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反覆無常,號稱民國第一無恥軍閥,最後被活埋!

2021-01-09 騰訊網

此人反覆無常,號稱民國第一無恥軍閥,最後被活埋!

作者:劉大人說歷史

民國時期比較特殊,它是個「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年代,軍閥們結拜、背叛、聯合、倒戈,那都是見怪不怪的事,反正是靠實力說話,皆不足為奇。

即便如此,還是有底線的,太過分,太張狂必然會招來打擊報復。

民國時期還真有這麼一個軍閥,他三次投靠馮玉祥又三次背叛,投閻反閻,投蔣反蔣,投張反張,聯共反共,抗日投日,反覆無常,反反覆覆。他就是人稱「倒戈將軍「的石友三。

這讓小編想起了三國時期的呂布,呂布號稱「三姓家奴「,小編覺得這石友三比起呂布,可以用一首詩來形容,「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官不算太大,卻成了民國第一無恥軍閥。

1891年,石友三生於吉林長春,小時候家裡比較貧困,只靠父親給人家趕車來維持生活。

兒時的石友三在一家糧店做學徒時,得到老版的資助,進入長春東關龍王廟小學,商震是他的指導老師。

在他17歲時,石友三投靠北洋第三鎮吳佩孚,後來隨軍來到北京。不久就開始鬧「兵變」,他缺衣少食,在北京流浪。

1912年,石友三遇到了馮玉祥,剛開始是做馬夫,但憑著自己能說會道,很是討人喜歡,不久便成了馮玉祥的貼身衛兵。

西北軍曾流行過這樣四句順口溜:「石友三的鞭子,韓復榘的繩,梁冠英的扁擔賽如龍,張自忠扒皮真無情!」

說起來,這石友三沾光最大。馮玉祥當旅長時,他當連長,高樹勳為副官。

1924年馮玉祥上任西北督辦時,石友三被任命為第八混成旅旅長兼包頭鎮守使;同年,當馮玉祥上任國民軍總司令時,石友三被任命為第六師師長。

小編覺得,這石友三可謂是一帆風順,沾了好大的光。

1926年春,國民軍與奉、直、晉聯軍在雁門關開戰,石友三因為與晉軍前敵總指揮商震是師生關係,所以決定免戰。

等馮玉祥前往蘇聯,南口大敗之後,石友三又藉機收編這些被打散的士兵,為自己所用。

國民軍西撤,他可不願去那窮鄉僻壤之地,於是聯絡韓復榘,一起投靠了閻錫山。

馮玉祥一看,這小子要造反,便連忙趕回國。他表示既往不咎,石友三便跪在馮玉祥面前開始痛哭流涕,開始了一場苦肉計。

1929年蔣介石、馮玉祥雙方交戰,馮玉祥通電反蔣,命令各部西撤。可沒想到,石友三卻率領部隊開往許昌,與錢大鈞秘密「約會」,拿到500萬元犒賞費,搖身一變變成了蔣介石的人。

蔣介石可知道他是什麼貨色,一邊先答應任命他為安徽省主席,一邊又讓他駐兵山東德州。

沒過多久,唐生智就勸石友三應該討伐蔣介石,石友三當即同意,率領部隊進軍長江北岸,並下令百炮齊轟南京城。

雖然最後失敗了,但石友三照樣有辦法,他投靠了蔣介石的盟友閻錫山,借次逃過了懲罰。

1930年4月,馮玉祥聯合閻錫山一起討伐蔣介石,中原大戰爆發,石友三又再度回歸馮玉祥的麾下,親率10萬大軍進攻隴海線。

萬萬沒想到,張學良擁立蔣介石參戰了,形勢開始呈現一邊倒,石友三毫不猶豫地認了東北老鄉,第三次背叛其主公馮玉祥。

身處亂世,只要有兵權,什麼都好說。沒過多久,石友三又開始不安分了,倒戈攻打張學良。

在攻打前,石友三搞了一次扶乩(jī)請仙,乩語曰:「有鼠伺虎,虎病不武,鼠眾先舞,虎不如鼠。」

當時張學良恰巧因病住院,於是石友三這隻老鼠又開始聯合汪精衛等人,準備一起打倒這隻病虎張學良,進而好讓自己成為華北王。

少帥張學良和蔣介石都恨死他了,並於1931年7月決定南北夾擊,這一戰直接把石友三打成了光杆兒司令。

1932年,石友三收編了一些土匪隊伍,編為四個步兵團,駐紮在北平清河,後被宋哲元任命為冀北保安司令,其實跟光杆兒司令差不多,沒什麼權力。

有一次馮玉祥去濟南,見韓復榘恭敬如初,始終保持立正姿勢,便略帶諷刺的對石友三說:「友三啊,你瞧瞧人家向方。你也是我帶出來的,你就不如他,到今天也同我一般,是一光杆兒司令……」

全面抗戰開始後,宋哲元任命石友三為師長、軍長,後來又出任第三十九集團軍總司令。

並於次年,留在山東敵後打遊擊戰。為了保存實力,他向中國共產黨學習,並與其合作,鄧小平、張友漁等多人都在他的部隊工作過。

在蔣介石眼裡,軍閥們不足為慮,共產黨才是心頭大患,他派人拉攏石友三,結果十分奏效,這傢伙搖身一變,變聯共為反共,大量殺害抗日軍民不說,還要求所部官兵全都加入國民黨。

1940年4月,石友三在冀南遭到八路軍猛烈攻擊,這時他「老毛又犯了,又想著背叛、倒戈,這次他準備向日軍投降。

12月1日,他的結拜兄弟高樹勳以老長官孫良誠的名義,邀請他前往濮陽開會。到那裡,石友三就被四名衛兵綁架了,並用麻繩套住脖子,在當天夜裡就被活埋在黃河岸邊。

石友三死於活埋,馮玉祥是死於海難,這些都是有因果的。1928年,石友三追擊直軍樊鍾秀時,火燒少林寺,將偌大的千年古剎瞬間毀於一旦。

馮玉祥的部隊號稱「基督軍」,卻把華北地區的佛教寺院破壞得是斷壁殘垣,至今尚未恢復元氣。

據說石友三臨死前,大罵高樹勳不顧念情誼,將我騙來,惹得後者卻哈哈大笑:「不是我殺是天殺,不是天殺是地殺,不是地殺是蔣殺。一報還一報,你有今天,完全是罪有應得。」

小編覺得,這石友三背叛、聯合、倒戈,反反覆覆,反覆無常,如此做事,如此做人,必定不會有好下場,就像呂布一樣,比起呂布,你可是「更上一層樓」。

這是小編的看法,你們有什麼看法呢?

作者:劉大人說歷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民國第一「變色龍」軍閥 先後背叛馮、閻、蔣、張、共
    摘自:劉繼興 《民國大腕
  • 他一口氣認五個乾爹,呂布甘拜下風,最後被活埋:人無信,無以立
    他比呂布更狠,一口氣認五個乾爹,最後被活埋:人無信,無以立!三國時期的呂布,大名鼎鼎如雷貫耳,號稱三國第一猛將。呂布手中方天畫戟,胯下赤兔馬,仿佛在戰將如雲的三國,橫掃宇內,無人能敵。後世有句留下一句「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 民國軍閥割據時期,哪個軍閥實力最為強悍?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說到民國軍閥,縱觀當時整個神州大地,實力最強悍、勢力最大的當屬奉系軍閥首領,號稱東北王的張作霖。全盛時期,張作霖控制著遼寧、吉林、黑龍江、熱河、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和上海等八省一市,統帥著一支擁有著完整的海陸空三軍建制的奉軍,佔據著北京的中央政府,任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成為國家元首。張作霖到底有多強?看看東三省和奉軍的實力就知道。
  • 民國時期,軍閥四起,他們幾人霸佔中國大部分領土,看看分別是誰
    導語:每個軍閥的首腦都說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但他們卻是各自為政,相互之間,為了爭奪地盤,手段用盡,有的甚至是為了私人利益,竟然出賣國家利益以傍上外國勢力,打著救國的名義,進行著賣國的交易。以現代來看,張作霖是自袁世凱之後,民國軍閥當中名氣最大的一個。
  • 民國第一軍閥也要玩命:張作霖的一次單挑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如果轉載請務必註明【薩沙講史堂第一百八十二期】(歷史系列第69講)民國軍閥中最成功的可謂就是張作霖。他從一個馬匪做起,最終成為當年國際承認的中國政府領袖,幾乎成為朱元璋的翻版。
  • 民國時期各軍閥的軍費是怎麼來的?
    以民國外交家曹汝霖《民初外交回憶錄》裡的估算,段祺瑞掌舵北洋政府期間,北洋政府每月就要虧損八百萬元。「中央政府」尚且如此,各地軍閥自然不用說,只要幹個仗,就是大把錢財往裡砸。 那麼問題來了,放在那個中國積貧積弱,落後挨打到全世界都知道的年代裡,這幫軍閥們又是哪來的錢,「燒得起」這些無休止的混戰?
  • 張作霖臨終前曾叮囑部下:不能讓此人進入東北,我兒不是他對手
    大家都知道,民國時期正是軍閥發展的巔峰。而在民國時期,某位大軍閥有5大部下,號稱是「五虎將」,而這五個人便是大軍閥張作霖的下屬。對於張作霖此人,想必不少熟悉民國歷史的朋友是了解的。 張作霖的幼年算不上幸福,他的家境是比較貧困的,原是普通的農戶。
  • 民國最搞笑的軍閥,連當總統,都是靠花錢買的
    民國是一個有槍就是草頭王的時代,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大多數的軍閥都是是武夫、粗人,做事不管不顧,諸如好色、貪財、吃喝嫖賭、巧取豪奪等,他們都是公開做,毫不在乎民間的輿論。曹錕今天秀才就說一個非常搞笑的民國大軍閥,他連當大總統,都是靠花錢買的,被大家戲稱為賄選總統和豬仔總統。
  • 曹錕為民國直系軍閥的首領,為何在近代史上不算軍閥?
    筆者理解為必須具備兩個要點方能成為軍閥。一是要有一定的軍事實力,既要掌握大量軍隊;二是要形成割據的事實,即往往都會有自己控制的地盤,亦即勢力範圍了;二者缺一不可,一旦事實形成,則往往是不聽中央政府的節制。我們常說的軍閥,其實大多從心中是指民國時期的軍閥,常說的「直系」、「奉系」等,都是從其實際控制的地域範圍來劃分的。
  • 民國時期,有哪些軍閥勢力可位列前五?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什麼是軍閥。軍閥,其實是一個近代才提出的概念,而且是日本舶來品。不過,軍閥這種模式卻自古有之,東漢末年的群雄、唐代的藩鎮,乃至於近代民國時期的各路草莽英雄,都可稱之為軍閥。不過通常來說,軍閥一般是中央集權或中央政府衰落的產物,這些各據一地、把持了當地的政治、軍事、稅務等部門和官員任命的土皇帝們,不但不聽從中央的命令,甚至敢與中央分庭抗禮。
  • 為什麼民國的軍閥叫「北洋軍閥」?
    首先要糾正一點,民國軍閥並不僅僅指北洋軍閥,還有後來國民黨的新軍閥階段,只是北洋軍閥的勢力範圍偏向當時的政治中心,所以北洋軍閥廣為人知。北洋一詞來源已久,最早出現於宋朝,到了清朝時期,北洋泛指上海吳淞口以北、包括江蘇、山東、直隸等口岸的地區。
  • 軍閥都是愛國者?為何民國時期沒有一個軍閥宣布獨立?
    說起民國時期的軍閥,很多人並不陌生,加上前段時間一些無腦網紅擺拍軍閥姨太太的醜劇,民國軍閥這個特殊群體再度成為後人討論的焦點。時至今日,在洗白翻案風越刮越猛的大環境下,軍閥這個曾經被萬眾唾棄的詞彙以「還原歷史」的名義再度走到前臺,瘋狂衝擊著世人的認知。
  • 5本精彩絕倫的民國軍閥類小說,人物形象生動,戰爭激情澎湃!
    大家好,我是小馬哥,今天推薦5本精彩絕倫的民國軍閥類小說,人物形象生動,戰爭激情澎湃!第一本:《國士無雙》 作者:驍騎校書評:《國士無雙》,又一個光輝燦爛的大時代,一個英雄與梟雄,狗賊與奸賊的瘋狂世界。那是一段遺忘的歷史,也是一段凝結的追憶。
  •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各路大帥的軍費給養是從哪來的
    軍閥混戰時期,各路軍閥爭鬥不休,為此都很注重擴充實力,導致軍費開支是一直居高不。而各路軍閥軍費來源也是五花八門,下面簡單說一下。一是控制了北洋政府的大軍閥,他們的來源主要是北洋政府的財政收入。在軍閥混戰時期,北洋政府的當家人也是幾次易主。
  • 此人讓張作霖閻錫山害怕,號稱民國第一大梟雄,卻死於「絕症」!
    話說到咋們的民國時期,可以說是中華歷史上的一個沉默年代了。無論是百姓也好,國家也好,都是在一個水深火熱的時代。畢竟那時候由於清朝政府統治的剛剛結束,人們還沒從痛失國土的傷痛之中走出來,又要承受各大軍閥世家的殘暴剝削,用民不聊生來形容那個時期也是不為過的。
  • 民國軍閥走馬燈似的更替,為什麼閻錫山能統治山西38年
    從1912年當上山西都督,到1949年敗退臺灣,閻錫山統治山西時間長達38年之久,是民國時期各封疆大吏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 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總統,在袁世凱黨政期間,閻錫山擁護袁世凱的北方政府,1912年,閻錫山被袁世凱任命為山西省都督,自此開始了他長達38年的山西統治之路。1913年閻錫山宣布脫離國民黨,後來擁護袁世凱稱帝。
  • 民國第一奇人:「劉神仙」,道號白鶴。軍閥、政客無一不磕頭求見
    而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人,就是憑藉自己高超的手段愚弄了很多人,甚至連很多桀驁不馴的軍閥都成了其關門弟子。他就是民國第一神棍——「劉神仙」。 民國時期的四川可謂是亂成了一鍋粥,什麼投機政客、富紳土豪、袍哥大佬數不勝數,大小軍閥更是互相攻伐。
  • 此人是民國大軍閥,91歲還娶少女衝喜,後來還生了個女兒
    可是此人並不是因為戰功赫赫而出名,而是靠兒女眾多出名。清朝滅亡後,那些封建制度早已灰飛煙滅,根據孫中山的建議,全國實行一夫一妻,而這位上將妻妾就達到十幾位,極其荒唐的婚姻歷史引起人民的關注,這位上將就是楊森。1884年楊森在四川出生,父親原來是清朝末年的一名武官,受此影響,所以楊森從小對軍隊產生特殊的興趣。
  • 一個民國時期的「神棍頭子」是如何受到各路軍閥追捧的?
    有趣的是,最後胡適的頑疾就是中醫治好的,而漢語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字現在也正在展現著中華文化的魅力;歸根結底,就是剛剛破除了封建統治的我們對於文化的極度不自信而造成的。在民國時期就有這麼樣一個奇人,他可以稱得上是民國時期最大的「神棍頭子」。可是就這麼一個看起來永遠上不了臺面的職業,卻讓這他弄得出神入化,甚至關乎一個省的軍事政治大事他都可以隨意擺弄。
  •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大帥遍地都是,為何大家熟知的少帥卻僅有1人
    北洋軍閥內部,大帥各省都有到了民國時期袁世凱死後,其留下的北洋軍事集團無一人能夠深孚眾望,遂分裂成直、皖、奉等多股勢力,加上閻錫山晉系、陸榮廷舊桂系、唐繼堯滇系等中小軍閥,「亂世英雄起四方,有槍就是草頭王」。儘管無論民國政府還是北洋軍制,序列裡面最高的只是上將軍銜,從來沒有元帥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