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美不勝收的古詩詞,十個恰到好處的典故,你都知道嗎?

2020-11-22 書香沒有門第

古詩從來都離不開典故,一個書香濃厚,一個氣韻悠長,正是這樣絕好的搭配讓古詩詞源遠流長,成為中華民族最美的印記。

我們該在這些唯美的典故中尋找詩詞的來處,以便更好的理解詩詞中的意韻,就如我一看見你,就知道了你的過去。

1、青鳥

傳說漢武帝七月七日在永華殿祭祀,忽有一隻青鳥從西方飛來,東方朔說這是因為西王母要來了。後以此為傳信的使者。

唐李商隱《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2、商女

語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商女即歌女。後以此為不顧國家興亡而醉生夢死的典故。

宋王安石《桂枝香》: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裡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3、折柳

漢代京城習俗,凡送遠客,都要送到長安東面的霸橋,並折柳枝相贈。後指送別。

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4、抱柱

相傳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面。他等了很久,不見女子到來,這時河水猛漲,淹沒橋梁,尾生為了堅守信約,不肯離去,抱住橋柱,淹死在水裡後比喻堅守信約。

唐李白《長幹行》: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5、詠絮才

東晉謝道韞曾以「未若柳絮因風起」之句來比擬雪花飛舞,叔父謝安大為讚賞。後以「詠絮」或「詠絮才」稱女子善於吟詠。

如《紅樓夢》第五回中: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6、爛柯

任昉《述異記》講述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有幾個小孩在下棋唱歌,過了一會兒,小孩催他回去,他發現斧頭柄已全爛了。回到家,原來的人一個都不在世了。後便以「爛柯」喻離家年久。

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7、採薇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國國君的兒子伯夷、叔齊認為這是以臣弒君,就攔馬諫阻。殷之後,兩人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採薇而食,終餓死。後以此喻隱居避世。

唐王績《野望》: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8、寒食

節日名,清明節前一天或兩天。

傳說晉國介子推隱居山中,晉文公用燒山之法逼他出來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燒死。晉文公為紀念介子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舉火,只吃冷食。該節由此而來。

唐韓翃《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9、紅豆

南方的一種植物,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徵愛情或相思。

唐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詞》之二:

一尺深紅勝麴塵,天生舊物不如新。

合歡桃核終堪恨,裡許元來別有人。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0、夢蝶、化蝶

戰國時莊子有一次做夢,自己變成了蝴蝶。後比喻做夢、夢幻。後人用來借指迷惑的夢幻和變化無常的事物。

唐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典故就是典故,只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就讓我們了解了千年前的一個故事,千年前的煙火,千年前的人。

那麼,關於這些典故,你還知道哪些,你最愛哪個?

相關焦點

  • 這十首最深情的古詩詞,讓我背十遍都願意!
    詩詞 總有一句詩詞,打動你的心弦; 總有一句詩詞,勾起你的回憶; 總有一句詩詞,在生命裡泛起漣漪。 這些深情詩詞,我背十遍也願意。
  • 「一起讀詩詞」古詩詞中隱藏的文化之美—小學生要知道的文化典故
    小學友們,你們知道「典故」是什麼意思嗎?學習詩詞時,我們會經常聽到這個詞語。「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最早出現在《後漢書》中,意思是典制和掌故。在詩詞中,「典故」是指歷史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或者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或事件。「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典故」用得適當,可以起到很好的修辭效果。
  • 罵人不帶髒字的十句古詩詞,很高級,要是沒點水平都聽不出被罵!
    簡單講就是溫水煮青蛙,柔中帶刀,讓被罵者都聽不出來自己被罵了!下面小解就為大家介紹十首這樣的古詩詞,看看你能否窺出其中奧秘?(以下部分為節選)一、《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宋·蘇軾塞上縱歸他日馬,城東不鬥少年雞。二、《絕句》唐·杜甫聞道殺人漢水上,婦女多在官軍中。
  • 古詩詞中常用十五個典故,幫你理解好詩詞
    唐詩宋詞,是我國古典文學的兩座高峰,它們以其文字優美、含義深刻著稱於世,在詩詞中,典故是經常出現的,我國唐宋時期更是湧現出了李商隱、辛棄疾等用典高手,而用典因為它文字簡練、深刻,含義婉約、深刻,為古詩詞增色不少。昨天,盤點了典故十五個,如果沒看到的可從本人主頁中找到。
  • 十首描寫衣的古詩詞,不盼衣錦還鄉,只願遠離牛衣歲月
    世界上專門有一類勢利眼,看你衣衫襤褸,一定頤指氣使;若你衣冠楚楚,必定點頭哈腰。衣裝有時就是我們的一張名片,儘管你希望衣著樸素,可多數人是只重衣衫不重人,無需把自己包裝的腰金衣紫,也不要故意衣不得體。花園裡百花齊放,才能感受到春天的萬紫千紅;鬧市上衣著各異,方可覺察出社會的安定繁榮。
  • 實用的古詩詞賞析技巧,讀懂古詩詞沒那麼難(一)
    古詩詞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塊瑰寶,但是經過千百年的變化,文化發展的方向發生了轉變,所以人們在賞析古詩詞的時候就產生了障礙。障礙之一是古今常用字詞的變化,讓現在不容易理解古代常用字詞的含義,障礙之二是典故的理解。新文化運動以後,主流的人文大師們旗幟鮮明地反對文章中「用典」,於是在教育和傳承上,典故就發生了斷檔。
  • 孩子總說古詩詞學習太枯燥?這本書讓10000+兒童愛上詩詞,真的牛
    有人說,學習古詩詞是因為你是中國人,就得讀古詩。有人說,學習古詩詞是為了老師,為了課堂,為了考試。有人說,學習古詩詞是因為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火了,"別人家的孩子"都在讀古詩詞。根據心理學研究:讀書,對孩子大腦發展有很大的好處,因為古詩詞的韻律和節奏感能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
  • 河北有個「成語之都」,內有1500多條成語典故,你絕對知道
    「紙上談兵」「毛遂自薦」「背水一戰」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但你知道這些成語典故的來源嗎?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個城市,它以成語出名,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到成語典故,這個城市就是河北邯鄲。出自邯鄲的成語典故,從邊塞到中原,從歷史文化到哲理內涵,多種多樣,應有盡有。
  • 中考|部編版古詩詞典故匯總「適用於2020中考」
    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方法,用較少的詞語拈指特定的古事或古語以表達較多的今義,用典在增強了作品意蘊的同時,也給我們理解古詩造成了一定的難度,理解不到位,就會造成答題失分,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初中部編版古詩詞中出現過的典故,趕緊收藏學習吧。
  • 十首描寫杜鵑鳥的古詩詞,沒讀過子規悲啼,就不懂唐詩宋詞
    杜鵑鳥歷來就是文人墨客筆下常詠之物,下面精選十首描寫杜鵑鳥的古詩詞,一起欣賞。宣城見杜鵑花 唐 李白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宋 蘇軾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 十首最美古詩詞,一眼就難以忘懷
    你心中最美的一句詩是什麼?下面十首絕美詩詞,一眼就難以忘懷,有打動你的嗎?《思帝鄉·春日遊》【唐】韋莊春日遊。杏花吹滿頭。美麗的春日,碰到一見鍾情的人,有比這更美好的事嗎?《問劉十九》【唐】白居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天正下著雪,我熱著酒,火爐燒得旺旺的。朋友,要不要來一杯?
  • 「古刀幽磐初相觸,千珠貫斷落寒玉 」從中國古詩詞逸出的寫意美
    中國古詩詞所用文字雖然精煉簡潔,卻讓讀過的人不僅像看到一幅寫意深遠的畫卷,而且像身臨其境般聆聽到自然樂章。往往能將你的奇思,聽覺,視覺,嗅覺在一首短短的詩詞中統統打通和喚醒。如錢鍾書李先生所言:「顏色似乎有了溫度,聲音似乎有了形象,冷暖也有了各自的分量。」
  • 餐桌上每天所吃的土雞中,你知道哪些與人們處世有關的典故故事嗎
    成語典故包涵著我國從古代到現在的大道理大智慧,通過描寫生活的一些簡單的事,讓我們感覺到有趣從而明白需要知道的。說起有關雞的成語典故故事,就有許多,下面分享幾個關於雞的故事給大家吧!關於雞的成語典故故事二:雞鳴狗盜。說起雞鳴狗盜一詞,這是戰國時期的故事啦。傳說春秋戰國時期的貴族們,都喜歡供養門客。當然門客在如今的意思就是家裡供養的閒人或者幫忙的人,古時也指達官貴族家中所養具有真才實學之人,不用幹體力勞動,照樣可以領薪。孟嘗君是齊國的達官貴族,曾經任過齊國臣相,名聲很大方圓幾百裡都知道。
  • 罵人不帶髒字的十句古詩詞,很高級,要是沒點文化都聽不出被罵了
    還有更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文人罵起人來讓我們這些尋常百姓根本聽不懂,如果沒有人講解說明的話,我們可能都不能意識到他們的古詩詞竟然也表達出了這麼一層意思,果然文人的想法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想不到的,不僅能夠借詩詞抒發自己的豪雲壯志,讚美大好河山,也能隱喻的罵人。今天,小便就帶大家好好的探索一下下面這十句古詩詞,看看文人是怎麼將自己的脾氣帶入了高級的詩詞中,真的是沒點文化都聽不出來被罵了。
  • 今日中秋:欣賞十首與中秋有關的古詩詞,感受那如畫般的月夜情懷
    國慶節和中秋節,對我們每個中國人而言,都是很重要和重視的節日。國慶節是我們祖國母親的生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的紀念日,國慶節又稱「十一」、「國慶日」、「國慶黃金周」。今年的國慶節因為與中秋節重合,所以今年十一假期為八天,這個黃金周大家可以盡情休息和玩耍了。而中秋節更是我們喜歡和熱愛的傳統佳節,八月十五中秋節,好像不管老人還是小孩,都喜歡這個節日。
  • 十首描寫長安的古詩詞,長安一片月,牽掛萬顆心
    長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灞橋的煙柳、驛道的滄桑,還有少女的柔情以及俠士的霸氣等,都被載入篇章,變成濃墨,流傳後世。唯有大唐的長安,才有如此的厚重與積澱。君不見,杜牧遠望長安,「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王翰邊塞思鄉,「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孟郊登科,「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李白登鳳凰臺,「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 10首經典絕美古詩詞!讀過唇齒留香,如沐春風!收藏作為寫作素材
    10首經典絕美古詩詞!讀過唇齒留香,如沐春風!收藏作為寫作素材相信大家都知道,語文是一門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科,小學更是孩子們積累知識的關鍵階段,學好小學語文也能初高中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很多家長從孩子小學開始就會狠抓孩子的學習成績,甚至給孩子報很多的輔導班。
  • 古詩詞鑑賞:賞析詩句含義題
    本詩和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思想內容差異較大,但詩風有相近的地方,都樸實。本題考查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設題角度有詩句內容或大意的考查,藝術手法的特點和作用的歸類判斷、主旨思想的探究、結構思路的整理等等。做題時對每一個選項力求仔細分析、深入理解並與原文全面對照,耐心細緻地找出問題,不好直接確定答案時可以藉助排除法。
  • 1137道趣味訓練題,幫孩子學透古詩詞!
    其實,古詩詞不一定要死記硬背,很多古詩詞中涉及的意象、典故、歷史、地理、風物等等,只有理解了,才能幫助背誦。而要想理解好古詩詞,真正走進古詩詞的大世界,光靠課堂上聽老師講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是要自己集中去閱讀、去探究。其實,還可以有更好玩的方式,將記憶、理解、想像、拓展融合在一起。 如何才能有更好玩的方式,讓小學生輕鬆學透古詩詞呢?
  • 中秋詩詞名句賞析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 您最喜歡哪句?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詩詞名句賞析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 您最喜歡哪句? 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樣詩情畫意; 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樣柔情似水; 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樣如水似鏡。 中秋亦是團圓節,人們聚於桌前, 飲酒賞月,說著團圓美滿; 遠在異鄉的人,則舉頭望月,眸中盛滿思念。