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零食的沒落,讓這5件瑰寶被人遺忘,最後一個更是少見!

2021-01-10 言知美食RI記

作為一枚合格的吃貨,在平時的生活裡怎麼會少得了一些零食小吃的伴身呢?雖然說現在大家喜歡的零食大多是一些國外傳入的糖果,但是在近幾年裡,隨著國風的影響力變大,大家也開始發現一些中國傳統美食的魅力所在,對於中國的傳統零食小吃也開始關注了起來。

所以,今天言知給大家推薦的幾款美食小吃,則是一些已經逐漸被大家遺忘,甚至已經很難在街頭找到的傳統零食哦!看看有沒有哪幾款是你小時候吃過的,或是現在你很想吃卻又找不到的呢?

棋子豆這款零食看起來雖然不是很「高大上」,也沒有傳統美食那種格外誘人的外觀,但是在北方來說應該了解的人就比較多了。而流傳了5000年的「棋子豆」在關中地區還有著五穀豐登、人畜平安的美好寓意,但因為它的味道和外觀過於樸實,最後就算有著健脾養胃的功效,也逐漸淡出了大家的視線。

而瓊鍋糖可以算是陝西漢族較為著名的風味零食了,作為一道有著800年歷史,還成為了明、清的宮廷貢品,並且從明朝流傳至今的美食。雖然它的外觀不太精緻,但是味道還是十分香脆可口的,只是因為現在的零食太過豐富,讓大家逐漸忘了還有這樣一件「傳統零食」。

第三個傳統零食則是老少皆宜的冰糖葫蘆,說起這個大家應該就比較熟悉了,在我們平時逛街的時候還是能找到的比較多的攤子在賣這個小玩意。而說到冰糖葫蘆,從宋代開始的山楂、核桃仁延伸到現在的各種水果製作,是一道不僅開胃養顏、還可以增智清熱、消除疲勞的美食哦!

而糖畫,則應該是我們小時候最常看到的街邊零食了,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反正言知小時候可是很痴迷於那些「糖畫爺爺」們畫出來的各種小動物呢!而這個起源於明代「糖丞相」的零食,雖然現在已經逐漸沒落到無處可尋,但卻真的是一道最樸實而甜蜜的美食。

最後我們要給大家推薦的糖塑,則是在中國幾近失傳,在日本卻得到了很好創新和改進的中國傳統手工技藝。可能現在很多人能看到這種零食都不太了解,但其實糖塑最早在唐宋古籍中就已經找到記載了。而現在卻連一些孩子還以為這是日本傳過來的美食,真的讓人很是痛心了。

當然,今天給大家介紹了這五樣傳統美食,只是我們中國眾多的傳統零食裡其中的幾種。雖然它們在這漸漸消失的傳統美食中,僅僅是很微小的一部分,但這樣美好的東西,卻是值得我們去了解更多的,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呢?歡迎小夥伴們給言知留言評論哦!

相關焦點

  • 傳統零食真的沒落了?中國市場繼蛋黃酥之後,又出現新的網紅零食
    零食是每個女生心心念念的小美味,日常不論是追劇還是工作都少不了它的加持,吃點小零食可以愉悅自己的心情。而現在很多傳統零食比如瓜子、堅果已經無法滿足很多少女的心了,現在網上又出現了很多網紅零食,他們是繼蛋黃酥之後又新出來的,深受很多女生喜歡,不知道這些小姐姐們你們喜歡吃嗎?
  • 這部美食紀錄片,記錄著中國的傳統零食,最後一圖每個人都吃過!
    圖片:網絡《中國人的零食》為四集定製紀錄片,分別以"果殼裡的喜悅"、"新鮮的記憶"、"大地的滋味"和"甜蜜的生活"為題,從南到北、從都市到鄉村,挖掘中國人的熱愛,展示中國人的種族天賦:花樣吃!中國自古以來有著「民以食為天」的宗旨,吃飽是首要大事,畢竟關係著能不能活下去。而吃飽後就開始講究吃好,所以各種食物、好吃的就出現了。除了一日三餐,零食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國人的零食》講述了中國的「傳統零食」,以果殼裡的喜悅(炒貨、堅果)、新鮮的記憶(肉類)、大地的滋味(果蔬)、甜蜜的生活(蜜餞)為題講述各種「中國零食」!
  • 公眾號引流,小程序銷售,中國傳統零食的爆款實驗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休閒食品行業發展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從2005~2014年,全國休閒食品行業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7.2%,小品類休閒食品行業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2%。預計到2020年,休閒零食整體市場規模接近2萬億元。公眾號「艾格吃飽了」,最早是創始人聞佳出於對美食的興趣,研究分析大眾點評高分餐廳背後的邏輯,並將評測標準和進店體驗上傳博客。
  • 《中華文明之美》推薦美味又健康的傳統零食
    中華傳統文化深厚廣博,延續了千年的傳統飲食至今仍日新月異的發展。如今,能吃會吃的人被叫做「吃貨」,在古代,這樣的「吃貨」可不少。他們把吃,玩,賞,養融為一體,用最原始的手工技藝造就了中華文明獨樹一幟的傳統美食,本周《中華文明之美》帶你看看古代的「吃貨」吃什麼?  談到零食,全國人民自成一派,無辣不歡,無香不快。古人可比我們今天要吃的健康得多!
  • 民族文化宮曬館藏,70餘件「民族瑰寶」亮相北京
    子禾 8月15日,「民族瑰寶——民族文化宮館藏文物精品展」正式開展,70餘件精美的民族瑰寶聚集一處,其中不乏如孔雀羽金絲織錦長袍這樣的鎮館之寶,也有如冷水衝型十二芒銅鼓這樣獨具學術意義的罕見精品,令觀眾大飽眼福。此展由民族文化宮主辦,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展」首展。
  • 中國最「傳統」6種零食,低脂低卡又富含營養,過節給家人準備點
    中國「傳統」的6種零食,低脂低卡又富含營養,過節就給家人準備點!適當吃一些零食,可以給我們平凡的生活增加一些樂趣!面對零食品種繁多,口味越來越齊全的今天,我們該如何挑選零食,也是有一定學問的。不能總是吃營養價值低,僅提供熱能的加工食物,如餅乾等。
  • 每年的農曆三月,古代中國有一個狂歡節,現在卻被人們所遺忘
    每年的農曆三月,中國古代有一個狂歡節,現在卻被人們所遺忘農曆三月三,現代人看起來一個無足輕重的日子,在古代卻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日——上巳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出門遊樂,號稱古代版狂歡節。為什麼會稱其為狂歡節呢?
  • 這3種「美人眼」,才叫真正的媚眼如絲,尤其最後一個,極其少見
    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最漂亮的幾種眼型吧,生活中還是很少見 的,如果你有,那你的顏值一定不低哦~一、丹鳳眼丹鳳眼可以說是最具中國古典氣質美的眼型了,也很受西方人們的喜愛,他們認為丹鳳眼的女人就是很有代表性的東方美人。不過,很多人認為丹鳳眼一定要是單眼皮,細長的那種,其實也不一定,內雙的丹鳳眼更有魅力。
  • 當我放不下的時候,我選擇了選擇性遺忘
    科學說,有的人會選擇性遺忘:選擇性遺忘—selective amnesia,是對心理誘因相關事件的記憶喪失。包括:解離性遺忘症。失憶在醫學領域通常被稱為遺忘。遺忘可存在於多種病態或正常人中。遺忘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順行性遺忘,另一種是逆行性遺忘。順行性遺忘主要是大腦對今後發生的事情很難形成或者不能形成新的記憶,但是對過去發生的事情記得很清楚,包括兒時的記憶等。
  • 最後又為何沒落?
    晉商的發源,並非從明朝開始,而是到明朝的時候開始在中國的商界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早在先秦時代,晉南地區,也就是現在的運城、臨汾、晉城這一帶就有很多做生意的商人。
  • 8090童年過年常吃的幾種小零食,有些已經很少見了,你還記得嗎?
    雖然現在新年已經過完了,但是因為疫情還是比較嚴重的,所以大部分的人也都是沒有開工的,而在過年的時候,有很多的人也都會準備很多的小零食,都不知道你準備的小零食有沒有吃完呢,今天再來跟大家分享一些8090童年過年經常吃的幾種小零食,有些已經很少見了,你還記得嗎?
  • 1942年,一個早已被人遺忘的英雄力挽狂瀾,他是誰?
    1942年5月5日,遠徵軍慘敗,日軍56師團尾隨追擊進逼怒江,眼看就要衝過惠通橋,在此危急關頭,惠通橋在巨大的爆炸聲中轟然倒塌。經過一些作家、抗戰史研究學者的渲染和宣傳,第24工兵營營長張祖武被封為了炸掉惠通橋挽救中國的「英雄」。而炸掉惠通橋亦被抗戰史研究學者們稱為:「一分鐘改變抗戰歷史。」這個讚譽,一點都不誇張。但是,張祖武擔不起。
  • 大爺街頭賣「菱角」,城裡很少見,只有在這個季節才能吃到
    美味的食物我們稱之為美食,貴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路邊攤小吃,它不分貴賤,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後有回味,已不僅僅是簡單的味覺感受,更是一種精神享受。中國美食文化綿延千年,每個地域也有它獨特的風格和特點;世界各地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營養物質各不相同,品味更多美食,享受更多健康,這不前幾天去集市時看到一位大爺在賣一種特色美食,走近一看才知道是菱角,這是夏天才有的美食,營養價值非常的高。大爺街頭賣「菱角」,城裡很少見,只有在這個季節才能吃到。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小明:用新時代理念發展民間文藝
    「無論是木雕還是其他藝術都面臨一樣的問題,願意學的人或許不少,但真正能堅持十幾年、幾十年並將其作為一項事業的人實屬少見!」在黃小明大師看來,現今時代,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往「一切向經濟利益看齊」上靠,無論做什麼,都講求快速起效,而將這種普遍的心態放置於傳統民間文化與藝術上,帶來的打擊是致命的!
  • 味道最「怪」的5種零食,薄荷糖上榜,網友:圖4是00後的最愛
    說到零食肯定很多人都對零食一點都不陌生,每個孩子小時候都很喜歡吃零食,只不過每個時代的零食有所不同而已。今天小美就給大家介紹5種味道最怪的零食,看看你喜歡吃哪一種呢?現在的薄荷糖也只有公共場合會提供一些給大家食用,真正去吃的人少之又少。這是唯一一種沒有人吃,但是一直到現在的怪味零食。
  • 女孩耳朵裡夾出活蜈蚣 就因為床邊放了吃的零食
    醫生分析,有可能是蜈蚣受到了驚嚇咬了人。雖然最後蜈蚣被取了出來,但是桃桃卻心有餘悸。蜈蚣是怎麼進入耳道的呢?醫生分析說,有人平常愛吃零食,喜歡在床邊放些糖果、薯片什麼的,正是這些吃的會吸引蜈蚣、蜘蛛、蟑螂等蟲類。所以平常要保持臥室和床鋪清潔,避免遺留食物殘渣。
  • 被遺忘的中國桑蠶神話:蠶神馬頭娘悽美奇幻的愛情故事
    導讀:被遺忘的中國桑蠶神話:蠶神馬頭娘悽美奇幻的愛情故事嫘祖和蠶叢,是中國古代關於養蠶的神話中,最出名的兩位!特別是嫘祖,關於她的「嫘祖始蠶」的故事廣為流傳,相信不少小夥伴們,都曾在課本中看到過!那麼,今天臻臻就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蠶桑文化的一個被大家遺忘了的故事,一個比「嫘祖始蠶」的傳說更加悽美曲折,也更加動人心魄的故事——馬頭娘的故事!相傳在遠古時期,有位姑娘的父親出遠門後遲遲沒有回家,這位美麗的姑娘十分擔憂,由於家裡再也沒有別人,於是她只好開玩笑地對家裡的一頭馬說:「馬兒,馬兒,如果你能夠把我們父親帶回來,我就嫁給你!」
  • 當恨一個人時,會選擇遺忘的生肖
    我們對於身邊的人,有些人因為他們的性格原因我們會喜歡他們,願意與他們保持聯繫,也有一些人因為他們的自私自利等原因記恨他們。對於這些人,有些人能大度的一笑而過,繼續維持之前的關係。但是有些人記恨起來,會選擇遺忘,不給自己帶來持久的困擾。下面我們來看看十二生肖中哪些生肖在恨一個時會選擇遺忘的!
  • 五行五色的中國傳統
    中國瓷器歷盡數千年的發展,形成了種類繁多的色釉體系,其核心為青、白、赤、黑、黃五色釉體系。而貫穿中國文明史的五色觀對五色釉體系的形成,起著非常關鍵的促進作用。傳統五色觀萌生於蠻荒時代,形成以後與五行、五方概念緊密結合。《周禮·考工記》中記載:「東方謂之青,西方謂之白,南方謂之赤,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
  • 中國傳統代表性文化100種
    中國傳統代表性文化100種1.中國國畫中國畫簡稱「國畫」,起源古代,象形字,奠基礎;文與畫在當初,無歧異,本是一個意思。我國夙有書畫同源之說,有人認為伏羲畫卦、蒼頡造字,是為書畫之先河。中國畫,是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