵名的巾幗英雄,終身未嫁 民國有數不清的風流人物,其中這樣的一群人在民國大放光彩,他們就是特務。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就是被稱為「民國最美女特務」的關露,關露長的十分的漂亮,而且面相比較的溫柔。
  • 軍閥都是愛國者?為何民國時期沒有一個軍閥宣布獨立?
    軍閥作為我國歷史時期的一個特殊產物,如何能脫離現實走出一條超脫紅塵的康莊大道?在靜夜史看來,這些軍閥之所以「愛國」,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於軍閥本身,「獨立」有損自身核心利益,是得不償失的操作;於軍閥身後,「獨立」有損列強在華權益,是自毀前程的算計。為什麼這麼說呢?
  • 汪精衛怎麼從辛亥革命的英雄,變成了遺臭萬年的漢奸?
    後期思想明顯退變,於抗日戰爭期間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淪為漢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腫」病死。汪精衛怎麼從辛亥革命的英雄,變成了遺臭萬年的漢奸?汪精衛當年刺殺攝政王載灃被抓可能就已經耗盡最後的熱血了,被袁世凱從監獄中放出來後迅速蛻變,可以說優柔寡斷、貪生怕死的性格被放大影響了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