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對歷史有一點點了解的人,都知道在上個世紀,我們的民族曾遭受過一場卓絕的苦難,那就是曾見在我們神州大地上,發生過的十四年抗日戰爭。
國家危難,神州陸沉,無數能人志士都挺身而出,在風雨飄搖中上演了一出可歌可泣的紅色革命歌劇。
他們的演出直到如今還在我們眼中和心裡迴蕩,他們的故事也激勵著我們的一代又一代人。
然而在這不屈的血與淚的鬥爭中,卻依然有煞風景的一幕——不少人為了自己的偏安、為了自己的利益,竟倒戈相向,反而幫助入侵的日本人,來殘害我們的同胞、殘害我們的國家。
這樣的人,無論是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無疑都是最為我們所不齒的,也是會被人民們唾棄的。
然而,今天,卻有一個人來了一出「狸貓換太子」。本是土匪漢奸的他竟然被某些抗日神劇描寫成光明未岸的革命英雄,不可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那麼這個「漢奸英雄」是何許人也呢?他又做了什麼事才被人們叫做漢奸呢?
早期發家
這個「漢奸英雄」就是謝文東。在真正的史實中,他出生於公元1887年,原本是遼寧省丹東寬甸縣永甸村的一名普通農民,他的家境普通,但也算不上貧窮,所以他在他小時候還上過幾年學,在那個文化普及程度地的年代裡來說,也可以算得上是小半個「學問人」了。
可是不愛讀書的他並沒有老老實實的一直把這種「學問」做下去,他不僅在學校經常惹事,成績也不好,因此還沒做幾年的「讀書人」,就輟學回家了不讀了。
之後的他一直在家裡幫忙做一些小生意,但是好景不長,家境漸漸敗壞,只好全家離開了永甸村,去了土龍山附近。
到了土龍山一帶後,謝文東依舊還是做農民,但與之前不同的是,身為一個農民,除了耕耙鋤灌之外,他竟然還做一些走私的勾當,因為當時的國家並不安定,而他又機靈,一被發現就趕緊逃走,風頭過了又跑回來,以至於幾年下來他依然如魚得水。逍遙法外,甚至他的交易竟然越來越大,以至於甚至搖身一變,成了土龍山當地的「土地主」。
抗擊入侵
但是好景不長,成為「土皇帝」的謝文東還沒過幾年好日子,就迎來了中日戰爭全面爆發,而日軍也勢如破竹,一路燒殺搶掠到了土龍山附近,有血性的東北人民們傾城抵抗,而當時的謝文東也站了出來,他利用自己的領導力,號召了一群鄉勇一同揭竿而起,向日本的侵略者發動了反擊,打敗了當時盤踞在土龍山附近的勢力,一下子聲名遠揚。
投敵叛國
而如此巨大的勝利也激起了日本侵略者的反彈,日軍調集了大批部隊對謝文東進行圍剿,不僅如此,還攻城攻心,對謝文東發出了高額的懸賞,並且以美色與榮華富貴來誘惑謝文東。
可惜的是,謝文東並沒有像大多數故事裡的主角一樣,對敵人的誘惑加以嚴厲的拒絕,反而是在權衡再三後,一轉身投入了侵略者的懷抱。
原來,謝文龍所統領的「軍隊」只是一批沒有受到嚴加訓練的軍隊,他們沒有組織、沒有紀律、更沒有一個真正懂得兵法、心含韜略的領導者對他們展開領導,他們聚在一起,與其說是「軍隊」,不如說是二流的土匪,在這種情況下,軍心渙散的隊伍面對著當時裝備精良的日本侵略者,自然沒有一戰之力,甚至沒有一戰之心。
就這樣,謝文東在假惺惺地思考了幾天後,就沒有絲毫猶豫地進行了「投誠」,本是抗擊侵略者的英雄的他,一轉眼成為了侵略者的爪牙。
千裡投誠
謝文東的投誠並沒有完全消除他之前與日本侵略軍戰鬥時,日本侵略者們對於他的芥蒂,而謝文東也為這個問題所深深地苦惱,直到有一天,他聽到了另外一個「同事」漢奸對於他的建議。
原來,那個漢奸給他的建議是,親自跑去日本,向天皇投誠,同時下跪認錯。謝文東聽了這個故事後立馬拍案叫絕,原來他也覺得這個方法絕妙。而當他告訴日本侵略者們他想要遠赴重洋親自去向日本天皇認錯的時候,侵略者們也很驚訝,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遇見過這麼「大大」的「良民」,而他們也的確安排了飛機將謝文東送去了日本,讓他完成了他想要的「投誠」。
最終下場
搞了這麼一出「千裡投誠」後,他可謂是被日本侵略者們徹徹底底當作自己人了。他跟著日本侵略者們可謂是狐假虎威,為虎作倀,在東北燒殺搶掠、心狠手辣、無惡不作,喪盡天良。東北人民也一讀唾棄他這個曾今勇敢的「抗日英雄」。後來,日本戰敗,所謂的「滿洲國」也分崩離析,而「誓要與日軍共進退」的謝文東也沒有跟著日軍灰溜溜得逃回老巢,反而是又轉身加入了國民黨,並且在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周旋,做牆頭草,想要兩頭撈好處。
到了內戰時期,當時的共產黨也不是沒有給過他機會,當時的中國共產黨人李延祿更是勸說他認清國內外的形勢,不要冥頑不靈,死不悔改。然而已經作威作福慣了的謝文東顯然沒有聽進去共產黨方面的苦口良言,朽木不可雕的他依然死不悔改,然而幫助國民黨。
內戰的後期,謝文東發現了形勢不對,便加入了共產黨這一方,可是他竟然依舊妄圖兩面討好,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地幫助國民黨。這樣的小伎倆顯然沒有持續太久,不久之後,也是就在1946年,內戰即將結束的時候,作惡一生的謝文東終於被捕,最終被除以槍決,大快人心。
俗話說人在做,天在看。所謂的善惡到頭終有報,也不過如此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