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汽車行業在今年第一、二季度受新冠疫情影響,遭受巨大打擊,讓很多人都回想起2003年『非典』的境況。
非典最早開始於2002年11月16日廣東佛山,到2003年8月16日清零,共計歷時9個月。
但因時間過了比較久遠,大部分人都很難想起當時的具體細節了,我們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2003年上半年汽車行業的部分事情。
先回顧一下在非典之前汽車行業的大背景,其實早在「非典」發生之前,我國汽車市場就已經連續近10年保持微增了。
2001年,我國汽車產量居世界第8位,2002年躍升至第4位,開始追趕美、日、德三個汽車生產強國。
2002年年初國際汽車製造商協會(OICA)預測:中國汽車銷量有可能增長15%,達到270萬輛的規模。
實際上2002年,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長率比這一預測增加一倍還多。
累計生產汽車325.12萬輛,比上年增長38.49%;銷售汽車324.81萬輛,同比增長36.65%。
從上面非典發生的時間計算,2003年實際有兩個季度(上半年)的時間都是受非典影響,但這半年對於汽車行業來說實在是特殊。
2003年1-3月,全國累計生產汽車首超百萬輛大關,共生產汽車101.97萬輛,銷售97.48萬輛,分別增長54.71和51.71%。
1月,全國生產汽車32.71萬輛,銷售汽車32.32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61.31%和77.69%。
1月6日,一汽轎車——紅旗轎車明仕商務版在北京上市。
1月9日,長安鈴木對旗下產品的「三包」期限從一年兩萬公裡,延長到兩年6萬公裡。
1月15日,廣州本田新一代雅閣(Accord)下線。
1月21日,一汽轎車馬自達6轎車在長春下線。
1月23日,比亞迪宣布以2.7億元的價格收購西安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77%的股份,一步到位拿到轎車生產資質,成為繼吉利之後國內第二家民營轎車生產企業。
2月,全國生產汽車28.11萬輛,銷售汽車26.15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66.77%和63.33%。
2月28日,上海大眾「最具性價比」的經濟型轎車Gol在上海上市。
同月,上海大眾2003款普通桑塔納改進型上市,售價維持不變(10.39-12.4萬元)。
同月,上海通用推出排量為1.6升的賽歐三廂自動擋轎車SLX AT、賽歐休閒轎車S-RVSC。
3月,全國生產汽車41.14萬輛,銷售汽車39.01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42.97%和33.22%。
3月1日,第10萬輛奇瑞轎車在蕪湖下線,企業方面自稱是「中國最快突破10萬輛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轎車」。
3月3日,上海大眾雙門轎車Gol在北京上市。
3月14日,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得到通知,華晨汽車與寶馬集團在中國生產銷售寶馬產品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獲得政府部門的正式批覆。
3月25日,雅閣2.0升排量的轎車上市。
3月29日,中華汽車推出華貴型中華2.0升和2.4升新品。
可以看出,到第一季度結束,各大車企也基本不受影響,該推的新車和該換代的車型也沒有停下前進步伐。
4月,全國生產汽車39.01萬輛,銷售汽車38.22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20.49%和12.58%。
4月8日,一汽-大眾在上海宣布,奧迪A4正式投放,兩款車型(發動機分別為1.8T和3.0 V6)37.9萬-55.9萬元。
4月9日,一汽集團和豐田公司在東京舉行協議籤字儀式,雙方將合作生產四款豐田汽車。
4月14日,上海大眾推出天窗版帕薩特轎車,同時全面調低全系車型價格2萬-3萬元。
4月17日,東風雪鐵龍賽納(XSARA)正式亮相,採用2.0升16氣閥發動機,手動擋和自動擋車型分別為16.98萬元和19.08萬元。
4月21日上午,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當時國內最大規模的汽車盛會——第十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博覽會正式拉開帷幕」。
5月,全國共生產汽車32.06萬輛,銷售汽車31.78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2,71%和8.10%。
5月13日,長安福特以進口組裝方式生產的中高級轎車——蒙迪歐正式上市,廠方建議零售價28.5萬元。
5月23日,天津一汽下調夏利10款車型價格。
5月27日,吉利汽車對豪情和優利歐等系列產品做出價格調整,下降幅度從1000元到6000元不等,最高降幅近10%。
5月31日,奇瑞汽車在安徽蕪湖正式發布奇瑞QQ轎車。
2003年上半年,全國汽車生產累計完成207.66萬輛,銷售累計完成202.72萬輛,分別同比增長34.13%和31.99%。
以上基本都是說合資車的事,但有兩家自主品牌車企不得不跟大家提下,他們就是這次危過後抓到機遇成長起來的。
長城汽車——以敏銳的嗅覺,憑藉SUV車型的有效推廣,快速打開中國汽車的藍海市場。
比亞迪——通過收購西安秦川汽車公司,成為繼吉利之後國內第二家民營轎車生產企業,實現了從電池到汽車的跨界發展。
現在看來2020年的疫情危機,依舊還是為上述兩家自主車企帶來了機遇,同樣成立於2003年的「華晨」寶馬好像就沒那麼幸運了。
小編今天跟大家分享這麼多數據就為了說一個結論:每次「危機」背後都有機遇,路不對就『危』,路對了就『機』。
歷史何其相像,同樣的事(疫情),但對不同的公司造成影響則是天差地別。
今年很難,但也不難,平安之夜希望所有看到此文的朋友都能抓到疫情背後的機遇,而不是成為「影響大環境不好的人」。
好了,今天關於2003年上半年汽車行業發生的事就暫時先跟大家分享這裡了,歡迎大家留言補充自己觀點和建議,喜歡的小夥伴記得點讚、關注、轉發哦。
購車0距離(公眾號)每天跟大家分享一點與車有關問題,各位朋友要是遇到其他任何關於車的問題都可以私信共同交流學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