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八字橋 李典 攝
中新網紹興1月2日電(記者 李典)運河水潺潺而過,岸邊煤爐上升起一縷縷水汽,頭髮花白的阿婆在一旁翻著手裡的雜活兒……這條在短視頻平臺上有著數百萬播放量、近17萬點讚量的浙江紹興一景,被網友直呼「真正的人間煙火氣,可治癒一切不安」。
短視頻出自河岸邊「90後」店家——吳葉青和梁小咪之手。她們的500餘條短視頻作品中,無一不展示著因水、因運河而興的古城紹興之景。
紹興八字橋 李典 攝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的一部分,流淌千百年的浙東運河紹興段上連杭州蕭山、下接寧波餘姚,滋養了一方水土之時,也孕育出江南越地的獨特氣質。運河旁的江南人家,飲著運河水,悠悠度過一季又一季。
運河畔的文創小店 李典 攝
因眷戀著家鄉的一草一木,吳葉青和梁小咪放棄去大城市闖蕩的機會,在運河畔安置上一間古樸的工作室,用手工設計表達出她們心中所理解的紹興。「我們的小店名字取做『衡門棲遲』,取自《詩經》中的『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梁小咪解釋,借用這句話,她們想告訴遊人,即使在簡陋的屋舍下,依舊可以停下快步向前的步伐,享受愜意的慢生活。
運河畔的文創小店 李典 攝
門前的運河水,猶如時間的使者,見證著河岸上的人們懷揣著各自理想而生活。
「衡門棲遲」不遠處,便是紹興大名鼎鼎的八字橋。近看其橋身,石階凹陷處長出綠蒙蒙的苔蘚,欄杆處的石雕被歲月洗禮而略顯滄桑;而當俯瞰這座千年古橋,橋東、橋西、橋二端的南向均成八字,以陸連三路、水通南北,連起鑑湖與古運河,盡顯恢宏之氣。
「這座橋解決了城市河道三條河流的交通問題,被譽為中國最早的『立交橋』。」紹興市水利專家陳鵬兒直言,正因為有了運河和運河上的一座座橋,才使得這裡經貿往來頻繁,造就一方富庶越地。
江南水鄉紹興一景 李典 攝
穿越千年,而今,古運河紹興段河道本體、八字橋及八字橋歷史街區等文化遺存均已成為世界遺產,得到國家層面的大力保護。2020年12月31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項目群正式開工,為運河遺產保護、傳承與利用再添籌碼。
令人欣喜的是,這些文化「古董」們從未被「束之高閣」。它們欣賞著江南人家在河岸旁升起嫋嫋炊煙,擁抱著像吳葉青和梁小咪這樣的年輕人在家鄉追尋夢想,同樣歡迎著五湖四海的人們在此駐留、歇腳……
當談及文化遺產何以去更好地保護、傳承與利用之時,走一走古運河,登一登古橋,或許可以給我們更多啟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