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千年運河見證偉大中國創造

2020-11-15 網易新聞

(原標題:鑑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千年運河見證偉大中國創造)

「北有瘦西湖,南有古三灣」,「運河長子」揚州城因水而興、緣水而發。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在此挖下修鑿邗溝的第一鍬土,煌煌一部運河史由此開篇。

這是神州大地上通達南北的中國大運河,全長近3200公裡,溝通了中國五大河流水系;這是華夏史書中流淌千年的中國大運河,歷經2500多個春秋,沉澱了興衰更迭的家國記憶;這是民族精神裡頂天立地的中國大運河,哺育世代運河兒女,匯聚了勞動人民的創造智慧。

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省揚州市考察調研。他來到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了解大運河沿線環境整治和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等情況。跟隨總書記的腳步,我們一同追溯大運河的前世今生,致敬中國創造的磅礴偉力。

圖片來源:新華社

千年水脈創造工程奇蹟

歲月斑駁了邵伯古堤,光陰催老了東關古渡,波光瀲灩暈開圈圈漣漪,這是大運河特有的年輪。

作為世界上建造時間最早、使用最久、空間跨度最大的人工運河,中國大運河由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和浙東運河組成。秦漢時期為建立大一統國家,掀起了大運河建設的第一次高潮,越王勾踐開鑿山陰故水道,成為浙東運河的前身。隋唐大運河始建於公元605年,隋煬帝「發河南、淮北諸郡男女百餘萬」修通濟渠,3年後又「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此後南北「運漕商旅,往來不絕」。元朝時,隋唐大運河被截彎取直,元世祖忽必烈先後下令開鑿濟州河和會通河,又修建通惠河直達積水潭,全長約1800公裡的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2002年,大運河被納入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千年水脈擔當新的歷史使命。

2020年9月18日,江蘇省揚州市,運輸船隻在京杭大運河寶應段航行。(沈冬兵 攝/人民圖片)

2018年3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把大運河同萬裡長城、都江堰、故宮、布達拉宮並列為氣勢恢弘的偉大工程。在主要大江大河皆向東流的中華大地,大運河卻以連接南北的姿態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見證了中國人民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偉大創舉,堪稱中國乃至世界水利工程史上一座永恆的豐碑。

千年文脈創造文化瑰寶

船槳拂過煙波,搖曳出舳艫蔽水的盛世繁華;河水繞過橋頭,氤氳了南北通衢的漕運史話;漁火點亮河面,陪伴著人聲熙攘的老街古巷;碼頭枕河而立,迴蕩過艄公號子的歷史遺響。

作為文化紐帶的象徵,運河水不僅承載了南來北往的船隻,更加快了南腔北調的融合,激活了運河文化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從吳儂軟語到京腔京韻,從西湖龍井到宣紙徽墨,從宜興紫砂到武強年畫……千百年來,南北文化在大運河上交織出綿延千裡的錦繡畫卷。

2020年8月8日,市民遊客乘坐遊船遊覽無錫古運河及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在更為開闊的文化版圖上,大運河連通了陸海兩條絲綢之路,世界與中國在這裡相遇。古運河畔,東關街東首,揚州城東門遺址依稀記得700多年前由此進城的義大利旅行家。如今,馬可·波羅紀念館就坐落在不遠處,講述著這位文化使者傳奇的一生。17載遊歷中國,3載為官揚州,他在京杭大運河沿線的所見所聞,通過《馬可·波羅遊記》被西方世界所熟知。

南北交融、東西交匯、中外交流,成就了大運河非凡的文化格局與文化氣度,也贈予了運河沿岸燦若繁星的文物資源:19項世界文化遺產、160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7個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2190座博物館……2014年,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6項世界遺產。

2020年11月3日,觀眾在國家博物館參觀「舟楫千裡——大運河文化展」。(賀路啟 攝/人民圖片)

「保護大運河是運河沿線所有地區的共同責任」,2017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大運河森林公園時指出,通州有不少歷史文化遺產,要古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同年6月,他對建設大運河文化帶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去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深改委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被納入其中。大運河這一活態遺產千年不朽,正在古意盎然中孕育蓬勃生機。

千年動脈創造精神財富

大運河不僅是促進貿易往來的經濟動脈,也是奔騰在運河人心靈河床上的精神洪流。

運河精神是面對困難但不屈服於困難的奮鬥精神。不論是彎腰躬身步履沉重的縴夫還是安家水上漂泊不定的船工,這些有血有肉、流汗流淚,卻不肯向命運低頭的鮮活生命,匯聚為平凡而又非凡的奮鬥者群像。

運河精神是接受挑戰並且能戰勝挑戰的創造精神。面對複雜的地理環境、多發的洪澇災害,古人以決心恆心攻克道道難關,把建造智慧傳承為治水哲學,在中華民族創造史上熠熠發光。

圖片來源:新華社

從歷史流向未來,古老的大運河因中國創造而生,也見證了新時代中國創造的壯闊徵程。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今天,中國人民的創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發出來,推動我國日新月異向前發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從北鬥完成全球組網到5G商用加速推出,站在歷史交匯點上,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更需葆有「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的骨氣志氣精神氣。

大運河煥發新生,呼喚一個民族的偉大復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只要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發揚這種偉大創造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夠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蹟!」

本文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婧姝_NB18675

相關焦點

  • 奮鬥創造歷史 實幹成就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春節團拜會上...
    央廣網北京1月25日消息(記者潘毅)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中共中央、國務院23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2020年春節團拜會,習近平總書記發表講話強調,時間不等人!歷史不等人!時間屬於奮進者!歷史屬於奮進者!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必須同時間賽跑、同歷史並進。
  • 千年越地「橋」見運河傳悠韻
    紹興八字橋 李典 攝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的一部分,流淌千百年的浙東運河紹興段上連杭州蕭山、下接寧波餘姚,滋養了一方水土之時,也孕育出江南越地的獨特氣質。運河旁的江南人家,飲著運河水,悠悠度過一季又一季。
  • 創造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時間——寫在農曆庚子鼠年春節到來之際
    新華社北京1月24日電 題:創造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時間——寫在農曆庚子鼠年春節到來之際  新華社記者  金鼠賀歲,  奮鬥創造歷史,實幹成就未來。在億萬個家庭辭舊迎新、闔家團圓之時,在創新創業之城、脫貧攻堅之鄉、重大工程建設基地等各行各業的奮鬥者,依然堅守在崗位上,書寫著偉大時代的新篇章。  異地他鄉團圓 共享美好時光  清蒸鱸魚、油爆大蝦、紅燒排骨、土豆燒牛肉、清炒藕、蠔油生菜,再加上來自江蘇老家的雲片糕,這是湯紅婷一家人的年夜飯。
  • 以大歷史觀看新中國七十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腳步不可阻擋
    比如說,在評價歷史事件時,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將歷史事件置於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170多年中國近現代史、90多年中國共產黨歷史、7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的進程中來把握。同時,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觀察中國的歷史事件,放到世界和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去考察,以透視歷史運動的本質和時代發展的方向。
  • 92年前老照片見證揚州運河往事
    它亦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因黃淮水患,民國時期江北運河的河防整治成為極大的問題。這幅藏品是一位上海藏友轉讓給陳堅的。「他是收藏精品木器的,知道我集藏運河史料已久,有意成全我。」陳堅介紹,「江北運河工程局」及其前身與古城揚州緊密相連,「一定要讓它回歸揚州,不能再流失外地。」
  • 偉大旗幟引領歷史巨變
    偉大思想源自偉大時代;    創新理論指引創新實踐。    「十三五」,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承前啟後、繼往開來。    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均GDP邁上1萬美元臺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0%左右;擁有世界最大中等收入群體,強大國內市場加快形成;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美麗中國建設成效顯著;北鬥組網完成,5G商用加速,港珠澳大橋飛架三地,中國創造、中國製造、中國建造全球矚目……    偉大旗幟引領歷史巨變
  • 偉大旗幟引領歷史巨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
    偉大思想源自偉大時代;創新理論指引創新實踐。「十三五」,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均GDP邁上1萬美元臺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0%左右;擁有世界最大中等收入群體,強大國內市場加快形成;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美麗中國建設成效顯著;北鬥組網完成,5G商用加速,港珠澳大橋飛架三地,中國創造、中國製造、中國建造全球矚目……偉大旗幟引領歷史巨變,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 「孔孟之鄉 運河之都」文化濟寧歡迎您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和為貴」、「仁者愛人」等思想,在這裡可以找尋它產生發展的歷史文脈。孟母教子,千年佳話,母教文化影響深遠。走進水滸水泊梁山因為一部《水滸傳》而名揚天下,跟隨「108將」學上三招兩式,感受梁山好漢的傳奇武功!
  • 習總書記「勤學、修德、明辨、篤實」是青年的座右銘
    廣大青年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自己的基本遵循,並身體力行大力將其推廣到全社會去,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5月5日《人民日報》) 習總書記在同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時的講話,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當代青年的關心厚愛,體現了對廣大青年擔負起時代重任寄予的殷切期望。
  • 水利史詩|大運河,流淌千年的建造智慧
    雖然夫差開鑿運河最初是為軍事行動,但運河後來的經濟價值遠勝軍事價值。東漢以後,運河上往來的商船已絡繹不絕,邗溝也被認作大運河的「第一期工程」,它亦決定了揚州、淮安兩座歷史文化名城的誕生。
  • 時政熱點:習近平總書記《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講了什麼、怎麼學?
    《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講了什麼、怎麼學?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等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同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貫通起來,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同新時代我們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豐富實踐聯繫起來,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在深化認識中提高認識,切實增強貫徹落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
    「歷史必將證明,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腳步是不可阻擋的。」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引發熱烈反響。廣大幹部群眾和部隊官兵表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三大帝王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風雲際會,中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綿延不斷的國家。歷史長河中,湧現出無數能人志士,英雄人物。國家與民族的發展離不開團結統一與奮進,而帶領大家奮勇向前的人物就是發展的前提,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小說裡叫帶頭大哥,部落叫首領,家族叫族長,黨派叫黨首,國家叫元首,帝國就是皇帝。
  • 「學習新語」習近平總書記《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講了什麼、怎麼學?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等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同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貫通起來,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同新時代我們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豐富實踐聯繫起來,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在深化認識中提高認識,切實增強貫徹落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 從一窮二白走向偉大復興——對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的回顧與思考
    《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一書中有這樣的評價:「這一切,顯示了黨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願望、勇敢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強決心,標誌著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新時期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請看若干歷史片段:——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決了農民吃飯問題。發端於農村最基層的包產到戶,是吃不飽飯的農民自己創造的。
  • 用一場穿越歷史的旅行,圍觀考古現場,見證人類文明的偉大
    盜墓則完全是沒有道德底線的,什麼值錢就拿什麼,至於說文物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在他們看來是完全沒有意義的,這也導致了大量的文物被毀壞,被盜賣,給國家造成極大的損失。現代意義上的考古學,是來源於西方的。但是知道嗎?中國在古代也有自己的考古學,不過當然不是曹操的「摸金校尉」,而是北宋時期的呂大臨,編著過《考古集》,算是中國最早的考古著作了。
  • 凝聚起偉大的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
    「把救人放在第一位」,表達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切牽掛,李克強總理受委派急赴災區,萬餘名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第一時間出徵馳援,充分體現了黨執政為民、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災難就是命令,險情就是命令,救人就是最大的戰役。
  • 銘記偉大勝利 知難而進堅韌向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勝利,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氣昂昂,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勇前進。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我省幹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 2018 總書記和我們在一起
    實踐充分證明,習近平總書記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者,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領航者,無愧為全黨擁護、人民愛戴的領袖,無愧為國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領路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部署的78個重點改革任務和其他80個改革任務基本完成,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還完成171個改革任務,各方面共出臺329個改革方案,譜寫了中國改革開放濃墨重彩的新篇章。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了改革開放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意義和重大作用,鄭重宣示了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在新時代創造中華民族新的更大奇蹟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