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子建談《白雪烏鴉》:小說緣起「非典」的報導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27日,由人民日報與人民網共同舉辦的「2010年度影響力10部書」評薦活動落下帷幕,茅盾文學獎得主遲子建的《白雪烏鴉》成為入選作品之一。這部取材於1910年哈爾濱特大鼠疫的小說,被譽為一曲唱給過去、也唱給未來的「離歌」。重歷這一段破碎不堪的驚心動魄,讓人重新掂量,災難中,人心及人性,當怎樣安生。

  1910年秋天的哈爾濱,華洋雜處,繁華喧囂,一場災難無形又無處不在地攫緊了傅家甸,人一個接一個莫名其妙地中招死去。面對未知重重的鼠疫所構成的極端環境,人性的不同側面漸次顯露,直到朝廷派來醫官伍連德……這是前不久出版的長篇小說《白雪烏鴉》的情節,它距作者遲子建上一部長篇《額爾古納河右岸》已有五年。

  寫完《白雪烏鴉》,就等於從書中壓抑、灰暗的氣氛中解脫出來。遲子建去了香港,翻看一本自街頭小書店淘來的動物故事書時笑出聲來,心底因寫作而積鬱的愁雲就此消散。寫作《白雪烏鴉》期間,她的寫作狀態連貫、平穩,中短篇佳作不斷,散文隨筆亦屢見報刊。本報與遲子建的緣分也是她的散文隨筆而起,就其新書《白雪烏鴉》的採訪,也由她的散文隨筆說開去。

  小說緣起「非典」

  記者:不少中年讀者喜歡你的散文,本報將你的散文集以專欄形式刊登,而且為了貼近讀者的口味,一些標題根據版面要求做了改動,引起了你的不快。對此,我們表示歉意。

  遲子建:報紙做這樣的專欄,雖然出於好意,但我是散文集的著作權人,首先要徵得本人的同意(編者註:此前出版社電話授權本報刊登)。還有,你們採用的16篇散文,竟有11篇標題改動,我確實不快。不知道的讀者,還以為我這是給自己的散文「改頭換面」,拿舊文充新作來賺稿費呢。不過仔細想來,你們的出發點沒有惡意,所以我選擇諒解。因為任何的官司,都是讓自己長皺紋的過程。我人到中年,想讓自己少長一道皺紋。我喜歡溫暖,你們也一樣。因為人生的寒冷實在太多了。

  記者:謝謝。那我們談談你的新作吧,是什麼契機促成《白雪烏鴉》的寫作?

  遲子建:這要追溯到非典那年(2003年),當時政府採取了很多防控措施,消毒啊倡導市民戴口罩啊。哈爾濱的媒體報導說,這與100年前發生鼠疫時,清政府派去防治鼠疫的醫官伍連德採取的措施幾乎完全一樣。我查閱了資料,1910年鼠疫時,兩萬多人的傅家甸(也就是哈爾濱道外區)竟然有5000人死於鼠疫!我開始留意這個事件,留意伍連德,但我感興趣的不只是他這個人物。我想知道鼠疫突來時,身處其中的普通人的心理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另外,當年老哈爾濱的社會狀態我也特別感興趣──中東鐵路興起沒多久,有8萬俄國人和幾千個日本人生活在那裡,城市裡有很多西式建築,劇院上演的是芭蕾舞、西洋戲劇,而傅家甸則是塵土飛揚的流民區域。如果把鼠疫放在這樣的背景當中寫出這段歷史,會很有意思。我就著手查資料。

  記者:從動筆到最終完成,寫得順利嗎?寫作過程中最感困難的是哪方面?

  遲子建:去年8月動筆,中間中斷了一小段時間,半年就寫完了,加上修改,前後也不到一年。至於說難度,一是題材本身所具有的氣氛讓我感到壓抑,真正寫進去以後,整天在寫死亡,覺得到處是細菌,這是心理的挑戰。再一個,《白雪烏鴉》裡沒有主要人物,我是在寫鼠疫爆發後傅家甸人的群像,他們的表現不同,不同的反應是有根源的,要去探究。刻畫這些人物需要細心揣摩,因為沒有絕對的中心人物,每個人物的著墨就不能很重也不能很輕。

  記者:《白雪烏鴉》的故事是建立在歷史真相上的,後半部分隨著伍連德出場更富歷史感,寫作中你如何把握史實和虛構的分寸?

  遲子建:畢竟歷史上確有其事,我要用文字復原那個時代。比如街巷的名字,100年來哈爾濱的街名幾易其名,為求準確我畫了一張老哈爾濱地圖。比如書中寫到馬車夫王春申,當年馬車的行情怎麼樣?從哪兒到哪兒要多少盧布?一壺茶水要多少戈比?這些我通過查閱當年《遠東報》的膠片了解到。設置作品場景的時候,也都要力求準確。哪怕鼠疫當年出生的人,活到現在也是100歲,我不可能採訪到當事人,只能依據史料以及人們對待災難的態度,把虛構的人物放到場景裡,最過癮的莫過於讓書中人物活起來。裡面很多小細節,小到人物的一句話,大到一個場景的設置,我都要悉心揣摩,儘量達到每個細節的準確和到位。

  記者:網上有讀者將《白雪烏鴉》稱為災難小說,你覺得這部作品有警醒意味嗎?

  遲子建:可能有些警世作用,但難道要用災難去警示世人嗎?我覺得不是。我用寫作提供了一個途徑,讓每個讀者從百年前不同的人物命運裡看到今天自己的影子。

  影視公司

  關注《白雪烏鴉》

  記者:《白雪烏鴉》有歷史感也有很強的故事性,很適合改編成影視作品。

  遲子建:這本書剛在書店上架就有一家影視公司來找我洽談改編事宜,我儘量交給可靠的人選去改編。《額爾古納河右岸》的電影已經拍完,目前正在後期製作,明年應該會公映,導演是位不出名的少數民族導演,主演是斯琴高娃。

  記者:從《額爾古納河右岸》到《白雪烏鴉》,你在兩部長篇之間寫了不少中短篇小說,好像你對中短篇寫作情有獨鍾?

  遲子建:沒錯。即使在長篇的寫作過程中,比如寫《偽滿州國》那兩年,我也沒有中斷短篇小說的寫作。而在兩個長篇的寫作之間,我每年一定會寫寫中短篇小說。

  不同的素材和靈感適合不同的文學體裁,為什麼現在的很多長篇小說質量越來越走低?因為本來中篇或短篇能解決的問題,很多作者為了迎合市場而寫成長篇小說。我覺得,題材適合什麼就寫成什麼。比如《白雪烏鴉》這個題材,一個中篇小說不能承載,就得是長篇的篇幅。

  記者:你的寫作已經進入成熟期,但這似乎也往往預示著突破之難?

  遲子建:其實,無論寫到什麼程度,再往上走都有難度。現在我每年大多時間待在哈爾濱和大興安嶺,也許是常年生活在北方,天高地闊,沒有北京上海這些城市那麼多的事情,不大被幹擾,可以安靜地專心寫作。我是那種生活和寫作都很有計劃性的人,一旦進入長篇小說的寫作會全身心投入。

  寫作是默默的伴侶

  記者:您35歲寫了《偽滿洲國》,40歲時寫了《額爾古納河右岸》,45歲寫了《白雪烏鴉》,仿佛每5年一部大作?

  遲子建:作家寫作,很像戀愛,如果一個題材讓你怦然心動,你是不可能不沉浸其中的。我希望自己80歲的時候,還能寫,這說明我一生都在創造。一部書剛出來時,屬於熱戀狀態,雖然會有缺點,但目前還犯「糊塗」,要沉澱一段時間才能反思。

  記者:寫作孤獨嗎?

  遲子建:寫作的人不會孤獨,你周圍有那麼多筆下的人物陪著你呢。我特別能理解費雯麗演電影演得精失常,演員很容易把角色的身世遭遇放到自己身上。我從一開始就沒有想到寫作會是萬眾矚目的事業,它不過, 是給自己找了一個默默的伴侶。

  文/ 丁楊 秋白

  內容簡介:

  作品取材於1910年哈爾濱特大鼠疫的真實歷史。在這部小說中,不僅那場幾乎早已被遺忘的特大瘟疫重現紙端,而且,無數卑微鮮活的生命也在作家質感溫潤、不疾不徐的描述中歷史性的再次浮現。

  (遲子建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家簡介:

  遲子建,現任黑龍江省作家協會主席。曾獲魯迅文學獎、冰心散文獎、澳大利亞懸念句子文學獎、茅盾文學獎。作品有《偽滿洲國》《額爾古納河右岸》《白雪烏鴉》等。

相關焦點

  • 《白雪烏鴉》再版 | 跟著茅獎作家遲子建看歷史上偉大的抗疫精神
    昨日, 記者從人民文學出版社獲悉, 茅獎作家遲子建長篇小說 《白雪烏鴉》即將再版發行 該書是遲子建10年前力作 在抗擊武漢疫情的今天, 讀讀這部小說, 回顧百年前我們的抗疫精神, 會有一種別樣的感受!
  • 遲子建:《白雪烏鴉》後記
    讀它的時候,我剛把《白雪烏鴉》定稿,輕鬆地與香港大學中文學院的老師和學生,去旺角的幾家小書店淘書歸來。我買了這本妙趣橫生的書,黃昏時分,坐在可以望見一角海景的窗前,安閒地翻閱。讀到《豬與珍珠》時,我實在忍不住,獨自在寓所裡放聲大笑!也許是《白雪烏鴉》的寫作太沉重了,心底因它而積鬱的愁雲,並沒有隨著最後一章《回春》的完結而徹底釋放,我笑得一發不可收,把自己都嚇著了。
  • 遲子建:火車是我小說中人物命運的生命線
    圖/Alain Le Garsmeur對於遲子建來說,火車始終是她的小說中人物命運的生命線。在作品《踏著月光的行板》中,她記敘了一對分居兩地的恩愛民工夫妻的故事,在中秋節一天中,他們怎樣在慢行列車上,一次次遺憾錯過。
  • 遲子建:拾人牙慧沒意思
    在被指出抄襲了陳丹燕的作品後,杭州女作家顧豔如今又被網友指責抄襲了遲子建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額爾古納河右岸》。昨日記者在「當代中國文學網」上看到網友稱顧豔的《荻港村》一書與《額爾古納河右岸》在構思和形式上「驚人一致」。遲子建稱讀者指出的部分的確和自己作品部分情節很像,而顧豔則不承認自己是抄襲。
  • (嘻嘻哈哈)我是「非典」
    時下全國很多地方都在鬧「非典」,我何不利用非典製造些新聞呢?思來想去,王二覺得還是冒充非典病人最刺激。可是非典病人有發高燒、乾咳等症狀,而自己卻沒有,這可如何是好?王二用手在耷拉著幾根稀毛的禿頂上不停地抓撈著,時間不長,到底給他想出一條妙計來。  他來到家後小山上發瘋似地來回狂奔,幾圈下來肥胖的身體就大汗淋漓了。
  • 遲子建關於東北鼠疫的小說,呈現災難中人的生活與命運
    《白雪烏鴉》內容簡介一百多年前的 1910 年冬至 1911 年春,一場鼠疫在冰城哈爾濱爆發,共有六萬多人因此失去生命;僅有兩萬多人口的哈爾濱傅家甸,疫斃者竟達五千餘人。《白雪烏鴉》就是根據這段史實創作的。
  • 非典十年專訪鍾南山:不明原因死亡 不會再白死
    如果說非典成就了我鍾南山,我寧願沒發生那場災難……」在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鍾南山如是說。  談非典當年曾為疫情溝通不暢倍感糾結  南都:在你的傳記裡,特地提到了一個小細節。2003年清明,你去為父親掃墓時,曾短暫沉思。那一刻你是否有糾結?除了哀思,你對當時疫情狀況有什麼樣的看法?
  • 李紅濤 韓婕:新冠中的非典往事:歷史類比、記憶加冕與瘟疫想像
    在新冠疫情當中,非典仿佛逃不開的歷史陰影,時刻縈繞在國人的心頭筆端。本研究考察新聞媒體如何在疫情報導中調用非典(SARS)往事,理解過去如何介入當下,集體記憶如何充當社會框架。研究發現,新聞媒體不僅積極建構非典和新冠之間的歷史類比,還致力於激活、挪用非典共同記憶,在專業和道德層面為不同世代的醫護加冕。
  • 畢飛宇談怎樣讀小說
    書中輯錄了他在南京大學等高校課堂上與學生談小說的講稿,所談論的小說皆為古今中外名著經典,既有《聊齋志異》《水滸傳》《紅樓夢》,也有哈代、海明威、奈保爾乃至霍金等人的作品。《小說課》,畢飛宇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1月第一版,38.00元如庖丁解牛式的解讀中,畢飛宇將自己閱讀過程中體會到的那些欣喜、感動、驚訝甚至戰慄與讀者分享。
  • 廣州八成非典康復者有心理障礙 情緒波動很大
    本版撰文 本報記者 蔡民 嚴豔 本版攝影 本報記者 巢曉  核心提示:昨日,記者從廣州有關醫院了解到,八成非典康復者出現了煩燥、恐懼、抑鬱等一系列心理病症。目前廣州還沒有醫院對非典康復者進行專門的心理支持,非典康復者主要通過主動向醫生求助的方式來解決自己重返社會遇到的問題。
  • 870名遊客抵瓊 非典後獅子星號首航海口(附圖)
    870名遊客抵瓊 非典後獅子星號首航海口(附圖) 這是非典過後,「獅子星號」首航海口。  據海南日報報導,從10月17日開始,麗星郵輪「獅子星號」將每周兩次,往返海南至香港航線。周一停靠三亞、周四停靠海口。
  • 非典後遺症戀人:不死癌症見證的堅貞愛情
    核心提示:2003年一場呼嘯而來的非典風暴席捲中華大地,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活下來的人們,慶幸自己得到老天的眷顧。但非典後遺症,這一不死的癌症陰魂不善,絕大多數非典患者在出院後得上這一病症。他們有絕望,有掙扎,有痛苦,相當一部分非典後遺症家庭破碎了,但是,仍有一些人,他們在非典後遺症的陰影下,相互扶持,相濡以沫,他們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後。鳳凰衛視3月13日《冷暖人生》,以下為文字實錄:解說:一場世人矚目的突發危機,一個鮮為人知的倖存群體,九年時間,他們命運起伏,絕望、相守、希望、等待,《冷暖人生》非典九年。
  • 緣分天註定,一切緣起,皆有定數,匪夷所思的愛情故事
    這可能就是冥冥之中說的緣分天註定,一切緣起皆有定數。《財閥和尚,寵寵欲動》這本書中的女主江小柔,一個名字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萬年跑龍套演員角色,雖然擁有比較出色的容顏,但是卻一直都被所謂的「男盆友」和「好閨蜜」玩弄於欺騙於股掌之間,乃至於最後落得個人去樓空,雞飛蛋打的悲慘下場。司馬烈,一個如雷貫耳的神秘人,他同時擁有著另一個讓人驚豔的身份,弘一大師的入室弟子,無色大師。
  • 54萬字小說《唇典》,如何在文學書寫中安放東北民間人情博物館?
    「小說《唇典》嘗試建立了一座與東北有關、與邊疆有關的民間人情世態的博物館。」《作家》主編宗仁發評價,從小說中看得出對作家蕭紅的承繼,比如書中一些描寫令人想起蕭紅《呼蘭河傳》裡大地坑淹死豬的情節,還有兩個人關於植物掛滿窗的對話等。
  • 四種緣起——佛教對宇宙萬法的詮釋
    「四種緣起」,為華嚴宗所歸納之四種緣起思想。華嚴宗之教理以「緣起」思想為主,依此判釋我佛釋迦牟尼一代教法,立有「五教十宗」之說。五教,即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終教,大乘頓教,大乘圓教。除大乘頓教外,其餘四教分別各說一緣起。即:小乘教說業感緣起,大乘始教說賴耶緣起,大乘終教說如來藏緣起,圓教說法界緣起。而唯獨頓教因是無相離言之宗,不涉及教相之教,故無緣起之說。
  • 黃帝內經 | 從甲流到非典,中醫是如何通過五運六氣,預測及治療瘟疫...
    ——梁冬 01 得病也靠一種緣 2009年年初,是土運不及之年,太陰溼土司天(溼土太重),容易鬧瘟疫,年底就應驗了,爆發了甲型H1N1,趨勢不能說是失控,但是也讓很多人談之色變。
  • 《非典十年祭》預言的災難,七年後應驗!
    報告文學作家、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在2013年寫《非典十年祭》時,曾預言:如果一些國人不改變飲食方式,SARS病毒會以另外一種形式重現。  而現在,預言應驗了!  2013年,何建明寫了《非典十年祭》。  他寫道:非典帶給北京和中國的是什麼,我們不曾作深刻的反省。中國人似乎一直在為了自己的強盛而發奮努力嚮往,在這條發奮向前的道路上我們甚至連一絲停頓和小歇的時間都顧不上。
  • 名家談寫作|林斤瀾:世界上的小說,都從短篇開始
    選自《林斤瀾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版更多精彩:名家談寫作 | 朱光潛:選擇與安排名家談寫作 | 汪曾祺:小說的思想和語言名家談寫作 | 要徹底了解文學,必須自己動手練習創作名家談寫作 | 施蟄存:愛好文學,不一定得從事創作名家談寫作 | 王鼎鈞:描寫,寫的是景名家談寫作 | 朱自清:
  • 《情深緣起》:一部除了人名,和《半生緣》毫無關係的年度爛劇
    導讀:《情深緣起》:一部除了人名,和《半生緣》毫無關係的年度爛劇 翻拍年年有今年特別多,改編自張愛玲小說《半生緣》的《情深緣起》,一開播就惹來了不少吐槽,收視更是一撲再撲。
  • 2003年「非典」時期,汽車產業如何?
    我國汽車行業在今年第一、二季度受新冠疫情影響,遭受巨大打擊,讓很多人都回想起2003年『非典』的境況。非典最早開始於2002年11月16日廣東佛山,到2003年8月16日清零,共計歷時9個月。但因時間過了比較久遠,大部分人都很難想起當時的具體細節了,我們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2003年上半年汽車行業的部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