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世卿世祿制導致陳勝能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2021-01-21 文史風象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

春秋戰國之前都是世卿世祿制,換句話說就是天子和官員都是世襲的。到了戰國時期,商鞅廢除世卿世祿制後,奴隸和平民都可以依靠軍功獲得爵位,賞金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這是否是陳勝能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原因呢?我們先不討論這個問題,不妨先來看看這個「世卿世祿制」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制度。

「世卿」是指到王室充當卿士或到公室充當卿的那一部分具有官僚身份的貴族,這些人父子之間官職世襲。「世祿」是指這些貴族一方面在朝為官,另一方面仍是其封國的封君,享有原有爵位和採邑作為其俸祿,並世代相傳。可見,這是一種下級貴族到上級國君朝廷世代為官的制度。

關於這種制度出現於何時,史學家也有很多爭論。

我們可以從《史記?魯周公世家索隱》裡了解到,西周的開國元勳、周武王的胞弟、周成王的叔父周公旦,其長子封在魯國,「次子留相王室,代為周公。」而西周宣王時,又有召公、周公二相行政,顯而易見,兩人都是周公旦、召公奭的後代。那麼這樣一來,西周時期就有「世卿制度」。

但是,《尚書?立政篇》卻有這樣的記載:周公強調:「自今後王立政」,要「俊(進)有德」,選拔「成德之彥」,擇用「吉士」、「常人」。很多人根據這些描述,認為這才是西周時代的選官方針。

另外,還有一些學者認為該制度出現於春秋中晚期。因為這一時期出現了「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當然史書也有相關。如《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周宣王時有卿士張仲,其後裔事晉為大夫。」即張仲後裔因在王室不能世襲而跑到晉國。再如《公羊傳·隱公三年》:「,非禮也」,即「世卿」這種制度不符合周禮。

該制度到底始於何時,由於歷史資料的不足,還無法作具體的闡述。不過該制度是何時被取消的,卻有記載。

據史書記載,商鞅變法時廢除了世卿世祿制。如《史記》載,秦國規定「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即依軍功大小定貴族身分之高低。

這樣一來,奴隸主舊貴族遭到了沉重打擊,多有怨恨。《史記》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

實際上,歷史上任何一次變法,既是一種新的治國方略,更是一種利益關係的調整。

相關焦點

  • 古代官員選拔制度-世卿世祿
    其實古代的官員選拔的方式是變化的,從世卿世祿到察舉制再到九品中正制,最後才是科舉制。今天這裡先介紹世卿世祿制度。世祿世卿就是最高統治者按血緣關係的遠近,分封自己的親屬;中央和地方的各級權力,分別掌握在大大小小的貴族手中。而且世代相傳,不能隨意任免。
  • 中國選官制度的演變:從世卿世祿到科舉制
    我國歷代的選官制度按照發展脈絡,分為以下四種:一,世卿世祿制,盛行於夏商周時期;二,察舉制,從春秋開始到漢武帝時期形成;三,九品中正制,曹丕所創立至隋唐;四,科舉制,隋朝至1905年;這四個階段我來簡單解釋一下:1,世卿世祿制所謂世卿世祿制是奴隸主貴族按照血緣關係的遠近來分封親屬做官的一種制度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志大才疏的陳勝終究不能成功
    秦朝末年,群雄並起,第一個站出來的是陳勝和吳廣,即使是後來的項羽和劉邦都或多或少受到陳勝的影響。為了彰顯其意義,《史記》專門給陳勝一個「世家」。陳勝是一個有志向的人,曾經為別人耕田時對邊上的人說,如果我富貴了,絕對不會忘記你。
  • 這幾種面相尊貴無匹 在古代定是王侯將相!
    古人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其實,從面相上來說,的確是有原因可查的。雖然現代社會已經淡化了這種趨勢,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面相對個人的影響還是十分巨大的。如果這幾種面相的人出現在古代,那麼一定是王侯將相,即便是在現代社會,也是處於頂尖的人,具體如何來看看相術欄目的介紹!
  • 為何說「命中若有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應如何正確理解它?
    「命中若有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可以說刺痛了很多人敏感的神經,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理解它呢?這句話從字面理解上,就是命中注定的事情一定會來,命中沒有註定的不要去強求它,頗有決定論的意味。
  • 《世說新語》成語談
    成語平仄變化在《世說新語》的成語中有以下幾種:1.四個音節都是平聲:人琴俱亡。2.平平仄仄格式的:東山再起。3.仄仄平平格式的:傅粉何郎。4.平仄平仄格式的:林下風氣。5.仄平仄平格式的:不能忘情。6.平仄仄平格式的:綱目不疏。7.四個都是仄聲的:枕石漱流、楚楚可憐、席不暇暖等。8.只有第二個字是平聲的:處之泰然、帶金佩紫等。9.只有第一個字是平聲的:哀毀骨立。
  • 每逢天下大亂,為何只有淮河流域總能誕生帝王將相?
    按常理來說,這種地理環境之下人們的生活應該十分富足,但實際上,因為淮河流域上下落差有一百多米,導致淮河流域在古代十分容易遭受水災,再加上古代的黃河頻頻改造,導致淮海地區的民眾在很多時期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 前世姻緣今世結攻略 橙光遊戲前世姻緣今世結結局攻略
    導 讀 前世姻緣今世結攻略,小編為大家分享橙光遊戲前世姻緣今世結結局攻略,希望這前世姻緣今世結攻略可以幫助到大家
  • 陳春林|揭開《皇極經世》的面紗,你看到的是剔透玲瓏?
    當時學者因雍超詣之識,務高雍所為,至謂雍有玩世之意;又因雍之前知,謂雍於凡物聲氣之所感觸,輒以其動而推其變焉。於是摭世事之已然者,皆以雍言先之,雍蓋未必然也。雍疾病,司馬光、張載、程顥、程頤晨夕候之,將終,共議喪葬事外庭,雍皆能聞眾人所言,召子伯溫謂曰:「諸君欲葬我近城地,當從先塋爾。」既葬,顥為銘墓,稱雍之道純一不雜,就其所至,可謂安且成矣。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十三期:普世價值話語的四重困境
    普世價值,顧名思義就是全世界所有人都應該接受的價值,這是西方政治話語中的一個核心概念。 西方主流話語一直說自由、民主、人權都是普世價值,也就是不分民族、不分國籍、不分種族都應該接受的價值觀。所以西方它存在一個價值觀外交,也就是以普世價值為基準推動它的外交。 我首先想跟大家談談普世價值面臨的一些問題,給它做一個解構。
  • 十四世達賴喇嘛
    單從閉關和法會所需天數計,像達賴喇嘛這樣時常周遊列國,拜見政要名流,講演遊說,尋求同情的「政治大忙人」,能有時間安下心來,按儀軌進行觀修嗎?顯然不可能。他的用意何在?僅從他1985年在時輪灌頂大法會上講話的內容就可以清楚地了解。
  • 周易預測婚姻:世應相生,夫妻感情融洽,能同甘共苦
    誰都希望自己能有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但是,願望並不等於事實,婚姻給有些人帶來的並不是幸福,而是煩惱和痛苦。沒有結婚時渴望結婚,而一旦婚姻帶來煩惱和痛苦時,又想以離婚得到擺脫。但是,離婚往往又會留下一些遺憾和後遺症,對自己、配偶和孩子的心靈都是一種創傷。因此,在結婚之前慎重考慮,選擇最合適的配偶,是很有必要的。
  • 倉央嘉措說「不負如來不負卿」,上半句更美,驚豔世間三百多年
    但讓人們相對感興趣的,並不是他的六世達賴喇嘛身份,反而是他身為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曾寫出許多與佛家格格不入的「情詩」。他本人也為此被人們稱為「痴僧」,尤其是《六世達賴》詩中,一句「不負如來不負卿」,更為將痴情寫得淋漓盡致。
  • 美國如果退出世衛組織,會不會導致該組織垮臺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拉不出X來,不要埋怨地球沒有引力,走路摔跤不要埋怨地上有坑,大統領川普防疫不利,現在美國已經是世界疫情中心,截至北京時間4月8日9時,美國新冠病毒肺炎累計確診396223例,累計治癒20191例,累計死亡127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