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有啥含義?老人向著為何不好?

2021-01-09 嘆古長歌

我國人多地廣,各地有不同的民俗和方言,古人還會就將這些待人之道編成俗語,簡單地詮釋出一些人生哲理。比如在農村就有這樣一句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那麼這句話究竟有什麼深層含義?老人向著誰家為何會不好?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這樣一種說法,那就是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龍成為了中國文化的象徵之一。龍的傳說也代表了中國人重視天人合一的觀點,這也不難理解為何要將老人比喻成龍,因為人進入老年,打拼了一輩子,什麼艱難困苦都經歷過了,也算得上是人中之龍。

另一方面,老人對於晚輩而言確實是值得尊重和敬仰的對象,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老人的身份一般都很尊貴,這也不難理解「老人是條龍」這句話,因為農村還有一句話,那就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從某些層面來講,老人總會給人帶來福運。

而對於下一句「向誰誰家窮」,意思就是說老人向著誰家誰家就會變窮,相信大家有聽說過富不過三代這句話,家裡的家業太大,等老人打下江山後家裡的後輩們就沒有危機感以及壓力,那麼就自然不會去奮鬥。有人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有的人出生就在羅馬,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含著金湯匙出生,一生下來就有上千萬的資產等著繼承,不用奮鬥就可以擁有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時候家裡的老人再溺愛的話,家裡小孩想要什麼就給什麼,在某種程度上相當於在無形中摧毀他,那他以後就只能等著坐吃山空,直到將所有的錢花完為止。

這個時候「向誰誰家窮」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富二代」,父輩們打拼下很大的家業,但是這些富二代們根本就不會去繼承父輩們的創業精神,反而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這個時候家裡的老人的角色就很是重要,如果不嚴格要求,注重教育,反而向著家裡的孩子,讓他們成為一個不思進取的「米蟲」,那麼再大的家業總有一天家業也會敗光,可見這並不是明智之舉。

事物都有兩面性,也並不是說所有的富二代家庭都向著自己的孩子,比如作為世界級富豪的比爾蓋茨,相信大家對他都不陌生,家裡真是家財萬貫,但他卻不會平白無故給他孩子一分零花錢,而是要靠自己付出來賺取零花錢,給孩子一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樣的富豪還有很多,比如李嘉誠和霍英東,也是同樣類型的做法,讓自己的孩子從小職員做起。所以我們會發現,這些人不僅第一代很富有,到了第二代第三代也很有出息,家族不怕吃苦的精神一直有傳承。

總的來說,「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還是有一定的道理,也暗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們經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舉一動都對孩子的未來有著很大的影響,讓孩子形成一個正確的人生觀顯得尤為重要。不能讓孩子光吃家裡的老本,而沒有自己的付出,財富的源泉才能細水長流。

相關焦點

  • 俗語說「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此話到底是啥意思?
    現如今已經進入暑氣逼人的夏季,而在許多農村當中,吃完飯後的晚上左鄰右舍的三五個老人就會聚在一起閒談乘涼,聊了聊近況,閒聊著一些瑣事,在農村當中這種閒談就是打發時間,而老人們往往在討論當中,無一例外就會有著一些俗語,這些俗語雖然並不好聽但也是老一輩人傳承下來的總結和道理,而今天我們也要說一個農村俗語
  • 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究竟什麼意思?原來並非迷信!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這裡面有很多約定俗成的句子,最常見的就是口口相傳的俗語。所謂的俗語就是在廣大人民群眾口中廣為流傳,它們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這些俗語雖然並不好聽但也是老一輩人傳承下來的總結和道理,而今天我們也要說一個農村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是啥意思?父母與子女間該如何相處?
    我們走的有多遠,家永遠都是我們內心最溫暖的港灣。即便在外面我們被社會打擊得遍體鱗傷,但是只要我們回到家裡,有親人的陪伴和慰藉,這些傷痕都會被治癒。我們努力的奮鬥,努力的賺錢,除了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以外,也是為了讓家人能夠生活得更加的幸福,比如說讓自己的父母安度晚年。
  • 古語說「老人是條龍」,為何把老人比作龍?下句才是經典值得深思
    大多數年輕人對於老人的看法都處於辯證的狀態,並不會對長輩唯命是從。 事實上每家每戶都會有老人,我們常說「家有一老,如獲至寶」。一個明辨是非的長輩可以讓整個大家庭和睦相處,但不可否認的是,一個不講道理的老人,也會對年輕人的價值觀造成影響。
  • 俗語曾說「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此話並非迷信,有現實依據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就是分析在一個家庭之中,老人的偏愛會造成什麼後果。其實像這樣在民間流傳很廣的俗語,大都總結了古人的經驗智慧,很多話並非全部迷信,而是有現實依據的。 古人認為,如果父母對兒女有所偏心,對其中一個特別溺愛,對另外一個冷冷淡淡,那個從小被溺愛的孩子,長大以後就很難有出息。
  • 農村老人常說一句俗語:救急不救窮,笑貧不笑娼,這是啥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一句俗語:救急不救窮,笑貧不笑娼,這是啥意思?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俗語?俗語一般在群眾口語中流傳,講得多的,並且流通範圍比較廣,而且語句含義受到大家認同的,那麼就有可能成為俗語。也就是說,從實際生活中生產的,簡練但富有深刻意義的語句,那麼便是俗語。
  • 老人常說的:「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是啥意思?
    文/玉濁清老人常說的:「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是啥意思?在農村經常會聽到一些比較有趣的俗語,當然這些俗語也更貼近於生活,甚至可以解釋一些現象,還有一些教會人們做人的道理。最主要的是這些俗語大多都來源於生活,也是他們生活中總結的經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俗語:貓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乍一聽這句話是比較滑稽的,甚至還有人會笑出聲音來,其實在很多農村都能夠聽到老人說出這句俗語,當然也有一定的講究,這不是完全的迷信。
  • 俗語:男招窮,女招富,啥意思?老人為啥這麼說
    文/無名俗語:男招窮,女招富,啥意思?老人為啥這麼說俗話說「不吃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們的長輩,經過了生活的風吹雨打,他們歷經磨難過上了現在的好日子。並且隨著他們對生活的理解,也給後輩們留下了很多的生活經驗。
  • 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有何含義?漲知識了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承了五千多年一直傳承到了現在,要說到這文化瑰寶,我們就必須提一下俗語了,俗語在我們生活當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小編小的時候,經常能聽到爺爺奶奶嘮叨俗語,「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俗語我想很多人都聽過,這些俗語呢,都是老祖宗用自己的實踐經驗經過時間的積累慢慢的總結出來給後人借鑑的,那麼作為後人的我們也要懂得明辨是非
  • 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
    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我是農民出身,家鄉的變化使我感到中國的城市化在飛速發展。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說的內容是: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
  • 2021辛丑寡婦年,俗語「寡年怕金牛,老人怕寒冬」,啥意思?
    其實每到寒冬臘月,村裡的老人們就會通過各種農村俗語來預測明年的年景會怎樣,這既是老一輩的傳統也是農村人閒暇的生活,而今天咱們了解的這個俗語就是老人們常說的關於年月的俗語,這個俗語就是「寡年怕金牛,老人怕寒冬」,下面咱們了解下。農村俗語:「寡年怕金牛,老人怕寒冬」是啥意思?
  • 俗語「五年六月七日八時」,啥意思,看看家裡的老人就知道了!
    農村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在農村常常會聽到一些俗語,俗語可以說是農村文化的代表。俗語包含了許多深刻的道理,言簡意賅,它們是老一輩人豐富的生活經歷所得出來的。我們與老人們嘮家常時,總是能聽到一些有趣的俗語,這些俗語詼諧有趣又富有哲理。俗語「五年六月七日八時」,這是什麼意思呢。
  • 【斷案】啥情況!年邁的老人為何將銀行告上法院?
    【斷案】啥情況!年邁的老人為何將銀行告上法院?近日昆明市西山區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儲戶與銀行間儲蓄存款糾紛案件原告是昆明市西山區的一名七旬老人年邁的老人為何將銀行告上法院呢
  • 老人說今年「二龍治水,十一牛耕田,十人分餅」,說的是啥意思?
    這些生活經驗,轉化為一句句膾炙人口、朗朗上口的俗語文化,這些都是為了人們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上更好的生活。相比較於陽春白雪的詩詞歌賦來說,俗語或許跟能夠深入人心,在農村的土地上發出燦爛的光芒。這些俗語,有的是對人性的總結,比如「寧勸賭,別勸嫖;寧窮死,別娶生妻」;有的是對識人的經驗,比如說是「兩腮無肉不可交,滿臉橫肉為兇相」;有的是對養生文化的總結,比如說是「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
  • 父母對孩子過度「溺愛」有何危害?從古至今產生的悲劇不勝枚舉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這句俗語,它的意思是,即便是同父母所生的親兄弟,相互之間的品性和喜好也會有所不同。其中「九」是泛指,代表「多」的意思。關於「龍生九子」,有很多種說法,據古代的典籍記載,龍的九個兒子確實個個形態不相同,和龍一點也不像。老大就是我們在電視中經常看到的那隻身上拖著石碑的大龜,它天生喜歡背重物。
  • 農村俗語「2龍治水、10人分餅、11牛耕地」,指的是啥,有道理嗎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2龍治水、10人分餅、11牛耕地」,指的是啥,有道理嗎?我國是一個有著上下幾千年歷史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而且農民也多以種地為生。在以前社會科學技術也比較落後,但是每到了什麼季節,農民都會種植相應的農作物。而且也會在沒有天氣預報的情況下,也大致能預知未來的天氣。而這種農業種植技術、以及辨別天氣的能力,也多來自於一些農村俗語。
  • 俗語:「壽宴不送煙,喪事不後補」啥意思?有什麼講究?
    以前的農村人情味是非常重的,鄰居有什麼困難都會一起幫忙,誰家有什麼喜事都會一起熱鬧,無關錢財。但現在隨著經濟條件的發展,人們的腰包慢慢鼓起來了,關於人情往來的事也開始隨禮了,比如結婚、生日宴席以及喪事等等。不僅各種事都要隨禮,隨禮的講究還特別多,有一句俗語說的就是隨禮的禁忌。
  • 臘月初六,農村老人說「男怕臘月龍,女怕正月蛇」,這話啥意思?
    今天下午的時候,路過村裡的時候,就遠遠地看見村裡的幾個老人坐在一起正在興高採烈的聊天,這幾天我們山東地區的溫度有所回升,天氣並不是很冷,要是按照往常的時間這個時候大家就貓在家裡不出來,但是這溫度上升後,家裡的老人就閒不住了,畢竟老人和年輕人不一樣,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宅在家裡,但是老人們沒有宅在家裡的習慣
  • 農村老人看耳朵說話:俗語「男招窮,女招富」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看耳朵說話,老話說「男招窮,女招富」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小時候在農村裡是沒有通電的,那個時候自然是沒有手機、電視、電腦了,天一黑大人們吃完飯了,洗完澡基本上就休息了。但是小孩子們都精力充沛,都不願意早早就到床上去睡覺。
  • 俗語「五年六月七日八時」,啥意思?問問家裡的老人就知道答案!
    俗語「五年六月七日八時」,老祖宗的話啥意思?言語間透出心酸!中國的俗語文化是很博大精深的,這些俗語是以前農村的長者根據生平經驗加上古人的智慧所流傳下來的語言,經過上千年的發展、積累下,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這就叫做「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