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警察隊伍,1984年,為何開始推行身份證制度?

2021-01-13 轉瞬間落日殘煙

1984年4月,我國開始施行《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在此之後,我國各地的百姓們開始辦理身份證,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第一代身份證。目前,我國正在使用第二代身份證。在辦理第一代身份證的時候,需要前往警察機關辦理,警察隊伍主導了辦理身份證的過程。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出現了,我國警察隊伍在1984年為何要推行身份證制度?

一、人口流動開始逐步增多,我國缺乏戶籍管理制度

在眾多的影視劇中,大俠帶著武器能夠從東北走到西南。認真的說,這種情況在真實的歷史中是不會發生的。在中國古代社會,主要是以農業為主,普通的農民可能一輩子都沒有立刻過自己的家鄉。只有那些走南闖北的商人們,見識多一點。但古代也有各方面嚴格的規定,不準隨意立刻居住地,否則就是流民。在明清時期,如果百姓需要出遠門,首先需要當地的鄉紳寫擔保書,然後去衙門開具路引。路引上關於出行的地點、時間、長相寫的非常清楚,只有擁有路引才能出門。否則估計連周邊州縣都出不去,根據路引出門的辦法持續了很長時間。在建國的初期,我國仍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很多百姓是不經常出門的。例如一些踏實的農民,在80年代之前,可能根本沒有出過遠門,因為沒有這方面的需要。不像現在,可以隨時前往各地。

當時,我國沒有非常詳細的戶籍制度。如果需要出門,一般需要開具介紹信。如果是城市工廠的職工,還需要自己的工作證。在80年代之前,我國一直沿用著這樣的模式。但是從70年代末期開始,我國的社會治安開始迅速變化,治安穩定面臨很大的挑戰。由於各方面的問題,出現了很多流氓團夥。根據一些老人回憶,80年代初期的社會治安確實不好。年輕的女性在晚上根本不敢出門,即使在白天也需要結伴同行。警察或者部隊官兵行走在偏僻路段時,甚至遭到了流氓團夥的挑釁。還有一部分人在全國流竄作案,百姓們俗稱為盲流。從80年代初期開始,我國的人口流動逐步增多。由於缺乏戶籍管理制度,對於很多人的身份,根本就無法確定。例如警察隊伍抓獲了外省的罪案,罪案使用了假名字和假地址,警察隊伍根本無法查證真偽。

二、80年代中期,我國開始推行第一代身份證

警察隊伍在偵破一系列案件的時候,遇到了很多類似的問題,由於沒有身份證能夠證明自己,出現了各種麻煩。警察隊伍反映了這些問題,在80年代前期,一系列重特大案件的發生,從側面反映了戶籍制度的缺失。例如二王兄弟案件等等,就出現了這個問題。總結了各方面的建議之後,1984年4月,我國推行了《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在此之後,我國各地群眾需要從警察機關辦理居民身份證。從此以後,百姓們外出的時候,警察檢查身份證開始成為一種常態。有的罪犯看到警察對顯露出慌張的表情,警察通過檢查身份證,確實發現了一些外地警察隊伍通緝的罪案。不過那個時代還沒有聯網,警察需要通過查閱協查通告才能判斷一個人的身份。認真的說,對於絕大多數人們來說,身份證的出現方便了自己的生活。但對於犯罪分子來說,第一代身份證卻是可以偽造的。

在紀實性電視劇《121大案》中,西安地區的警察為了偵破案件,可以說是歷經艱難。在偵破主要案件的同時,順手破了很多案件。其中屢屢出現了假身份證的問題,例如一名持槍搶劫的罪犯就擁有好幾張身份證和好幾個名字。面對身份證,如果編造過於真實,按照當時的技術很難發現。在八九十年代,第一代身份證內根本沒有晶片,而且警察隊伍也沒有聯網。很多逃犯為了躲避警察隊伍的打擊,基本上都會追捕各種假身份證。例如《刑偵1號案》中的白某,由於白某編造的地址和身份證沒有任何漏洞,成功騙過了檢察人員。假身份證的問題困擾著警察隊伍,這是科技和時代制約造成的。進入21世紀以後,我國開始推行第二代身份證,也就是目前正在使用的身份證。由於身份證內安裝的晶片,而是各地警察隊伍已經聯網,辨別身份證真偽成為非常簡單的事情。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次嚴打期間,1984年,為何全國推行了身份證制度?
    說起身份證,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基本上離不開身份證。例如外出居住酒店,如果沒有身份證,根本就無法住宿。目前,新生兒出生以後,就會擁有自己的身份證號。其實,身份證出現的時間並不長,1984年,我國才開始推行第一代身份證。對於七八十年代的朋友們來說,肯定見過第一代身份證。
  • 小小一張身份證 見證時代變遷
    手工「口卡」   每天需要替換幾百張   1953 年4月,中國居民開始使用公安部統一制發的戶口簿、戶口登記表、遷移證和出生、死亡、遷入、遷出登記表。1955年6月,開始實施《關於建立經常戶口登記制度》。
  • 從1到14億 小小身份證見證時代大變遷
    手工「口卡」每天需要替換幾百張1953 年4月,中國居民開始使用公安部統一制發的戶口簿、戶口登記表、遷移證和出生、死亡、遷入、遷出登記表。1955年6月,開始實施《關於建立經常戶口登記制度》。1956年2月,所有戶籍信息改由公安機關統一登記和管理,民警們將其簡稱為「口卡」。
  • 上海市殯葬服務平臺開通,白事顧問制度開始推行
    同時,上海「白事顧問」制度也正式開始推行。「我們希望,以此強化對殯葬服務領域亂象的整治,從而進一步規範殯葬服務市場,豐富殯葬便民服務項目,提升上海殯葬服務的整體水平。」上海市民政局殯葬管理處處長黃一飛表示。
  • 身份證
    1989年9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公布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在1984年前寫作"身份證"。1984年4月6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並且開始頒發第一代居民身份證。
  • 1984年世界「大事年鑑」獻給1984年出生的人們
    《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是英國左翼作家喬治·歐威爾於1949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在小說裡1984代表著未來,然而今天,1984已經成為了回憶,甚至是有些遙遠的回憶了~1984年發生了無數的事情,有報紙上的大事,有街頭巷尾的小事。對於這一年出生的人來說,1984是他們故事的開始~ 下面盤點下那一年他們故事的插曲。
  • 1984年中國大事記
    一月1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1984年農村工作的通知》(簡稱1984年中央一號文件)。統一後,臺灣仍搞它的資本主義,大陸搞社會主義,但是是一個統一的中國。一個中國,兩種制度。香港問題也是這樣,一個中國,兩種制度。香港與臺灣還有不同,香港是自由港。2月24日,鄧小平就辦好經濟特區和增加對外開放城市的問題同中央幾位負責同志談話。鄧小平說:我們建立經濟特區,實行開放政策,有個指導思想要明確,就是不是收,而是放。要讓一部分地方先富裕起來,搞平均主義不行。
  • 中國警察節 |鄂爾多斯公安漫畫解析這些警察的知識!
    中國警察節 |鄂爾多斯公安漫畫解析這些警察的知識!月10日警察節中國人民警察榮譽制度和標誌體系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來臨之際伊金霍洛旗公安局用漫畫為您解析人民警察榮譽制度和標誌體系
  • 中國警察隊伍,總計換發了11次警服,警帽到底如何形成?
    首先,我們聊一下我國警察隊伍的警服變化,從建國至今,我國警察隊伍前後更換了50式、55式、58式、66式、72式、78式、83式、89式、92式、95式、99式等一系列的警服。我國警察隊伍成立於建國的初期,當時,很多解放軍官兵轉業成為了公安幹警。由於戰爭還沒有結束,而且物資比較匱乏,我國警察隊伍暫時使用與軍隊一樣的制服。
  • 國安警察是支什麼樣的特殊隊伍?央媒初探--上觀
    在2021年1月10日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到來之際,光明日報記者採訪了國家安全部新聞辦,了解國家安全機關人民警察隊伍。這是他們首次接受光明日報記者採訪。因工作涉及國家秘密,這支特殊隊伍的很多信息都不能公開。但記者在採訪中能真切感受到,這些無名英雄擁有鐵一般的理想信念、鐵一般的責任擔當、鐵一般的過硬本領、鐵一般的紀律作風。
  • 司法警察隊伍「四化」大練兵,練什麼?
    按照習總書記「加快推進政法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據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開展全省法院司法警察「實戰化訓練推進年」活動的實施方案》、《2020年度安順市兩級法院「四化」大練兵實施方案》和《2020年全市法院司法警察「四化」大練兵實施方案》的要求,4月17日,安順市中級人民法院組織司法警察支隊進行思想政治理論和業務理論知識考核。
  • 中國開始了大規模的嚴打,1983年,到底起到了多大作用?
    在1983年,我國開展了大規模的嚴打行動,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嚴打,尤其是83年嚴打。那麼,1983年,我國為何要開始大規模的嚴打。嚴打之後,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呢?認真的說,嚴打之後,起到了明顯的效果,社會治安迅速好轉,群眾拍手稱快。今天,我們聊聊83年嚴打的故事。首先,我們需要聊聊公安機關的立案數量。公安機關的立案數量越少,證明社會治安越穩定,治安情況越好。
  • 1979-2019:中國社工40年
    2019年,又是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如果從1979年國家決定恢復社會學學科建設開始算的話,社會工作在中國也歷經了 40 年的歷程。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這 40 年的中國社會工作發展史。  1984年,民政部派出大陸第一個赴香港社會福利(社會工作教育)考察團,對香港的社會福利制度及香港開設社會工作專業的院校進行了考察。也是從1984年開始,民政部率先在所屬院校培訓課程中增加了現代社會工作的內容。此後,民政部培訓中心和有關省市民政廳局培訓機構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社會工作課程培訓班。
  • 【方志四川•記憶】姜小平 ‖ 71年前成都市的身份證您見過嗎...
    ,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材料;同時也是中國身份證發展歷史的一件見證物。國民身份證歷史據了解,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民黨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國民身份證制度。根據當時的《戶籍法》《戶籍法實施細則》規定製發國民身份證,發證對象為年滿18歲以上的中國國民,不分男女。未滿18歲,自動請求者也可準予發證,現役軍人暫不填發。
  • 中國改革史上為何1984是值得紀念的年份
    編者按:在1984年,柳傳志、王石等人下海,海爾、萬科、聯想等公司相繼成立。由於改革,中國許多政治家、經濟學家、企業家的人生軌跡在1984年隱約交集。在看似巧合的背後,是激蕩的改革東風點燃了一代中國企業家創業的夢想。
  • 【致敬警察前輩】1989-1995年的日照公安
    編者按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即將到來之際,「日照公安」推出#致敬警察前輩#特別報導,一張張老照片鋪排開來,記錄展示了日照建市30年來公安和警察的變與不變,重溫日照公安的奮鬥足跡,更好地總結經驗、鼓舞鬥志、激勵前行
  • 1984:那一年中國有多厲害
    老爺子說得沒錯,1984年,青年隊伍裡,要出牛逼導演了。03.1984年,最火的電影是《人生》。電影上映,造成全民熱議。有學生對高加林拋棄劉巧珍不滿,氣得要去跳樓,被人勸了半天才下來。1984年的中國,廣大勞動人民只熟知他父親在春晚上那一口幽默的唐山方言。說到春晚,當年所有歌手,大概都紅不過一個人。那就是香港電子表廠的工人,張明敏。05.1984年的春晚,就是1984年的氣氛。
  • 【人民警察節】這些關於警察的知識,你了解嗎?
    【人民警察節】這些關於警察的知識,你了解嗎?月10日警察節中國人民警察榮譽制度和標誌體系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來臨之際伊金霍洛旗公安局用漫畫為您解析人民警察榮譽制度和標誌體系
  • 身份證小史
    1986年4月6日,國務院批轉公安部關於頒發居民身份證若干問題請示的通知,同時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自此,我國通過實施居民身份證制度,揭開了居民戶口證件化管理的序幕。1984年至1991年,是我國頒發居民身份證的試點和集中發證階段。
  • 公安部:公民應主動配合警察查驗身份證,拒不配合最高可刑拘
    不少網民提出了質疑,認為警察不可以在街頭查驗身份證,「隨意」查驗身份證侵犯了人權和尊嚴。早在2016年,公安部就通過官方網站進行了答覆:警察查驗身份證是有明確法律依據的,配合查驗是公民的法定義務。民警依法查驗居民身份證,不是要「找誰的碴」,也不是「看你不順眼」,而是為了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希望公民理解並配合民警依法查驗居民身份證,共同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