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今年2月是有29號的,比去年多一天。也許你對於多出來的這一天沒什麼感覺,可是,如果是2月29日出生的孩子呢?就意味著ta每4年才能過一次生日。
而且,對於黃楊木來說,閏年對它影響更大。
蘇軾聽說了一個奇怪的事情:黃楊木在每一年都會長高一寸,但是遇到閏年不僅不長高,而且還會縮短3寸。請問:黃楊木每20年能長多高?這難道是一個奧數題嗎?(知道答案的朋友可以留言給我)
黃楊木的確長得非常慢,但是也沒有蘇軾說的那麼慢。
李時珍撰寫的《本草綱目》中曾提及:「黃楊生諸山野中,人家多栽插之。枝葉攢簇上聳,葉似初生槐芽而青厚,不花不實,四時不調。其性難長,俗說歲長一寸,遇閏則退。今試之,但閏年不長耳。其木堅膩,作梳剜印最良。」從這段話可以看出黃楊木生長及木質特性。
《博物要論》中更是提到曾有人做過測試,稱閏年黃楊並非縮減,只是不長。這些神秘的說法更是為黃楊木披上了神秘的外衣。
據園林專家介紹,黃楊長得相當慢,俗稱「千年不大黃楊木」,因此民間叫它「千年矮」。
了解了這些之後,我們再來讀蘇軾的這首詩,就比較好理解了:
《監洞霄宮俞康直郎中所居四詠 退圃》宋代:蘇軾百丈休牽上瀨船,一鉤歸釣縮頭鯿。園中草木春無數,只有黃楊厄閏年。(俗說黃楊歲長一寸,遇閏退三寸。)
蘇軾在這首詩裡說:
別用那些粗的麻繩和竹子試圖拉著險灘的船向上遊走了。還是順其自然的去釣鯿魚吧。
花園當中的草木在春天都奼紫嫣紅爭相鬥豔。只有黃楊木在閏年的時候不順利啊!
在這裡要說明一下,縮頭鯿是有典故的。
孟浩然寫了一首詩:「鳥泊隨陽雁,魚藏縮項鯿。」
隨即杜甫在想起孟浩然的時候,又寫了一首詩:「復憶襄陽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堪傳。即今耆舊無新語,漫釣槎頭縮頸鯿。」意思是,我想起襄陽的孟浩然,他的詩句都非常的經典!如今也沒啥新作了,唉,還是去學孟浩然釣魚吧!
而蘇軾寫這首詩的時候無疑也是參考了杜甫的這首唐詩。
而蘇軾這首詩裡的最後一句「只有黃楊厄閏年」衍生出一個成語「黃楊厄閏」比喻境遇非常的艱難,時運不濟的意思。
感謝品讀,你的留言和點讚對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