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和,則眠安,能眠者,能食,能長生!
現在已經到了秋季,也是「胃腸疾病」高發季節。
胃,對於溫度非常敏感,既怕冷也怕熱,喜歡溫熱。
所以在秋季一定要注意養胃,謹防胃病復發,避免誘發新的胃病。
秋天,養胃正當時,少吃四物,多飲四水,切記一句護胃「口訣」
少吃四物
少吃冷涼之物
生冷寒涼的食物,包括冰鎮飲料,雪糕,冰激凌,壽司,海鮮等。
胃部洗溫熱怕冷涼,尤其是在秋季溫度日益下降,更容易患上腸胃疾病,多半與「貪涼」有關係。
進入秋季之後,一定要少吃生冷寒涼的食物,儘量選擇一些溫熱的食物,才能夠讓你的胃部負擔減輕,也有助於腸胃疾病慢慢好轉,否則胃病很難好。
少吃辛辣之物
紅辣椒麻辣燙,火鍋川菜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對於人的腸胃會產生劇烈的刺激,尤其是對胃黏膜有極大傷害。
胃黏膜是胃的保護屏障,一旦受損會增加70%以上的胃部疾病,甚至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所以辛辣刺激的食物趁早撤離飯桌,否則胃病很難好。
少吃醃製之物
醃製的食物包括鹹菜,醬菜,鹹鴨蛋,燻醬食物等。食鹽的高滲透壓對胃黏膜會造成直接傷害,吃過多醃製食品,還會在胃內產生強致癌物亞硝胺。
強致癌物亞硝胺,損傷的胃黏膜就很容易增加患胃癌的風險,所以醃製類食物趁早管住嘴。
燒烤
燒烤在加工時會產生一些致癌物,比如苯並芘、亞硝胺、雜環胺等,有一定的致癌性,會誘發胃癌發生,尤其是患有胃炎、糜爛、潰瘍的人。
在炭火上面烤制的食物會導致食物變性,也會出現腹痛腹瀉的情況,不利於腸胃的健康,勸你趁早管住嘴。
多飲四水
溫開水
胃一個非常敏感的器官,洗溫熱怕寒涼,日常多喝一些溫水,不要喝涼水才有助於腸胃的消化和吸收。
35℃~40℃的溫水,是胃腸道感覺最舒服的溫度。早上起床之後喝一杯溫開水,能夠幫助喚醒胃部,也有助於衝刷腸道,緩解便秘,減少有害物質殘留。
淡湯水
在初秋季節,多喝一點蛋湯水是非常好的養生方式,一方面秋季氣候比較乾燥,需要及時為身體補充體液。
另一方面,吃飯喝點湯水能夠減少食道炎、胃炎等發生、吃飯時喝湯還有助於食物的稀釋攪拌,有益於腸胃的消化和吸收,對胃部健康非常有利。
蒲公英根水
蒲公英,入胃經,擅長清胃熱、治胃痛,養護胃部健康。蒲公英是藥食兩用的藥草植物,可以保護胃部健康。
現在研究發現,蒲公英具有廣譜抗菌的作用,被稱為「天然抗生素」,對於胃炎有緩解之效。
但是如果本身屬於脾胃虛弱的人群,最好不要喝蒲公英泡水,因為這種茶飲屬於寒性食材,喝多了很可能會損害健康。
大麥水
吃太油膩的食物對胃部是一個巨大的負擔,泡一杯大麥茶可以緩解油膩感,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據《本草綱目》記載,大麥,味甘性平,有平胃止渴,消渴除熱,益氣調中,寬胸下氣,消積進食,寶五臟化穀食之功。
大麥茶泡水代茶飲用,對於胃部非常友好,也有一定的益處,讓你的腸胃功能越來越強大。
切記一句護胃「口訣」
養胃記住一句話:「吃人參不如睡五更」!
良好的睡眠比吃人參更養生,充足的睡眠是開胃的,不要充足的睡眠,不只是緩解疲勞,對於胃不好的人也是修復胃的天然良藥。
人在睡眠過程中,生理的功能會慢慢恢復,無論是消化道功能還是內分泌,都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修復,而睡眠不足會導致胃部血液流量降低,削減胃的屏障自保能力,增加患胃潰瘍的機會。
但睡眠過多也不利於腸胃的健康,經常賴床也會打亂胃腸道的功能規律,時間長了會將胃黏膜損傷,容易誘發胃炎,胃潰瘍,所以晚上11點之前入睡,保證7~8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即可。
養胃,堅持「三勤」:
勤吃早餐
很多人的胃病都是從不吃早餐開始的,早餐不但是人體一天能量的主要來源,更是養胃的關鍵。
早上起床胃酸較多,比較濃稠,一旦長時間不吃早餐,胃酸會嚴重損害胃黏膜,導致胃部病變,一定要堅持吃早餐。
勤咀嚼
胃,負責食物的消化與營養吸收。吃飯時多咀嚼可以促進消化,減少胃部負擔,吃飯時間至少保證20分鐘,每口飯咀嚼30次以上。
咀嚼越慢,不僅有助於消化和吸收,還有助於大腦及時接收到「吃飽」的信號,避免攝入能量過多,損害脾胃。
勤運動
秋季氣候比較涼爽,進行適當的運動是非常適合的運動,不但有助於增強免疫力,也有助於保護腸胃健康。
適當運動能夠增強胃腸功能,使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的吸收,改善胃腸道的血液循環。
太極拳,慢跑,騎自行車,遊泳都是非常不錯的有氧運動,有助於身體健康,但是運動量應該循序漸進,持之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